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孔子基金会是国家支持的全国性的民间学术团体。中国孔子基金会一成立,即在《公告》和《章程》中明确宣布:本会宗旨是团结与组织全国学术界对孔子、儒家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进行历史的、全面的、系统的、深入的科学研究,根据实事求是、去粗取精、古为今用的原则,发扬孔子、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优秀传统,为丰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实现四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同时宣布,联络、组织海内外学术界的朋友,在孔子研究领域作出成绩,以期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有所贡献。后来又确定研究对象为五个,即孔子、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  相似文献   

2.
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暨《孔子研究》杂志,于1986年4月26日至30日,在孔子故里曲阜召开首届春季学术讨论会。与会者有会长匡亚明、主编辛冠洁及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编辑和新闻工作者70余人。会议讨论了《孔子研究》杂志的办刊宗旨,有关孔子、儒家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以及基金会今后的学术活动等问题。会议着重讨论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问题。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构成,有四种意见。一种认为就是孔孟之道的儒家学说,这是封建统治阶级一贯提倡的。另一种认为不仅仅是儒家学说,但研究它有利于把握中国传统文  相似文献   

3.
梁绪敏  贾继海 《管子学刊》2013,(4):69-71,90
曾子是传播孔子儒家学说的关键人物之一。如果没有曾子的努力,中国古代文化中儒家学说的传播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在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在儒家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儒家文化的发展中,曾子的贡献是巨大的。曾子既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又有其发展和建树,为包括儒家精神在内的中国古代文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国孔子基金会文库》征稿简章一、《中国孔子基金会文库》(以下简称《文库》)是为征集孔子、儒家以及同儒学有联系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的优秀著作而设立的,旨在总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推动当代人文学术与社会科学的发展进步,迎接中华文明的再度腾飞与辉煌...  相似文献   

5.
孔、孟、荀义利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义和利的关系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中国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不同的思想家从各自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不同的义利观,并且相互争论,形成所谓“义利之辩”。人们对义利观的讨论始于先秦时期,两千多年来,儒家的义利观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孟子和苟子是其后的两位大儒,是孔子思想的最具代表性的继承人。孔子、孟子和苟子的义利观基本代表了儒家的义利观,因而,研究他们的义利现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我们在研究孔、孟、苟三子的义利观时,首先要厘清孔孟苟思想的内在联系,并把它…  相似文献   

6.
对于孔子反对“樊迟学稼” ,应当作具体分析 ,不能简单视之为儒家鄙视农业科技的证据 ,而在事实上 ,孔子反对“樊迟学稼”并没有对古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值得注意的是 ,儒家的民本、农本思想推动了古代农业科技的发展 ,儒家经典中所包含的古代农学著作以及农业科技知识不仅是古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成为古代农学家研究农业科技的知识来源 ,从而推动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主席,各位学者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有机会出席中国孔子基金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举办的,纪念世界文化名人孔子诞辰二千五百四十周年大会,感到十分高兴。各位学者不远万里而来,我能与诸位结识,更感荣幸。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儒家学派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大的积极作用。现在我们大家  相似文献   

8.
北宋诸儒论孔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时期,几代儒家学者对孔子的经、道、德、位等进行了反复讨论,相互之间的观点既有承续也有差异,但从总体上看却呈现出内在的发展趋势,即通过重新诠释孔子,一方面推进了儒家学说由汉唐经学向宋明理学的理论转型,另一方面则确立了孔子的学术至尊地位和作为历代皇权师臣的政治地位,对其后几百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马注认为,儒家的典籍中存在上帝(天)等与真主造化万物相关的思想,这是马注认可儒家的基础。然而,孔子、子思、孟子之后,上帝(天)等造化万物的观念没有被后儒所传承,这也是马注对后儒不满的重要原因。对于儒家的圣人孔子,马注从真主造化万物这一理念出发,阐释了孔子所谓的"天"这一造化万物的概念,并基本与真主吻合,这是马注把孔子称为圣人的关键。在对儒家综合认识的基础上,马注提出了扶儒黜异的伊斯兰教中国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说到儒家对于中国古典音乐的意义,就首先要提孔子。孔子对于音乐的论述虽算不上系统,但在春秋时期却绝对称得上丰富。研究表明:孔子对音乐已达到酷好与痴迷的程度;就观念而言,孔子有强烈的礼乐意识;与礼乐相关,他将音乐上升到理想人格的境界;以理想人格为背景,他对谐和与中庸的诉求反映了强烈的精英审美趣味;与这种精英审美趣味相关,他的雅乐与淫乐的判乐原则又反映了强烈的精英与大众划界意识以及反大众文化意识。正是孔子的这些思想导致了儒家音乐理论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1.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们是中国美学思想的奠基者。他们的思想,在几千年的历史上对中国乃至于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内外对老子和孔子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但是对他们的比较研究还有一定的空白。从"道"与"仁","美"与"善","无为"与"仁政德治"三个方面对老子美学思想和孔子美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了解他们的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完善人格和提高人文修养有着启发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先秦儒家对诸子百家的学术批评,始于孔子对道家学派和儒家自身的批评;孔子也批评了早期法家、名家和"小说家"的某些思想因素。孔门"七十子"及其弟子的学术批评,基本发生在儒家内部,其中以子游、子夏、子张间的学术批评和世硕、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之徒相与论性情,"皆言性有善有恶",影响最大。战国中后期儒家对先秦诸子的学术批评,除孟子对杨、墨和荀子对"十二子"的激烈批评之外,对诸子学派最著名的学术批评,是孔子七世孙孔穿对名家公孙龙的批评和孔子九世孙孔鲋及儒者董无心的"诘墨"等。先秦儒家对诸子百家的学术批评,反映了原始儒家的思想特点和价值取向,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3.
<正>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道德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他的基本政治主张是民本主义和天下为公的思想。研究孔子要善于取其精华。历史上有两个孔子,一个是被歪曲的孔子,一个是孔子本人。孔子的孙子和西汉的董仲舒都歪曲过孔子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宋代理学家吸取佛教教义对孔子进行歪曲,后来也不断有人对孔子作这样那样的歪曲。研究孔子要对孔子的著作做慎重的考辨,要把歪曲的纠正过来。例如《论语》上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实际上是民本主义思想的表现,是说人民同意、赞成的要“由之”即听从,人民不同意不赞成的要“使知之”即  相似文献   

14.
<正> 研究孔子思想,必须先读通有关孔子的全面资料,明了对于孔子的各种评价,然后进行科学分析,提出自己的论断。这样,才不致于张冠李戴,错认了人。历史人物的思想体系,由于各自的时代、阶级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以及个人的复杂经历的影响,有着各种不同的类型。孔子思想究竟近似哪一种类型?就我多年比较研究的结果,以为: 孔子思想不同于因学儒家而反儒家、在  相似文献   

15.
正在《论语》中,讨论君子小人的不少,这给中国人一个不太好的印象,好像儒家对君子的要求很多,很麻烦。其实,用儒家的标准做君子,只有一个终极条件,就是真诚。先有"儒",再"儒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但在孔子之前即有"儒"的说法。《周礼·司徒》中说:"师以德行教民,儒以六艺教民。"古代由"师"与"儒"负责教化  相似文献   

16.
一、今日纪念孔子对不对去年是中国世界级文化伟人孔子诞生2545周年,10月上旬20多个国家、地区的近300名学者在北京聚会.隆重纪念孔子,研讨儒学,成立了国际儒学联合会。纪念孔子,研究儒学,是个敏感问题。这些年来始终有人对孔子存有戒心,甚至把孔子、儒学、国学同马克思主义对立起来,把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中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对立起来。孔子是儒家、国学、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问题的焦点总是集中在孔子身上。纪念孔子对不对呢?这不可一概而论,要看处在什么时代。处在动乱的时代或者处在破旧立新的革命战争时代,根本不可能…  相似文献   

17.
先秦儒家的美育思想不仅是后世儒家美育思想的滥觞,而且基本上奠定了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基础。经过孔子、孟子、荀子对美育的发展,存心养性的心理觉察与化性起伪的礼乐教化,成为中国传统美育的两个最基本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 《孔子研究》创刊,是学术界的盛事,我表示热烈的祝贺!研究孔子的春风遍及神州大地,这对于当代振兴中华、发展经济、加强改革,必将发挥重大的作用。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以“中庸”为方法,重视人自身的价值和社会生活的和谐。他整理修订古代典籍、为保存和发展中国历史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几十年如一日诲人不倦,培养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才,同时总结出大量的教学理论原则和方法。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其学说对中国古  相似文献   

19.
孔子的思想在中国的社会史、哲学史、教育史和文化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研究孔子既不是为了尊崇他,也不是为了贬斥他,而是把他的学说和影响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实事求是地作出科学的评价。孔子研究中的分歧意见很多,探讨孔子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是把孔子研究推向前进的可靠途径。对于决定孔子思想面貌的社会因素应当进行多层次的研究。社会形态的转变是一般原因,鲁国的思想文化传统与现实矛盾对孔子的影响是孔子思想形成的特殊原因,孔子的家世对他思想的影响,是形成孔子思想独特风貌的个别原因。具体说,就是以新旧社会的交替为主要线索,通过孔子的生活环境和道路,形成了孔子的思想体系。孔子学说经历三次大的改造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和封建文化的统治支柱,通过官方的提倡、推行,深深地融入了民族文化传统之中。孔子和儒家学说中维护剥削压迫、宣扬专制主义、保守倾向、封建礼教和唯心主义思想应当摒弃,而在发展文化教育方面的建树应适当肯定。  相似文献   

20.
荀子:孔孟儒家的千古罪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荀子:孔孟儒家的千古罪人方尔加从表面上看,荀子大讲特讲儒家道德,大尊特尊孔子。然而实质上恰恰是荀子糟塌了孔子,扼杀了孔子思想中极有生命力的部分。鄙人以为,真正继承孔子精华的是孔子的真诚崇拜者孟子。荀子与孔孟儒家在道德观上确实存在相当大的分歧。荀子"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