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和伦理学的核心内容一般被认为是他的“风土”思想和作为“人际之学”的伦理学。本文在这个观点上进一步认为 ,和哲郎一生的学术努力是为了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中弘扬日本文化和日本思想 ,这有助于理解和伦理学中一些存在着争议的观点 ,如“风土”思想中的自然决定论倾向、逆日本脱亚入欧的主流弘扬日本民族文化、逆世界民主和平的潮流强调“国民道德”和“尊皇思想”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尤其是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完成了在这个问题上的一次历史性变革,影响深远。和辻哲郎建构起"人间伦理学"思想体系,即是日本近代伦理学接受和转化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一个典型例证。和辻伦理学完成了日本近代伦理学研究主题的历史性转换,即由以往对个体道德意识的研究转变为对形成那些意识的人的社会存在状况的研究;其核心基本概念"人间"和"间柄"所表达的人观即是:现实的人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交往关系的多样性决定着现实中人的存在与行为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道德代理人一词是国内环境伦理学界对西方伦理学概念moral agent的翻译,但此译法不妥之处有三:(1)moral agent是西方伦理学的基本术语,是指具有自我意识,能够进行道德认识、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并承担道德责任的道德行为体,无代理之意;(2)西方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家主张moral agent包括人和部分高等动物,故moral agent不能译为道德代理人;(3)道德行为体(moral agent)与道德关怀对象之间的关系不是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4.
地球人的地球伦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地球伦理的意义1、对于人及人以外事物的“人之道”伦理学通常可以说是关于人类和人们之间相互关系有关道德的学问.它是研究道德的起源、发展、本质、规范等等.伦理学这个名词,在日本是由哲学家井上哲次郎(1855—1944)开始采用,作为ethics一词的翻译.如果伦理是关于道德的学说,此道德即“人应行之道”,伦理学和道德学从本质上应该是相同的,是关于“人之道”的学说.所谓“道”不只是“人应行之道”,不但指人类走向何处,还要使所走的道路成为最容易、最方便和最有秩序的和行得通的道.“道”在现实生活中,以“任何人的行为应该遵循”的“道”表现为最普通的义务性概念.  相似文献   

5.
国内第一部研究生态伦理的专著一《生态伦理学》最近已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我国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教授为之作序,称其是有关“生态伦理学研究的可喜成果”。 伦理学古已有之,源远流长。然而,以往的伦理学研究,一般囿于人与人(或人的社会)之间的道德关系。生态伦理学则把伦理学的视野由人与人之间拓展到了人与自然之间。它认为,人作为道德  相似文献   

6.
研究环境伦理学的基本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的环境伦理学首倡于 2 0世纪 70年代。其契机是P .欣伽 (P .Singer)的“动物解放论”( 1 972年 )、C .D .斯通 (C .D .Stone)的自然物“法的权利论”( 1 972年 )、挪威哲学家阿尔奈·内斯 (A .Naess)的深层生态学 ( 1 973年 )。这些理论促成了美国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潮流。早在 2 0世纪 80年代 ,日本一些大学的纪要和日本自然保护协会机关报就开始介绍美国的环境伦理学。在政治领域 ,由已故的竹下登总理在 1 989年召集的有关环境问题国际会议也提出要建立环境伦理学的主张。但是 ,日本开始关注环境伦理…  相似文献   

7.
现在,西方国家的伦理学家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所谓价值观念的问题,特别是关于人的价值问题。近几年来,在我国哲学界,尤其是伦理学界,价值问题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因此,正确地阐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价值观和人的价值问题,不仅对于培养人们的革命人生观,加强青年一代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建设,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我们需要何种生态伦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 1996年出版于德国的一部颇有影响的应用伦理学教科书中 ,生态伦理学被定义为“追寻人与自然的伦理上正确的相处”。 (参见尼达吕梅林主编 ,第 347页 )事实上 ,从上世纪 70年代起 ,相当大一部分生态伦理学课题的讨论都是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本身是否拥有价值、为什么有价值等问题展开的。许多生态伦理学家一开始便将生态伦理学项目同一种所谓的“创新理念”联系在一起 ,按照这种创新理念 ,传统伦理学仅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问 ,而生态伦理学却要冲破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有关人与自然之关系的视野 ,将人类以外的生物种类、生态系统乃至…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西方伦理学中,出现了一股抨击批判现行道德观念的潮流,力主建立一种新的伦理观。这种批评之中,彼得·辛格(PeterSinger)堪称是最为活跃的伦理学家,本文就他提出的生命伦理的新观念做一探讨。彼得·阿尔伯特·大卫·辛格(1946-#),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现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人类价值研究中心生命伦理学讲座教授。他的代表性著作:《动物的解放:我们对待动物的新伦理学》(1975年第1版;1990年第2版),使他成为动物权利运动的精神领袖;《实践伦理学》(1979年第1版;1993年第2版)已成为应用伦理学领域最负盛名的教材;《生与死的再思考》于199…  相似文献   

10.
在日本伦理思想史上留下划时代功绩、做出巨大贡献的思想家和(?)哲郎(1889—1960),他的学术地位在日本是首屈一指的,日本学者在《近代日本的伦理思想》一书中给他以很高评价,称他为“伟大的文化学家”。可以说,和的伦理思想是对近代日本伦理思想的总结,是东西方伦理思想相融合的产物。 他的一生,经历了明治、大正、昭和时代,这正是日本明治维新、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军国主义、和战后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的历史时期。作为出生在医生之家的和哲郎,从小受到良好教育。23岁从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  相似文献   

11.
易道辩正     
倪南 《学海》2005,(4):93-100
易道是易学思想的精髓或内在精神,其最根本的特征是所谓的“一阴一阳之道”。作为易学结构基元的易卦卦象符号,与阴阳观念具有先天性的亲和力,从而使得阴阳观念有了一个可以符号化表征的形式系统。在汉代,阴阳五行与易学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两汉的象数理论试图将易道(天道)完全形式化努力的最终结果是“入于礻几祥”,成为一套牵强附会的繁琐哲学。魏晋以后,诸如“时”、“中”一类具有明显的个人独知默会、参悟修证意义的命题,逐渐成为一阴一阳、生生不息的“易道”最为生动的表征。道之真谛,若以易理言之,就是“自强不息”,“与时偕行”。  相似文献   

12.
"全球伦理"与"文明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塞缪尔.亨廷顿关于“文明冲突”的理论引起人们高度兴趣。以宗教为核心的文明之间的冲突真的难以化解吗?汉斯.昆的“全球伦理”观点对此提出挑战。本文将浅析一下“全球伦理”,及其化解“文明冲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方术作为中华神秘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既不同于宗教又与宗教有联系的企图借助于“鬼神”等神秘力量来消灾免祸、延年益寿、添财加福的可操作性的东西,如八卦术、算命术、风水术、占梦术、测字术、巫术等。 方术尽管是唯心的不可相信的东西,在历代也遭到了一些人的攻击和批判,然而为何屡不绝迹,有时甚至风靡一时、影响很大,即使在今天仍然有其市场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一些人认为方术“灵验”。 方术“灵验”的原因是什么?到底是哪些因素  相似文献   

14.
Arkowitz H 《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5,60(7):731; author reply 734-731; author reply 735
Presents a comment on "Psychological treatments" by D. H. Barlow. Barlow proposed that we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terms "treatment" and "psychotherapy."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not only is the distinction unnecessary, but that its implications could have negative consequences for the field of clinical psychology. It is the proposed distinguishing feature that treatments are "specifically tailored to the pathological process that is causing the impairment and distress" that is most problematic. Clinical psychology does not need a distinction that further exacerbates the split between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相似文献   

15.
16.
The paper examines two related concepts utilized by two different schools of family therapy. Any family seen to be "enmeshed" is also seen as "fused," and vice versa. The difference in the level of focus, on the "system containing the individuals" (structural) or the "individual in the system" (fusion), determines the difference in therapeutic approach of these two schools.  相似文献   

17.
白刚 《学海》2005,1(4):116-121
形而上学有两个密切相关的内在向度,就是本体论向度与伦理学向度.在哲学史上,哲学家们之所以在"追求形而上学"的同时,又总是"反形而上学",并非是人们的形上本性出了问题,而是因为人们总是将形而上学视为单纯的"一维性",总是用一个向度来取代或遮蔽另一个向度.而所谓的"后形而上学思想",也并不是消解了形而上学,而是指形而上学从"本体论向度"转向了"伦理学向度".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对的”,和对它的证立,是道德哲学中具有争议性的核心问题,也是效用主义和道义论间的主要差异之所在。统合效用主义对于“好的就是对的”这个陈述有一套完整周延的说法。而道义论对这个问题的证立不够周延或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19.
Children's (5 years, 8 months to 8 years, 4 months) comprehension of "because" and "so" was assessed on both enactment and sentence completion tasks. The use of a within-subject design permitted performance on each task to be interpreted in terms of performance on the other. The pattern of results provided evidence against a componential model for the acquisition of causal connectives. This model holds that the two meaning components (cause, order) are acquired separately, with the order component being acquired several years later than the causal component. The results also were in accord with predictions derived from a contextual model of children's developing understanding of terms expressing logical relationships. This model posits that the understanding of relational terms is initially context dependent, such that children can understand relational terms when they express familiar relationships, but experience difficulty in forming representations of novel relationships solely on the basis of linguistic input. The lexical components of because and so are understood during the context-dependent stage, and the transition from context-dependent to context-independent understanding does not reflect further lexical development, but rather increasing facility in dealing with decontextualized linguistic input.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hypothesis that judges compare stimuli by ratio and subtractive operations when instructed to judge" "ratios" and "differences." Rule and Curtis hold that magnitude estimations are a power function of subjective values, with an exponent between 1.1 and 2.1. Accordingly, the two-operation model tested assumes magnitude estimations of "ratios" are a comparable power function of subjective ratios. In contrast, Birnbaum and Veit theorize that judges compare two stimuli by subraction for both "ratio" and "difference" instructions and that magnitude estimations of "ratios" are approximately an exponential function of subjective differences. Three tests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theory of one operation with the two-operation theory for the data of nine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trongly favor the theory that observers use the same operation for both instru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