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没有爱迪生,我们的物质生活,便会万古如长夜吧。最近我看了一本《解剖发明家——爱迪生传》,对爱迪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出生于1847年的爱迪生,从小就很爱问"为什么?"然而,可能因为他的脑袋构造和别人不太一样,自小被视为低能儿,一生只上过3个月小学,还好他的母亲是一位教师,耐心地教导他,才使他变成"发明大王"。  相似文献   

2.
調節自我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我们自身无法选择和控制的。那么你如何面对纷繁变化的世界使自己处于最佳状态呢? 乐观对人生 一九一四年十二月某天晚上,爱迪生在新泽西州奥兰奇市的工厂失火,损失惨重。爱迪生丧失了  相似文献   

3.
小幽默     
爱迪生年轻时是个电工,曾供职于美国新西纳车站。他有个伙伴,名叫亨利。他们都很喜欢摆弄机器,搞些小发明,因此两人很要好。一天晚上,亨利告诉爱迪生,他做了一架自动接收机,效果不太理想,请爱迪生去看一看,并帮助改进一下。  相似文献   

4.
金戈 《思维与智慧》2007,(13):14-15
1879年,宝洁公司最畅销的产品是蜡烛。但当托马斯·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之后,公司就陷入了困境。当时的情况似乎是,蜡烛成为了滞销品。当蜡烛的销量一落千丈的时候,他们的担心变成了事实,因为他们现在只能在特殊场合才能卖出蜡烛。[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使漆黑的夜变得明亮,一时间,周围满是鲜花和掌声。如此一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便不能冷静地对待自己了,变得固执不肯听取别人的意见了。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戴摩西尼年轻的时候为了提高自己的演说能力,躲在一个地下室练习口才。由于耐不住寂寞,他时不时就想出去溜达溜达,心总也静不下来,练习的效果很差。无奈之下,他横下心,挥动剪刀把自己的头发剃去一半,变成了一个怪模怪样的“阴阳头”。这样一来,因为羞于见人。他  相似文献   

7.
H.波塞尔  李理 《世界哲学》2005,(4):92-96,105
莱布尼兹不仅是哲学家、数学家,而且还在科学技术上拥有许多重要发明.特别是他所发明的二进制,是所有计算机技术的基础.因此,把莱布尼兹看作信息时代之父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本文阐述了莱布尼兹在他的科学技术发明中所体现的系统论思想、科学工具化思想和他关于机器的比喻.作者进一步提出,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作为具有自由本质的存在者,必须对自己的行动和技术后果负有责任.我们必须追问技术带来的弊端,并给予技术哲学以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108个瓶子     
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周明是在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方面最有权威的专家之一,他的许多研究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奠定了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权成。在他的发明中,最奇怪的一项是他发明了中日翻译软件,说是最奇怪的一项发明是因为他完全不懂得日语,竟然发明了中日翻译软件,这也被称为微软的一个神话。  相似文献   

9.
直面无奈     
人的一生,难免遭遇这样那样的无奈。无奈的生老病死,无奈的艰涩困苦,我们在沉寂的岁月里无奈也无言。在生命的战场上,一方是我们的心灵,一方是生命的无奈。谁的生命总是鲜花和掌声?谁的生命总是一帆风顺?或许,理想和现实相距太遥远,有无数呼之欲出、展翅欲飞的美好理想被无情  相似文献   

10.
爱迪生,1847年2月11日诞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小镇。从小他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研究精神,是一个“每事问”,什么事都要追根究底。上学时,老师因为无法解答他的“离奇古怪”的问题,便断定是一个无可救药的顽童,当爱迪生的母亲听到老师批评她儿子为“低能儿”时,心中万分难过,于是决定让儿子退学;因为作为母亲她深知自己的儿子是一个“天才儿童”。她决定由自己来教育儿子,这为爱迪生成为世界上第一等的智者打下了坚实基础。爱迪生9岁生日时,母亲买了一本《自然科学大观》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好多年以后,爱迪生提到这本书时还…  相似文献   

11.
生命的车票     
为了某种未知的目的,一个无票的法国人必须登上某列列车。无奈的他只有偷偷潜入。在阴暗的车厢角落,他惶恐而疲惫地睡去。恍惚间有人把他摇醒,要他出示车票。他支支吾吾地搪塞,但那人态度强硬地逼问。无票的人知道,如果这样,他将被抛出车厢。为了改变这不利的局面,他急中生智,谎称自己肩负一项重大的使命而急需到弟戎去,这件事与整个法国、甚至全人类休戚相关。既然肩负着如此重大的使命,他理所当然应在列车上占有一席之地。 他留在了车上。 这个人就是梦中的萨特。在梦里,他找到了自己生命的车票:为法国、甚至全人类而存在。这…  相似文献   

12.
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都注意到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但往往又过多地强调道德说教,就连教材也没完全从这种模式中解放出来。皮亚杰指出:“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学生连获得真理的情绪都没有,又何来发明、重建?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拿破仑·希尔这个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他曾用整整二十年的时间,访问了包括福特、罗斯福、洛克菲勒、爱迪生等著名人士在内的500多位成功者,创造性地建立了全新的成功学。人们尊敬地称他为“百万富翁的创造者”。 拿破仑·希尔创作了许多成功学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给我们讲述了许多成功者的小故事,下面就是其中最精彩的几个,你不妨一读。因为成功的要旨就在其中。 有了目标才会成功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笼罩在浓雾中。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位34岁的女子下到太平洋中,开始向加州海…  相似文献   

14.
白上主讴歌     
SARS忽然肆虐世界,让我们大家翻然醒悟。我们的生命,我们的今天?谁能保证我的未来和明天,想往着“征服自然”的人们,却看到自己的脆弱和无奈。科学家努力赶制抗SARS的药物;可已失去的生命却无从找回。  相似文献   

15.
非常喜欢一句歌词: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这句话平实、美丽而深刻!清清楚楚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最显而易见的关系和人生在世最自然最根本的需要。生活在生命与生命相互维系的氛围里,别人需要我们或我们需要别人,就象维持生命的水对整个人类是必不可少的一样至关重要。如果身边的人都弃我们而去,我们的生命将何以为继?有些人在生活不如意时,会轻率地结束自己的生命,自以为他对自己的生命掌握着生杀大权,其实这是极端自私和残忍的表现。天主用爱救赎了人类,为了我们的重生,他把自己的独生子打发到世界上来,使我们藉着他的痛苦和死亡得到生命…  相似文献   

16.
爱情计划     
大学那段充实而多彩的日子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也带给我们不少无奈的感觉。 大二时,我和魏伟是患难兄弟,用俗话说就是那种“铁哥们儿”。那天魏伟喊我出去吃饭,在快吃完的当儿,他才正色地说,他看上了本校的一个女  相似文献   

17.
女人问男人:“你会爱我多久?”男人说:“永远。”什么是永远?已经愈来愈少人说永远了。我们能够爱一个人比他的生命更长久,却不可能比自己的生命更长久。我们爱的人死了,我们仍然能够永远爱他,但是也只能够爱到我们自己生命终结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言行一致     
“你们应按这圣言来实行,不要只听,自己欺骗自己。”(雅1:22)雅各伯宗徒以自己真实的行动回应了圣言的召唤,并最终为这圣言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每一个蒙天主召唤的人,都是他所喜爱的。我们不能够只接受主的祝福而不设法回报他,这要求我们该以实际的行动来回应。为了不让我们的眼盲目,主基督亲口交给了自己的门徒一份向主祈祷的经文——主祷文。  相似文献   

19.
生命自主:当代生命伦理学的终极价值追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生命自主的含义人的生命 ,首先表现为一种自然存在形式和物质复合体 ,也就是指人的自然生命。但是 ,人之为人 ,不在于他有自然生命 ,而在于他还有着特定的人格 ,在于他的“价值生命”。“价值生命”作为对自然生命的否定 ,是人的自为之有的存在状态。在生命的类化过程中 ,人扬弃的是自然生命的自在性 ,超越的是生命的内在性和主观性 ,获得的是一个新的以意识自觉为前提的个体性的生命 ,即价值生命的创生。按照马克思的说法 ,“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正是这一有意识的生…  相似文献   

20.
善于把握机遇的爱迪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迪生不仅是电灯、留声机、电影、蓄电池等两千多项科学技术的发明人,而且在采矿、化工、交通等方面都有杰出贡献.爱迪生并不是天才,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关键在于他的勤奋、好学、求进的精神.除此之外,还由于他善于把握机遇.机遇在一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爱迪生是怎样把握好“命运的钥匙”——机遇的呢?爱迪生小时候发育迟缓,影响了他的智商,他4岁才会说话,8岁半才开始念书,不久,由于他的迟钝和反应力差,被学校责令退学.但爱迪生是幸运的,他并没有荒废学业,他的母亲成了他的家庭教师,给了他很好的教育.他有喜欢实践、钻研、爱动手的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