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是符号动物",这是卡西尔在其哲学人类学著作《人论》中对"人是什么?"这一问题做出的回答。然而,我们在什么意义上声称他回答了这一问题?带着这一问题,本文将卡西尔的人类学命题回溯到了他的符号形式哲学,并认为后者中的"世界理解"概念是理解整个卡西尔哲学的关键。不仅如此,这一概念还可回溯到康德关于"学院概念"和"世界概念"的区分,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人是什么?"这一问题。通过对这一康德问题以及卡西尔的回答的分析,本文认为,由于卡西尔哲学中实践维度的缺失,他并没有回答康德意义上的"人是什么?"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什么? 佛教文化是什么? 中国佛教文化是什么? 这几个问题归结起来,其实就是一点:如何从“文化”的角度去看待佛教特别是中国的佛教。这是一个大问题,困扰我有好几年了。 几年以前,我得到一个机缘,写了一本以“佛教文化”为名的小书。书出版后,收到一些读者的来信,有述说人生困惑的。  相似文献   

3.
信息问题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自然科学出现了信息这一重要的新概念,并由此引起哲学上的争论。信息是不是哲学范畴?信息的本质是什么?信息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信息与物质和意识是什么关系?如此等等的问题,都涉及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新成果和新概念,必须认真研究探讨,给予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才能丰富和发展自身。现将信息问题的研究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对人的问题的争论,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从学术理论上看,这场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其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如何进一步推进这一问题的研究?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天才儿童,他们有什么特征?对这一富有魅力的问题至今纷说不一.但已有许多研究发现了天才儿童的一些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6.
成功简论     
什么是成功?或者,换一种涵盖更广的提法:什么是成功的人生?试图回答这一问题是困难的。因为我们几乎可以对所有的回答提出反问,并给出另一端的参照标准。身居高位就是成功吗?腰缠万贯就是成功吗?获得诺贝尔奖是不是比终身未获奖却贡献卓著的科学家更成功呢?一位出色的家庭主妇是不是比一位女影星不成功呢……这种确定定义时的  相似文献   

7.
怀疑论的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世界能知道什么?我们何以能够思考和谈论它?这两个大问题决定了哲学的两个主要领域。知识论讨论认识问题:什么是知识?我们能够知道多少?我们能确定什么?我们的信念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得到证实?逻辑或语言哲学致力探讨意义问题:我们或我们的言语所意谓的是什么?我们如何指称外在世界的事物?我们通过什么推论过程才能合理地从一个陈述过渡到另一个陈述? 在盎格鲁-撒克逊哲学家中,逻辑现在经常被认为是哲学的最基本的部分。意义问题被赋予某种  相似文献   

8.
<正>吉林大学白刚、张荣艳著《"超越政治"还是"回归政治":马克思与阿伦特政治哲学比较》一书,于2015年12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在哲学与政治的张力关系中,将马克思和阿伦特的政治哲学思想,放进"西方政治思想发展史"这一"纵向"和"当代西方政治哲学问题域"这一"横向"的"纵横交错"中进行了比较研究,集中阐释和回答了三个最为基本的问题:什么是政治哲学?什么是阿伦特的政治哲学?什么是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正是在对这三个  相似文献   

9.
世界遗产,是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人类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物质或非物质遗存。作为名列世界第三的世界遗产大国,中国世界遗产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其对全人类最大的普遍价值是什么?这是很值得深入思考的战略性问题。 一、中国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领袖人物应具备的品质?什么是使他登上最高权力地位的原因?他的目标是什么?他运用的手段又是什么?他对属下人民是什么态度?作为一个个人和作为一个全国性人物,他的命运是什么? 类似这些问题可以用来问及各种不同的领袖人物,其答案当然也会因此而不同——这得看其社会背景,看领袖人物本人的性格,以及他所属的那  相似文献   

11.
时下论述商品经济与道德观念的文章不少,但给人一个总的感觉是显得过于简单和浮幻。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商品经济所导引的伦理精神?我觉得,重温一下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分析,还是很有必要的。 什么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特点表现在什么地方?这是我们在研究问题时所要廓清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从社会生产方式的历史演变这个角度考察商品经济,认定商品经济是一种生产方式、一种经济形态,而不是生产力,它所研究的是以物的形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生态美学引起了中国美学界的高度关注。然而,从美学角度来说,对生态问题的考察至少有这样几类基本理论问题需要解决:其一,是否存在“生态美”这一美的形态?如果存在,它的内涵是什么?它和自然美、社会美的关系怎么处理?其二,从学科形态来说,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理论支持是什么?其三,提出生态美的意义是什么?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专家和同行。一、是否存在“生态美”?严格说来,生态美作为一个美学概念,它是否成立还需要打一个问号。因为,无论是生态也好、自然也好、社会也好,它们之所以对人来说成其为“美”,…  相似文献   

13.
试论创造性思维理论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性思维的实质是什么?这是创造性思维这个研究课题的最根本的问题。若要使研究有所进展,必须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了解。目前有关这一问题的观点可以归纳并简化为如下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全面”的思想实质究竟是什么?其含义又是什么?特别是研究马克思的这一思想的方法论前提又应当如何确立?一句话,我们究竟应当如何看待与理解马克思的这一学说?对此,韩庆祥同志在同笔者商榷的论文中(见《哲学研究》1990年第6期。以下简称“韩文”),提出了如下的结论性意见:(1)马克思对人本质问题的认识达到  相似文献   

15.
“葛梯尔问题”的实质与马克思主义知识观的回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知识传统分析与葛梯尔问题当我们说我们知道什么,我们的含义是什么?比如说,我知道我的车在停车场里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类似这样的疑问构成了西方知识论话题的起源。若比较正式地表达这类疑问,大概是这样:当  相似文献   

16.
自有哲学反思以来,认识人就是一种困难的探索。“我仍然不能认识我自己”——这是苏格拉底遵照德尔斐的神瑜,对这个问题的直率的承认。哲学家历来就认真地以不同方式寻求自我认识,事实上他却不得不面对一个最广泛和最困扰人的问题:人是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他的本质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一、楔子近年来,一股气功热传遍中华大地,各种功法纷纷出山,大都自称糅儒释道三家精华而自成一家。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儒之气功是什么?释之气功是什么?道之气功又是什么?这三家气功的精华各是什么?懦、道两家暂且不谈,这儿讲讲佛教之气功。佛教有没有气功?这就是个争论中的问题。“气功”也者,顾名思义,即通过呼吸吐纳,也就是通过所谓“练气”以求达到健体强身目的的一种办法。那么佛教有没有这种气功呢?否定  相似文献   

18.
作者将《纯粹理性批判》视为康德哲学的“哲学全书”,认为它不仅是对“我能够知道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而且也是对理性关切的另外两个问题,即“我应该做什么?”与“我可以希望什么?”问题的回答;同时,康德对于“知识”与“希望”的探讨最终都是为道德服务的。康德通过先天综合不但解决了自然科学如何可能的问题,而且一举解决了道德及其基础———自由如何可能的问题,从而使哲学不但具有了超越时代与文化的自明的有效性,而且也展示出其道德———实践的优先性,这使得《纯粹理性批判》成为了自然科学时代具有“世界公民”性质的实践哲学。  相似文献   

19.
对迷信与理性的一种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法轮功“被取缔后,迷信问题越发引人反思。尽管科学技术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但科学与迷信、理性与迷信的对话一直在艰难地进行着。目前,有一种说法更令人深思,即“对科学的盲目笃信也是一种迷信“。它似乎要把人们从盲目崇拜科学的迷梦中惊醒,比科学家更为理智地看待科学。对这一说法,我们该怎样理解呢?它判断的根据是什么呢?这些说法又会得到什么结果呢? 我认为,这一说法是把迷信看成是一种思维倾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和方向是什么?或者再将此变换成这样三个问题:我们的过去是什么?现在走进什么?未来走向什么?这恐怕仅仅靠实证的知性反观是无法达及的。我主张以一种历史性的深度批判理性来考察。实际上,这还是源于马克思的客观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 依我之见,我们正在实行转轨的那个40年的社会主义发展构架,实际上是在一个十分落后的物质生产力水平之上建立的变形和虚假的计划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