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统美德是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今天社会仍有其现代价值.大力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对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有重要作用.为达到教育效果,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所创造的宝贵财富,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并为世界人民所接受.对当代社会生活和公民道德建设仍具有借鉴、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3.
推进代际公正 建设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公正社会。代际公正理念强调对于每一代人(包括老年人)基本贡献的肯定和尊严的维护。在现阶段,公正对待老年人的问题正逐渐凸现,这个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能否实现。为此,除了社会的保障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外,还必须继续弘扬尊老、敬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社会、社区乃至每一个家庭中形成尊老敬老的良好风气,以代际和谐、家庭和谐推动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如何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创造社会主义新的道德传统,我们认为,主要是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发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今天,在完成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中,在发展社会  相似文献   

5.
汤因比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汤因比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在其论述文明发展的著作中,他从独特的视角多方面论述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建立的文官制度和中华民族所具有的传统美德,以及儒道互补、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建立和谐统一的社会的重要作用,并预言中华民族所具有的世界主义思想和她在政治文化上的成功实践,将对人类未来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孝道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马仲兰孝敬父母、赡养父母、尊敬长辈,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又因时代不同,社会性质不同而有较大差异。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两千多年,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封建的等级制度及统治地位,强调"百行孝为先",对...  相似文献   

7.
伊斯兰孝道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马仲兰孝敬父母、赡养父母、尊敬长辈,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又因时代不同,社会性质不同而有较大差异。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两千多年,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封建的等级制度及统治地位,强调"百行孝为先",对...  相似文献   

8.
论助困文明     
助困文明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包括助困观念文明、助困制度文明与助困行为文明等。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助困文明传承了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济困帮贫的传统美德,其核心是升华的助困理念对时代精神的准确把握和对助困行为的健康引领,彰显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建设和发展现代助困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转型时期助困行为的社会坐标,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有助于提高人的素质、创造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尚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汪达环尚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在我们中华民族,人们都把高尚其志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正是这种尚志传统,使我们中华民族为志向、为理想奋斗不息,英勇献身的志士仁人层出不穷,不绝于史。批判继承和大力弘扬尚志的...  相似文献   

10.
道德自身的发展存在着纵向继承和横向扩展两个方向,全球道德在其形成中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全面吸纳是人类道德文明沿着纵横两个方面发展的交汇结合。具有巨大魅力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全球道德的一个重要渊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具有全球意义的部分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文明建设与全球道德建设紧密相联的结合部,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以忠、孝、仁、义、礼、勤、俭,信、和、耻为内容的"两纲八目"德目规范体系言约义丰,是未成年人道德养成的目标和基础.承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立足当代中国公民最基本的品德要求,吸纳人类道德文明成果,易为未成年人记循等是建构这一体系的依据.二级德目的提炼设计遵循了与优秀传统美德的连接、注重贴紧生活实际、体现社会对未成年人最基本品德要求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孙天人 《天风》2008,(14):34-34
“伦理道德”是基督教教义中的一笔“浓墨重彩”,而又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的精神瑰宝。所以中国教会如何发挥基督教伦理,特别是在今天的处境下,它是“高举基督”的最好的见证,这既符合我国传统美德,又适应当今重视“德治”的社会。那么何谓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又是怎样与圣经伦理异曲同工的,我想举几点通俗的例子谈谈。因为我们深信一切真、善、美皆源自上帝的赋予。  相似文献   

13.
现在社会经济发展非常迅速,老龄社会化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养老问题变成社会的关注的焦点,我国的养老模式已经适应不了现在社会要求。比起那些温暖的家庭还有喧哗的学校和外面缤纷多彩的大千世界,养老院是一个被孤立在外的角落。其实老人要的并不是很多,他们所需要的应该是陪伴和倾听。围绕老人和孤儿共融生活,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大学生,应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同时我们还要关心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让他们能在一个完整美满的大家庭中健康快乐地成长。他们都属于社会弱势群体,期待社会的更多关怀,所以我们要推动"长幼共融"的社会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4.
医学人文精神与医学科学精神的整合,是医学走向成熟的标志.人文阅读是富有人文精神的阅读,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对增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减少医患纠纷显得尤为重要.运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当代医生,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民族自尊心与自强精神,从而做符合时代需要的、具有和谐人格的优秀医生.  相似文献   

15.
勤俭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脉相承的传统美德,除了勤劳节俭的基本含义外,其具体内涵并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与实践的发展在不断地丰富与发展.本文从思想与社会互动的视角,梳理勤俭思想在古代社会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轨迹,揭示它在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独特内容与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6.
儒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道德人文主义哲学,是一种追求和平与发展的中庸哲学。儒学中以仁爱、和谐、诚信、中庸为核心的价值观,对于建设和谐社会乃至建立和谐世界新秩序有着其他文化系统无法代替、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当前,中国社会正在开展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教育。“八荣八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也体现了儒学“以德为体,以人为本”的道德人文主义精神,显示了儒学核心价值观的思想魅力与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心灵美的重要内容。党中央提出 订=诚信治国,全国上下开展打假打诈的专项斗争,必将使诚信的传统美德得以发扬和重建。  相似文献   

18.
正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敬老尊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敬老尊贤的格言,警句,名联,劝告人们要传承发扬这种传统美德,构建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现辑六副古名联,供诸君品赏。少时但得父母乐;老来自有儿孙贤。俗话说得好: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人们年轻时能善待父母,就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儿孙。当你自己年老时,儿孙自然会孝敬你。此联对人们具有警示  相似文献   

19.
王荣伟 《天风》2008,(1):26-27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努力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广大基督徒中积极开展"八荣八耻"的宣传教育,在各自岗位上为主作出美好的见证.市基督教两会积极开展服务社会、扶贫助学活动,为各类灾害救助、助学、安老、扶贫捐款、捐物近40万元.获得慈善总会好评,被南昌市红十字会评为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20.
在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社会中,“大一统”基础上的盛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贞观盛世是这种理想的最切近的实现.史论结合地看,唐初实现这盛世的实践经验主要可归结于君臣和谐、官民和谐以及民族和谐的三大和谐道德生活.君臣和谐具体地呈现为君臣职权和谐、君臣话语权和谐、君臣关系和谐.官民和谐具体呈现为亲民利民和限制特权两个维度.民族和谐可以被理解为官民和谐的特殊情形,三大和谐共同构成了贞观盛世的和谐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