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美学史上关于美的研究有美的多样性与美的抽象性的不同侧重。美的多样性,是侧重"美的事物"的视角,从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两方面进行开放式的美学探讨;而美的抽象性,则是偏重"事物的美"的角度,从美本身的层面进行形而上的哲理研究。爱情是美,爱情拥有美和美学全部的内涵,对爱情进行美学的探索与研究,对理解和探讨美学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人类需要爱情。社会更需要对爱情问题进行研究。臧乐源教授觉得必须把爱情问题作为一门学科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和研究。建立一门新的学科——爱情学,才能填补我国在爱情问题研究上的空白。为此,他正在主持编写一部三十万字左右的专著——《爱情学》,该书从历史学、哲学、经济  相似文献   

3.
在爱情关系中, 如何付出和索取才对自身和关系发展有利, 这是爱情关系双方和心理学家都想知道的问题。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和相互依赖理论, 情侣之间的付出和索取可以被称之为爱情交换, 已有大量研究探讨了它的基本心理过程。近年来, 心理学家提出新的理论, 用以解释爱情交换的复杂的心理机制。他们的观点得到实证研究的支持。所有这些理论和研究结果, 为论述爱情交换的基本原则、特点以及影响因素提供了丰富证据。未来研究可以更多地关注爱情交换过程中情感的作用, 以及自动化过程和有控制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爱情与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情与道德郭学贤爱情象征着纯洁、幸福、忠诚、甜蜜,是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必然遇到的重要课题,也是文艺作品和民间传说中歌颂的永恒主题。古往今来,人们用华美的语言讴歌它、赞美它,把它比作太阳、鲜花、美酒,赋予它美的色彩、诗的意境。爱情是美好的,同时也是严肃...  相似文献   

5.
"鸟语花香"是中华民族对自然美和境界美的最高追求.鸟儿羽毛美丽,歌喉婉转动人;鲜花姹紫嫣红,芳香袭人.它们不但以其无穷的魅力使山川大地美不胜收,也充当了美好的使者,深情地传递着人间的亲情、爱情和友情."国色天香"的牡丹,"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凌寒独自开"的梅花,"冰清玉洁"的水仙,对这些花草的生动描绘,倾注了人们的精神情感和文化内涵于其间.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国美学的本体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有着五六千年的文明史 ,有着极为丰富的美学思想。而且中国古代的美学在世界美学之林独树风采 ,对亚洲、欧洲的美学有着重大的影响 ,这是众所公认的。但是中国在 2 0世纪前并没有形成一门可以称之为美学的学科。现代形态的美学是从西方传入的。美学是以研究人类的审美活动为任务的 ,审美活动中美是关键词 ,美的创造与美的欣赏是美学研究的中心。因此 ,美的本质、美的本源、美的特征是美学本体论所要研究的三大问题 ,而美的本质是美学本体论的中心问题 ,所谓美的本质即美为何。美的本质与美的本源是不同的 ,美的本源是说美何来。美为何与…  相似文献   

7.
李翔德所著《美的哲学》一书,即将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哲理杂文,它运用轻松的笔调,以美的哲学、伦理美学、哲学与爱情、美学与爱情、真理的位置、天才的地盘、智慧的加法、科学发现的诗意,远大理想与精神文明等为题,议论了有关伦理、美学,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人才论与用人学,读书、写作与科学方法论的许多问题。及事及情,  相似文献   

8.
在海洋文化日益丰富、海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学科多元发展的今天,海洋美学应运而生。海洋美学是以海洋为审美对象,以海洋美为研究对象,以探讨海洋美的本体、美感心理、形态、审美教育为研究内容,以构建诗意的海洋自然生态、和谐的海洋社会生态和特色的海洋文化生态,并使这三大生态之间和谐发展、诗意共存为研究目的,融合哲学、美学、心理学、生态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理论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学科。  相似文献   

9.
美术学学科是高校美术学科专业的重要分支,也是高校美育实施的重要载体。五育并举视域下,充分挖掘美术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以美的方式、美的艺术涵养高校学生美的思想、美的心灵与美的行为,是提升高校美术学学科教学质量的应有之义。论述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美术学学科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重点从自然体验、文化渗透、增强服务意识、耕作劳作实践、体美融合五大方面,阐述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美术学学科教学模式,旨在为高校美术学学科落实五育并举理念提供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先哲至近代西方哲学家对爱情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人与爱情、爱情的本质与特征、爱情的价值与意义、爱情的形式与艺术、爱情与婚姻、爱情中的嫉妒等六个方面.这些思考为正确认识爱情与婚姻的关系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其中一些思想和观点,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和深刻的.对西方哲学家爱情观进行反思,对于促进社会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和自我实现论家喻户晓,但他对爱情心理的见解鲜为人知。本文从马斯洛对研究爱情心理重要性,爱情过程以及爱情与自我实现的关系诸方面,饶有风趣却又不失深刻地探讨了爱情的真谛。更重要的是,马斯洛爱情心理思想对现今人们的世俗爱情观,有着相当明确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爱情"与"友谊"概念表征的差异——基于字词联想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字词联想法对大学生爱情和友谊概念表征的异同进行了初步探究.以"爱情"和"友谊"为靶词,让被试进行自由联想,之后对搜集到的11136个联想词进行内容分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最终编码为18个范畴.结果显示,爱情相对需要更多的理性与情感投入、经历更多的痛苦、肩负更多的责侄,容易联想到婚姻、家庭、命运缘分,而友谊较少牵扯.与爱情相比,友谊更易于转化为爱情,而经历过爱情的人很难再回归到友谊.这些结果与日常观念相符,为如何处理爱情和友谊的关系提供了实征指导.  相似文献   

13.
数学似乎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一般人对那绿色的山川、秀丽的景色、雄伟的建筑等都可以产生美的感觉,而对数学美的抽象、严谨,却无法感受。其实,古今中外杰出的科学家都无不高度赞赏并应用了数学科学中的美学方法。初中生已具有一定的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美学的思想显得非常必要。一、结合书本概念,感受数学美学知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统一美、对称美、结构美、协调美等随处可见。及时渗透这些美学知识,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大有益处的。如,讲解平方数时,揭示下列规律。1)12=…  相似文献   

14.
李德生 《美与时代》2003,(10):86-87
由于认识上的模糊,多年来我国教育界对数学的美育作用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事实上,数学美表现于它对其它多种学科的基础性作用上。数学美是科学的灵魂,心智美的高标。  相似文献   

15.
2001年我们对课堂美育重要性的看法作了一次调查。从9所学校180份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来看,93%的学生认为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重要和非常重要。我们同时对所学的学科,按美的感染力强弱排序进行了调查,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音乐、美术课名列前茅,体育位居第三,语文排在第四位。由此可见,音乐,美术,这两门艺术课最富有美的感染力,而体育课也极富美的感染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  相似文献   

16.
周全德 《伦理学研究》2003,(6):76-81,97
青年是爱情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在爱情文明建设中,他们肩负着承继传统、张扬现代、创造未来的使命。由于各种复杂的社会与个人因素的影响,青年人在婚恋生活中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他们对爱情与婚姻伦理意义和社会职能的认真思考和正确把握。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失恋经历对爱情相关刺激注意偏向的影响,采用眼动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有、无失恋个体在加工积极和消极爱情信息时眼动和ERP特征。通过2个实验结果发现:在总注视时间和注视点个数眼动指标上,图片类型和失恋经历的交互作用达到统计显著水平;有失恋经历被试比无失恋经历被试对消极爱情图片的注视点更多,注视时间更长。积极爱情图片比消极爱情图片诱发的N1波峰更大,有失恋经历被试对积极图片的N1潜伏期显著快于无失恋经历的被试;有失恋经历被试在积极爱情图片上的P1波峰小于无失恋经历被试。研究表明,有、无失恋经历被试对爱情相关刺激的注意偏向存在眼动特征和神经生理上的显著差异:有失恋经历者在行为上对消极爱情图片存在注意趋近偏向,而在神经生理上对积极爱情图片存在注意回避倾向。  相似文献   

18.
理论心理学辨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叶浩生 《心理科学》1999,(6):549-550
科学体系中总是包含着理论成分,不同的学科中也都存在着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分枝。如物理学中有理论物理学.化学中有理论化学,生物学中有理论生物学。这些理论学科区别于实验或应用学科,它们不是以观察、实验等经验方法研究自然现象,而是以数学演绎和逻辑推理等非经验的或思辩的方法探讨问题。在上述这些学科中,理论学科分枝从未因它们的思辩性质而受到排斥或轻视,事实上,这些理论学科成为整个学科发展的基础.科学家给予它们以足够的重视、这些学科分枝也为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在理论物理学中,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整个物…  相似文献   

19.
爱情在理论上一向被认为是纯伦理学领域所讨论的课题之一,实际上在人类爱情问题上含有美学意义上的美感,它体现了善与美的融汇与统一。爱情美作为一种动态的情感,它本身具有美学价值,因之也就出现了对爱情的审美问题。 传统的性爱观历来表现为四种形态:(1)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它是超肉体结合的一种变态为文化价值的性爱;(2)宗教的爱,它将肉体与精神全部献给上帝,是一种禁欲主义的性爱;(3)色情的或肉欲的爱,它是一种纯粹以肉体结合为目  相似文献   

20.
刘福智 《美与时代》2006,1(1):22-25
艺术和科学各有其个性,又有着共性。“鉴赏美学”课程则是从审美的角度探讨艺术和科学,展示人类两大文化领域的共同美。这是一门崭新的美学课程,也是一门崭新的美育和素质教育课程。不过,它既不属于探讨美的原理和规律美学,也不属于诸如技术美学、工程美学、建筑美学之类的实用美学,可将其定位于对艺术美与科学美进行比较和鉴赏的一种推陈出新的美学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