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人帮”反党阴谋集团,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政治需要,从批林批孔运动起大搞影射史学。他们把批林批孔运动篡改成所谓尊法反儒(后改为评法批儒)运动,打着古为今用的幌子乱贴儒法斗争的标签,影射比附,为他们篡党夺权制造反革命舆论。“四人帮”所谓的儒法  相似文献   

2.
苏联莫斯科大学哲学系最近制定了1959年——1965年科学研究工作规划。在这段时期内,将在下列五个方面写出59部著作,其中专著57部,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9部,论文集13部。在批判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社会学和修正主义方面,将写出11部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有:“现代修正主义批判”,“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批判”,“当前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反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修正主义的斗争”,“新实证主义认识  相似文献   

3.
《哲学小辞典》是“四人帮”及其在上海的余党直接指挥炮制的一部反革命“帮书”。它按照“四人帮”的黑旨意和他们的反革命政治需要,大肆篡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歪曲、编造历史,为“四人帮”篡党夺权制造了一整套哲学“根据”和历史“根据”。《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以下简称《小辞典》)便是这部“帮书”的一个分册,它系统地宣扬“四人帮”的  相似文献   

4.
这是苏共中央所属社会科学院哲学教研室编辑的一本论文集,其中探讨了列宁阶段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某些问题,指出了列宁思想对于向现代责产阶级思想和修正主义进行斗争的方法论意义。头一篇文章М.И.希德罗夫的“列宁主义思想的不可战胜的力量”,批判了最近资产阶级和修正  相似文献   

5.
林彪和“四人帮”的哲学是主观唯心论。他们这一伙叛徒、特务、反革命两面派,是地富反坏和新老资产阶级在我们党内的典型代表,集中反映了国内外阶级敌人在我国复辟资本主义的愿望。这就是他们的哲学的阶级根源。为了达到他们的反革命目的,他们把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割裂开来,用“左”的革命词句,以强调主观能动性为名,否认物质起第一性  相似文献   

6.
摆在中国哲学工作者面前一个严重而迫切的任务,是在哲学战线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战斗旗帜,展开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毛泽东同志指出:“修正主义,或者右倾机会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思潮,它比教条主义有更大的危险性。修正主义者,右倾机会主义者,口头上也挂着马克思主义,他们也  相似文献   

7.
在批判林彪、“四人帮”的种种谬论时,连累而受到误解,因此也可以说受到某种伤害的,恐怕莫过于“一分为二”这个观点了。有人说,林彪、“四人帮”的分裂活动和整人哲学,同“一分为二”的观点有关,并因此断定它是片面的;也有人说,“一分为二”是极“左”路线的哲学基础。诸如此类的看法,甚至在一部分哲学工作者中间也有流传。批判“四人帮”对“一  相似文献   

8.
这个问题是逻辑学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它的解决对于坚持唯物辩证法,批判形而上学、不可知论和相对主义诡辩论;对于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的发展,对于严格意义的辩证逻辑科学体系的形成;对于加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都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对于批判“左”右倾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特别是批判“四人帮”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有着巨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是唯物辩证法同形而上学长期斗争的一个根本问题。“四人帮”形而上学猖獗,竭力鼓吹“斗争哲学”,把这一问题歪曲、篡改得不成样子。为了彻底批判“四人帮”的谬论,拨乱反正,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对这一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 一、矛盾的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任何矛盾都具有的两种根本属性。这两种属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的本质联系。同一性是包含着对立面的差别和斗争的同一性,斗争性是在对立面同  相似文献   

10.
异化、哲学人本学和“马克思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对于马克思所做的批判,是围绕着异化概念做文章。自从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于1932年发表以来,以及在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历史中,还没有任何其他概念,被马列主义的敌人——资产阶级分子和修正主义者,进行过如此详尽的“研究”。这个事实清楚地告诉人们,首先必须联系到当代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之间所展开的深刻斗争来看待关于异化概念的任何解释。因此,异化概念所涉及的,不是狭义上的语言-历史问题,即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在多大程度上还受费尔巴哈或黑格尔的影响,或者摆脱了他们的影响的问题,而首先是阶级的意识形态斗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同林彪、“四人帮”在政治上的假左真右的表现形态相适应,他们在理论形态上表现为一种教条主义形式和修正主义实质的奇特的结合,换句话说,他们的修正主义带有教条主义的特征。这个论断是不是一个科学的论断呢?如果肯定这一点,那么是否就混淆了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是否就会影响或转移批修的锋芒?或者说,揭批林彪、“四人帮”的带有教条主  相似文献   

12.
真实性是文艺的基本属性。真实不仅是文艺学的重要范畴,而且也是美学的重要范畴。真实问题在我国也有着自己的不寻常的命运。五十年代,有的同志针对当时文艺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提出了“写真实”问题,结果被“当成资产阶级思想”或“修正主义观点”进行大张旗鼓的批判。那时出现的一些错误观点,林彪、“四人帮”又把它推到了反动的唯心主义的极端。“写真实”论被蔑诬为“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  相似文献   

13.
林彪、“四人帮”造言作句,鼓吹路线决定一切,高于一切,囊括一切的种种谬论。什么叫路线决定一切?由“四人帮”授意编写的那本上海出版的《哲学小辞典》作了理论解释,它说:“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是否正确,领导权掌握在那个阶级手里,决定了工厂企  相似文献   

14.
“四人帮”唯心主义横行,形而上学猖獗,说明他们确确实实有一个反动的哲学世界观体系。这个反动的哲学世界观体系是通过“四人帮”的全部反革命言行表达出来的。不过,在某些场合,他们也以理论的形态来表述他们的哲学世界观。下面是姚文元在《评陶铸的两本书》这篇文章中写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林彪、“四人帮”完全抹杀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把矛盾的同一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特殊意义,视为异端,诬为邪说,讳莫如深。他们居心叵测地鼓吹所谓“斗争哲学”,把革命的联合,安定团结,说成是折中主义、投降主义的代名词,而把矛盾归结为斗争,又把斗争和大乱、打倒混同起来,用反革命的棍子哲学偷换革命的辩证法,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造成了我国社会的停滞和倒退。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作者(Henryk Skolimowski,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即将出版的《波兰的分析哲学》一书的一章,发表在美国《思想史杂志》1965年4—6月号上。翻译时删节了部分注解。在本文的第一部分中,作者从资产阶级哲学立场出发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波兰哲学的概况,同时提出波兰分析哲学的四个特征。在第二部分中,他追述了四十年代波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分析哲学的斗争,认为这种“冲突”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者受了分析哲学的影响”,最后形成了“分析的语言学的马克思主义”。这种“新型的马克思主义”经过了三个阶段:一、1951—1955年,二、1955—1958年,三、1958年以后。在第三部分中,作者说:“1956年被认为是波兰哲学和整个理智生活伟大转变的一年”;沙夫关于真理论的著作“吸收了许多分析哲学的概念”,他的关于矛盾的学说是“反对恩格斯和列宁的”;柯瓦科夫斯基“反对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过时的陈腐的概念”;克拉耶夫斯基把马克思主义分为“实证主义派的马克思主义和黑格尔派的马克思主义”,作者认为前者“在数量上和重要性上都正在增长着”。在第四部分中,作者专门评述沙夫的演变及其同存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及语义学的关系。他认为沙夫是“一个卓越的实证主义者”和“正统的修正主义者”;沙夫所做的事主要是五个方面(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新领域;恢复语义学;把语言哲学并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等等);他在萨特尔影响下写了《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企图“弥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的哲学这个缺陷”。作者特别评介了沙夫的《语义学导论》及《语言和认识》这两本书。《后记》叙述了战后一直到1956年10月前后波兰分析哲学的状况及年轻一代哲学家的“分析倾向”。他说,“哲学的分析方法已经侵入他们(指波兰哲学家——译者)的心灵”,“所以,即使整个分析运动被完全消灭了,分析哲学将在他们的血管内运行。”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特别重视波兰年轻一代哲学家,高度赞赏他们的修正主义哲学方向,期待他们成为资产阶级哲学的继承者,他说:“如果传统要继续下去,年轻的一代就应该接过去”。可见资产阶级哲学家也正在激烈争夺年轻一代的哲学工作者。这是值得引起我们高度警惕的。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到资产阶级哲学、特别是逻辑实证主义和存在主义对波兰哲学界的影响。同时也可以看到,以沙夫为首的修正主义哲学家如何追随资产阶级哲学,并且按照资产阶级哲学家的“最新”成就修正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四人帮”伙同林彪反革命集团把理论是非搞得极其混乱。他们在真理的标准问题上,也是形而上学猖獗、唯心主义横行。“四人帮”一伙不仅大肆宣扬实用主义的真理观,鼓吹有用就是真理,否定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否定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他们也大搞绝对主义,否定人类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否定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因此,正确阐明实践  相似文献   

18.
专写遭受不幸的悲剧也曾遭受不幸。在“四人帮”横行时期,悲剧被扣上“资产阶级”、“修正主义”的帽子,成为令人却步、无敢问津的“禁区”。粉碎“四人帮”之后不久,一批揭露“四人帮”给人民造成灾难的悲剧作品,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怒放于百花坛上,迎风招展,引人注目。有人赞成和欢迎,有人疑虑甚至非难。于是引起了关于悲剧问题的讨论。一年多来,各地报刊陆续发表文章,一些文艺单位和有关部门专门召开讨论会,探索了悲剧的一般问题和社会主义时期的悲剧问题。现将主要问题的主要论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作者(R.W.Sellars,1880年一)是批判实在论代表之一,美国密支根大学教授,《哲学与现象学研究》杂志的编委,著有《批判实在论》、《进化的自然主义》等书。本文原载《哲学与现象学研究》1965年3月号,译时作了删节。作者说他主张“进化的唯物主义”,“拥护渐进论”,“同萨特尔的存在主义有许多共同点”。作者认为,英美经验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存在主义是现代哲学斗争中的三个主要竞争者。他反对各派哲学之间的斗争,要人们放弃对自己哲学的信仰,彼此“相互滋养”,并且要减少“哲学上的文化隔阂”,创立和追求一种既不属于这三派哲学但又把它们的特点融合起来的哲学。在谈到辩证唯物主义时,他对现代修正主义者歪曲利用马克思早期著作颇感兴趣。他一方面诽谤和歪曲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唯物主义同黑格尔辩证法的混合”,是按照黑格尔的正一反一合思考问题,并且“难以适应自然科学的发展”;另方面企图模糊、取消辩证法同庸俗进化论的界线,辩证唯物主义同存在主义和新实在论的界线,寻求什么它们之间的“共同点”,甚至胡说什么“列宁寻求建立一种实在论”。作者说,存在主义在欧洲已成了流行品,它“作为第三哲学势力起作用”。他认为,存在主义的着重点就是人的状况问题。作者把萨特尔当作存在主义的代表,认为他对于研究这三派哲学“最有用”。他说萨特尔的观点是自然主义的和人道主义的。然而,他却无意中给萨特尔帮了倒忙,道破了萨特尔伪装赞成马克思主义的真面目,认为他既想避开唯物主义又想避开唯心主义,力求用妥协的办法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走中间道路。色勒士的观点反映了在帝国主义竭力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文化渗透”时,一些资产阶级哲学家企图在哲学上使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反动哲学彼此调和、互相融合,并且同现代修正主义者“修正”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呼应。  相似文献   

20.
1956年秋,匈牙利的反革命向最广大的群众暴露了现代修正主义的真正内容,表明了实现修正主义的蛊惑性的口号就是恢复资本主义,恢复资产阶级制度,而且是以最反动的法西斯的形式。现在,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正在阐释匈牙利修正主义在准备“十月事件”中的作用,揭露它的反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方面一进行巨大的工作。在匈牙利的报刊上已出现了一些揭露修正主义的根源,指出它在匈牙利传播的原因和它的基本原理的文章。在苏联报刊上除了对纳吉——洛山齐集团的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