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时候,我喜欢和爸爸去钓鱼。那时我们总是玩得很开心。惟一让我不那么尽兴的是父亲一天中总能不断钓到鱼,而我却总是一无所获。对于一个9岁的孩子,这着实让人沮丧。于是我不停地问:“我哪里做错了?我哪里做错了?”父亲的建议始终不变:“儿子,如果你想钓到鱼,就得像鱼那  相似文献   

2.
风之浪漫     
正每一阵风都有它独特的可爱味道。人生就是一场殊途同归的旅行,有的人一辈子会去很多地方追寻特别,有的人只待在一个地方享受简单。我是个喜爱旅游的人,每次旅途总是一段美好的记忆、独特的记忆,像一阵有味道的风追逐着你,让你享用到旖旎的芳香滋味,把它惬意地写进日记。窗外飘进来一股风,总能让你感受到窗外的世界。当你漫不经心地走在路上,一股风扑面而  相似文献   

3.
正她曾是繁华都市的一名白领,有着丰厚的收入,而这份被人艳羡甚至有着明丽前景的工作却被她放弃了。她毅然决然回到家乡,创办了食品公司。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她以一个华丽的转身,让公司的年产值超千万元。90后的她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公岭镇。小时候每逢父母包饺子时,她都主动请求要帮忙。然而她的帮忙就是一种无声的捣乱,经常把面粉弄得脸上、身上都是。即使这样,父母也从未阻止过她的好意。长大后,她不再自顾自地用  相似文献   

4.
已经三十而立,依旧孓然一身。我的身边并非没有青睐我的女孩,只因3年前的那次恋爱,灼伤我那孱弱的心,使我对爱望而怯步,才一次次与缘分擦肩而过。本来我在南京某大学读书时曾有一个很要好的女友艳,1996年秋为了继续我们的爱情,我放弃了父母在家乡为我找好的工作,只身追随女友去上海打拼,可是我的3年苦恋最终不敌物欲的诱惑,春天未到,花还未开,她就跟一个做建材的浙江老板跑了。我是一个不甘服输的男人,没有为此而消沉下去,而是从此励精图志,奋发图强,发誓一定要尽快找一个比她更好的女孩让她瞧瞧,慢慢地在事业上有所起色。1998年夏天,我认识…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大学毕业生参加了一次就业应聘,她找到一个自己认为满意的单位,无奈应聘的人很多,她无法挤到前面,当然也就没有机会面对面地向主考官详细地陈述自己的特长。这时她面带微笑而又自信地大声嚷道:“这是我的档案资料,请过目。”主考官寻声望去,果见其与众不同,没有那种祈求和担心的神色,而更多的是一种爽朗和自信,于是记下名字,她也如愿以偿地参加应试和应聘。无独有偶,同样说的是一个大学毕业生小薛到广州某公司应聘,电话通知她面试地点安排在一家大宾馆的15楼。第二天,她提前来到这家宾馆,但让她吃惊的是,门前聚集着几…  相似文献   

6.
正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这儿的人都不识字,妈妈从外面来了,她是这儿第一个识字的人,此后办起了识字班、学校。学校有个图书室,书不多,老师定下一个苛刻的制度,要写100个毛笔小楷才可借得一本书。读书使人认识了外面的世界,现在我们家乡的人已经很富裕。有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是靠社会关系、机遇、方向的正确选择等,我认为都是次要的。我觉得,很多时候是一个人偶然看到  相似文献   

7.
某天我在书店里突然发现了陈彤,也就引用了她在《忽然受宠》这本书里面所讲述的这段话作为我这篇文章的开头。运气是什么?对于下棋的人来说,运气好的人绝对不是一辈子没下错过棋的人,运气好的人是那些总能碰到让她悔招的人;聪明的人既不是一味坚持落子无悔也不是由着性子胡乱悔招的人,聪明的人是那种能知道为什么悔,而且懂得在悔招中长棋的人。  相似文献   

8.
爱情疗妒汤     
《红楼梦》中有"疗妒汤"一说,其实嫉妒是一种心结,又哪是所谓的汤药能解开的?心开了,结才能开。嫉妒是人类的通病,相对来说,女人尤重。男人总能看得开些,而女人或许骨子里都是一朵羞答答的玫瑰,暗自期待男人一直在她身旁欣赏她静悄悄地开。  相似文献   

9.
儿时,母亲常常牵着我的小手。在街上人多的地方,我更是让她牵紧我,生怕她一一松手,我就会立刻丢了似的。只要母亲牵着我的手,那就准会有好吃的、好玩的及热闹的地方去,就有一种安全感,走再黑再险的路也不害怕。记得一天下雨了,母亲一手打伞一手牵着我的手,在过一座长长的小石桥时,因下雨路滑,我差点儿滑进河里,多亏母亲那有力的一牵。在这个世界上,也许有很多人牵过你的手,但再多,也没有一个人能代替母亲的手。长大了,手不用母亲牵了,可她的心却仍在时时刻刻地“牵”着我。如今,母亲已经离开我好些年了,我多想让她再牵一一牵我的手啊!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在成长后的所作所为,总能在其童年时代寻找到人生发展的轨迹。 那年夏天,我才10岁,还处于天真烂漫的年龄。一天,我和几个小伙伴光着腚摸到河边的一片甘蔗地,一人偷了一根甘蔗拿回河里吃了个痛快,不曾想这事怎地就泄了出去,守甘蔗地的阿田婆气冲冲地寻上门来。一向寡言少语的母亲,这时气得眼珠都快暴跳出来,吓得我直发抖。她一把拽住我的耳朵,把我拖到阿田婆面前,接着又操起一根棍棒,没命地朝我屁股上打,还不解恨地骂:“谁让你偷,打死你……”直打得我杀猪般地嚎叫,一旁的阿田婆看得发麻,气也泄了,忙说:“算了算了,小孩子不懂事,况且又不是他一个人偷的。”可是母亲仍不解恨地打。 由于打得狠,到了晚上我的屁股肿得老高,我蜷缩在床上敌视着  相似文献   

11.
一年前,我在惠州一家杂志做编辑。一个周六的晚上,我接到一位女读者的电话,她说她是刚听了广东卫星广播每周六准时播出的欧阳婷所主持的《似水流年》后才给编辑部打电话的。他说刚才听到的那个爱情故事既让人感动又让人遗憾,心痛之余莫名其妙地想与我聊聊。她的话杂乱无章,情绪也有着让人不可思议的跌宕起伏。下面这些零乱的文字就是我根据她的述说整理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最近,有位同学不断地向我抱怨她的朋友不替她保守秘密,使她遇到了很大的麻烦。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直到现在我仍记得很清楚,是因为这个故事说出了一个为人处世的道理。  相似文献   

13.
旅行     
曾经看过一幅漫画:一个人大踏步地向前走,而后面的道路则一圈一圈地卷了起来。画上有一行小字:人生是一次没回程的旅行。看了这幅漫画,让我感触颇深。 许多时光,我们都在不经意间让她从身边悄悄流走,想起来,是多么的令人惋惜,令人感叹时光不再,  相似文献   

14.
正家乡有一个古老的传统,每年元宵节,都要把龙灯舞起来,预祝一年的好收成。对于孩子来说,这真是个欢天喜地的节日,龙灯到哪里,孩子们就跟到哪里。但是,看龙灯的人那么多,里三层外三层围得密不透风,小孩子个子矮,想要看得清楚,只得坐在父亲的肩头。每到舞龙灯的时候,总能看到孩子们像一面面骄傲的小旗帜,飘扬在父亲的肩头或怀抱。父亲也会把年幼的我抱在怀里。我嫌他抱得太低,嚷嚷着再高点,他就把我举起来,举过头顶,我的视野一下子变得无比开阔。  相似文献   

15.
情到深处     
两年前的秋天,我认识了清纯可爱的姝,那时姝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不久。姝是家中独女,却丝毫没有城市女孩的那种娇贵矜持,相反,姝有一颗善解人意的善良的心。我本是个很内向的男孩,见了女孩就脸红,在感情上,25周岁的我仍然是一片空白。在姝面前,我却总能感到无拘无束的自由和轻松,说话也自觉顺畅多了。渐渐地,满脑子都被姝的影子塞满了,有事没事我总爱往姝那儿跑,几天没看见姝就会烦躁不安。姝无意中轻轻一声笑语足以让我陶醉好几天。我知道,自己已经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姝,这么多年,姝是第一个让我真正动心的女孩,她就是我曾在脑中幻想过千百遍的那个美丽的影子。  相似文献   

16.
母亲     
昨天,是母亲的生日。按习惯,我们给她买了生日蛋糕,并且让她在蜡烛吹灭之前许个愿。母亲按儿女们的要求做了,她闭上眼睛,默默祈求,大家都很安静,也很快乐 吹火蜡烛,灯亮了,母亲也欣慰地笑了。可我却分明看到她眼里那晶莹闪烁却没有滴下的泪珠。作为女儿,我不知该怎样形容自己当时的感受,但母亲含泪的笑,却使我想到她坚强的一生…… 母亲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里,她3岁时父亲去世,6岁时母亲也离开了她。从此母亲就只有投靠几个舅舅,开始了这家一天,那家一天的寄居生活。虽然住的部是亲戚家,但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失去了父母温柔的呵护疼爱,那是一种怎样的孤寂。听母亲讲过她小时候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她说:在别人家里,自己处处要留心别人的脸色,有什么愿望也  相似文献   

17.
一日,我与一位老友闲聊起散淡的话题。他深有感触地给我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美国记者到墨西哥采访,看见一个老妇在卖柠檬,5 美分一个,她的生意并不怎么好,美国记者打算把老妇的柠檬全部买下,好让她早点儿回家。当他把想法都告诉老妇时,老妇的话却使他惊讶:“都卖给你,那我下午干什么?”    原来老妇并不是在乎卖出多少柠檬,挣了多少钱,而是在意自己卖柠檬时看到的满街风景,或把卖柠檬作为增加自己生活乐趣的一个“游戏”。她的心是散淡的,没有买卖的功利追求。    散淡是一种精神境界。向往散淡的人,乐于从“红尘扰攘,物欲…  相似文献   

18.
西班牙学者巴尔塔沙·葛拉西安在《智慧书》中写道:"一个人总能在某一处胜过别人,而在这一处上又总会有更强的人胜过他。学会欣赏每个人会让你受益无穷。智者尊重每个人,因为他知道各有其长,也明白成事不易。"随时发现别人的进步,随时为别人的成绩而喝彩,就是一种智力,一种智慧。  相似文献   

19.
她拘谨地在我的办公桌前,一双手,一会儿捏捏衣角,一会儿又交叉绞在一起,低垂着双眼似乎很害羞。 我让她坐下,她嘴角浮出一丝感激的微笑,说:“我站着就行。”我又让了一次,她才小心翼翼地半个屁股坐在沙发上。 凭着心理医生的职业敏感,看得出,她属于那种小心谨慎、做事有板有眼的人。对这类人,经验告诉我该怎么做。我没有直接切入主题,询问困扰她的病情是什么?而是慢声细语地询问她的家庭、职业、工作单位。她  相似文献   

20.
尼采在《看,这个人》一书中指出,"对于一个本能上健康的人,疾病反而是生命有力的刺激。于是我便以这种态度来看我长时期的病痛:这似乎使我发现重新的生命,我的自我也包括在内。"弗里达·卡洛自18岁时的车祸后一共经历了大大小小32场手术,长期的病痛和治疗让她长年卧床,绘画不仅仅是她打发时间的良好消遣,更是她用来自我表达的途径。弗里达在绘画上的成就斐然,被誉为墨西哥国宝级画家,同时被女权主义运动奉为先锋人物,她在生理、心理上的抗争精神给后人以无限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