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鞠躬     
他检修车子的时候腰弯得很低像是给轮胎鞠躬——给职业鞠躬她们弯腰割禾、拾穗像是给大地鞠躬——给事业鞠躬学生低头弯腰做作业像是给书本鞠躬——给学业鞠躬我想起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原来鞠躬本是一种忠诚后发展成一种礼仪鞠躬@刘启茂~~  相似文献   

2.
马克敲了两下教室的门,里面传来冷冷一声:"进来!"马克走进去,偌大的阶梯教室,只有讲台上坐了个瘦瘦小小的白发老太婆。"你知道迟了整整40分钟,还来干什么?"老太婆说。马克赶紧鞠躬:"我没想到您会等我,但我必须试试看。"  相似文献   

3.
学会不讲话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教人演讲,收每个学员的学费是10元。有一天,来了一个要学习演讲的年轻人,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学习演讲如何重要的理由,竟然讲了半个多小时。苏格拉底对年轻人说:"你得交20元的学费。"年轻人抗议道:"为什么别人只交10元,而我要交20元呢?"苏格拉底说:"因为我只教别人‘学会讲话’就行了,可还得教你‘学会不讲话’,所以要收20元。"与苏格拉底一样,美国思想家、政治家富兰克林在《三十条自  相似文献   

4.
以持悲悯心,断除一切见,示行正士法,敬礼乔达摩。值此良辰吉日——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之际,我以参加此次盛会深感荣幸,并向各位高僧大德、领导、学者及与会嘉宾致以吉祥的问候!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佛法理论是"内心科学"之精髓,戒行清净是佛法住世之根基"。  相似文献   

5.
北宋时期,大文学家苏轼有一次与佛印禅师一起打坐。苏轼对佛印开玩笑说,我在打坐时,用我的天眼看到大师是团牛粪。佛印说,我在打坐时用我的法眼看到你是如来本体。苏轼回家后得意洋洋地告诉妹妹。苏小妹说:"哥哥,你实在输得太惨了。你难道不知道修行的一切外在事物都是内心的投射吗?你的内心是一团牛粪,所以看到别人也是一团牛粪;人家内心是如来,所以看到的你也是如来。"这个哲理小故事推而广之,还可以这样看:你喜欢别人,别人也就喜欢你;你欣赏别人,别人也就欣赏你;你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与人方便其实就是给自己方便。古语云:"欲将取之,必先予之。""汝  相似文献   

6.
污点     
正一位年轻的小伙子站在镜子前,镜子朝他大声嚷道:"快看,你脸上有污点!"年轻人下意识地摸了摸脸颊,又朝镜子看了看,突然对着镜子笑了起来。镜子疑惑不解地问他:"你笑什么?难道我说得不对吗?"年轻人笑着指着镜子说道:"镜子啊镜子,是你自己脸上有污点啊,你连自己脸上身上的污点都看不到,又如何能断定别人脸上的污点呢?"这则寓言适合那些凡事都好指指点点,却对自己缺点一无所知的人。  相似文献   

7.
爱你所有     
有一个故事,智者问年轻人:“小伙子,你为什么不高兴?” 年轻人说:“因为我手中没有钱,买不来房子,买不来汽车。看着别人出入高级消费场所,而我不能,我这心里就越发不平衡。” 智者笑着说:“我觉得你也拥有很多,你也很富有嘛。” “你不要拿我开涮好不好,我贫  相似文献   

8.
《天风》2016,(3)
正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提比哩亚海上吹来习习凉风,几位整夜劳作却一无所获的渔夫意外地遇见了耶稣。吃过丰富的早餐,彼得被耶稣叫到一边接受询问:"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得到"你知道我爱你"的回答后,耶稣托付他一项重要使命:"你喂养我的小羊。"(参约21:1-23)渔夫出身的彼得,可能对牧人的职分没有切身体会,但在这个早晨,他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前些天的一个早  相似文献   

9.
我常为碰到的"能怎的"的提问而困惑。提出"能怎的"的大约有两种,一武一文。所谓武问,大抵是一些身大力不亏的,或者是"盲"(法盲、德盲)气十足的年轻人所提。比如,他骑车撞了你,你找他论理,他反倒问你:"撞你了,能怎的?"这属于蛮不讲理类。所谓文问,情况较为复杂。试举几问:你工作认真,有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17,(12)
<正>问:我是一个参加工作只有几年的年轻人,近来总觉得自己压力山大,习惯性焦虑,发愁的事情没完没了,想事情总是先想到消极的一面。凡事思虑过重,想太多,愁太甚,永远处在焦虑状态。我当怎么办?烦恼的弟兄:阿梦答:阿梦弟兄,你好。你这种整日焦虑的状态对于如今奋战在职场上的年轻人来说,并不少见。"焦虑症"似乎已经蔓延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  相似文献   

11.
正当我鼓起勇气报考中文系时,我早已预料到父母的反对,但那时的我只一味地觉得凭什么你们要干涉我的生活?所以我不管不顾地对我爸说:"如果你不让我读中文系,我们就断绝父子关系。"不吃饭,不说话,关在房间里不出来,这样的表现似乎在每一个即将20岁的年轻人身上都出现过。最后妥协的是我妈,那段日子以泪洗面,她对我说:"儿子,我问了很多人,其实学中文也没什么不好,你如果一定要学就学吧,努力就行了。"我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13,(12):48-48
[问]我在教会礼拜时,被教导说不可向一切有形的人或物跪拜,也不可向死者鞠躬,可是农村里我的亲戚中少有人信主,在丧礼时家人要求我向死者鞠躬,我当怎么办?  相似文献   

13.
理爱与情爱     
苏佐扬 《天风》2005,(3):41-41
耶稣对西门彼得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15节)。第二次又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16节)? 耶稣头两次问彼得所用的"爱"字,原意为"属神的爱","理智的爱","不改变的爱"。神爱世人,耶稣爱属它的人爱到底,你们要彼此相爱,均用此爱字。 但彼得两次回答主耶稣的问题时,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这个"爱"字,原意为"朋友的爱","情感的爱","会改变的爱","父母的爱子女的爱",转意为"热情","喜欢","爱好"。  相似文献   

14.
有趣的妙答     
正许多名人面对别人的提问,常常有着非常有趣的妙答。有人问美国著名的演员和体育播音员鲍博·郁可尔:"当你遇到生活或事业上的压力时,你是怎样处理的?"郁可尔微笑着回答:"这非常容易,当我遭遇失败的时候,我就把压力放在了我后面的人身上。"有人问美国著名演员杰米·思图尔特:"你为什么不考虑去竞选美国总统?"思图尔特回答道:"这是因为我说话说得比不上一个政治家那么快。"有人问好莱坞影星伍迪·爱伦:"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是你的梦想吗?"  相似文献   

15.
正如今的国人,是不大会鞠躬的。我以前都没注意到这一点,也是到了东京才想起来。到了东京,亲眼看见日本人那样兢兢业业地鞠躬,他们在超市里鞠躬,在餐厅里鞠躬,在路上鞠躬,有一次在地铁上,我看到一个男人落座之前,居然先对边上的人鞠了个大躬。  相似文献   

16.
天童寺札记     
信佛就是信自己“佛”——这个概念内涵极为丰富,但究其根本,是说人的觉悟,是一种清净圆满的觉性,明心见性的精神境界。而这种大圆满的自性,无始无终,无边无际,遍布世界,人人都有。就像《法华经》所比喻的,每个人的衣服里都藏着一颗如意宝珠,就看你能不能发现它。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从这个意义上说,你信佛不就是信自己吗?所以,当你向佛菩萨的塑像或画像顶礼膜拜的时候,你应当知道,你不是在拜神,也不是崇拜偶像,而是向人人都有的清净圆满的自性敬礼,向你自己的清净心敬礼。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然而,很多人信佛并不是信自己,仅是…  相似文献   

17.
伊克巴尔为20世纪印度次大陆著名的伊斯兰哲学家和诗人,哲理诗《非我的奥秘》是伊克巴尔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主要以《非我的奥秘》为例,对伊克巴尔"非我"哲学思想进行探析与论述。研究"非我"哲学将助于引导我们更好、更深、更全面地理解伊克巴尔的宗教、社会与政治哲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8.
伊克巴尔为20世纪印度次大陆著名的伊斯兰哲学家和诗人,哲理诗《非我的奥秘》是伊克巴尔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主要以《非我的奥秘》为例,对伊克巴尔"非我"哲学思想进行探析与论述。研究"非我"哲学将助于引导我们更好、更深、更全面地理解伊克巴尔的宗教、社会与政治哲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9.
章国永 《天风》2013,(4):20-22
主耶稣在提比哩亚海边向门徒显现,三次查问彼得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之后,把牧养的责任托给彼得,“你喂养我的小羊”(参约21:15),“你牧养我的羊”(参约21:16),“你喂养我的羊”(参约21:17)。  相似文献   

20.
一、儿女是主所托付给我们的产业,要靠主恩典,忠心地照料。 蒙主怜悯,我一生下来,妈妈就把我抱到主面前:“主啊,求你使我儿爱你更深,比我们夫妻更爱你,我不求他们世上亨通,只望他们一生爱主。”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