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编辑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联合发起的全国唯物辩证法讨论会,1980年12月5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九十多位从事唯物辩证法研究  相似文献   

2.
1981年12月25日至26日,辽宁省外国哲学学会在沈阳召开了会员大会。会上有关同志分别介绍了全国首次日本哲学和哲学史学术讨论会、全国中外比较哲学讨论会、纪念康德、黑格尔学术讨论会和第二次全国外国当代哲学学术讨论会的情况。与会同志讨论了当前外国哲学史研究和教学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讨论集中在异化与人道主义以及如何对待欧洲哲学史这两个问题上面。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第三次全国科学哲学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9月4日——9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81人。提交会议的论文39篇,资料5篇。会议讨论了“科学哲学的对象、内容、方法以及历史、现状、趋势。有关代表介绍了美国、英国、西德、日本和苏联等国科学哲学研究的动向。会议交流了代表们的研究成果,就科学发现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这是上述三个单位第一次联合举办的学术讨论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会议澄清了与开展科学哲学研究有关的一些重要问题,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全国第四次形式逻辑讨论会和全国第五次西方逻辑史讨论会,于8月7日至12日,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形式逻辑方面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逻  相似文献   

5.
1983年9月26日诸葛殷同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讲逻辑要合乎逻辑》一文。此文在同年10月份全国第二次形式逻辑论讨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应。后来在贵州、江苏、湖北等省逻辑学分会年会上,围绕着上述讨论会所提出的各种论点,也有所争论。1984年1月16日《光明日报》又发表了朱煜华、刘维林的文章《也谈“讲逻辑要合乎逻辑”》,与上文商榷。全国第二次形式逻辑论讨会的情况,《光明日报》已于1983年11月7日报导。该讨论会并将编篡论文集出版。现将有关争论的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五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在京的一些伦理学工作者相聚在昌平上苑爱智山庄,举行了一次公正问题讨论会。这次讨论会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伦理学研究室、《哲学动态》编辑部和《中国青年》杂志社群工部联合举办的。下面将讨论会的主要内容做一概述。 一、对讨论公正问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 公正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涉及政治、法律、经济、道德、宗教等各个领域的理论问题。与会者普遍认为,我们以前对公正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编辑部,继六月二十、二十一日召开的北京地区的讨论会之后,于七月十七日至二十四日邀请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部分哲学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继续讨论理论和实践这个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邓力群同志、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周扬同志分别参加了讨论会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逻辑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全国形式逻辑第四次讨论会、全国西方逻辑史第五次讨论会,于1987年8月7日至12日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召开。173位代表和逻辑工作者欢聚一堂,共同就形式逻辑、西方逻辑史的发展、教学改革等重大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议收到论文、资料共99篇。中国逻辑学会理事长周礼全教授致开幕词。他指出,自1978年全国第一次逻辑讨论会以来,我国的逻辑学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形式逻辑教材的改革已经吸取许多现代逻辑的新成果。还有不少同志在逻辑与自然语言的结合方面作了可贵的努力。十年  相似文献   

9.
为纪念毛泽东重要哲学著作《矛盾论》、《实践论》发表五十周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以下简称《正处》)发表三十周年召开的毛泽东哲学思想讨论会于1987年8月25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这次讨论会是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等八个单位联合发起的。中央顾问委员会及有关单位的领导同志王首道、江华、李德生、杨超、韩树英、钱抵千等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并讲了话;胡绳、王忍之、李曼村、钱抵千等同志出席了闭幕式并讲了话。会议集中研讨了新时期如何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哲学思  相似文献   

10.
<正> 一九八九年可说是中国的“儒学年”。这一年恰届孔子诞生二千五百四十周年,为此中国举行了好几个有关孔子和儒家的讨论会,而十二月十八日至二十一日复旦大学举行的《儒家思想与未来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是其中最后的一次。有美国、联邦德国、香港及中国大陆学者共六十多人出席了这次讨论会。虽然这次讨论会与近几年来同类的一些讨论会比较,在命题和范围上似乎并无大的  相似文献   

11.
全国党校哲学讨论会于6月18日至29日在江西庐山召开。会议的内容是交流在党校的哲学教学工作中如何进行党的思想路线教育的经验;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重点,讨论哲学教学中提出的若干理论问题。 代表们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党校在干部轮训中,对学员进行党的思想路线教育的经验,认为这个教育对提高学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逻辑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四次形式逻辑讨论会、全国第五次西方逻辑史讨论会于1987年8月7至1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参加会议的共有170余人。大会以两个讨论会的会议内容为主,其间穿插进行了中国逻辑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的活动议程,包括全国逻辑学会理事会的换届、选举等。两个讨论会采取大会联合发言和会下分组讨论的形式对形式逻辑和西方逻辑史的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共有八位同志作大会专题发言。李先焜的发言题目是“指号学与逻辑学”,他认为,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指号,即语言符号,而不是思维。逻辑学对语言符号的研究与语言学对语言符号的研究,侧重点不同。逻辑学主要研究语言符号的意义和内在推理关系,研究语言的深层结构,  相似文献   

13.
6月8日,北京市语言学会普通语言学组在北京语言学院讨论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会议由北京市语言学会副会长胡明扬同志主持。参加讨论会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外贸学院等单位的约四十位同志。会前印发了伍铁平同志的论文《思想和语言孰先孰后》(载《北方论丛》1980年第1期)。  相似文献   

14.
为纪念《实践论》、《矛盾论》发表50周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30周年,第四届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讨论会于1987年8月25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与会者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哲学工作者100余人,收到论文80多篇。这次会议着重讨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全国第四次医德学术讨论会在南宁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卫生部批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天津市卫生局、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医学辩证法研究会、《健康报》社、《医学与哲学》杂志社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国第四次医德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0月13日至18日在广西南宁市召开。来自全国二十三个省、市、自治区的各级卫生行政、医学教育和医疗、科研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同志、医学科学工作者、理论研究工作者,以及新闻出版界的同志共  相似文献   

16.
由《人民日报》理论部、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教学与研究》、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委党校、《中州学刊》等单位发起召开的“改革开放与人生价值观”讨论会,于1993年5月4日至8日在郑州召开。30余人出席会议。这是继全国人生价值观多次讨论会之后的又一次讨论会。会上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人生价值观产生的变化。在充分肯定积极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在人生价值观方面产生的一些消极影响。会议讨论了“人本主义价值论”或“需要价值论”问题。有的同志提出以满足人的需要界定价值是错误的。它将使用价值看成价值,有用即有价值。而价值指的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哲学史学会华东分会、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所,于1980年11月26日至12月2日,在杭州市召开了宋明理学专题讨论会。出席这次讨论会的有来自华东各省、市和北京、黑龙江等地高等院校,社会科学研究杂志、出版社的中国哲学史专业工作者八十多人。日本学者深泽助雄和瑞士学者耿宁也参加了会议,并作了关于日本和欧美研究宋明理学概况的发言。这次讨论会收到专著和论文二十篇,从不同角度对理学提出了一些新见解。这次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相似文献   

18.
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和湖南师范大学政治系等八个单位共同发起的全国老子学术思想讨论会,于1985年11月10日至15日在湖南省湘潭市召开,来自全国21个省、市的140余名专家、学者、中青年思想史研究工作者参加了会议。这是继1983年成都《山海经》讨论会、1984年武汉《易经》讨论会之后,又一次讨论“三经”的盛会。会议重点讨论了老子学术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及其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1985年10月18日至20日,日本道教学会在弘前大学召开了创立35周年的纪念讨论会。以后,在1986年11月出版了由秋月观瑛主编、野口铁郎和福井文雅助编的文集《道教研究的进展——对其现状和问题的考虑》,文集汇编了纪念讨论会上的各项报告,计有:《道教和隋唐的历史·社会》(砂山稔),《道教思想的研究和问题点》(福井文雅),《道藏的编成与有关问题》(尾崎正治)、《中国小说及道教——兼述<续金瓶梅>  相似文献   

20.
《群众》1980年第3期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著作研究德国是马克思主义的故乡吗?张红旗 《齐鲁学刊》1980年第2期实践在马克思世界观转变中的作用—兼 评西方的“马克思学”陈良瑾《内 蒙古社会科学》1980第l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论列宁哲学思想的 发展与普列汉诺夫著作的关系王荫庭 光明日报2980年4月24日全面评价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薛文华等《吉林师大学 报》1980年第1期论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刘纲纪等《武 汉大学学报》1980年第2期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不容混淆《人民 日报》特约评论员人民日报1980年 4月3日 哲学在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