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卫生服务管理_一体化可完善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强化村级卫生组织管理,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农村卫生资源.重庆市黔江区开展一体化兼顾了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并使之得到发展,是全国开展一体化以来的成功典范.总结黔江一体化的成功经验并提出普适性的政策建议,对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的卫生工作有一定的借鏊意义.  相似文献   

2.
村级卫生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在对M县村级卫生人力资源进行实地观察的基础上,尝试提供政策建议,建议政府通过多渠道加强村级卫生人力资源经济补贴,并制定相关政策,解决乡村医生后继者问题,同时政府应进一步加强扶持与执行力度,引导村级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乡村医生在岗培训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了解我国乡村医生在岗培训现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我国2888名乡村医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x2检验.发现我国乡村医生学历偏低,每年集中学习时间较短,经济承受能力较差,制定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制度是必要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乡村医生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今,乡村医生专指取得了乡村医生证书以及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这类村级行医群体.在乡村医生个体经营村卫生室为主导的农村卫生服务模式下,造成了诸多不利于农村卫生服务发展的现实问题.要想改变农村卫生服务的现状,就必须摒弃以市场为主导的个体经营模式,建立一种全新、有效的乡村医生长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崔效辉 《学海》2011,(5):103-108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个人的日常行为大多属于交换行为,这种行为不同于市场行为,但也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个人与群体、组织、社会之间的交换行为也是如此。作为农村健康传播者的乡村医生,在被社会赋予相关的角色定位时,必须提供合理的社会报酬——经济收入、社会地位、职业声望等,与乡村医生进行"等价交换",只有这样,乡村医生才能很好地扮演其乡村健康传播者的角色。实证调查表明,社会与乡村医生之间的"等价交换"还未实现。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乡村卫生一体化的顺利实施,进行了实地调研与文献分析.双重身份的乡镇卫生院容易凭借其优势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而对一体化建设既促进又损害.在对其不利的制约中,除传统的监管力量外,在新农合制度实施的背景下,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显现是制衡其弊端的一种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梳理和现场调查,根据重要政策或事件将乡村医生的发展历程划分为4个有代表性的时期:村医的辉煌时代、集体经济瓦解后的村医、乡(镇)村一体化后的村医和新医改后尴尬的村医群体,总结了不同时期村医相关的政策特征和制度载体、服务模式和收入结构。从乡村医生服务的目标群体和服务特征出发,探讨了乡村医生服务对村民及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价值,提出逐步改变乡村医生身份、持续培训和改善村卫生室设施等发展路径,以改善村医生存状况,促进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伴随着我国乡村社会经济关系与利益关系的变化,具有乡土特色的中国传统乡村经济伦理也发生了相应的历史性变迁.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和韦伯的"精神(伦理)气质论",为我们提供了把握中国乡村经济发展与伦理道德之互动关系的基本逻辑思路.根植于乡村经济生活的乡土伦理,在经历不断传承和变迁后仍彰显着其现代价值.对中国乡村经济伦理的历史考辨与价值理解将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现实及角色比较三个方面论证为乡村医生提供社会养老保障的丛要性.理论角度分析乡村医生有权享受兼备公平与效率的社会养老保障;从现实的角度分析,乡村医生目前可选择的养老途径已无法满足其应有的保障水平,并逐步引发社会矛盾;从类似社会角色的比较分析中,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障状况处于最劣势.因此,无论是理论论证、现实佐证,还是横向比较,都证明为乡村医生提供适宜的社会养老保障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国家卫生财政政策补助对象的选择问题,公共卫生服务物品提供机构与医疗服务物品提供机构之间的选择、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的选择、公共卫生服务物品提供机构与居民之间的选择以及医疗机构与医生之间的选择,提出了卫生财政政策补助对象的选择顺序,公共卫生服务物品生产和分配机构,医疗保障机构,患者,医生,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