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探讨在手汗症手术中一次性喉罩替代气管内插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择期行胸腔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患者40例,分为气管导管组(T组)和喉罩组(L组)。结果L组与T组相比,T2、T8各时点的SBP、DBP降低,HR减慢(P〈0.05)。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SpO2均维持98%以上,通气参数及血气分析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喉罩通气麻醉操作简便,通气可靠,且对心血管系统刺激小。  相似文献   

2.
探讨SILipATM喉罩用于全麻眼外科手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和围术期并发症的影响.60例ASA Ⅰ或Ⅱ级在全麻下实施眼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SLIPATM通气道组(30例)和气管内插管组(30例).在麻醉诱导前(T0)、插入SLIPATM通气道/气管导管后即刻(T1)、插入SLIPATM通气道/气管导管后5min(T2)、10 min(T3)和切皮时(T4)、拔管后即刻(T5),拔管后10min(T6),记录SBP、DBP、HR和平均气道阻力(RAWM).每组随机抽取7例患者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血浆肾上腺素(A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气管插管组T2,T5时SBP、DBP、HR显著高于SLIPATM通气道组(P<0.05);AE、NE、在T2、T5,T6时均显著高于SLIPATM通气道组(P<0.05).全麻SLIPATM喉罩通气用于眼外科手术患者优于气管插管,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轻微,围术期并发症少,全麻后恢复平稳.  相似文献   

3.
探讨全麻喉罩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眼内压(IOP)的影响,60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全麻喉罩复合硬膜外阻滞组(A 组)与气管插管全麻组(B 组),每组各30例。记录麻醉前(T0)、气管插管(置入喉罩)前(T1)、气管插管(置入喉罩)后即刻(T2)、CO2气腹后10min(T3)、术毕患者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喉罩)前(T4)时的 IOP 。结果显示: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单纯气管插管全麻比较,可有效降低患者在诱导插管、CO2气腹与患者清醒吸痰、拔管所引起的 IOP 升高反应(P<0.05)。  相似文献   

4.
探讨SLIPA^TM喉罩用于全麻眼外科手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和围术期并发症的影响。60例ASA Ⅰ或Ⅱ级在全麻下实施眼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SLIPA^TM通气道组(30例)和气管内插管组(30例)。在麻醉诱导前(T0)、插入SLIPA“通气道/气管导管后即刻(T1)、插入SLIPA^TM通气道/气管导管后5...  相似文献   

5.
观察一次性双管喉罩全屏静脉麻醉与气管插管全屏静脉在泌外侧卧位手术中对患者循环及并发症的影响。选取泌尿外科侧卧位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为双管喉罩组,B组为气管插管组,记录麻醉前(T1)及建立气道后1min(T2)、建立后5min(T3),拔管后1min(T4)、拔管后5min(T5)对应时刻平均动...  相似文献   

6.
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两种通气方式在Pierre Robin序列征牵引成骨术的效果。行Pierre Robin序列征牵引成骨术足月儿60例,男女不限,出生1天~2个月,体重2.5kg~4.5kg,ASA分级Ⅱ级~Ⅲ级,术前气道评估Mallampati分级Ⅲ级~Ⅳ级,随机分为喉罩组(A组,n=30)和气管插管组(B组,n=30)。术中全凭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记录插管前(T0)、插管即刻(T_1)、手术开始(T_2)、拔管时(T_3)的MAP、HR。记录插管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首次插管成功率、拔管后并发症情况(如恶心呕吐、哭声嘶哑、呼吸抑制、喉痉挛等)。与B组比较MAP在T1、T3时显著高于A组(P0.05),HR在T_1、T_2、T_3时显著高于A组。与T_0比较,T_1、T_2时两组的MAP、HR均明显升高(P0.05),T3时B组的MAP、HR明显升高(P0.05)。插管时间A组短于B组(P0.05),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插管成功率A组高于B组,拔管后并发症A组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麻醉操作简便、对机体刺激小、术后并发症少,用于Pierre Robin序列征牵引成骨术的麻醉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观察三种常用喉罩置入后对右颈内静脉解剖位置及其本身的影响,选择最佳的穿刺位置.90例患者随机分为:Proseal组(P组,n=30)和Supreme组(S组,n=30)和SLIPA组(A组,n=30),使用多普勒超声在低位(锁骨上窝2cm水平)、中位(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水平)及高位(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观察喉罩置入前后颈内静脉前后直径、横截面积、同颈总动脉间距离及二者重叠率的变化.结果在低位穿刺点三组喉罩置入前后各指标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意义(P>0.01);在中位穿刺点喉罩置入前后A组各指标差异组内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1),S组和P组患者的各指标差异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高位穿刺点三组患者喉罩置入前后各指标差异组内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使用三种喉罩时,对低位右颈内静脉解剖特点及位置无影响,可作为使用喉罩时右颈内静脉穿刺首选解剖位置.  相似文献   

8.
回顾性分析SLIPATM通气道(喉罩)临床应用的优缺点及相关并发症.330例ASA1-3级各类全麻手术患者,快速诱导麻醉后插入SLIPATM通气道.记录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插入的难易程度及是否有反流、误吸和术后咽痛等相关并发症.结果为96%的患者容易插入SLIPATM通气道,10.9%的患者发生了一定程度胃胀气,血液痕迹残留SLIPATM通气道表面发生率为11.5%,术后咽痛的发生率为3.3%,无一例发生术后肺内感染.SLIPATM通气道操作方便,通气可靠,围术期并发症少,在临床的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价早期气管切开对非肺部疾病长期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我们回顾性分析158例非肺部疾病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根据气管切开时间的早晚(气管插管7天为界)分为早期气管切开组(n=88)和延迟气管切开组(n=70).比较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镇静剂和镇痛剂用量、病死率、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等.结果显示早期气管切开可以明显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降低抗生素使用天数、减少镇痛剂的用量,降低总住院费用.所以,非肺部疾病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可以从早期气管切开中获益.  相似文献   

10.
顺畅的通气对每位麻醉患者至关重要,为达到此目的要为患者植入喉罩、气管插管等保障通气供氧。到目前为止气管插管仍然是最稳妥的人工通气措施。对于困难气道医生们想尽办法置入气管导管保障通气供氧,先后发明各种喉镜,光棒(光索)和纤维支气管镜。后期又出现视频喉镜,可视化技术迅速应用于困难气道。发展到现在的一系列用于解决困难气道的可视化设备,有学者认为喉镜将退出先前主导地位,会被前移的可视化插管技术取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