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1986,(6)
本刊讯中国佛教协会于1986年8月6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汉语系佛教院校工作座谈会。中国佛学院、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上海佛学院、闽南佛学院、四川尼众佛学院和安徽九华山僧伽培训班等八个院校的负责人,中国佛协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及座谈会筹备小组成员,共36人出席了座谈会;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应邀派员参加了会议。赵朴初会长到会致开幕词和作总结讲话,正果副会长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法音》2016,(7)
正本刊讯6月6日至15日,由中国佛学院、闽南佛学院、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福建佛学院、杭州佛学院、四川尼众佛学院、峨眉山佛学院、云南瑞丽菩提学校8所佛教院校组成的中国佛教教育考察团赴日本考察。考察团由中国佛教协会宗性副会长任团长、诏等傣副会长任副团长,8所佛教院校主持工作的副院长、教务长及相关部室负责人为成员。6日上午,考察团访问了位于东京的立正佼成会,立正佼成会中村宪一郎、"学林"校长庭野统弘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7月14日至17日,应新加坡佛教总会会长、新加坡佛学院院长广声法师邀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湛如法师一行5人赴新加坡访问,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新加坡佛学院2011届留学僧毕业典礼。  相似文献   

4.
5月18日至19日,西子湖畔,飞来峰下,法筵再启。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承办的"2016佛教辩经会"在杭州佛学院举行。2天,7个场次,来自中国佛学院和灵岩山分院、栖霞山分院、普陀山学院,上海佛学院、福建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杭州佛学院等8所佛学院的辩手们,引经据典,舌剑唇枪,针锋相对,精彩纷呈。台下听众深受法益,心生法喜。经历初赛、决赛、总决赛的激热辩论,中国佛学院、杭州佛学院、上海佛学院代表队和闽南佛学院分获一二三等奖。杭州佛学院本空法师等6位选手获最佳辩手奖。  相似文献   

5.
《法音》1997,(10)
日本著名佛教学者牧田谛亮访问中国佛学院本刊讯日本著名佛教学者牧田谛亮先生于9月6日访问了中国佛学院,并应邀发表演讲。演讲会由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传印法师主持,副院长姚长寿博士即席翻译,佛学院师生和北京的一些佛教学者聆听了讲演。牧田先生演讲的题目是“日本有...  相似文献   

6.
2003年9月22下午,在纪念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五十周年之际,作为大会庆祝活动之一的演讲比赛在北京前门饭店隆重举行。演讲会的题目是“新世纪中国佛教的使命”。参赛者有十人,他们分别来自厦门闽南佛学院、苏州西园戒幢佛学研究所、浙江杭州佛学院、北京中国佛学院、浙江普陀山佛学院、西安大慈恩寺和江西佛学院。青年佛子们通过演讲展示了佛门的无碍辩才,更反映了一代青年僧人对于中国佛教发展前景的关心。演讲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2023年10月11日至24日,由中国巴利语系高级佛学院主办、中国佛学院协办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教职人员培训班(第1期)在中国佛学院凤凰岭校区开班。此次参加培训的学员是来自云南西双版纳、临沧、普洱、保山、红河等地的南传佛教中心佛寺住持和南传佛教重点寺庙教职人员。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2017年12月11日上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学诚法师在广济寺怀远堂会见新加坡佛教总会副会长、新加坡佛学院院长广声法师一行。期间,双方签署了《关于中国佛教协会向新加坡佛学院选派留学僧事宜备忘录》,新加坡佛学院向中国佛学  相似文献   

9.
佛教新闻     
《法音》2005,(9)
中国佛学院隆重举行2005级本科生入学典礼本刊讯9月8日上午,中国佛学院在教学楼大礼堂隆重举行2005级本科生入学典礼。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兼中国佛学院院长一诚法师、副会长兼佛学院常务副院长圣辉法师、中央统战部二局副处长禇有奇先生,国家宗教局政法司司长助理宣甲军先生,国家宗教局院校处副处长赵红宇女士,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陈文尧先生,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教务长吴占有活佛和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传印法师、姚长寿居士以及佛学院全体师生出席了典礼仪式。典礼由中国佛学院教务长向学法师主持。一诚法师作了重要讲话,对来自16个省市的46位…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8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佛教协会指导、嵩山少林寺举办的2014少林问禅活动举行。来自中国佛学院、普陀山佛学院、广东佛学院、福建佛学院、峨眉山佛学院、重庆佛学院、哈尔滨极乐寺佛学院、四川五明佛学院、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新加坡佛学院等10所佛学院的23位法师,以及来自社会各领域的7位在家居士,共30名选手参加少林问禅之"机锋辨禅"活动。经过一系列紧张有序的机锋对决,中国佛学院的圆普法师获得一等奖,新加坡佛学院的宏医法师、哈尔滨极乐寺佛学院的万翼法师获得二等  相似文献   

11.
《法音》2007,(5)
会议详细听取了中国佛学院新校舍项目的工作情况汇报,充分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佛学院新校舍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也充分感受到中央统战部和国家宗教事务局对佛学院新校舍建设的热切关心和大力帮助。会议还认真学习了贾庆林主席、刘延东部长、叶小文局长关于加强佛教教育,努力培养爱国爱教的佛教人才的重要讲话,听取和学习了一诚会长就佛教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2.
《法音》1998,(8)
本刊讯首届“海峡两岸佛教教育交流座谈会”于1998年7月7日在台北召开。应主办单位台湾中华佛学研究所邀请,在中国佛教协会及政府主管部门的积极支持下,祖国大陆十余所佛学院、佛研所负责人前往与会。其中有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传印法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  相似文献   

13.
《法音》2005,(3):16-16
中国佛学院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的一所汉语系高级佛学院。本院以培养爱国爱教、信仰虔诚的佛教学术研究人才、佛学专业教学人才、国际佛学交流人才和各地寺院的高级管理人才为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4.
李贺敏 《法音》2012,(12):10
本刊讯12月5日至8日,以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演觉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4人应邀访问新加坡, 并出席新加坡佛学院教学大楼奠基仪式。6日上午, 新加坡佛学院教学大楼奠基仪式在光明山普觉禅寺隆重举行。新加坡佛教总会主席、新加坡佛学院院长、普觉禅寺方丈广声法师以及中国佛教代表团演觉法师等 300 余人出席。广声法师在致辞中, 特别感谢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和中国佛教协会多年来对新加坡佛学院的办学、招生等方面所给与的大力支持、帮助与关心; 希望在古圣先贤所创造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两国佛教界的友好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5.
《法音》1986,(6)
赵朴初院长、各位法师、同学们:今天,大家共聚一堂,庆祝中国佛学院成立三十周年,我谨代表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对中国佛学院三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并向为佛学院的创建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佛教界人士致以衷心敬意!中国佛学院作为培养我国高等佛教人才的学府, 自从1956年9月开办到1966年这十年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在中国佛教协会的具体领导下,通过广大师生员工的努力,造就了一批爱国的、具有较高佛学知识、能开展佛学研究和寺庙管理的人才,遍布全国各地。二十年来,他们积极协助党和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我国佛教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7,(1)
<正>本刊讯2016年12月24日,浙江佛学院成立大会在浙江奉化雪窦山举行。浙江佛学院总部位于雪窦山,为面向全国招生的四年制本科学历佛教高等院校,下设雪窦山弥勒佛学院、温州佛学院、天台宗佛学院等三所分院。国家宗教事务局四司副司长赵忠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演觉法师出席活动并致辞。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中国佛学院是一所汉语系高级佛教院校,以培养爱国爱教、信仰虔诚的佛教学术研究人才、佛学专业教学人才、国际佛学交流人才和各地寺院的高级管理人才为目标。2009年度招生现已开始,计划招收本科生46名。招生条件:1、爱国爱教,信仰坚定,品学兼优,年龄在19至28周岁之间,具有中级佛学院或同等文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于一九八五年三月十九日至二十五日召开教学工作会议。茗山、圆湛、梅冰副院长及全体教师出席了会议。梅冰副院长主持会议,并作了《中国佛教向何处去,栖霞山分院怎么办》的讲话。茗山、圆湛二位副院长作了发言。会议自始至终,依据赵朴初会长提出的人间佛教思想为指导,着重讨论如何把栖霞山分院办成一所有特色的佛学院。栖霞山分院应具有哪些特色?现据会议发言精神,综述如下: 一、关于培养目标会议一致认为应以人间佛教思想为指导,造就出一批能发扬佛  相似文献   

19.
《法音》1986,(4)
本刊讯 1986年4月27日至5月8日,斯里兰卡著名佛教学者罗喉罗法师一行,应赵朴初会长的邀请,对我国进行了友好访问。同行的有印度摩诃菩提会秘书长、世界佛教僧伽大会秘书长、亚洲佛教徒和平大会副主席维普拉沙拉法师及维摩拉斯利居士。罗喉罗一行在华的十天中,先后访问了北京、西安、洛阳、南京、上海的十三座寺院,参观了龙门石窟和上述各地部份名胜古迹,并在中国佛学院、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上海佛学院分别讲学.他们还访问了北京外国语学院,同该院负责人  相似文献   

20.
《法音》1992,(4)
2月24日上午,赵朴初会长在广济寺会见中国佛学院赴斯里兰卡留学归来的五位比丘。李荣熙、周绍良副会长,游驶、萧秉权副秘书长,吴立民所长等参加了会见。净因、广兴、圆慈、建华、学愚五比丘是中国佛学院86级学僧,他们于1986年11月8日应邀赴斯留学。五年来,他们先后在圣法佛学院、佛教巴利语大学、国立凯拉尼亚大学佛教巴利语研究生院学习,并以优异成绩获得学士、硕士学位,还有两位学僧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