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我国伊斯兰教育的现代化过程中,伊斯兰教著名教育实践家达浦生先生(1874-1965)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我国20世纪著名的回族伊斯兰教育家之一,达浦生始终以振兴、弘扬伊斯兰教为己任,一生致力于我国伊斯兰教的教学实践和发展创新。达浦生作为中国伊斯兰教育实践家,其教育思想经过他数十年办学实践的印证;他的内容丰富的论著《伊斯兰六书》,对于教育思想也有较为具体的阐述。一、达浦生的主要教育实践达浦生的教育实践始于光绪二十三年(1899年),他创办了六合广益小学,该校是我国最早的新式回民学校之一。1898年北京发生戊戌变法,进步学者…  相似文献   

2.
正本人是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的首届毕业生,生于传统的回族家庭,自幼受过伊斯兰的启蒙教育。新中国成立前后,除了在河南、山东完成了9年的义务教育外,还受过3年传统的伊斯兰经堂教育,从而为在北京回民学院(阿专班)、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接受4年的新式伊斯兰教育创造了条件。当年伊斯兰文化氛围和园丁的辛勤栽培使本人和同窗好友们在伊斯  相似文献   

3.
<正>达浦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回族伊斯兰学者,回族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终其一生用自己的实践阐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虔诚的穆斯林,用爱国爱教谱写人生传奇的经历。达浦生的第一身份是阿訇,从少年时就在六合南寺、南京常巷清真寺接受伊斯兰经学教育,青年时又北上京城,授师于牛街礼拜寺伊玛目王宽门下,继续深造伊斯兰经学,并挂帐穿衣,成为经堂教育培养的一名出色阿訇。在他  相似文献   

4.
2005年4月24日的北京,风和日丽,北京回民学校的全体师生、包括成达师范、回民学院、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在内的历届校友,以及各界来宾6000多人,从四面八方云集该校绿草如茵的大操场集会,隆重庆祝这所民族学校建校80周年,这在回族穆斯林教育史上是一件大事。人们从校庆纪念画报上既可领略曾为缔造、发展这所民族学校呕心沥血的仁人志士的英姿,也能见到在各个历史时期在校教书育人的辛勤园丁的风采。而赫然名列群英榜首的就是以穆斯林教育家著称的马松亭阿訇。提起马松亭阿訇就不能不从“四大阿訇”说起:有人说,达浦生、王静斋、哈德成、马松亭…  相似文献   

5.
宁夏回族自治区六盘山区的海原县,回族聚居比较集中,人口约占全县人口的70%。山区居民文化水平低,回民尤差。由于回族子弟入学率很低,广大回民迫切需要文化,迫切企望子弟都能入学念书。为了改变回族人民子弟受教育难的状况,县政府于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西城区办起了回民幼儿园 北京市西城区办起了第一所市立回民幼 儿园,并从1983年9月1日开始招收回族幼儿入托 北京市西城区委、区政府对回族干部、职工孩子入托难的问题非常重视,曾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西城区教育局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和北京市少数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决定将绒线胡同幼儿园改为回民幼  相似文献   

7.
南京建邺回民医院自1988年建院以来,热情为回族穆斯林服务,前不久,为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南京市有七万多回族穆斯林,而建邺区又是全市回民集中居住区。为尊重回民群众的生活习惯,方便广大回民看病就诊,早在1954年,南京市就建立了回民诊所。“文革”期间改为街道卫生院,1988年7月正式改名为“南京建邺回民医院”。这是全省建立较早的一所回民医院。  相似文献   

8.
<正>“甘肃回民教育促进会”最早称为“兰州回教劝学所”,由时任甘肃提学使马邻翼联合在兰回族贤达于1913年创办的民间教育组织,会址设在兰州酒泉路清真寺内1,是近代回族知识分子在西北地区躬行“教育救国”事业的重要实践。该组织自创办起历经多次改组:“兰州回教教育促进会”(1918年起)“甘肃回教教育促进会”(1927年起)“甘肃回民教育促进会”(1938年起)“甘肃回族教育促进会”(1949年起),到1953年结束使命。它存续四十载,是我国成立时间较早、活动时间较长的回族文化社团2,见证并助推了甘肃回族近代爱国意识觉醒、冲破畛域、救亡图存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
我含泪读完了“红旗飄飄”第10集所载我校党委第二书记陈靜波同志写的“回民之母”这篇文章。一位回族母亲英雄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为偉大的母亲而感到自豪和光荣,被英勇牺牲的母亲鼓舞着、激励着。陈书記曾在回民支队工作过和回族人民一起斗爭过,共享过战斗胜利的欢乐。他特别了解回族人民斗爭的精神和回族人民的生活。他关怀回族同学的成长和进步,常到我們食堂去,了解我們生活,多次給我們讲回民支队生动的斗爭故事,使我們受到很大的教育。在艰苦的岁月里,在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0.
正引子自清帝逊位,民国成立以来,陕西回民在民族自觉的召唤下,因时、因事成立了一些民间自治组织。民国初年,为唤醒民智,倡导新式教育成立了中国回教联合俱进会陕西支部。该俱进会由王宽(字浩然)阿訇、侯德山等人发起在北平成立。其宗旨是"联合国内回民,发扬回教教义,提高回民知识,增进回民福利。"民国十二年至十八年(1923年—1929年),陕西关中地区连年干旱,最终酿成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