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8年是中国佛教二千年纪念年,这一年中国佛教界最有意义的事件,就是通过对佛教传人中国最初标志的认定,并在全国范围内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活动。据《魏略》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的使者伊存到达当时中国首都长安,向在政府中任?..  相似文献   

2.
末法到来     
中国净土宗的成立,其背景是末法思想的出现-这是由于人们产生了佛教将要灭亡的危机意识。公元440年至441年中国佛教史上出现了第一次灭佛事件,北魏太武帝镇压佛教,破坏寺院.焚烧经典,逼迫佛教徒还俗。这一事件称为北魏废佛。由此,在佛教徒中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意识。  相似文献   

3.
中国佛教初传史辨述评———纪念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佛教初传史辨述评———纪念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王志远有史以来,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曾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过难以估量的巨大影响。但是,这些历史事件在当时不一定轰轰烈烈、光彩夺目,它们的壮丽辉煌,要过几十年、几百年乃至几千年才能为世人所瞩目、所理解。...  相似文献   

4.
面向21世纪的中国佛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 佛教在进入中国二千年来的时空条件中,不断地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变迁而与时偕进。但可变的是佛教之“教”,不变的是佛法之“理”。不变谓之“契理”,可变谓之“契机”。一味的佛法,在中国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的发展,从来就是不平衡的。正是这种时空不平衡性,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回旋余地,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观察范例。 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最重大的事件,莫过于以太虚法师和欧阳渐居士为代表的对中国传统佛教的反省和批评。这种来自教界内部的反省和批评,或侧重于转“机”,或侧重于洁“理”,由此产生“人间佛教”和“批判…  相似文献   

5.
鸠摩罗什从部派佛教转向大乘佛教的过程是佛教史上的里程碑式事件,直接推动了大乘佛教在中国西域地区和中原汉地的传播与发展,使得大乘佛教开始成为中原汉地佛教体系的主体。本文从前鸠摩罗什时代大乘佛教在龟兹的传播、其转向大乘佛教的过程与原因,以及此后其在龟兹传播大乘佛教的结果与影响等几个方面展开剖析,以探究知识结构、信仰选择与佛教交流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佛教对生产作务态度的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圣凯 《法音》2000,(8):24-30
序论 荷兰许理和先生曾经指出,佛教在中国并不是一种思想模式或哲学体系,而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高度纪律化的行为方式,它被认为能藉此解脱生死轮回,适合于封闭而独立的宗教组织即僧伽的成员信受奉行[1]。所以,出家僧尼被视为方外之士,远离世俗的尘劳,过着清净无为的生活。但是,僧尼毕竟仍生活在这个世间,仍然必须过着衣食住行的生活,所以从而也引出中国僧尼的经济问题。历来反对佛教的理由及“三武一宗”的废佛事件,其中经济问题则是非常主要的问题。 从本世纪以来,国内外佛教界及学术界在中国佛教经济研究方面,取得…  相似文献   

7.
澳门佛教作为中国佛教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历史必然与中国佛教特别是岭南佛教的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岭南佛门的一些传统特点,如遗民情结、儒释合一、禅净双修、外学盛行等,都对澳门佛教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至今还可以在澳门佛教的历史与现实中寻出端倪。澳门佛教在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高潮,而这两次高潮的出现,皆与中国内地的局势息息相关。澳门佛教的主要宗派是禅宗和净土宗,倡导禅净合一、禅净双修是澳门佛教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8.
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这是值得纪念的。中国宗教学会秘书长王志远先生撰文指出:“纪念中国佛教2000年的特殊意义,在于中国的佛教是来自印度又有别于印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经历了2000年的风风雨雨,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社会及中国民众已融为一...  相似文献   

9.
一、序言──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 众所周知,佛教传入中国已经2000年。 1998年3月中国佛教协会刊行的《法音》刊载王志远的论文《中国佛教初传史辩述评──—纪念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论文就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史实进行评论,认为今年是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的值得纪念之年。 王志远(中国宗教学会秘书长)列举中日两国学者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论点,认为元寿元年传入说,即“伊存授经”之年是佛教最初传入中国之年。 印度佛教在13世纪灭亡,而佛教传入中国已度过2000年,札根开花,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方面,直到…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大陆佛教得到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应线盛世,信教群众日益增多,佛教的影响可以说是日益扩大。这本是一件好事,也是中国大陆的福音.正是国泰民安,世道昌明的一种象征,这是应该肯定的基本形势。但由于长期以来左的思想的影响,人们在思想中形成的对佛教偏知、偏见的固有习力,更多的则由于数十年来人们对佛教的远离,因而陌生,对佛教缺乏基本的了解。也还由于对我国法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在我国个别地区实践得并不理想,人们以怫为界,谈佛色变,由于这些原由,不少的人对今天佛教的这种发展势头有些担…  相似文献   

11.
写本一切经的资料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史概观 本世纪汉字文化圈的佛教研究得到飞速的发展,其中敦煌佛教遗书的发现是一个划时期的事件。明年是公元2000年,正是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纪念。在这一百年中,对敦煌遗书的研究,除了佛教领域外,语言文字、文学、天文学、道教等各个领域都得到很大的发展,被总称为“敦煌学”。佛教遗书占据全部敦煌遗书的一半以上,其研究依凭着新资料而不断深化,加之各地所藏遗书的不断缩微化与不断刊布,已经使我们有可能对这一研究做一个总体的回顾。 另一方面,以《高丽藏》为首,各种刻本一切经影印本的积极出版,使研究者可以…  相似文献   

12.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两千余年,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佛教逐步与中国传统化融为一体,不但佛教自身日益中国化,而且远远超出了宗教范围,渗透到中国化的各领域,包括语言字、哲学思想、史学艺术、科技建筑、乃至民风民俗,成为中国传统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拟就佛教对中国化影响的各方面作扼要阐述,以期让人们重新认识佛教。  相似文献   

13.
《法音》1998,(8)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斗争、融摄协调,相互影响,相互适应,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人思维的深层,被包容、改造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国佛教。这一过程,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佛教的中国化。佛教的中国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早在古印度佛教初创之际,许多深奥的教义往往用诗仍颂赞的形式来表现,不少喝赞一吟便是数十数百行,可谓气势恢弘的创作了。佛教传入东土,译经之中不可避免地要译诗渴,因而使中国的文学界发现了这种淋漓尽致的表现手段。尤其是佛与禅的境界,不知启迪了多少诗人的创作,滋润了多少诗坛佳作。中国本是个诗的大国,由于吸收了佛教文化的营养,使中国的诗歌创作显得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佛教诗歌作为中国诗歌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中国诗坛中应占有一席之地。综观佛教诗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从印度佛经韵文的翻译而来…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中国的早期佛教史,汤用彤先生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不能不看,这可以说是学界的共识。汤著出版于三十年代,到了五十年代,荷兰汉学家许里和(ErichZürcher)又推出一部该领域的力作,取名为《佛教征服中国》,副标题为“中国早期佛教的传播与同化...  相似文献   

16.
佛教的中国化可以视为一种文化转型。这既 指来自印度的一种宗教传统进入中国后改变自身迁就东土的精神气候,也指中国固有传统被外来的奇思异想和精神价值所感动或震撼,不得不对固有的文化观念重新审视、重加定位,对于人的生存和意义另加诠释。 一、 佛教传入时的中国社会环境 粗略地说,佛教传来中国之初,中国人一开始所接触的,是一个哲学思辩要精微得多、宗教感情要强烈得多的精神文化。恰巧此时的中国,正告别了西汉政治经济强盛的时代,进入了总体上说来江河日下的东汉时期。从思想现实言,自西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  相似文献   

17.
域外佛教文献,本文仅指现存于域外并以汉文书写的佛教文献而言。这类文献,日本保存的数量最为丰富。本文在介绍日藏佛教写本的来源、书写与流传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近百年来日本学界对佛教写本的研究概况,并指出日藏佛教写本可以为研究中国佛教写本大藏经、保存中国佛教古佚书,乃至在文本辑佚、校勘等方面提供无可替代的文献价值,对中国佛教研究有着重大意义。中国佛教既是印度佛教在中国的开花结果,也是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和地区佛教的根源。中国佛教不仅独存于中国,还以种种方式流传、保存、移植于域外。利用域外佛教文献研究中国佛教,可以拓展研究的空间和视野,具有广阔的学术前景。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以创新、改革著称的禅宗,以适应由古代佛教向现代转变的时代发展的需要,率先开始了以“人间佛教”为核心的革新运动。寄禅、太虚、印顺都是中国佛教时代精神和理论创建的杰出代表,构成了鼎力于佛教改革的三个时代。从佛教的出世到入世,到“人生佛教”的提出,进而“人间佛教”理论的完善和实践,是禅宗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又一次创新,而且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现代佛教的社会化发展,在客观上起到了振兴佛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佛教传入中国汉地,按正史明确记载,至今已有整整二千年了。在漫长的岁月中,作为外来宗教,经受各种历史考验和打击的同时,随顺时节因缘,融会中国固有的儒、道思想和社会习俗,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佛教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这样说,佛教在中国走的是一条“中国化”和“化中国”的道路。这不仅因佛教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意识形态,更重要的是佛教教育,是对全人类至善圆满的人格教育。中国佛教的发展史,即是一部佛教教育史。“教育是立世之本”。换言…  相似文献   

20.
传统文献对鄯善国佛教记载绝少,更不及于其他宗教,所幸20世纪初以来新疆地区出土的怯卢文文书中含有丰富的这类资料,可弥补史书记载之不足。从中可以看出,鄯善国佛教流行,以小乘为主,间有大乘,有信而无戒。鄯善国的僧侣不但饮酒食肉,而且可以娶妻生子,拥有家庭,拥有为数可观的财产,包括土地、牲畜和奴隶等等,几与俗人无异。乃当时佛教戒律在鄯善国尚未得到推行所致,揆诸斯时中原地区的佛教,二者间有信无戒的状况颇为类似。是故,可以认为,鄯善国佛教堪称中国古代早期佛教世俗性情状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