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案基本情况 姓名:刘某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4年1月 学校:重庆市某职业中学 年级:高二 二.问题行为概述 1.2000年X年X月,夜幕已降临,大多数人都已进入梦乡,刘某因心情不好,与前来找她的网友兴致勃勃地外出玩耍,在网吧里玩了一个通宵,而此时她的爷爷,奶奶正焦急地四处寻找。  相似文献   

2.
奶奶的习惯     
让路奶奶是一个小脚女人,三寸金莲给她的行走带来了极大困难。何况我的家乡属丘陵地带,沟沟壑壑间的羊肠小道原本就让人头疼。因为行走不便,大多数人家的小脚婆娘只是在家里操持,但奶奶没那个福气。由于爷爷常年有病,她不得不用一双小脚承载着里里外外的重担。奶奶的金莲印,因此盖满了小村的山山岭岭。  相似文献   

3.
讨饭奶奶     
讨饭奶奶是我的一个远房奶奶,一个人住在一间草屋里。听说她年轻时,很能干,插秧、割麦都是一把好手。她还会剪鞋样,天上飞过什么,就能剪出什么,地上长出什么,  相似文献   

4.
意雯 《天风》2014,(6):59-59
【浙江在线】在浙江台州市有一位年过八旬的基督徒李玉花奶奶,1998年孙子出车祸全身瘫痪后,她寸步不离地照顾孙子。每隔2小时,李奶奶就得帮孙子翻一次身。15年来,5400多个日夜,老人已经重复相同的动作6万多次。需要3个人才能做到的看护工作,她一个人做到了。  相似文献   

5.
忆外婆     
正记不清楚是哪一年了,总之我才几岁大。在一条老巷连溪坑的过道上,流转着绵长的老生腔。奶奶牵着我踌躇:"见了外婆,你一定要喊她,记着啊!"我有个坏毛病,爷爷奶奶之外的人,任是谁也不会喊,也许是我在襁褓时就由他俩抚养的缘故。黄漆木门敞开,沙发上坐了个老太,瞪大眼睛听唱片。我不禁傻眼,我从未见过那么大块头的人,那肚子快能给奶奶做一张肉床了。奶奶说她就是外婆,要  相似文献   

6.
奶奶三事     
“念天佛” 在我记忆中,奶奶瘦高个,慈眉善眼,缠着一双小脚,走起路来一颠一颠的,虽说目不识丁,也没有名字,只知她姓戴。我18岁当兵离家,后来退伍分配在外地,就很少回家了。有一年,我带了妻子(当时是刚认识不久的女朋友),回家去看奶奶与父母亲。那时,我们家住的是茅蓬,奶奶正坐在自己房间的小椅子上,手里拿着一串念珠,嘴里不停地念着我从小到大听见的那四个字“阿弥陀佛”。妈走过去,把妻介绍给奶奶:“这是你孙子的朋友”。她八十多岁的人,竟反应很快,马上就明白了妈的意思,即时放下念珠,拉着妻的手说:“这么远的…  相似文献   

7.
芸芸听到奶奶生病的消息虽然心里有些着急,但情绪变化不大;她认为,生病是人之常事,老人生病更不足为怪。当听到奶奶住院的消息,焦急心理得到加强,且添了几分担忧,使焦急演化为焦虑。在医院里,她看到奶奶痛苦的病态,焦虑心理激化,增添了几分悲哀;出于对医院的信任寄托,这种悲哀没有流露。当看到奶奶病入膏肓,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冲出病房  相似文献   

8.
正碧霞元君是一位泰山上的女神,亦有信众称之为泰山娘娘、泰山圣母或泰山奶奶。明朝人谢肇淛认为:"岱为东方,主发生之地,故祈嗣者必祷于是,而其后乃傅会为碧霞元君之神。故古之祠泰山者为岳也,而今之祠泰山者为元君也。岳不能自有其尊,而令它姓女主,俨然据其上,而奔走四方之人,其倒置亦甚矣。"~1明清以来,碧霞元君在民间的影响逐渐超  相似文献   

9.
小涛的奶奶老是信神信鬼,对那些所谓顶着神的神婆子更是奉若神明,每天几炷香,虔诚地磕头拜菩萨。小涛在高中接受的是无神论的科学教育,他可不信鬼神那一套,对奶奶信奉的那套总不以为然,觉得荒唐可笑,便对奶奶说:“您呢,瞎掰,没一点儿用。”可是奶奶却反唇相讥,说小涛小不懂事,不敬神祗,不积口德,要遭报应。小涛暗暗下定决心,要找机会实际教育奶奶一次。  相似文献   

10.
大地的气息     
正每一个人活在天地间,都要汲日月之精华,取山川湖河之灵气,这汲取的"灵气"便是大地的气息。儿时,因兄弟姐妹多,穿衣穿鞋都必须特别节省,因而一到春天,我们就会赤着脚到田里掐菜苔、挖泥蒿,或到溪沟中捉鱼捞虾……虽说那时地尚有些凉,水还有些冷,但赤脚下地下水没几天,一个冬天穿棉袄棉靴捂出的慵懒散漫之气全没了,有的只是神清气爽与活力四射。奶奶说,这是因为人汲取了大地的气息。听了奶奶的话,我瞪着一双疑惑的眼睛,天有阳  相似文献   

11.
奶奶的七夕     
正七夕按说是年轻人才在意的浪漫情人节,而我年过九旬的奶奶,却年年都要郑重其事地过七夕。爷爷是牛郎,不到30岁就英年早逝。奶奶是织女,她带着一双儿女苦熬日月。即使天人永隔,奶奶依然愿意相信,七月初七,是爷爷和她相会的日子。七夕,天蒙蒙亮,奶奶就早早起床了。她对镜梳妆,换上最得体的衣裳,洒水打扫厅堂,在爷爷的照片前上香、摆好贡品。然后奶奶开始生火做饭,她总要  相似文献   

12.
守望     
正一张旧时的相片把我的记忆拽回到多年以前。这是一个农家小院,院内有一棵桂花树和一棵梨树,离树不远的院内场地上,堆满了钉耙、锄头、桌子、椅子、竹篮……原本的这份宁静被村头的拆迁公告打破了。经过几轮商谈,房子被拆了,奶奶和我们一起住到城区的房子里。妈妈说奶奶正好开始享清福。奶奶自己也说:"再也不用下地做事了。"妈妈做好晚饭后,经常看不到奶奶的身影,有时等很久都不见她回来。问她时,她总是说找  相似文献   

13.
九月的一天,我下班回家,刚走出电梯,就听见家里嚷声很高.进了家门,看见母亲、爱人和小儿子正在吵. 小儿子在洗脚,地上到处是水.奶奶批评孙子弄一地水,把水流到了冰箱底下.孙子坚决不承认是自己弄撒了水,而一口咬定水是奶奶不小心倒撒的.一句话气得奶奶直哆嗦,“我这么大年纪能说假话,赖你!?”爱人看见儿子气了奶奶,就上前打了儿子一  相似文献   

14.
父亲信主     
父亲信主真是一件不易的事。而父亲信主也是我一生中最值得高兴的事情。一切的忧愁、患苦,在一声哈利路亚中得到甘甜的慰藉。 父亲生于1936年,奶奶在他3岁时死了,不久就来了继奶奶。顽皮的父亲在童年时是没有母爱的。断了胳膊、跌烂了嘴无人过问不是新鲜的事,被继奶奶  相似文献   

15.
简单的爱     
那年,奶奶因病住院。在医院时,奶奶对我们说,她常常梦到爷爷找了个新奶奶,不要她了。我们听后大笑不已。当时爷爷也在场,但他只是淡淡地对奶奶说了一句:“在我眼中,谁也没你好!”  相似文献   

16.
棉被     
正我是盖着奶奶的棉被长大的。奶奶住在农村,我长在城市。奶奶对我的疼爱,絮在暖暖的、厚实的棉被里,包裹了我17年。棉被,就是奶奶嵌入我生命中的爱。奶奶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我爸爸最小,大学毕业后结婚晚,婚后7年才迎来我。我出生那年,奶奶已经78岁了。我是她孙辈中最小的孩子。  相似文献   

17.
老海棠树     
正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我的奶奶。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  相似文献   

18.
奶奶在世时一直梦想去新疆。新疆有我少小离家出门闯荡天下的三叔,三叔是儿女中奶奶最心疼最挂念的“奶干儿子”。新疆有苍茫的天山、浩瀚的沙漠和沙漠深处的戈壁、绿洲;新疆有咬一口能将人肚子里的馋虫勾出来的香甜的哈密瓜、甜津津的葡萄干、又酸又甜的杏干;新疆还有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他们将男孩叫“巴郎”,将集市叫“巴扎”——所有这一切,对于一辈子从没出过远门,  相似文献   

19.
思念的滋味     
小时候,我特淘,打坏邻居家的窗玻璃、蹭破衣服是常事,母亲拿着小竹竿教训我,我撒腿就跑。我在前面跑,母亲在后面追,一直追到奶奶家。我躲在奶奶身后,探出头朝母亲做鬼脸。母亲的小竹竿又抡了过来,奶奶一把接住竹竿,不给母亲好脸色:"小孩子淘气很正常,干吗要动刀动枪?"母亲知道奶奶一贯袒护我,  相似文献   

20.
两把单人春秋椅,一张小茶几,两位老人,两只苍老的手相互握着——这是我的爷爷和奶奶。从奶奶52岁双目失明那天起,爷爷和奶奶的手就这样紧紧相握,可能比以往几十年中握在一起的时间还要多。奶奶失明的几十年里,不再干什么活儿,她唯一不曾放弃的是家里所有柜子的钥匙。每一个柜子都上着锁,沉沉的钥匙始终挂在奶奶腰间。需要拿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