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贵州省有回族九万余人,约有半数分布在西北边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境,其次以分布在省境西南的安顺、兴义两行署地区较多。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与回族的生活习俗有密切关系,因此,回族人民只要建起村寨后,随之出现的就是清真寺。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众多的自治州、县也大都分布在这一地区,从民族发展的角度来讲,西部大开发就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少数民族,除回族部分散居全国其它地方外,也大都聚居在西部地区。新疆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东乡族、保安族聚居于甘肃;撒拉族聚居于青海;全国近千万回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也聚居在西北。因此,西部大开发对我国穆斯林民族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历史契机。借助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中国穆斯林民族从根本上摆脱目前发展滞后的局面,走向文明富裕,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3.
新疆伊斯兰教一瞥马劲新疆,聚居着维吾尔、哈萨克、回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伊斯兰教对新疆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产生过很深的影响。特选其一二,略作介绍。喀拉汗王朝与伊斯兰教在新疆的早期传播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初,在我国天山南部和中亚一带,以西迁回鹘人和当地...  相似文献   

4.
保安族     
保安族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少数民族之一,約有5,000人左右,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的西部积石山南麓的保安民族乡。关于保安族的历史,过去沒有文字記載。据说保安族原来是临夏县南龙区楊妥家一带的人,明朝时候迁往青海省保安(現同仁县)四寨子地方居住,曾与当些信佛教的“于乌人”通婚,但仍信仰伊斯兰教,属于华寺门宦,他們在四寨子住了九代人,因和藏族发生械斗,被迫逃至青海循化撒拉族地方住了三年,1860年(同治元年)迁至临夏县現在住的地方。因他們是从保安来的,故称作“保安人”,他們原来住的大(土冬)、梅坡、甘河滩村子也被称作“保安三庄”。保安族信仰伊斯兰教,又和回族长期生活在一起,一般风俗习惯和回族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妇女  相似文献   

5.
浅谈纳古乡的妇女经堂教育纳兰珍伊斯兰教是回回民族全民信仰的宗教,回回人到哪里,伊斯兰教也就相应地传到哪里。云南回族的奠基者,伊斯兰教的开拓者——元代杰出的回族政治家赛典赤·瞻思丁入滇开发治理云南,大批回回随之进入云南,有的出任地方官员,有的从事经贸活...  相似文献   

6.
浅谈纳古乡的妇女经堂教育纳兰珍伊斯兰教是回回民族全民信仰的宗教,回回人到哪里,伊斯兰教也就相应地传到哪里。云南回族的奠基者,伊斯兰教的开拓者——元代杰出的回族政治家赛典赤·瞻思丁入滇开发治理云南,大批回回随之进入云南,有的出任地方官员,有的从事经贸活...  相似文献   

7.
回族穆斯林生活禁忌刘书祥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禁忌。回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生活习惯大多与伊斯兰教有关。回族在中国社会的长期发展繁衍中,其生活禁忌随之成为全民族重要而显著的民族心理素质特征之一。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民族、宗教无小事”。尊重少...  相似文献   

8.
我们通常讲中国有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这十个少数民族是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很少有人知道在雪域高原之上有一些藏族群众同样信仰伊斯兰教,他们讲藏语方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仍然保持着许多藏族风格。  相似文献   

9.
<正>伊斯兰教信仰在回族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凝聚作用,长期历史形成的一些伊斯兰教礼俗,至今影响着回族穆斯林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0.
化旧立新 发展前进——宁夏回族妇女发展新时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族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宁夏是以回族为主体民族的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 (150万 )的三分之一,而其中,回族妇女人口约占一半。这是一支在西部开发、宁夏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这支队伍的文明进步,对宁夏的发展,对回回民族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回族,是全民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从宗教信仰文化传承上讲,回族文化具有其独特而厚重的历史积淀。弘扬回族历史文化之精华,革除阻碍本民族发展的旧观念、旧习俗,是促进民族发展与进步的关键。而近年来,宁夏广大回族妇女自身发展的积极实践…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贵州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穆斯林发起组建过一些社会团体,在增进穆斯林相互团结和伊斯兰教的传播,以及协调穆斯林与其他民族之间关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浅议十九世纪中叶保安族东迁及其它杨操在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成员中,有一个人数较少且属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共同体———保安族。保安族现有人口约1万余人,主要聚居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与东乡、裕固族一样,一般认为是甘肃特有民族。保安族...  相似文献   

13.
回族是一个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因此他们在人生观、伦理观、道德观等思想观念的价值取向上是基本一致的,也即有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和民族认同。但由于中国地域广阔,自然地理差异较大,且物产、风土各有不同,加之中国回族历史形成的“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所以,具体到某个地区回族社会生活的细部却未必划一。尤其像饮食以及日常生活,最易受当地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影响而形成各自的地域特色和风貌。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历史上,陕西曾经是我国回族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汉七回三”大致反映出清同治元年以前回族在陕…  相似文献   

14.
伊斯兰教与回族舞蹈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族舞蹈的起源由于回族先民是由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亚人定居中国后,与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因此,回族没有像其他民族那样,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有10个,他们分别是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学术界一般将之统  相似文献   

16.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武威市,有回族1500多人,聚居在东关街,著名的凉州清真大寺,座落在回族密集的清真寺巷中心,建自明、清,礼拜大殿呈八抬轿式,可容3000多人,寺内藏有上千册伊斯兰教典籍。十年浩劫中,未能幸免于难,拆寺烧经,使凉州大寺变成瓦砾废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像  相似文献   

17.
<正>唐柯三,名仰槐,以字行,山东省邹县邢村人,回族,是我国现代伊斯兰教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著名爱国人士。他出生于一个饱读诗书,虔诚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家庭。  相似文献   

18.
人们通常将操藏语的穆斯林统称为“藏回”,其主要分布在两个地区:一是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卡力岗地区,这里的一部分藏族,由于长期与回族往来,归信了伊斯兰教,从而被周围的回族和其他穆斯林民族称为“藏回”①;另一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居住的部分回族,在清中后期回民起义失败后,为躲避民族屠杀而迁移到藏族地区居住,出于生存的需要,这部分回族较快地学习和掌握了藏族的文化并适应了藏族的生活,但始终认同自身身份为回族,被其他民族称为“藏回”。两支“藏回”的共性是对回族的心理认同,尤其是在宗教上都信仰伊斯兰教,从而被划分为一个特…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有十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分别是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保安族、塔塔尔族,伊斯兰教在这些民族中有着重要影响。在伊斯兰教的生活方式中,饮食禁忌最为严格,礼拜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功课,沐浴是日常生活中的组成部分,本文在此重点谈一下这些活动与穆斯林的养生、保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上移户村位于乌(鲁木齐)伊(宁)公路昌吉市以西20公里。该村共有村民102户543人,其中回族84户418人,汉族15户100人,哈萨克族3户25人,信仰伊斯兰教人口占80%。多年来,镇党委和村委会根据上移户村的实际,在“两个文明”建设中非常重视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