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真实性指个体“做真实的自己”的程度。真实性是一个与自我密切相关的概念,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真实性的概念、结构、测量方法及研究焦点,指出今后应对真实性的心理结构、后果变量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所谓情景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设计出一些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置学生于真实的语境中学习真实语言,为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例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笔者认为课程设计对于教学情景的设置有较大的影响.我将从课文导入、教学活动安排思考题布置等方面对如何设置教学情景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3-5岁儿童对物体的认知及对他人的认知过程.结果表明儿童通过视觉认知外界物体时,物体的外观特性(形状与颜色)起着主要的作用;在认知过程中,通过触觉及视觉对物体认知的信息产生矛盾时,儿童对物体的真实性往往产生怀疑及犹疑不决,影响对物体的真实性认知.儿童对他人认知行为认知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儿童对物体认知结构的复杂性.3-5岁儿童对物体认知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相似文献   

4.
闫志英  卢家楣 《心理学报》2015,47(8):971-980
以真正意义上的情绪--悲伤诱发的移情为研究对象, 以具有强烈社会现实意义的表现地震情境的图片为实验材料, 突破囿于疼痛(主要为感觉)层面研究移情的局限, 运用ERP技术, 探讨情境真实性对移情的调节。结果表明: 移情研究可向真正具有情绪特性的悲伤移情推进; 现实地震情境图片可作为诱发悲伤移情的实验材料; 情境真实性能调节悲伤移情(晚期阶段, 真实地震情境图片比电影地震情境图片诱发了更为强烈的移情反应); 真实和电影情境图片诱发的ERP平均波幅分别在300~350 ms和160~180 ms, 与主观感受相关显著, 佐证了真实性不同的两种情境所诱发的情绪反应间的分离。  相似文献   

5.
在互联网公益情境下,囿于人际接触与沟通的缺乏,信息成为影响人们公益参与决策的最重要的因素。本研究探讨了信息加工流畅性与真实性对个体捐助行为的影响。通过4个实验,作者发现:当求助信息真实性不明确时,人们会将信息加工流畅性作为推断信息可信度的线索:信息加工越流畅,感知信息可信度越高,进而捐助意愿越高。当求助信息真实性得到核实之后,人们会将信息加工流畅性作为推断求助者困难程度的线索:信息加工越不流畅,感知求助者的处境越艰难,进而捐助意愿越高。上述研究发现不仅丰富和拓展了信息加工流畅性对道德行为决策的影响,同时也为互联网公益情境下个人求助及平台管理实践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浪漫媒介内容接触对大学生浪漫信念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浪漫媒介内容接触问卷、感知真实性量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和浪漫信念量表对614名无恋爱经验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浪漫媒介内容接触与感知真实性和浪漫信念都呈显著正相关,感知真实性和浪漫信念也呈显著正相关;(2)感知真实性在浪漫媒介内容接触对浪漫信念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3)浪漫媒介内容接触对浪漫信念影响的直接效应,以及感知真实性的中介效应均受到社会比较倾向的调节,且在高社会比较倾向群体中,这两种效应都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击证人暗示感受性的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暗示感受性指一个人对误导信息的易感性或抵抗力.在目击证人记忆研究领域,有两种暗示感受性:延迟的提取错误和立即的误导信息接受.研究者用不同方法对这两种类型的暗示感受性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进行整合.这对司法实践中证人证词真实性鉴别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用由7道真实性算术应用题构成的测试材料研究了207名六年级小学生。首先要求被试解答这些题目,然后对给出的不同解答作出评定。结果表明:(1)我国六年级小学生在无提示条件下真实性思考的人数比例是36.6%,显著地高于真实性解答的人数比例27.3%。(2)在解题真实性思考上,优生显著地高于中等生,中等生显著地高于差生;在对不确定真实性解答的评分上,优生显著地高于中等生与差生,在对常规性解答的评分上,优生显著地低于中等生与差生。(3)提示条件显著地提高了学生的真实性思考水平,并且与学生的学业水平存在着显著的交互作用;提示条件不影响学生对不确定真实性解答与常规性解答的评分。  相似文献   

9.
首因效应可能通过对他人情绪真实性判断的影响间接作用于情绪感染的效果。研究采用两因素混合设计。首先向两组被试散布有关教师的“正面信息”或“负面信息”,然后通过观看该教师的朗诵视频来测量教师的情绪感染力以及教师的情绪真实性。所不同的是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使用了不同的信息散布方式,实验组采用情境引导,对照组采用抽签引导。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成功建立了关于教师的第一印象,并对情绪真实性判断和情绪感染产生影响,出现首因效应。而对照组未成功建立第一印象,因此没有出现情绪感染的首因效应。路径分析表明,首因效应通过情绪真实性判断对情绪感染产生完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
应然的基础主要包括真实性、合意性和正义性三个方面.近代以前,人们对于应然的论证,主要强调其真实性基础,即说明其所依据的世界图景的真实性和真理性;近代以来,尤其是人本主义兴起之后,对应然的论证除了真实性基础之外,还要阐明其合意性基础,即说明其符合人的需要,是可欲的、合意的;在当代,人们认识到个体的合意性之间往往存在冲突,开始更多地阐述其正义性基础以调解个体合意性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如果一个伦理体系不坚持真实性,那么,道德伦理的底线就容易垮塌;如果不重视个体的合意性,那么个人的权利就容易遭到侵犯;如果不重视公平正义,就会损害既有秩序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