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艰难梭菌是引起伪膜性肠炎的致病菌。目前国内外均出现了同时耐两种主要治疗药物——甲硝唑、万古霉素的菌株,疫苗研究是防治艰难梭菌的重要手段。国外研制艰难梭菌疫苗近20年,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将对现有的艰难梭菌疫苗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对疫苗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是重症患者非常重要的院内感染性疾病之一,常与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有关,其中肠道菌群失调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虽然艰难梭菌感染(CDI)仅占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中的10%~20%,但是目前CDAD的发生率呈明显升高趋势,且根据研究显示,重症患者CDAD的30天病死率已达36.7%。CDAD的临床... 相似文献
3.
张富泉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1994,15(6):50-52
疫苗疗法的回顾与展望第四军医大学微生物学研究生(710032)张富泉导师马文煜,姜绍谆一、Auzias-Trenne和梅毒接种术-概念的提出19世纪初叶,种痘术在欧洲成功地控制了天花的流行,从而促使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去研究新的传染病疫苗。1850年,法... 相似文献
4.
5.
6.
双眼竞争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眼竞争是指当双眼所呈现的图像不一致而无法形成单一、稳定的知觉进而造成知觉动态交替变化的现象,其研究已有近200年的历史,至今仍是神经科学、心理学、生理学和临床医学中的研究热点。该文阐述了双眼竞争的概念、常用测量指标;总结了双眼竞争的特点及对双眼竞争的影响因素;讨论了双眼竞争与其他形式的多稳态知觉间的关系。行为实验、脑成像和电生理实验分别揭示了双眼竞争的早期加工模型和晚期加工模型的不足之处,Tong等人综合各方面的实验结果提出了双眼竞争的多层次–混合加工理论模型,这一模型将早期加工和晚期加工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研究视觉意识的神经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该文明确指出了双眼竞争的可应用领域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学业情绪是在教学和学习活动中,与学生学业活动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它不仅影响着学习者的认知加工水平,还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发展。自2002年Pekrun等人正式提出学业情绪以来,这一领域逐渐受到关注。近十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从测评工具、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几个角度对学业情绪展开了初步研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需要继续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8.
9.
自我提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自我提升一直是人格和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要问题。自我提升的概念界定可分为知觉自我与知觉他人的比较、自我知觉与外在标准的比较、基于社会关系模式(SRM)的界定等几种方法;相应地,测量自我提升的方法有社会赞许性测验、内省测验、标准差异测验、过分-宣称技术、环状设计中的测量等;介绍了自我提升与心理健康、生理变化、自尊、成绩的关系,以及自我提升的跨文化研究。最后,提出了自我提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Hp)是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感染性病原之一,目前认为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胃腺癌的主要病因,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归为一类致癌因子。但Hp感染引起的人类胃肠疾病机制尚不清楚,就近年Hp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12.
幽门螺杆菌(Hp)是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感染性病原之一,目前认为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胃腺癌的主要病因,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归为一类致癌因子.但Hp感染引起的人类胃肠疾病机制尚不清楚,就近年Hp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个体认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个体认识论是个体对知识性质和认识过程的信念,这些信念深刻地影响知识获得和知识建构过程。学生的认识信念是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关键成分之一。关于个体认识论研究有个体认识论的发展研究、个体认识的信念系统研究和个体认识的元认知过程研究等三种主要研究取向,这些研究取向既面临着新的问题又各具挑战性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个人主动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主动性是指个体自发地采取积极的方式,通过克服各种障碍和困难,去完成工作任务并实现目标的行为特征,它包括自发、率先行动和克服困难三个方面,可从质和量两个角度去测量,主要包括行为访谈测量和自我报告式测量两种形式。影响个人主动性的核心因素可分为最接近的和最深远的因素。以往研究认为最接近的因素应该比最深远的因素更能预测个人主动性,而最深远的因素将通过最接近的因素对个人主动性产生影响。本文提出未来值得深入研究的方面是:领导变量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影响机制;组织变量对个人主动性的影响机制;考察个人主动性量表的结构效度,开发科学可行的测量工具;探讨个人主动性与重要绩效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5.
16.
近年来, 大量的研究分别从行为和认知神经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客体工作记忆的特性。行为水平上, 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客体工作记忆研究范式、客体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存储方式、视觉工作记忆容量等方面, 而客体工作记忆存储的争论体现在客体工作记忆存储的“强捆绑”假设、“特征-捆绑统一存储”假设、双重存储机制假设, 以及客体的捆绑等方面。认知神经水平上, 颞叶、枕叶和顶叶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作用不同, 顶叶、颞叶和前额叶在工作记忆特征捆绑和加工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自我欺骗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哲学、心理学等领域对"自我欺骗"开展了有影响力的研究。早期的理论家关注自我欺骗的意识特征。弗洛伊德通过指出意识和无意识可以由动机推动,开创了自我欺骗研究的新阶段。众多研究者采纳了弗洛伊德的思想,解释了为什么自我欺骗在自我服务偏向、社会称许性、进化等行为中起重要作用。自我欺骗作为一种个体普遍经验到的心理现象,其可能是自我服务偏向的本质所在。文章最后分析了心理学界开展自我欺骗研究的意义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道德敏感性是对情境的道德含意的领悟和解释能力,是道德行为产生过程中逻辑上的初始心理成分。道德敏感性与个体对情境的自动化加工及其伴随着的直觉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情境的背景与特征,个体的角色卷入、道德图式以及人格特点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个体的道德敏感性。道德敏感性研究已在儿童早期发展、职业伦理以及测验方法等领域取得一定成果,但其理论构建仍需进一步完善、深化,与教育干预密切相关的发展研究有待加强,研究方法也需拓展和改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