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寒冬腊月的严冬天气,每天清晨五点,都有一位80岁的老人准时地静候在傅家天主堂大门外。大门开启,他就虔诚地依次在三圣台前跪拜祈祷、诵经。七点弥撒开始,他默默入堂参与弥撒圣祭,几十年如一日。这位老人就是专心一致敬拜天主的黄老先生。从1983年傅家圣母玫瑰堂复堂后,黄老先生一如既往每一天来教堂敬拜圣母,整整十八个春秋。黄仁元老先生出生在浦东蔡家宅一个虔诚的教友家庭。从小就受其家庭及附近教堂的熏陶,读经、读书,参与教会的各项礼仪,所以在他的心中早已埋下了一颗敬主爱人的种子。在文革时期,教堂关闭,他仍保持坚强的信德,常独自骑上自行车到佘山教堂,跪拜在教堂门外祈祷、念经。他来玫瑰堂后,进教堂他总是无杂念,双  相似文献   

2.
开化县地处浙江西部,华埠地处开化的南端,是个历史名镇。开化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就设在这里,辅导全县60多个堂点的教牧工作。信徒有6000多人。传道人全部是义工。 一、蒙恩建新堂 原华埠教堂于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寇烧毁,以后所建教堂又于1956年被火焚。1978年以后信徒  相似文献   

3.
今天上午七点三十分,在北京天主教南堂门口,一位行色匆匆的教友对身旁的教友说,您还不快进教堂,钟都响了。此时,悠扬悦耳的钟声从教堂内传出。钟声持续了近三分钟,在附近大街小巷回荡着。据悉,这是自一九五八年以来首次恢复打钟仪式。今天是圣母升天日,北京南、北、东三座教堂举行大弥撒,三堂分别在七点三十分、八点钟鸣钟,以示庆贺。  相似文献   

4.
陈定通 《天风》2007,(22):46-47
桐乡教堂始建于1893年,后因历史原因原教堂被毁。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教会成立了三自爱国组织,改革开放后,桐乡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宗教政策,教会堂点重新开放。2001年,因市政工程建设需要,市政府出资200多万元,择地3.78亩,建造了这所建筑面积848.8平方米的新教堂,2001年5月6日竣工落成,此堂现有1000多名信徒。  相似文献   

5.
《天风》1996,(9):25-27
瑞安全市现有信徒8.15万人,已登记的教堂有193处,还有不少聚会点。几年来,市两会不但全面深入地贯彻全国两会制订的规章制度,而且结合我们瑞安实际,制订了财务管理、堂点组织、住堂人员等等实施细则。我们在帮助各堂点建立管理组织的基础上,加强了堂点组织成员的培训工作,组织他们学习圣经,学习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6.
有一百三十余年历史的董家渡天主教堂已经修复,今起开放。早晨七点,九三高龄的上海教区张家树主教亲自举行复堂大礼弥撒,数以千计的教友从四面八方赶到这所古朴庄严的著名宗教建筑参加盛典。董家渡教堂曾是天主教江南教区的主教座堂,建于一八四七年。去年起对归还的教堂进行大修。现在,教堂已修饰一新,乳黄色的墙面、土黄色的浮雕,使这所具有悠久  相似文献   

7.
更正启事     
《天风》2011,(4):57-57
<正>因我们的疏忽,2011年《天风》第二期第12页"获得表彰堂点"遗漏了三个教堂:河南省郑州市朱屯基督教堂、河南省开封市基督教施恩堂、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天光堂;右栏倒数第二行的"甘肃省定西市岷山县岷  相似文献   

8.
天主教北京教区后桑峪堂(耶稣圣心堂)位于北京西南的门头沟区军饷乡,是北京郊区一座规模较大且历史悠久的乡村教堂。后桑峪堂的历史沿革据传早在元朝时期,就有以行医为名的外国传教士,来到后桑峪村边行医边传教,当时以一家民房作为祈祷场所。到元末元统二年(1334年)后桑峪村的教友已发展到100余人。李神父修教堂二间,有一对石狮狗,雌雄各一只,在雌狮狗身上刻有“镇宅吉利,怀林德义”的字样。到了明朝嘉靖十年(1543年)后桑峪村的教友发展到200余人,在原处将小教堂拆除,重新盖起五间长为16.6米、宽10米的大教堂,可容纳200多人同时作礼拜。教堂…  相似文献   

9.
编者的话     
《天风》2009,(5):M0001-M0001
五月的天空,清清淡淡的蓝天上飘着几朵云彩,和风飘荡,吹在人的脸上,让人感到很爽。本期的每月话题与大家讨论的是一个当前比较热门的话题:构建“和谐教堂”,也许不少堂点正在努力争取创建“和谐教堂”呢!  相似文献   

10.
钟向阳  邝桂荣 《天风》2001,(7):12-13
基督教河南堂位于海珠区洪德路洪德五巷23号,原名洪德堂,属中华基督教同寅会。该堂始建于1890年,1981年改名为河南堂至今。 河南堂的人员由同工、执事、义工和信徒四个层次构成。“同工”包括牧师、传道,“执事”则是被按立的信徒,“义工”顾名思义是义务在教堂帮忙的信徒。堂委会是教堂的管理机构。堂委会下设教务组、总务组、财务组、妇女组、青年组、儿童组、探访组、慈善友爱组等事工和谢以信活动中心。堂委会三年改选一  相似文献   

11.
(天亚社·澳门讯)天主教随着葡萄牙1557年管治澳门传入当地,四百多年陆续兴建了不少教堂,这些教堂也随着四个世纪的变迁成为历史的见证。澳门占地21平方公里,有六个堂区和两个传教区,共21座天主教堂及小堂,矗立在澳门半岛、仔及路环两个小岛,当中大部分座...  相似文献   

12.
正武汉救世堂建于1930年,原名大通巷福音堂。教堂坐北朝南,面向汉江,是武汉早期的教堂之一。1993年被列入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名单。教堂系中西合璧式的建筑风格,红砖清水墙两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780平方米。教堂建筑最为独特之处,在于南立面顶部的  相似文献   

13.
李世峥 《天风》2012,(6):69
陕西省三原东关教堂,原名"救世堂",始建于1915年,系陕西境内最早建立的教堂之一。教堂是以砖混为基础的土木结构的建筑,建筑面积288平方米,最大跨度约12米,可容纳500余人同时作礼拜。该堂在建筑上既有西方教堂的特点,又有中国建筑的模式,两种特色完美结合,成为中西合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宗教》2018,(12):F0004-F0004
武汉救世堂建于1930年,原名大通巷福音堂。教堂坐北朝南,面向汉江,是武汉早期的教堂之一。1993年被列入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名单。教堂系中西合璧式的建筑风格,红砖清水墙两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780平方米。教堂建筑最为独特之处,在于南立面顶部的具有浓郁中国南方地域色彩的单檐庑殿琉璃瓦屋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宗教》2018,(12):90-90
<正>武汉救世堂建于1930年,原名大通巷福音堂。教堂坐北朝南,面向汉江,是武汉早期的教堂之一。1993年被列入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名单。教堂系中西合璧式的建筑风格,红砖清水墙两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780平方米。教堂建筑最为独特之处,在于南立面顶部的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12,(6)
陕西省三原东关教堂,原名“救世堂”,始建于1915年,系陕西境内最早建立的教堂之一。 教堂是以砖混为基础的土木结构的建筑,建筑面积288平方米,最大跨度约12米,可容纳500余人同时作礼拜。该堂在建筑上既有西方教堂的特点,又有中国建筑的模式,两种特色完美结合,成为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  相似文献   

17.
邓灵勇 《天风》2013,(4):24-25
这是一个充满奇迹、见证的教会,一个原本只有7位信徒的聚会点,仅用17年的时间就结出了累累佳果:2010年12月,该堂被国家宗教事务局评为“首届全国创建和谐教堂先进场所”,同时该堂负责人韦忠信传道荣获“首届全国创建和谐教堂先进工作者”称号:2011年6月,  相似文献   

18.
<正>20世纪初,受"中西交融"建筑思潮和基督教本色化运动影响,我国出现了一些中国建筑风格的教堂,如广东汕头的礐石堂、北京的缸瓦市堂、陕西三原的基督教堂、安徽宿州的福音堂、上海的鸿德堂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督教会建造了大量教堂,基本满足了信教群众集体宗教生活需要,但这些新建教堂多是新哥特式或仿新哥特式样式。  相似文献   

19.
灵泉活水     
葛蕤 《天风》1996,(6):16-16
1996年4月13日下午,灵泉堂举行献堂典礼。一座崭新的高20米可容纳1000人的哥特式建筑的灵泉堂屹立在上海闸北区的北翼彭浦新村。人们从她那十字架形屋脊、玫瑰窗、檐口勒脚、立体跨度为18米长18米宽结构以及彩色玻璃“耶稣是好牧人”的图画,感受到教堂庄严、神圣的气质。教堂围墙由封闭式水泥墙和开放式铁花墙组成。四周均有绿化,还有好几个花坛。  相似文献   

20.
本刊 《中国宗教》2014,(4):85-87
在陕西甫三原县东关油坊道,有新、旧两座教堂并列一个院落中。其中一座古老的教堂中西合璧、写满历史沧桑;另一座气势恢弘、充满着现代活力。老教堂是陕西境内最早建立的教堂之一,原名“救世堂”,始建于1915年,距今已有百年历史。随着信众的增多,老教堂的规模已经不能满足日常宗教活动。为了保存老教堂,经过多次论证,三原教会将扩建总堂的计划改为另建新堂,于1996年在老堂的右侧又建较大的新堂一座。2010年12月,总堂被评为“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2013年,该堂又被国家宗教事务局命名为“宗教界爱国主主义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