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摄制《中国道教斋醮·茅山卷》录像片,我查阅了有关资料,又多次赴茅山采访、调查,现将我对茅山道教音乐的情况和看法列如下。一、茅山道教音乐的历史资料在全国道教中是记载最多的地区之一江苏省茅山,原名句曲山,西汉景帝时,咸阳茅氏三兄弟(盈、固、衷)在此修道,被后人尊奉为三茅真君,山亦易名为“茅山”。南朝梁陶弘景(456—536)在茅山创立了“茅山派”的道教科仪和音乐,茅山派即上清派,隋唐时代又为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等人竭力推崇而名声大振,该派从肖梁至北宋中期,鼎盛数百年,一直为道教主流,与龙虎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强茅山宫观管理,满足群众宗教活动的需要,尽快培养一批有道教常识,能进行宫观宗教活动和管理宫观事务的道教人材,经茅山道协理事会研究,决定招收十五名年龄在十八周岁至二十周岁,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信徒,在茅山“元符官”举办一期“道教知识培训班”。学习班主要学习道教知识和茅山道派的斋醮仪范,时间定为一年。正乙派仪范课由茅山道院老道长兼任,全真派仪范教师从外地聘请,道教知识课由从中国道协道教知识专修班毕业回来的学员讲授。学员学习期间要遵守培训班的“学员守则”和茅山道院的“规章制度”。现在“培训班”的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道教徒的经忏业务水平和道教音乐的演奏技能 ,更多地掌握道教文化知识 ,经句容市道协理事会研究决定 ,于 1 999年 7月1 5日至 1 0月 1 5日举办第七期经忏培训班。7月 1 5日 ,培训班开学典礼在茅山元符宫举行。本期学员共有 2 0名 (茅山道院 8名学员将同时参加此次培训班的学习 ,苏州太仓道协1 0名 ,镇江 2名 ) ,文化程度都在高中以上。受太仓道协和镇江三茅宫的委托 ,学习期间 ,学员们将系统地学习茅山道教斋醮科仪、音乐理论和道教文化知识等课程。茅山道院举办第七期经忏培训班@何春生…  相似文献   

4.
茅山道院道教文物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茅山道教文物博物馆经过一年多的积极筹备,已于1996年4月1日前正式对外开放。馆址设在茅山道院的九霄万福宫内。1983年落实宗教政策后,茅山道院的宫观建筑得到了修复,茅山道教协会对于保护文物古迹十分重视,曾多次派专人...  相似文献   

5.
1992年3月6日,香港道教代表团一行数人,来江苏句容茅山道院谒祖进香,迎请三茅祖师神像,受到了茅山道教协会会长、茅山道院住持朱易经道长的热情接待。朱会长向客人们介绍了茅山道教的历史沿革及茅山道教的近况,并为他们迎请的三尊木雕的茅山三茅祖师神像,举行了隆重的宗教仪式。他们对三茅祖师非常信仰,从1989年4月起,每年都专程来茅山道院祖坛奉谒进香。  相似文献   

6.
一德 《中国道教》2003,(1):34-34
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道教文化研究中心郑志平、潘一德道长主编的《茅山道教文集》一书,已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于2002年10月出版发行。全书约16万字,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茅山上清派奉行的《三茅经》、《黄庭经》等浅注;第二部分为道经传奇故事,设经文提要,灵验记述;第三部分为论……  相似文献   

7.
全国宗教界青年代表人士考察学习团在来江苏考察访问期间 ,于 9月 2 4日参访了茅山道院。本次考察团由来自全国五大教的九届全国青联宗教界委员组成 ,共计2 9人。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道长任考察团团长。为了迎接考察团的来访 ,茅山道院举行了隆重热烈的欢迎仪式 ,并为考察团演示了茅山道教斋醮科仪。杨世华会长代表镇江市道教协会、镇江市青年联合会 ,接待了考察团一行。考察团对茅山道院近年来的变化深加赞许。张继禹团长勉励全体道众要继续努力 ,“践行生活道教 ,实现人间仙境” ,为道教在新时期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全国宗教界青年代…  相似文献   

8.
在党的十五大召开之际,句容市道教人士积极地用实际行动为党的十五大献上一份厚市L。茅山道院是全国重点道观,也是我市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为配合’听旅游观光年,在市宗教旅游局的领导下,今年茅山道院一是将山下至山上的4.5公里的盘山公路进行了路面拓宽,目前已保质保量地竣工通车,使茅山风景区的旅游环境大为改观,整个沥青混凝土路面宛如一条黑色的卧龙,盘踞在绿色的山峦之间。二是在茅山道院的元符宫营建了道祖广场工程,不但象征着道教事业的兴旺发送,更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强盛,目前工程进入安装阶段,可望年底对游人开放。…  相似文献   

9.
最近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由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提出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5 1 8处 ,其中作为道教活动场所开放的有北京白云观和登封中岳庙。这两处道教著名宫观被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不仅体现了政府对道教文物和道教信仰的重视与尊重 ,也将对这二处宫观的文物保护和开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北京白云观、登封中岳庙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0.
1991年9月26月至27日,马来西亚茅山教五馆总坛支流门辈一行26人,由茅山教李天师带领赴江苏茅山道院奉香祖坛。此系马来西亚茅山支流门辈来茅山祭祖认同的第一个团,他们的前来,受到了茅山道院的全体道众的热烈欢迎。在道院的两天中,茅山道院道众和马来西亚道教同门欢聚一堂,共叙遭谊。茅山道协杨世华副会长向客人介绍了茅山道教历史、茅山道院近况和发展前景。李天师也介绍了马来西亚茅山道教的活动和发展情况,并向茅山道院赠送了锦旗一面、捐助马来西亚币三千多元、香烛六箱。道友们参拜了三  相似文献   

11.
卷首语 《上清大洞真经》为道教上清经系之首经,且为上清经箓派的重要经典,此经在东晋盛行于世,是东晋后期出现的一部极为重要的道经,奉此宝经者,后来逐步形成了道教上清派。上清派,又称“茅山派”、“茅山宗”。《上清大洞真经》历朝被居住在茅山的高道与隐士继承和弘扬,其中梁陶弘景为此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以此为开创独特的“茅山宗”奠定了神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茅山道教文化研究室潘一德道长编著的《茅山道院简史》一书 ,于 2 0 0 1年 8月份已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十章 2 1万字 ,图文并茂 ,有彩色插图 8幅。该书由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作总序 ,江苏省道教协会会长杨世华作序。茅山是中国道教名山 ,道教上清派发祥地。本书作者以自身信仰为基础 ,从理论的角度叙述了茅山道教神仙信仰的历史背景、思想渊源、形成、演变与文化内涵。书后附录有金元之际王重阳创立全真道与七真简史、《重阳全真集》的教义、道学文集及道学小辞典。该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茅山道教和茅山宫…  相似文献   

13.
<正>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全国道教界的努力下,道教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已经得到有效改善。目前全国经批准的道教院校有10所,其中6所已经开展专科以上教学,有在校生250人。此外还有5所院校已启动筹备工作。我们还通过与国家重点高校联合办学、举办玄门讲经等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4.
西安八仙宫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东关长乐坊,始建于宋代。1983年,西安八仙宫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2010年12月29日,在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  相似文献   

15.
简讯     
浙江省温州市道教协会于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廿五日在温州市市郊雪山紫霄道观正式成立。来自各地的七十二名道教界人士,代表一千多名道教徒出席了首届代表会议,中共温州市委统战部季部长、市宗教事务局局长莅临会议并讲了话,中国道教协会发了贺电。(同昌) 陕西省原有全国重点道教宫观五座。最近,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佳县白云山、户县重阳宫、陇县龙门洞等三座道教宫观被  相似文献   

16.
茅山道教自东晋魏华存正式创立以来,一直被崇奉不衰;隋唐时代为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等人竭力推崇而名声大振,该派从肖梁至北宋中期,鼎盛数百年,一直为道教主流,与龙虎山、阁皂山同为道教著名的三大符箓派。嘉熙三年(1239),宋理宗命正一道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提举三山(龙虎山、阁皂山及茅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从此,茅山正式归入正一道。从茅山的历史发展来看,他对整个中国道教的发展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道教史中也具有极高的地位。相传早在黄帝时代,中原有位展上公迁往伏龙山溪上(今茅山玉晨观)“手植白李弥满,食之味异美。”夏、周、春秋、战国时期,茅山已为帝王巡游和采集药草的名山。  相似文献   

17.
江苏道教音乐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在吸收了多方面营养后逐渐形成的。东汉时期,茅山修炼士周太宾善鼓琴,昔教孙登独弦,能弹成八音。晋时,茅山著名道士葛洪《抱扑子·内篇》中记载“撞金伐革,讴歌踊跃”,这说明在茅山的宗教仪式中已有边敲打。边唱歌、边舞蹈的音乐形式。其中的乐曲《华夏颂》和《步虚声》就是当时流行的名曲。南北朝时期,茅山道士陶弘景,在陆修静基础上进一步整理,创立了道教茅山派的科仪和音乐。隋唐时期,道教音乐受到帝室重视,江苏道教音乐有很大发展。这一时期,江苏道教主要有茅山上清道派和正一道派…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茅山教,是以法术祈禳度人的民间宗教派别。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承的民间宗教,大致有梅山教和茅山教两大流派,且都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茅山教在南岭走廊的传播,茅山教与闾山教的关系,茅山教的宗教特质和法术特点,茅山教蕴含的道教文化元素,是深化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唐代为中国道教的全盛时期,其道派承袭魏晋南北朝,来源有二,其一是继承魏晋神仙道教的传统,其二是魏晋天师道的流变。例如唐代专门从事外丹黄白术的金丹派道士和以各类气法修炼,兼服食药物养生的炼养派道士,则是继承方仙道传统的神仙道教流派。上清派、灵宝派、正一派等经箓派道教,实际上是魏晋天师道在神仙道教影响下的流变。再有楼观派(唐初改楼观为宗圣观)道士以终南山为中心,形成终南山道团,宗老子和关尹子,习《老》、《庄》,实为神仙道教和经箓派道教的融汇。唐代道观遍于全国名山大邑,以茅山和终南山最显,道教重道阶而不重道派。其中上清派以茅山为本山,师徒授受分明,是唐代影响最大的道派。自陶弘景以来其传授次第为:  相似文献   

20.
正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将于2020年适当时候在道教圣地——江苏省镇江市句容茅山举办。这是中国道教协会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举办的国际性道教盛会,是弘扬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和道教文化的重要平台,是目前中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性道教文化交流盛会。为配合办好这次盛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国道教悠久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探索道教中国化新路径,发挥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时代正能量,经商定,中国道教协会和中国宗教杂志社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映道教悠久历史文化和当代风貌的书画摄影征集活动,从中精选优秀作品,汇编成册,同时在论坛期间特举办道教书画摄影精品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