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于近十年来经皮介入治疗技术的巨大进展,肾血管病(renovascular disease,RVD)患者中接受经皮肾动脉成形治疗的数量迅速增加,已作为纠正严重肾动脉狭窄的首选措施逐步被接受。但目前对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尚无公认的最优治疗,选择经皮介入重建肾动脉血流还是单纯药物保守治疗在学术界尚有争议。现系统评述目前临床...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的心肌缺血或坏死.目前,冠状动脉造影(CAG)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确诊和治疗,众多患者为之受益.然而,我们也发现其中部分患者可能不必要接受CAG,或CAG后可能不必要或不宜接受PCI.鉴于此类技术的有创性、风险性、高费用等因素,同时为避免过度诊疗,充分评估已知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选择及未知胸痛或其他情况CAG的选择,正确进行临床决策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但是这些患者表现出的焦虑抑郁情绪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的影响却少有报道。研究发现,焦虑和抑郁对心脏事件发生后的恢复有不利的影响,而接受 PCI 治疗的患者情感障碍的发生率是比较高的。主要心血管事件与这些负面影响是相关联的,研究表明密切监测这些患者的情感状态可以明显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4.
虽然越来越多的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正在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但其临床疗效是否能够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媲美,目前尚不能妄下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的治疗中各有其最佳适应证,相互之间是不可替代、但可以互补的。而且联合治疗、杂交技术和微创治疗是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心病治疗及急性心肌梗死(AMI)血运重建的有效手段。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而被临床广泛接受和应用。在冠心病患者中糖代谢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有研究显示高血糖是引起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必须进行严格的血糖管理。根据目前研究结果,可能血糖目标定为餐前血糖7.8mmol/L,且随机血糖10.0mmol/L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6.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最有效治疗方法是再灌注治疗,主要包括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溶栓治疗.只有结合患者、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再灌注治疗方案,才能使STEMI患者获益最大化,改善其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7.
冠心痛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死亡率居高不下,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人们为了攻克这一难题进行了不懈的工作,溶栓、监护及介入治疗的出现挽救了众多生命.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广泛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越来越成为冠心病治疗的主要临床手段.但随之而来的手术并发症、支架在狭窄等问题成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治疗策略的选择成为治疗成败的关键.如何通过合理的思维方式采取正确治疗策略成为临床医生必须面对的问题.有进行深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括地比较了经皮肾镜取石术与传统取石术的优劣,指出了经皮肾镜取石术时理想麻醉方案的重要性,详细地分析了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利弊,最后作者针对如何优化经皮肾镜取石术的麻醉方案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冠心病介入治疗迅速发展,但有许多问题必须引起注意.本文讨论了我国目前冠脉介入治疗存在的问题;如何正确选择冠心病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搭桥和药物治疗;重视冠脉介入手术病人的综合治疗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的治疗包括多种方式,在强化内科保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既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又能降低病死率.介入治疗中最重要的方式是支架植入.但应用药物洗脱支架,还是普通金属裸支架一直是近两年来的争论焦点.BASKET-LATE研究的发布,更给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蒙上了可怕的阴影.就我们现阶段的实际临床应用而言,只要服用足够长的至少双联抗小血板药物治疗,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还是安全的,而且临床主要心血管事件较裸支架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