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2 毫秒
1.
正一般人以为多延长工作的时间就可以多收些效果,比如说,一天能走一百里路,多走一天,就可以多走一百里路,如此天天走着不歇,无论走得多久,都可以维持一百里的速度。凡是走过长路的人都知道这算盘打得不很精确,走久了不歇,必定愈走愈慢,以至完全走不动。我们走路的秘诀,"不怕慢,只怕站",实在只有片面的真理。  相似文献   

2.
谈休息     
正一般人以为多延长工作的时间就可以多收些效果,比如说,一天能走一百里路,多走一天,就可以多走一百里路。凡是走过长路的人都知道这算盘打得不很精确,走久了不歇,必定愈走愈慢,以至完全走不动。我们走路的秘诀,"不怕慢,只怕站",实在只有片面的真理。永远站着固然不行,永远不站也不一定能走得远,不站就须得慢,有时延误事机;而偶尔站站却不至于慢,  相似文献   

3.
正十一假期走后的第N天,我依然想念它。其实假期8天过得很无聊,几乎在家瘫了一半的时间,足不出户地看朋友圈里的人们周游世界、人山人海。总之,这个假期过得平淡无奇,没有任何精彩可言。这让我整个人都变得有些懒惰和散漫,可我真的爱死这样百无聊赖的日子了:它让我转到头疼的大脑得到了休息,让我从快节奏的生活中慢了下来,让我有时间去多愁善感、胡思乱想,或者什么都不想。年中的时候换了工作。彼时走得如此坚决,自以为终于从  相似文献   

4.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所以,路是大家的,你在走自己的路的同时,也是在走着别人的路。同一条路,不同的人走,会有不同的经历和感受。这个人走到这里疲惫了,一个小小的土坡,他就会认为这里的路陡峭难行;那个人走到这里,不小心  相似文献   

5.
正人类原来是光着脚走路的,这是谁都知道的,但有一个人让人穿上了鞋子。某个国王自认为自己的国家很强大,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一天,国王去乡下玩耍,本来心情很不错的,但是乡下的路实在太难走了,还有一些荆棘把国王的脚扎破了。国王非常生气,叫来宰相,说:"我们这么强大的国家,难道就不能把所有的路都铺上东西吗?比如有的路可以铺上牛皮,有的路可以铺上锦缎,有些路哪怕铺上一些粗布也好走一些  相似文献   

6.
走最快的路     
坐在出租车上,司机问:"先生,是走最短的路,还是走最快的路?"我好奇地反问:"最短的路不快吗?""当然不是,现在是行车高峰,最短的路经常交通堵塞,你要是有急事,就得绕道走,多走点路,可能早到。"我正有急事,当然就选择走最快的路。走最短的路还是走最快的路?其实,人生随时会面临着这  相似文献   

7.
慢熬时光     
我是一个慢熬的人,永远那样不紧不慢地行走在眼花缭乱的烟尘里。人生有多少风景是该看的呢?我不愿率性游走,而是让迈开的每一步都有安妥的足印,留下温暖的温度。喜欢简约,轻灵雅致地过活,衣物拾掇平整,不用的东西收到柜子里,日常删繁就简,能吃拍黄瓜就不做西红柿炒鸡蛋。唯独读书这桩事,如何俭省呢?但凡经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这句经典的名言给路下了一个绝妙的定义,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一清二楚。其实,世界上还有许多我们所未曾走过的路:时间铺成的路、年轮绕成的路……参天大树,从生到死,与它相伴的便是年轮。一圈又一圈紧密的年轮印证着它的古老与沧桑。它把自己紧紧缠住,时刻也不放松自己。不管树长多高,长得再直,年轮总会紧紧跟随它,渗透到树的每个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树干慢慢变粗,年轮逐渐变密,直到完成它的使命。离开它深爱的土地的那一天,如果剖开它的树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年轮——大自然赐予的神奇的景象。通  相似文献   

9.
一百多年前。一天一个年老的乡下医生驾着马车到一个小镇的一家药店,一声不响地从后门溜了进去,和药店一位年轻的药剂师悄悄地做一单买卖。 一个多小时以后,老医生从他的马车上拿回来一把老式的大茶壶和一根普通的大木棒,那大木棒是用来搅动茶壶里的东西的。当年轻人确信一切都没有问题时,便把手伸进自己的衣袋里,取出了一  相似文献   

10.
牌子与玻璃     
门口新修了一条马路直通大街。路已修好两三天了,路面上盖着密密的稻草,两头各竖立着一块牌子“水泥未干,禁止通行”。行人、车辆因此而绕着路在旁边的坑洼不平的菜地、垃圾堆上走。天下了雨,土路泥泞难行,行人、车辆都沾满泥浆,苦不堪言。一队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新马路的一头。几个调皮的学生想往水泥路面上走,老师叫学生止步。这时候,有个身穿印有“XX路面硬化工程”字样的人走了过来,很奇怪地问:“怎么你们都不走新马路?”老师指指牌子。那个人“哎呀”了一声说:“路面早干了,我们工程队都撤离五天了。一定是维持秩序…  相似文献   

11.
正水车不像犁,往肩上一挂,扛着就走;也不像轧车,轱辘、坐凳分开,挑着就走。它的名字里虽然有个“车”字,却连一个车轮都没有。它不但不能载货,想要请动它,你还得驮着它。这是不是有些太娇宠了?你如果这样说,父亲就会跳出来抢白你:田干得喊人,它能给稻子清水。我不宠着它,宠你,你行吗?  相似文献   

12.
我们都在准备买房或正做着"房奴",气喘吁吁艰步前行。云疑惑地看着我们,说,为什么都得买房呢?可以让房子跟着人走啊,人是活的,房子是死的,房子其实是为人服务的,像你们这样,成了人服侍房子了。云不只是说说而  相似文献   

13.
我们都在准备买房或正做着“房奴”,气喘吁吁艰步前行。云疑惑地看着我们,说,为什么都得买房呢?可以让房子跟着人走啊,人是活的,房子是死的,房子其实是为人服务的,像你们这样,成了人服侍房子了。云不只是说说而已,她还这么做了。  相似文献   

14.
1.鲁迅: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相似文献   

15.
木婚随笔     
雪松 《天风》2003,(12):53-53
今年的10月26日是我和妻子结婚五周年的纪念日。婚姻学称为“木婚”。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怎么解释,但我知道这五年里我们在平凡中度过了很多不平凡的日子。 生活中的每一天似乎都在重复着同样的故事:太阳的东升西落;春天的播撒,秋天的收割,这些无疑不是按着时间的顺序在有规律地进行。 在五年前的一天,我们离开了童真,告别了顽皮,步入了成年,走出了“大家”,建立了“小家”。家是一个多么亲切的地方,它是理想的港湾,是幸福的真源;是累了可以休息,困了可以躺卧的地方;是有苦恼可以倾述,有快乐可以分享的地方;是无助时的底限,又是遮身的依靠……  相似文献   

16.
经文:可6:30—44;约6:5—14 圣经告诉我们,主耶稣传道二三年后,信徒越来越多,主不但自己传道,也差遣十二使徒出外传道。圣经虽然没有记载使徒到过多少地方,一天讲几堂道,却指出他们回来汇报完工作以后,主耶稣就说:“你们来,同我暗暗地到旷野地方去歇一歇。这是因为来往的人多,他们连吃饭也没有工夫。”(可6:31)这一方面让我们看出他们是多么忙碌,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出主耶稣多么爱工人,他关心工人、体贴工人,要工人在繁忙的工作后歇一歇,以恢复体力,耶稣真是最好的主人。这时各城的信徒虽然刚刚听完道,灵里却仍觉饥渴,他们希望  相似文献   

17.
关于路     
鲁迅先生曾说过;世间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便成了路。的确,如果没有人开辟,世间就不会有路。 每个人都需要走路,走生活中的路,走人生的路。 曾几何时,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而不知何去何从;就在此时,我第一次走进了教堂,然而,就那么一次,竞致变了我整个的人生。我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所吸引,慢慢地,我发觉了那吸引我的是什么——就是那在十字架上  相似文献   

18.
一个乡下人在城里一条商业街开了家店铺。刚来时,他发现这条街坑坑洼洼,到处是残砖乱石,他觉得很奇怪。邻街的商家告诉他,这些石头有用,街上的生意不好做,石头可以使经过的路人或车辆慢下来,人们走进店铺的几率就会增加,这样才能有商机呀。乡下人对这种逻辑颇不以为然,他不听周围人的劝阻,坚决搬走路上的石头,并找人将路面修平。这以后,这条街人车畅流,呈现出一派繁华景象,商机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增。众人疑惑不解地问乡下人:路畅其流,人们驻足停留的机会少,何以商机反倒增多了呢?乡下人答曰:路不好走,人们心生抱怨,便不愿走此路,多选择绕…  相似文献   

19.
德者无敌     
正《老子》中有言:"重积德则无不克。"就是说,不断积累德行的人,无论做什么都没有做不成的。这个理,我信。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样的人,所走的路就是一条正确的路,他确定好方向和目标了,到那里只是迟早的事。有时候,可能走了一段时间了,发现自己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不要着急,那说明:我们该走的路程还没有  相似文献   

20.
    
正除了上课,做些跟工作相关的零碎事情之外,一天里的很多时间她都泡在等待中。她不知道被她唤作母亲的那个人来不来,什么时候会来。在这个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母亲没有手机,等于自动切断了跟别人的联系方式。也难怪,母亲都81岁了,在电话和手机还没有发明出来的时候,她就已经喝过了这世间数不清的盐水,并习惯接受一切自然的生活方式。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眼睛看,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