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人早上起来心情若好,尽管工作繁重、生活琐碎,这一天也会过得很开心。反之,如果情绪不佳,即使再有趣的事情,他也会觉得无聊透顶。好情绪就像"发电机",它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快乐,让人们满怀信心地过好每一  相似文献   

2.
毛颂赞 《天风》2014,(3):40-41
<正>在瑞士,不同年龄公民用的户籍卡都相同,所以即使是孩子也有"财产状况"这一栏。而瑞士人习惯在这一栏为孩子填上"时光"。的确如此,生命是上帝在每一个人账户中存放的一笔储蓄。昨天,已经是你花出去的;明天,是你不能预支的;只有今天,才是你带在身上的现金。人的生命太短了,折算天数,也就是三万多天不得了啦!但是,实际上人的一生无一例外地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过好这"三天",就能过好一生。昨天,它已经过去,一去不复返。昨天的日子很长,说不清有多少天,但不管有多少天,我们千万"不可忘记他的一  相似文献   

3.
过好每一天过好每一天,舂夏秋冬就会色彩斑瓓;过好每一年,我们的人生就会相当美满;过好每一分钟每一秒,让汗的气息充填在其间。我们有智慧和能力,让憧憬中的未来不再遥远。  相似文献   

4.
习惯     
郭文文 《天风》2007,(20):48
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下,我们每个人也都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在其中,有许多好的习惯,但也不可否定也会有一些不好的习惯,不晓得你有没有认真地思想过自己的这些习惯呢?我就看到过这么一个关于"习惯"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心有常闲     
正读中学时就知道陶渊明的那句"勤靡余劳,心有常闲",却直到中年,为紧张的生活和工作忙得焦头烂额,直至感到疲惫和劳累,才知道"心有常闲"是多么奢侈而珍贵!一日读书,读到宋代诗人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想来诗人平日里也是奔波劳碌  相似文献   

6.
轻装生活     
生命就像一个火把,人人希望它热烈地燃烧。但是,人的生命毕竟有限,智慧的生活应该是,认真过好每一天,不要让怨怼的情绪破坏了生命的意义。当你的生活遇到挫折坎坷时。不要叹息,不要怨天尤人,而应该换一种生活方式,那就是面对坎坷轻装上阵。  相似文献   

7.
也许你有过这样的感受,每天都在一种熟悉的、模式化的生活中,你会觉得生活已变得越来越乏味,快乐也越来越少,而烦恼和不安却与日俱增。事实上,只要你学会从今天做起,把自己的每一天生活都安排好,你就会发现快乐起来其实很简单。 1.不要试图在一天内解决所有的人生问题。让自己心平气和地将困难分解,先订出计划,一天前进一小步,逐步成功。 2.让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保持在活跃的状态。让自己充满快乐,不要躲在床上,或是用  相似文献   

8.
轻装生活     
生命就像一个火把,人人希望它热烈地燃烧。但是,人的生命毕竟有限,智慧的生活应该是,认真过好每一天,不要让怨怼的情绪破坏了生命的意义。当你的生活遇到挫折坎坷时,不要叹息,不要怨天尤人,而应该换一种生活方式,那就是面对坎坷轻装上阵。轻装生活,漠视困难,不屑  相似文献   

9.
听尺八去     
正桂花开的时候,别院的新上师来了,听说是个年轻人。朱兄邀我去拜访一下,顺便问问老上师的平安,我们就去了。老上师去了有一年了,这一年可以走很多路,见很多人,想很多事,他过得怎么样呢?我们不知道。其实我们知道的很少,就是对自己,一日一日地过着,记得的又有多少呢?朱兄说,日子就是叶子,一片片地生,一片片地落。对很多人来说,落了也  相似文献   

10.
晨祷     
“耶和华啊,我呼求你,我早晨的祷告要达到你面前。”(诗88:13) 人,每早晨都要洗脸。是因静静的夜晚使脸上轻轻地落上了一层灰尘呢?还是要以清新美观的面貌出现于人前呢?无论如何,每早晨总要洗脸。一天之际在于晨,由于晨必洗脸,洗,也谓之必要了。 不要叫别人看见你脸上的灰尘,固然是好,但不要单顾  相似文献   

11.
陈秀芹 《天风》2003,(11):44-45
张宏伟姊妹常说:“收入的十分之一是神的必须给神,那是雷打不动的钱。”她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每当教会过什么重大节日、办学习班、开月会时,总少不了张宏伟姊妹。她不但有一手好厨艺,而且干活干净利索,又有一颗甘心侍奉的心,总是笑容满面地问大家吃没吃好,她不但能做马大工作,更愿意得到上好的福分,她基本上每堂聚会都参加,对神的话如饥似渴。对肢体也非常关心。  相似文献   

12.
一碗饺子     
赵勇 《天风》2002,(10):44
小时候,对过节、过生日和过年是那么盼望。盼望到那天能吃上一顿面条,两个鸡蛋或一顿饺子,能做上一套新衣服,那就别提有多高兴了。长大了,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盼望的心思也渐渐淡了下来,特别是自己成了家,反而担心年的到来,怕自己越来越老。无论怎样的思绪与害怕也挡不住时光的奔驰,岁月的流逝。  相似文献   

13.
<正>真是感谢神的恩典,我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不久前的一天,正写作时,手机铃声响起。接通电话,手机里一个满带喜悦的声音告诉我:"张长老,感谢神,我是河西的王姊妹,早就想告诉你,蒙神的恩典,我现在不再贫困了,有许多人关心我,我也过上好日子了。"来电者是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刘村镇北段村的王姊妹。听着她的话,我也满心喜悦,四年前的一幕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4.
次,林肯的朋友对林肯愤慨地诉说另一位朋友的无理。林肯听后不平地说:"你马上写信去痛骂他,以后不要再与他往来。"于是,这位朋友立即动笔写信,将那人痛骂一顿。然而,信写好后却被林肯拿过去撕了,林肯笑着说:"我写过不少这样的信,但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寄出去。我们可以尽情地倾吐心中的不快,但无  相似文献   

15.
从伦理学的视角来看,民生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公民根基性的"生存",二是公民尊严性的"生活",三是公民理想性的"好的生活".基于对中国当下民生的现状及问题的全面把握,政府在民生制度和民生实践中首先应遵循刚性的公正原则,它既能够一般地解决资源供给的有限与人的欲望的无限之间的冲突,又能有效地解决当下民生中的突出问题.但公正原则的普遍性和抽象性决定了它无法惠及每一特殊个体的需求,强调具体性、关系性、情境性、理解与关爱的关怀原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因此,以刚性的"公正"与柔性的"关怀"为伦理原则的民生制度与民生实践,将最终引领全体公民过上他们所珍视的和值得过的"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谋生之道     
正发型师的发廊开在一家高级酒店里,但他收费并不高,我一直担心他赚不到钱。有一天早上我去得很早,却发现他的发廊挤满了人。我说:"原来你的生意这么好啊。"他笑着说:"也是一时的,今天恰好发型师都回来了。"我惊异道:"什么叫发型师都回来了,他们不都是你雇的吗?"他笑着说:"没有,我只雇  相似文献   

17.
没有吃过西红柿的人,就不会有对西红柿的感受,也不要对西红柿的味道作评论,你可以评论吃过的西瓜之类.搞创作也一样,作家只能写好自己熟悉的生活.正如史铁生先生对“文学创作须有生活”的理解:“任何生活中都包含着深意和探情.任何生活中都埋藏着好作品,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出现好作家.”这段话对于生活——作品——作家三者的关系;无疑是一种独辟蹊径的精辟见解。对于现实生活中活着的人,正象史先生分析的那样,你无法将他们的生活分解为“有生活”和”没有生活”.可是艺术创作却要求“有生活”,否定“没有生活”.这也是正…  相似文献   

18.
僧尼一日     
当东方的启明星刚刚升起,夜色还安退去,人们还沉睡在梦乡之中的时候,佛午里的铜钟已经啊和.这声音洪亮而又深g,悠悠扬扬,响彻云霄。僧尼们便在这钟势中开始了一天紧张、繁忙而又有条不紊刊生活。僧尼虽然说是出家人,但他们仍是吃五谷杂粮、活生生的人,所以他们一天的生活也离不开衣、食、住、行。然而,他们毕竟有别于世俗的在家人,在佛门净土中,他们过的完全是和世俗不同的另一种生活方式。清晨,当钟声把他们唤醒,人们睁开眼清还没下地的时候,他们就要在心中默念渴颂、咒语。在这之后的一天中,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行为…  相似文献   

19.
人生之歌     
人生,或许轰轰烈烈,或许平平凡凡,或许石破天惊,或许滋生暗长,或许名垂千秋,或许转瞬即逝,或许……不管哪一种,都是方式而已,无需着意去刻画,只要踏实走好每一步,只要充实过好每一天,就会拥有亮丽的人生。人生,说抽象,其实也很具体。  相似文献   

20.
正据《南史》记载,南朝宋庐江潜县人何尚之升任吏部郎中后请假探亲,满朝官员都到码头为他送行。到家后,其父何叔度问他,听说你这次回来,惊动了朝廷,能有多少人?何尚之回答说,大概数百人。父亲笑着说,这是送吏部郎的,与你有什么关系?何叔度不过是说了句大实话,转述者却在文后加注说"千古名言"。何叔度也曾在朝做过尚书,对官场那点事心知肚明,所言透彻见底。他对儿子说,东晋时期大将军殷浩回乡省亲,送别的人多得很。及至罢官流放东阳,他的船停靠在征虏亭码头好几天,就连亲朋故旧也不再来看他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