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2020,(2)
正教会也要与时俱进,重视制度建设,依法依规有序管理教会,竭力提高基督教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初期教会设立执事,并选出七个执事来管理教会事务(参徒6:1-6),解决了使徒时期教会存在的管理盲点问题,促进了教会的兴旺。这个注重选拔人才来管理教会的优良传统值得今天的我们发扬光大。随着当今中国社会管理的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教会也要与时俱进,重视制度建设,依法依规有序管理教会,竭力提高基督教工作的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一、今日中国教会简介今日的中国教会处在一个后宗派时期,也许比世界上其他的任何教会都更早进入这一阶段。在中国,教会的联合在中西教会领袖之间的讨论在形式上开始于二十世纪初期,后来又在二十年代重新开始,三十年代后期日本侵略时促进了这一讨论。关于教会联合的讨论不仅在中国而且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当然也在日本得到了促进。日本人的压迫推进了基督徒的联合运动。那些在日本人委任统治  相似文献   

3.
捍道 《天风》2008,(20):34-35
初期教会在兴旺发展的同时也隐藏着不少令人担忧的危机。行走在灯台中间的人子耶稣基督眼目如同火焰.洞察教会一切的内情.圣灵根据当时教会存在各种不同问题,对众教会给予及时的提醒和劝勉.责备和警告。纵观当前中国教会,尽管“硬件”方面有了令人欣喜的改善.但教会内部的“软件”建设却大有需要弥补的空间。出现在农村教会的一些危机,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反思。  相似文献   

4.
陈小勇 《天风》2023,(2):22-23
<正>诚静怡“曾经用种种方法使教会‘中国化’‘本色化’”1。他曾断言,国家要从帝制过渡到共和,教会亦是如此,从传教时期过渡到中国教会时期,从教会在中国转变为中国的教会2。以中国教会为中心,用中国人的眼光看中国教会,是诚静怡论中国教会的着眼点。本文非一探诚静怡之中国教会观的全貌,仅择其部分观点作为探讨,期冀对今日教会的中国化探索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上半叶美国基督会传教士在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设传教点并建立了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巴塘教会。本文从美籍传教士的离境、本地教务委员会与神职人员的构成、本地教徒与50年代初期当地三自革新、教会收入来源和财产、附设机构、主要神职人员与教徒及其家庭等方面对1949—1957年巴塘教会最后时期的历史做一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勒 《天风》2007,(12):32-33
初期教会经历了不少的曲折,其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来自犹太人的迫害;二是来自罗马帝国的迫害;三就是异端的兴起——  相似文献   

7.
基督教普世主义及其矛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从教会论而非救赎论的层面来讨论基督教普世主义,目的是探讨普世主义教会观产生的源头、发展线索以及在实践中的矛盾表现。本文认为从教会教义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圣经教训内容本身两方面来看,普世主义教会观直接秉承罗马普世主义思想文化资源;论述了古代和中世纪教会普世主义的矛盾发展及其引发教会分裂的历史过程,认为难以解决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制定教会教义与确立教会权威这两个问题上;探讨了普世主义在20世纪取得突飞猛进的原因,并简略讨论了普世主义在中国新教教会中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天风》2010,(3):29-29
<正>据沿海部分教会反映,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各种办法盗取教会财物或钱款,请各地教会引起注意。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几个或一个不法分子利用双面胶黏在小铁片上并用线相连,以无底的手提包作掩护,光天化日下在教会奉献箱上作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是天主教会“民主办教”最有体现特征的时期,尤其是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后得到重大改观,从而使传播基督福音的这一伟大使命得已巩固和拓展。无可否认,教会自数百年来的办教方针几乎都是高层神职界的事,事实上,这不仅是神职人员有这样的想法,即是一般平信徒也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这一观念的主导下,教会的内部建设在很长时期内与基督合一精神有所脱节的意味,从而很难将初期教会即宗徒时代的福传方法融入教会的“民主化”管理中进而启动福传工作。虽然,梵二以来,教会未以“民主式”语言进行陈述,但其中蕴含的“民主…  相似文献   

10.
张远来 《天风》2017,(3):14-15
基督教有两大节日,一个是圣诞节,一个是复活节。早期教会并无圣诞节庆典,但纪念复活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初期教会,其中把安息日改为星期日,即成为主日敬拜,就是对基督复活的纪念。不过因为地域、历法和文化的不同,早期教会纪念复活的节日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1.
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1737~1809),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政治活动家、民主主义者,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启蒙思想家,无神论者。本期选读的是他的名著《理性时代》。该选读内容分为两个部分,本文是第一部分。文章首先介绍了托马斯·潘恩的生平、著作及其影响;接着是他对教会、启示和基督教理论及其相关问题进行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2.
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1737~1809),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政治活动家、民主主义者,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启蒙思想家,无神论者。本期选读的是他的名著《理性时代》。该选读内容分为两个部分,本文是第一部分。文章首先介绍了托马斯·潘恩的生平、著作及其影响;接着是他对教会、启示和基督教理论及其相关问题进行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3.
<正>教会发展应以建立生命为目标。信徒不只是领人归主,信主后还要加入团契,与他人一起成长。教会增长不能只看信徒人数。初期教会为普世教会提供了健康成长的范本。五旬节圣灵降临后,得救的人数不断增加。《使徒行传》的作者是名医生,在写作笔法上很细腻,一方面通过对得救人数的记载来反映教会的增  相似文献   

14.
冯淑仙 《天风》2022,(4):50-51
<正>最近一段时间,个别城市新冠肺炎疫情又开始新一波的暴发,很多学校课程转为线上课程,一些公共场所也禁止出入,到处在排队做核酸检测,人们又仿佛回到疫情初期最紧张的时期,忧虑情绪和烦躁不安又再次被引发出来。王牧师的教会所处城市刚好有疫情暴发,  相似文献   

15.
以勒 《天风》2007,(24):24-25
作为一个教会,当如何引领基督徒去生活,如何教导基督徒在社会中把自己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如何既做好上帝的子民,又做好社会的一份子,这是从初期教会就存在的问题。可以说,在初期教会基督徒们有做得很好的方面,当然也有偏激的地方。总体来说,在当时的社会处境之中,基督徒们尽自己的所能在做荣神益人之事。初期教会的生活一般分  相似文献   

16.
王芃 《天风》2016,(11)
正《基督教史——初期教会到宗教改革前夕》(胡斯托·冈萨雷斯著,赵城艺译)中有一些脍炙人口的小故事,比如著名的古代教父金口约翰和他的母亲安苏莎,一改我们以往对古代教父的刻板印象,读来亲切有趣。安苏莎(Anthusa)没有奥古斯丁的母亲莫妮卡那么出名,但也是教会历史上一位敬虔的母亲。"金口约翰"(约347年-407年)的本名是John Chrysostom(约翰·克利索斯图,或译"屈梭多模"),生于安提阿,父亲是政府官员,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安苏  相似文献   

17.
<正>很高兴在这次中西部神学毕业生教牧培训班上给大家介绍《中国基督教教会规章》(以下简称《教会规章》)。《中国基督教教会规章》是中国教会走上联合道路后作为后宗派时期教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规章性文件,它虽然还很初步、很简要,却包含和体现着中国基督新教教会最基本最核心的教义教规内容,对中国教会的建立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下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享。一、《教会规章》的重要性二、《教会规章》制订过程三、《教会规章》内容简介  相似文献   

18.
邵珊 《天风》2015,(3):28-30
<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基督教两会以2009年建成橄榄山教育基地为转折点,基于全市教会发展情况和国家、社会的发展需要,果断调整全市教会事工战略,将全市教会事工重点由前橄榄山时期的"致力于夯实教会自身能力、提升教会牧养能力,以加大力度推进神学教育和堂点建设为途径,形成教牧人员和聚会堂点辐射全市的牧养格局"转变为后橄榄山时期的"以教会发展成果回  相似文献   

19.
正学以致用,以用促学证道是教会生活重要的内容之一。传讲纯正的道,也是教会的主要标志之一。将证道说成"分粮",是个很好的比喻。依个人之见,教会证道要注重按时分粮,而其"时"在于考虑到时节、时期、时代。按时节分粮这里的"时节"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教会节期;二是我国传统节期。可能人们都喜欢过节,  相似文献   

20.
权戒是天主教会主教们及其他部分神职人页所戴的戒指。戴上了经过祝圣的戒指,代表与上主的盟约和职权的合法性。这是每一位晋升牧职级别的神职必要的又一环节。 古代有许多民族都有戴戒指的习惯,如以色列人、希腊人、罗马人等戴戒指作为印章以便签订合同之用。教会主教们戴戒指的兴起源于圣经,旧约中就多次提到授戒指以表示职权转移的叙述,如创世纪四十一章 42节“法郎王将自己的戒指戴在若瑟手上”。“由自己的手上取下戒?交给哈默大达的儿子哈曼”(艾三:10)。 在初期教会期间,新上任的主教继续戴上原有的戒指,当作装饰品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