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人都知道,身体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如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等。事实上,心理“营养”也非常重要,若严重缺乏,则会影响心理健康。那么,人重要的心理健康“营养素”有哪些呢? 首先,最为重要的精神“营养素”是爱。爱能伴随人的一生。童年时代主要是父母之爱,童年是培养人心理健康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若得不到充足和正确的父母之爱,就将影响其一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很多成年人的心理障碍都与童年缺少父母之  相似文献   

2.
一般人都知道,身体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如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等。事实上,心理“营养”也非常重要,若严重缺乏,则会影响心理健康。那么,人重要的心理健康“营养素”有哪些呢?首先,最为重要的精神“营养素”是爱。爱能伴随人的一生。童年时代主要有父母之爱。童年是培养人的心理健康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若得不到充足和正确的父母之爱,就将影响其一生的心理健康发育,很多成年人的心理障碍都与童年缺少父母之爱有关。少年时代增加了伙伴和师长之爱,青年时代情侣和夫妻之爱尤为重要。中年人社会责任重大,同事、亲朋和…  相似文献   

3.
赵倩 《大众心理学》2022,(12):13-14
<正>电视剧《脱身》里面有个桥段,男主人公向女主人公提出离婚的要求,女主人公很疑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时男主人公突然很激动地压低声音并有些悲怆地说:“你看不见我,你就是看不见我……”为何“看见”如此重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里指出,人在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之后,会产生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我们都需要在与他人互动和联结中汲取心理营养。  相似文献   

4.
研究爱,是因为生活需要爱。物质文明进步离不开爱,精神文明建设更应以爱为基石。各种法律是基于人性之恶的假定而建立起来的,其功能是“教人不得为非”,因此,法律对社会生活所进行的调节是消极的。各种伦理道德则旨在“教人应当为善”,其中的主要内容便是强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因此,伦理道德对社会生活的调节是积极的。在教人扬善去恶方面,儒学之仁和基督之爱堪称典范。儒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其伦理道德对中华各民族产生深厚的影响,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明末清初,天主教传入中国,十九世纪中叶基督教新教也随着中…  相似文献   

5.
帖前1∶3 信徒属灵生命之特有品质就是信、望、爱。而“因信心所作的工夫,因爱心所受的劳苦,因盼望……所存的忍耐”则是信徒属灵生活的三大必然表现。其中,“因爱心所受的劳苦”即“爱心的劳苦”,也是神对每个事奉者必需的要求。 爱,必然会付出代价,也必然会因为爱而主动、乐意地去  相似文献   

6.
爱海拾零     
张才彬 《天风》2002,(4):48-49
在美国有这么一段格言:没有一种服装比爱更合身,没有一种装饰比爱更迷人,有人说无美就无爱,实际上相反,无爱才无美。瑞士有一位教育家也曾说:“爱的启示,就是对世界的拯救!爱是缠绕大地的一根韧带。”而荷兰人梵高则说“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另有一位哲人则更为严肃地指出:“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将变  相似文献   

7.
心理保健——一个亟待发展的领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们在努力创造现代物质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更多的心理上的困扰,心理健康问题的显露和日益严峻的势态,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关于“健康”的定义,而把心理健康列为“健康”的除身体健康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不同阶层心理健康观念及需求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开放式和封闭式问卷调查法 ,对不同阶层共 483人的心理健康观念及心理健康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 1 )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的人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观念具有显著差异。 ( 2 )人们认为 ,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的最典型特征是“处世乐观、热情、诚恳”和“心平气和、与世无争、乐于助人”。 ( 3 )心理不健康的人或心理变态的人所表现的最典型特征是“性格孤僻、与人不合群”和“对生活失去信心、悲观”。 ( 4)虽然不少人认为心理健康与咨询工作者当前最急需开展的工作是“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卫生服务” ,但只有极少的人能够正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需求 ,提出自己需要心理健康服务或咨询。  相似文献   

9.
军人心理健康是军人心理素质的核心,是军人思想政治素质、军事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是部队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军事院校是培养军事人才的基地,正确把握军校学员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广大学员了解自身心理状况,掌握应付心理冲突、心理紧张和心理压力的方法,对于提高学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为“打得赢”和“不变质”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确保学员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的市场经济社会人际关系会不会“以利相交 ,利尽而疏”?一个人究竟还能不能交上一些超越利益关系的真朋友 ?换句话说 ,还有没有不“以利相交”的朋友 ?如果这里的“利”仅指钱、财、商品、机会等物质利益 ,那回答是“能”;如果这里的“利”是指包括所有社会资源的广义利益 ,那回答则是“不能”。此话怎讲 ?第一种回答的意思是说 ,即使在市场经济社会 ,也会有不以物质利益为基础的朋友。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 ,大而划之 ,可有生理需要、心理需要和文化需要之分。物质利益基本上只能满足人的生理…  相似文献   

11.
现代格言说:“储蓄金钱不如储蓄健康”,而“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所言极是。心理健康不健康,很重要的方面是指面对挫折和压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化解能力强不强,换句话说就是“抗挫力”够不够。不够,就要多储蓄。  相似文献   

12.
一位朋友,爱发脾气,劝之,则言:“我工作忙,还要还房贷,压力那么大,发点脾气也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13.
上海公众心理健康观的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桑标  宋志虹 《心理科学》1998,21(5):407-411
本研究初步调查了上海公众的心理健康观,发现①上海公众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总体上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一致,多数人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②公众对心理健康内容及心理异常表现的认识与心理学家的标准近似;③“早期教育和家庭环境”、“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及“心理冲突”等三项是影响上海公众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④公众对目前心理医生的认可率不高;⑤约三分之二的公众认为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⑥提出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4.
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中小学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如何在城乡结合部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建立起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观念,才能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校承担“十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的一级子课题《卫星城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人类最崇高的职业之一。他不仅需要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而且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健全的心理结构。 对于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具备真诚的爱心。正如傅霄所说,要得到人们的共鸣,就必须要“爱得深刻”。教育工作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爱的艺术,因为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在于它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青少年。从心理需要看,他们步入学校,一方面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专业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渴望得到更深刻的关怀和爱抚,从而确立自我,成为丰富完整的人。因而,  相似文献   

16.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一个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良性心理对健康的积极作用是任何药物所不能替代的,劣性心理对健康的危害则不亚于任何病源体。 保持心理平衡对身体健康乃至延年益寿都至关重要。在人生长河中,心理涟漪难免,为此,有关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心理健康的人?对此,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有的说,“没有症状就是心理健康”;有的说,“良好的习惯多于不良的习惯就是心理健康”;也有的人说,“个人的行为能为社会所接受就是心理健康”;还有人说,“心境快乐就是心理健康”。存在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集心理健康理论之大成,提出心理学应着力研究最健康人的培养。他提出了近20条  相似文献   

18.
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应急救助是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突发公共事件需要心理救助,心理救助也是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的组成部分.严重突发事件的心理健康服务包含事前的准备、应急和善后的完整建构.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健康服务的应急预案应包含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完整的过程评估、分级分类的响应、强有力的应急救援保障、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在运作上应该遵循综合预防、协同应对和规范管理三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刘立权 《天风》2020,(1):12-13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是一个活的、有生命、有温度的身体,不是死的、冰冷的。教会发展需要各种完善的规章制度,同时也需要每一个人有爱主爱人之心,爱可以使冰冷的制度变得温暖。爱是教会行政管理的基础,是教会行政管理者属灵生命的特质,教会行政管理是一种属灵的恩赐。“神在教会所设立的……治理事的。”  相似文献   

20.
张艳 《天风》1995,(7):4-5
爱是一种哑子能够讲,聋子也听得懂的语言。爱能使人与人之间生活得更加和谐,爱也能把人的心牵引得更紧密。爱能使大地充满了生机,爱能使万物复苏。法国作家拉马丁曾说过:“爱,是每一颗心灵中最美丽的黎明。”人间有朋友之爱、兄弟姐妹之爱、夫妇之爱、情侣之爱等,但无论哪一种爱都比不上母亲爱儿女。母性之爱,那是与生俱来的,那是一种只求施予,不求回报的爱。中国古代诗人孟郊笔下母亲的形象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