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作家亦舒有篇文章叫《从宽处理》。文章大意是说,她的生活哲学是"宽松处理法"——买衣服不要那么紧身,大一码好了,会觉得很舒服;和人约会,时间不要定在大清早,以免他人紧张;写作时,实在写不出长篇,就写个短篇好了,不要对自己太严格……欣赏这种人生态度:对人、对己、对世间事物都宽松一点,宽  相似文献   

2.
这两天看香港作家亦舒的文集,其中有篇文章很合我心意,叫《从宽处理》。文章大意是说,她的生活哲学是宽松处理法——买衣服不要那么紧身,大一码好了,会觉得很舒服;和人约会,时间不要定在大清早,以免他人紧张;写作时,实在写不出长篇,就写个短篇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生写好记叙文很重要,要把一件小事写精彩,首先要选好材料,要坚持新颖、典型、真实的选材原则;要挖掘材料的价值,表现有意义的主题;不要孤单单地只写事情,还要给事情添加恰当的背景;对小事的关键细节要浓墨重彩写,突出亮点;要巧妙地构思,使小事也可成功书写,产生力鼎千钧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审题浅谈     
审题,是写好命题作文的第一步,至关重要。题审好了,就有可能写出切合题意,符合要求的文章;审题不准,文笔再好,也绝不会写好文章,甚至可能南辕北辙,白废笔墨。那么,怎样审题,才能正确地领会题意,恰当地把握写作要求呢? 一般说来,审题要弄清三个问题:第一,认清  相似文献   

5.
<正>作家夏有志曾要求学生:“记叙文应该写得有情趣一点儿,不要成人化。”作家的要求是针对时下小学生作文存在的思想老成、内容枯燥、少了想象、语言呆板等现状而言的。小学生处于天真烂漫的年纪,作文内容理应鲜活、有灵气,充满生活情趣。阅读实践证明,有情趣的文章才能使读者受到情绪感染,吸引读者阅读目光。怎样把文章写得有情趣一点儿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述四个路径指导小学生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6.
一块好的玉石,必须经过精雕细刻,才能成为一件优美的艺术品;一堆好的素材,必须经过精心组织,才能成为一篇好文章。“作文如铸器”,写文章是艰苦细致的工作,粗心大意马马虎虎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我曾收到一篇短文,内容是:一位群众遗失现金五百元,民警千方百计帮他找了回  相似文献   

7.
写叙事类文章,怎样说理,如何表示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才易为读者按受呢?梁启超在《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中说过:“我以为文章正格是不下议论,不得已时也可夹叙夹议……好文章是不下批评,但忠实的写出,令读者自见(说出方减少阅者趣味).最妙是寓批评于叙事之中.”梁启超所说的“寓批评于叙事之中”,就是指作者不要把自己的评价赤裸裸地说出来,而是要把批评结论同所叙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留待读者去体味.  相似文献   

8.
乞丐吟诗     
传说古时山西太原郊外有个饭店掌柜,为吸引客人,在门前挂上牌子写着“明天吃饭不要钱”。牌子挂出的第二天,来了三位顾客.一个土医生,一个穷秀才,还有一个乞丐。他们看了牌子,说:“好,这里可以不要钱,我们去吃吧!”  相似文献   

9.
众星捧月法     
写文章一要有内容,二要懂技巧.没有深刻感人的思想内容,当然写不好文章,这正如俗语所说,“巧媳妇难做无米炊”.但是,有了较为深刻的思想内容,如果不懂得写作的方法、技巧,也是不能写好文章的。常言道,纵有好米而媳妇拙笨,也难以做成佳肴。  相似文献   

10.
初恋心痕     
生命中有些事总是欲言又止的,只能作为一种隐私埋在记忆里,人生的不幸,莫过于心痛了。当年的琴棋书画诗酒花,早被今日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所代替了,然而,人始终是能思想的芦苇,这么多年的风吹梦缈,雨疏云隔,却不能让我忘记高中同班的她。高中时我就喜欢写诗、写散文,连严厉的语文老师都笑着称赞我的文章写得好,所以我也就名正言顺地成了年级的文学社主编。当时,我们文科班里有个很文静很漂亮的女生,她也很爱好文学,常常让我帮她修改习作。晚自习时她经常会坐到我面前或后面的座位上,和我讨论文学知识。她的眼睛特别有神,仿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天主教》2001,(2):1-1
耶稣自己背着十字架出来,到了一个名叫“髑髅”的地方,希伯来话叫“哥耳哥达”,他们就在那里把他钉在十字架上,同他一起另有两个人:一个在这边,一个在那边,耶稣在中间。比拉多写了个牌子,放在十字架上端,写的是:“纳匝肋人耶稣,犹太人的君王。”这牌子有许多犹太人念了,因为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地方离城很近,字是用希伯来、罗马和希腊文写的。于是,犹太的司祭长就对比拉多说“不要写犹太人的君王,该写他自己说:我是犹太人的君王。”比拉多答复说:“我写了,就写了。”兵士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后,拿了他的衣服,分成四份,…  相似文献   

12.
1984年11月19日,郑渊浩首次产生了完全由他一个人写一本刊物的想法。因为他发现在一本刊物上,有的作者写得好,有的写得不行。读者是为了看好文章而掏钱买那杂志的。可是这本刊物上的所有作者却按照统一的标准拿稿费,这就等于写得一般的作者在剥削写得好的作者。  相似文献   

13.
1984年11月19日,郑渊洁首次产生了完全由他一个人写一本刊物的想法。因为他发现在一本刊物上,有的作者写得好,有的写得不行。读者是为了看好文章而掏钱买那杂志的。可是这本刊物上的所有作者却按照统一的标准拿稿费,这就等于写得一般的作者在剥削写得好的作者。他向编发他刊物的主编提出增加稿费,  相似文献   

14.
简单人生     
正人字两笔,一撇为天,一捺为地;人生两步,一步为阳,一步为阴;人世四季,生老病死。人字好写人却难做,心字简单却难懂。做人难,难做人。一句话,很轻,也很重,普通,也很珍贵,很多时候,一句同情理解的话,能给人很大安慰,增添勇气。而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就如一把利剑,刺伤人们脆弱的心灵。"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所以说话也要心中有尺,口中有度。不要图一时痛快、信口开河,要动脑子,敏事  相似文献   

15.
一天,我收到一个六年级的女学生给我写的条。她问我:“家长不理解我,动手打人怎么办?”我立即给她写了回信,首先肯定了她对我的信任,接着我告诉她,应主动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父母,只有让父母了解自己,才有可能求得理解。父母打人是不对的,但在他们生气的时候,你最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跟父母顶嘴,不要使矛盾激化,你就会不挨打或少挨打,等他们气消了,你再把自己的理由、想法,好好跟他们交谈,也许会有好的效果。你可以试一试。  相似文献   

16.
一少年写了篇文章,自己十分满意,就将文章寄到晚报社,并告诉家里人,要给他们一个惊喜。很长时间过去了,没有任何消息。少年很沮丧,母亲见状,乐呵呵地抚摸着少年说:孩子,那篇文章写得很美,是我见过的最  相似文献   

17.
正人与人虽然没有优劣之分,但却有很大不同。一次参加一个论坛,有位教授说了一个观点:一个人不需要每件事都做得好。其实只要一件事做得好,你就有下一次机会。我觉得很有道理。像我遇到很多做记者的同行,他们说:杨澜你多幸运,能采访那么多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我们都没有这个机会。而我其实是从采访一个区长开始的。所以要是区长没采访好,就不要去采访市长;市长没采访好,就不要采访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20,(11)
正有位牧者在讲道中称:"我有一次到一个教堂里布道,坐在长椅上发现,长椅上都写上了捐赠者的名字。我认为这种做法非常不妥,既然我们要把东西奉献给主,就不要留名了,这背离了奉献的真义。"牧者说的情况绝非个案,除了在捐赠品上写名字,不少堂会还会定期在教堂里张贴奉献者的名单,并写上某某人奉献了多少钱。这种做法在信徒中引起了一些争议,有的人认为奉献就不要留名了,不然就是在显扬自我;  相似文献   

19.
两笔人生     
一笔撇,一笔捺,人字只不过两笔,可写好一个大写的人字,需要长长的一生。一笔写出生时那哇哇哭声,一笔写临终时那欣慰的笑容。生在人世不过短短几十年,生时,自我的哭是向他人证明了我们生的艰辛,他人的笑是迎接我们生命的到来;死时,自我的笑是向他人表白了平生无憾事可揪心,他人的哭,说明我们一生为他人奉献过、付出过,从而赢得了他人的留恋。一笔写浪潮起时的喧哗,一笔写浪潮落时的叹息。人生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只要遇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领悟祸福相倚的古训,筑起人生的码头,何愁理想的船儿不到来?一时失意不要在意,人最可怕的是心志的放弃…  相似文献   

20.
古代散文作家,一向都很重视文章的句法、章法,特别是对于如何开篇,尤为讲求。有了好的开篇,文章就几乎成功了一半。正如唐彪《读书作文谱》所说:“通篇之纲领在首一段,首段得势,则通篇皆佳”。那末,怎样才算是好的开篇呢?好的开篇,要同时起到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能顺利而自然地开启下文,并能紧紧围绕中心,为表达文章的主旨服务。刘勰《文心雕龙·章句》篇说:“启行之辞,逆萌中篇之意。”就是说,文章开篇的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