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其著作《维特根斯坦论规则与私有语言》中,克里普克基于他对维特根斯坦的解读,提出了一个关于意义怀疑论悖论。本文首先展示克里普克怀疑论论证的基本想法,尝试给出对怀疑论论证的正式严格表达。然后分析其怀疑论论证的特点,即范围的无限定与论证的构成性。进而,本文集中检验怀疑论论证对倾向主义的反对思路。由于克里普克本人的论述较为简短,文中详细地提出反驳与再反驳,为怀疑论论证提供支持,揭示怀疑论论证的思路。在第二部分,本文尝试提出一个建议性的论证,引入意义规范性论题进而增强怀疑论论证的力量。本文最后一部分提出一种新的对维特根斯坦的解读,强调维特根斯坦"个别情况"概念,并以此对克里普克怀疑论论证进行挫败。  相似文献   

2.
知识、语言和行动──维特根斯坦与近代西方哲学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西方哲学(主要是认识论)的宗旨是要证明或说明科学的客观性和真理性。这就是“确定性的寻求”,但从十七世纪新科学诞生之日起,它就已遭到怀疑论的反驳。休漠曾论证指出;感觉中没有任何东西使我们能得到因果关系或自我同一性的知识,康德对此有深刻印象。由于他不赞同体漠的怀疑论,他便放弃经验来自感觉的假设,而论证道:某些概念(范畴)给经验提供必要的形式框架。正是由于某些概念的必要性使他能避免休漠的怀疑论。没有这些把感官得来的杂多加以统一组织的概念,经验便根本不会发生。康德用这个先验论证表明我们能够有外在世界的…  相似文献   

3.
《论确实性》一书由维特根斯坦晚年所作的四组笔记构成。其主题是命题的认识论意义(如“地球在我出生以前早已存在”和“这是一只手”),这些命题是由摩尔作为“捍卫常识”和“外在世界的证明”的例子而提出来的。根据N.马尔科姆在他的《回忆录》中的记载,这些笔记来自维特根斯坦与他的讨论,其中包含了维特根斯坦在自己去世之前的感受;“我突然发现自己的智力达到了研究哲学的最佳状态,我曾经绝对地认为自己永远不会再回复到这种状态了。两年多来,幕帘第一次在我的头脑中掀起来”。我们可以通过马尔科姆的《回忆录》了解笔记中的有关材料,比如维特根斯坦关于证实论观点的讨论。以及他对梦幻问题的研究。虽然《论确实性》一书在形式上并不是按照对某些典型的怀疑论论点的回答而组织起来的,但是我在此文中还是要从中取得一些材料,同时也从传统论据中取得一些材料。  相似文献   

4.
怀疑论既可以理解为某种不充分决定性(underdetermination)原理的必然结果,也可以理解为某种演绎闭合(closure)原理的产物。这两种认知原理以及论证方式有何关系呢?在深入分析怀疑论论证结构的基础上,布鲁克勒(Anthony Brueckner)认为怀疑论论证必须求助于不充分决定性原理,但不必求助于演绎闭合原理(Brueckner,pp.827-835)。科恩(Stewart Cohen)则认为这两种认知原理为两种独立的怀疑论论证提供了基础,但逻辑上基于演绎闭合原理的怀疑论论证(简称为演绎闭合论证)比基于不充分决定性原理的怀疑论论证(简称为不充分决定性论证)更难以反驳(…  相似文献   

5.
先验论证论题是60年代以来的英美分析哲学界的一大热点和争论点。斯特劳森的先验论证出现在其描述的形而上学建构的最根本的方面诸如对概念图式、物质物体和他心等的论证当中,这突出地表明了先验论证作为一种形而上学的论证方法的性质。先验论证的目的在于确立经验的先天要素,试图通过建立概念之间的某种必然的联结而为形而上学奠基,同时它还具有一定的驳斥怀疑论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规则遵循悖论(the rule-following paradox)及其相关问题源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它是后期维特根斯坦论述语言的运用及其意义方面的一个重要议题。克里普克在《维特根斯坦论规则和私人语言》中对该问题进行了系统阐释并提出了怀疑论解决方案。在这一解决方案中,他暂且接受意义归因中语义事实的缺失和怀疑论论证的结论,同时拒绝扩展这种论证而导致彻底的意义怀疑论。  相似文献   

7.
我们何以知道?又何以相信?我们如何确保知识的可靠性?这些一直是知识论关注的中心问题。而我们对知识和信念的关注有无一种系统性和规则性的特征?这是认知逻辑探求的中心。与知识论的确证知识和回应怀疑论两大基本任务相并行,当代认知逻辑发展出可能世界框架下关于知识和信念的形式语义学,以求澄清认知概念和语境并拒斥怀疑论。以知识与信念为研究旨趣,认知逻辑与知识论越来越表现出相互的融通,特别是二者对葛梯尔问题和怀疑论他心问题的共同探讨,使得认知逻辑更加具备一种形式知识论的特征。一、知识三元定义及其影响“知道或相信”在传统…  相似文献   

8.
"他心问题"是近代以来知识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它关注的是他人或他物是否存在与我相类似的心灵状态或意识状态的问题。处理他心问题的两大当代基础理论方案分别是推论主义和非推论主义。通过分析这两大基础理论方案可以发现,在应对关于他心的怀疑论时,推论主义无法应对极端版本的怀疑论,非推论主义则无法应对温和版本的怀疑论。而一旦我们按照某种方式把推论主义与非推论主义各自的优势相结合,那么就可以构造出一个处理他心问题的新方案——复合方案。本文所提供的这样一种复合方案不但可以有效应对来自(温和的与极端的)两个版本怀疑论的挑战,而且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关于他心的完整理解。  相似文献   

9.
骆长捷 《世界哲学》2015,(3):65-70,160
斯特劳森对关于外部世界和他人心灵的怀疑论的反驳通常被看作某种先验论证。B.斯特德(Barry Stroud)批评斯特劳森的先验论证建立在实证原则的基础上,不能成功反驳怀疑论。斯特劳森在《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一书中对斯特德的批评作出了回应。他认为,描述的形而上学所坚持的是一种温和自然主义立场,它并不打算诉诸理性论证来反驳怀疑论,而仅仅满足于说明怀疑论的无效性。先验论证的主要工作不是为了反驳怀疑论,而是为了展示概念图式的主要结构性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揭示描述形而上学的自然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0.
怀疑论,常识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敏 《现代哲学》2007,12(4):101-106
文章依次分析比较了摩尔、马尔科姆和维特根斯坦应对怀疑论的方式及各自的论证技巧,展示了常识在何种程度上能够给出一种避免怀疑论的基础。文章认为摩尔和马尔科姆的论证都是不充分的,维特根斯坦关于语法命题与经验命题的区分补充了其中缺失的部分,其中起作用的是一种游戏误置论证。这意味着,能够避免怀疑论的是一种实践态度。  相似文献   

11.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指出,怀疑论用证据是不能被反驳的,其问题无意义。他认为,怀疑论提出了一个不应该提出的问题,其根源在于:语言的逻辑被误解了,把逻辑的陈述当做经验的陈述,以为逻辑的东西外在于主体,可以修正,也可以是错误的。怀疑论之门从此打开。其实逻辑构成了我们述说、疑问、思考的东西。我们可以说真假,但逻辑展现在我们所说中,不能被我们以语言做外在说明。逻辑的问题不能从逻辑以外来回答。怀疑中有不怀疑和不可怀疑的东西,否则怀疑就寸步难行。对此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有深入的分析。怀疑论是语言游戏的一个部…  相似文献   

12.
一个哲学家是否有可能既是怀疑论者,又从事建构性的哲学(文中建构性的哲学是指那种目的在于为知识的进步提供一种建设性的贡献的那种哲学性的理论化,或者那种不是纯粹批判的哲学方法)?本文将论证,休谟和维特根斯坦正是这样的哲学家。他们的怀疑论与他们关于哲学探索的本性和目的的观点是相容的,并且具有从他们的形式相似的怀疑论而来的相似的元哲学。休谟认为,我们最基本的信念并没有奠基于我们的理性之上,而且理性自身也是不可信赖的。例如,他在《人性论》中论述了我们天赋能力的可错性,想象在形成我们的重要信念中的重要作用,我们信念的自…  相似文献   

13.
这篇短文的目的是就休谟可能怎样批判康德认识论的某些基本观点提出一些假设。随着这个主题的自然展开,我也要对K. 鲍波尔的归纳观点以及他对经验主义意义标准的批判提出几个问题。无疑,康德知识论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克服休谟的怀疑论,为一些实际知识的基本原则确立绝对的确实性。人们说,虽然康德承认休谟把他从“独断论的睡梦”中唤醒,但是他由于温和地接受了先  相似文献   

14.
根据逻辑推理论,逻辑常项的意义是由它的引入和消去规则确定的。普莱尔(Arthur Prior)提出的tonk对推理论构成了严重挑战。库克(Roy Cook)最近构造了一个禁止传递性的相干的逻辑系统,即Tonk-逻辑,并借助四值语义学重新定义了Tonk-后承概念,在这种概念之下,tonk的引入规则和消去规则都是有效的,同时系统还不是平凡的。本文探讨了保守性与常项的引入和消去规则的协调性之间的联系,并定义了两种较强的协调性概念,即HCU-协调性和HML-协调性概念。借助这两个概念,本文论证,tonk不是HCU-协调的也不是HML-协调的,因而它不是合法的逻辑常项,Tonk-逻辑也不是一种合法的逻辑系统。  相似文献   

15.
王聚 《世界哲学》2020,(1):93-102
当代彻底怀疑论主张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是不可能的。回应怀疑论攻击尤为棘手的地方在于,怀疑论挑战看似以悖论的方式出现并且展现为知识理论内部的一个根深蒂固的矛盾。理想的反怀疑论方案不能仅仅拒绝这一怀疑论论证,还必须消解怀疑论者在认知层面塑造的虚假理想型。以J.奥斯汀(John Austin)和B·斯特劳德(Barry Stroud)关于两种认知评价之关系的争论为基础,借助维特根斯坦对于枢纽命题的讨论并结合当代知识论的最新发展,最终可以消解怀疑论者所塑造的虚假理想型并揭示哲学怀疑论的意义与限度。  相似文献   

16.
柴伟佳 《现代哲学》2016,(3):105-110
以笛卡尔和阿格利帕为代表的全局怀疑论的论证结构表明怀疑论暗含着对于知识之理解的三个预设:1.关于证成的内在主义观;2.关于真理的实在论;3.关于知识的不可错论,这三个预设与柏拉图对"知识"的传统定义——JTB理论是相一致的,而葛梯尔问题的提出表明这种对知识的定义是有缺陷的,从而为我们解决怀疑论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先验论证曾被寄予反怀疑论的厚望。尤其在当代知识论领域,面对彻底怀疑论的挑战,先验论证的反怀疑论作用亟待说明。经过斯特劳德对强先验论证的批评,哲学家们开始探索先验论证的弱化使用方式。斯特劳德认为弱先验论证的"不可或缺"与"无懈可击"两个特性具有独特的反怀疑论功效,但有批评意见指出,弱先验论证面临认知辩护缺失的问题。经过分析可以发现,批评者不仅错误地缩小了认知辩护的范围,还误解了信念系统中不同命题所扮演的角色。总而言之,弱先验论证可以回应认知辩护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18.
如果我们要对道德价值获得一种更令人满意和清晰的理解,我们就必须放弃个人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这是确实性的要求。这种要求是个人在其独特生活中仅仅把自己作为他的目的的要求,是自我-决定的要求,在涉及独特生活时,也是对他人-决定的排斥。允许其他的人成为一个人独特生活的决定因素,其一种方式就是依靠选择自己的生活,不仅仅把自己,而且也把别人当作这种生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列举了传统自然神学与英国自然神论两种不同的神学流派,以及历史上对英国自然神论做出的反思。传统自然神学并不将上帝的存在视为需要证明的对象,而是隐含的前设;而英国自然神论却要在毫无前设的条件下,从自然界的实存去证明上帝的存在。对此,怀疑论哲学家和视基督教为天启宗教的神学家对其做出了批评,认为上帝存在应当是论证的前提而不是论证的目的,而且在无前设的情况下从自然界去推导上帝的属性是徒劳的,不可能使人仅仅通过自然而理解基督教的上帝。  相似文献   

20.
亨迪卡对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论证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方式.他将“我思”论证同戏剧作类比,指出“我思故我在”中的两个“我”属于不同的辨别系统.这种跨越不同辨别系统的推理并不一定能成立,因而笛卡尔的论证中有潜在的问题.但借助电视里真人扮演自己的现象以及命名关系这一“概念事实”,亨迪卡论证了“勒内”可以证明“笛卡尔”的存在.亨迪卡最后指出,这种戏剧类比理解之下的笛卡尔论证同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证明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