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学特别是儒学之"道"能否称得上哲学?这是中外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作了肯定性的回答。哲学作为"类称"的本质规定有两个方面,即探讨宇宙人生最根本的普遍性原理和人最根本的价值理想,而儒学之道具有这两方面的意义,由此表现了哲学的自觉和个性。儒学之道这两方面的意义是围绕"性与天道"而展开的,同样讨论和回答了康德的四大哲学问题,只是其理论旨趣与后者有所不同。本文论证了儒学之道既具有与西方哲学同样的哲学品格,又有着不同于后者的个性。  相似文献   

2.
儒学的核心价值是仁,而仁学也是人学。儒学的人论包括人的地位与价值、人性与社会、人格与人伦、人的理想等许多面向。以人为本是儒学人论的基本立场,而儒学还认为,离开社会来论人肯定是不充分的;"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成就理想的人"则是儒学人论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批判的新儒学极为注重汲取船山思想,提出当代新儒学的发展当走回到船山的路。它对船山思想的重视体现在三个方面:重气、重实存主体、提倡道德发展论。作为对台湾后牟宗三时代儒学发展的一种批判性的思想,它肯定儒学的未来发展要走出道德形而上、开启社会实践、回归生活世界,同时注意到了现代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沟通和对话。  相似文献   

4.
经济儒学是儒家文化中关于经世济民、经邦济国的学说。经济儒学源远流长,其名称随着儒学对市场经济的作用应运而生。经济儒学的特点表现为内容上体现外王本质、形式上贴近大众民生、地位上未被正确评价、作用上极具现实意义。经济儒学的体系可以从源、体、用三个层面来架构,面临儒家经济思想的挖掘、扬弃和实践三大任务。经济儒学属于应用儒学,现实作用是中国经济的灵魂和世界经济的灵药。经济儒学有助于儒学跳出意识形态的窠臼,真正从传统走向现代以及去经院化和迈向社会化。  相似文献   

5.
黄玉顺 《现代哲学》2015,(2):97-103
儒学是积极入世的学问,每个时代的儒学都是在回应那个时代的问题,从而在观念上具有那个时代的特征,成为那个时代的学术形态。然而,一方面,现有的儒学史的叙述,例如所谓"宋明理学"研究,往往脱离了儒学的历史时代性质,成为一种纯粹的概念游戏,遮蔽了儒学的时代特征真相,有鉴于此,我们提出"重写儒学史"问题;另一方面,当代儒学面临着中国的现代化、现代性的生活方式、全球化等问题,需要建构儒学的现代化的学术形态,有鉴于此,我们提出"儒学现代化版本"问题,这是"续写儒学史",即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重写儒学史"。  相似文献   

6.
一、传统儒学与东南亚的经济腾飞 近年来许多地区的经济正处于不景气的困境,而地处太平洋西岸的东南亚却显现出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 有人说,东南亚的经济腾飞是与传统儒学的复兴有关,正是由于传统儒学的复兴导致了该地区的经济腾飞。也有人说,东南亚的经济腾飞完全是由于改变了原有的那种保守僵化的社会模式,积极参与现代商品经济的竞争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与传统儒学根本毫无关联。两种观点截然相反,但恐怕都带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7.
明清之际儒学与基督教的“第一哲学”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论“和”为儒学之精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儒家学说中,“和”同时兼具方法论和价值取向的意义。从方法论的意义上来看,儒家试图通过和平、调和的方式,最终达致一种和谐,而这种和谐又恰恰是儒家全部理论的终极追求。之所以强调“和”为儒学之精义,还在于儒家在严格意义上,进行了“和”、“同”之辨,从而也使儒家之“和”范畴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论晚清儒学的“汉宋兼采”陈居渊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儒学的发展起了急剧的变化,变化之大莫过于恢复西汉以来经今文学的传统,并以公羊今文学的形式和对先秦诸子的研究,打破了乾嘉以来考据学风束缚思想的桎梏。然而作为晚清儒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汉宋兼采”之学,随着晚清...  相似文献   

10.
Edification 教化 is one of the central concepts of Confucianism. The metaphysical basis of the Confucian edification is the “philosophical theory” in the sense of rational humanism rather than the “religious doctrine” in the sense of pure faith. Confucianism did not create a system of ceremony and propriety owned by Confucians only. The system of ceremony and propriety on which Confucians depend to carry out their social edification is that of “rites and music,” the common life style of ancient China. After continual metaphysical explanation and elevation, the system of ceremony and propriety and that of rites and music have undergone a sort of ever-evolving historical fluctuation, and evinced a sort of openness and forgiveness comparable to that of any other religious form. Compared with typical religious practices, whose ceremonies and rituals that have their own special fixity and exclusivity, Confucian ceremonies and rituals are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The edification of Confucianism can be labeled as “edification in the sense of philosophy.” As a “philosophy”, Confucianism’s vision did not focus on cognition but on completion and realization. Translated by Lei Yongqiang from Tianjin Shehui Kexue 天津社会科学 (Tianjin Social Sciences), 2005, (6): 19–26  相似文献   

11.
儒学在当代的首要任务是要确立基于"自觉伦理意识"之上的"和谐的人际关系"。2500年前创立儒学的孔子把"仁"视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他把"仁"解释为"爱人"。这也可理解为对他人的善意的关心和照顾。孔子以为,通过"恕"可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学的重要伦理德目"礼"与"义",也由含有"配虑"思想的"仁"派生。如同孔子,此后的孔门后学都以为人人皆具有关心和考虑他人的"配虑"之心,并试图以扩充此心来形成理想的社会共同体。但是,"配虑"他人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对个体生命自身的"配虑"。韩国朝鲜时代的著名学者李滉特别重视"敬",主张个体生命应对生活抱有虔诚而真挚的心。  相似文献   

12.
王静 《孔子研究》2020,(1):120-128
经世致用作为儒学的精神特质,其内涵历有嬗变,至晚明时则因与西方科学的互动而有重大革新与突破。经世致用的革新缘于士人对儒学发展逻辑的深刻感知和主动展开。"经"的权威淡化为儒学与西学的互动创造了良好氛围;"世"的现实转向为士人引入科学开辟了通道;士人对"用"的追求不仅推动着"致"的体系中增添了科学演绎方法,而且对"不用为用"新内涵的接纳意味着求故的科学精神在儒学体系中逐渐融入。经世致用内涵在面向传统革新的同时,也因科学知识、方法、精神的融入实现了突破。经世致用内涵在晚明的变动意味着它非但没有阻碍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反而推动了科学在中国的扎根,是儒学与科学良性互动的典型例证,展现了儒学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3.
论“是”的哲学用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对以希腊语和拉丁语为基础的西方哲学的关键句式“X是”,采取与传统的“存在”理解不同的解读途径,从系词“是”的哲学用法入手进行重新理解。这样理解至少有两个理由:一是因为西方本体论哲学中许多深不可测的问题,都可以从普通系词“是”的哲学用法中获得合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哲学的现代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初看上去,“中国哲学的现代化”问题是一个伪问题。现代中国人所研究、所产生的哲学(著作),当然就是现代中国哲学,怎么还会有“中国哲学的现代化”问题?然而,这个问题既然被人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不会是无的放矢,总是有所指的。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人们认为中国哲学尚未现代化,或不够现代化,而要郑重其事地提出“中国哲学的现代化”问题,尤其是在现代中国哲学已经有一个世纪以上历史的今天?冯友兰、金岳霖、张东荪、贺麟,甚至熊十力、牟宗三、唐君毅,他们的哲学难道不是现代中国哲学?如果是,那就意味着中国哲学在他们那里就已经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欧洲哲学传统入手,重点围绕康德、黑格尔哲学,兼及佛教思想,探讨"瞬间"概念的哲学意义。本文提出,在欧洲哲学传统中,"瞬间"是一个绝对的、自由的"起点",处于"时空"的"断裂"之中,因其不包含任何经验材料而成为"空洞"的,与佛教的"空"相通。但"空"并非"无",作为自由的"点","瞬间"又是实在的,它并不阻遏"时空"自身的变化发展。相反,"瞬间"作为"第一因"有权开辟"未来"的新的因果系列。  相似文献   

16.
儒家也有其自由观 ,就“自由”的本义而言 ,儒学也是一种别开生面的自由学说 ,但它的“自由”是一种基于自律之上的境界自由 ,这种“自由”所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而非对外在权利的谋求。儒家这种内向度上的人生价值底蕴与追求民主、人权等外向度的政治自由的价值观的迥异 ,使得儒学在当代中国虽然仍能够为有志于修身养性之士提供一种恰切的选择 ,但无法单独承担推动中国民主进程的重担  相似文献   

17.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等,不断地交流,相互影响,互相补充,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明,推动了中国历史不断前进。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与儒学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儒学对兄弟民族哲学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兄弟民族对儒学的传播、发展则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①本文仅从儒学对兄弟民族哲学的影响方面,提出几点粗浅之见,就教于同仁。一、孔孟儒学与兄弟民族哲学在祖国大家庭中,绝大多数兄弟民族的文化和哲学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孔孟儒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与儒家哲学在意识形态属性上无疑是对立的,但在人类文化的共同性和继承性上又是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大道的僵化学说,儒学也不尽是封建性糟粕,二者皆包含着具有普遍价值的真理性颗粒,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代表现出人类的思想智慧,只不过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超越了前人的现代人类的思想智慧,它包含着近现代科学和哲学的最新成就,迄今为止,乃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相似文献   

19.
刑名新思潮对礼乐老传统的冲击和挑战动摇了周代政治的权力论证体系,新旧两套系统急需对权力-秩序体系进行重新诠释或建构,作为秩序建构的工具——名的问题就此提出。名可用来表征春秋中期以降的社会危机,对名问题的回应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诸子的哲学突破。从无名到常名揭示了《老子》对道的建构过程,即反对本质是以智治国的礼、法符号系统,并经由无知开启形上之道的建构。《老子》继承了名的秩序意义和德的话语,使名突破了作为权力符号的限制而成为一种普遍秩序,并将德的价值意味赋予道,使之成为价值本体。至此,《老子》将西周以来天命有德的思想收束于道,完成了对前轴心时代思想的继承式突破。  相似文献   

20.
道教“重玄”哲学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道教发展史上,隋唐时期出现了一个标立“重玄”的哲学思潮。它以唐初成玄美开释老庄为显要,以唐末五代杜光庭述《道德经胜“宗趣旨归”,明“重玄为宗”作为总结。国内外学者围绕有无一个“重玄学派”已有聚讼,而对这个思潮的哲学内涵、历史地位则未深究。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加以探讨。一、重玄之宗脉关于有没有一个重玄学派,这自然涉及到对“学派”的界定,但实质问题还是有没有一个重玄思潮。如果有,它有怎样的历史起因、承传脉络与思想特征。“重玄”,乃取自《老子》“同谓之玄,玄之又直”。然而,就其历史意义来说,它并非《老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