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源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178-178
爱德加·爱伦坡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其作品包括小说和诗歌等。爱伦坡的小说范围广泛,包括恐怖小说、侦探小说等。其中,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对于现代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充满了凶杀、暴力、悬疑等情节,但这些情节却反映了人类灵魂深处的真实存在,是对于人性的探索,充满了一种荒诞却真实的美丽。本论文主要对爱伦坡恐怖小说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并指出其对于现代文学创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一、天主教文学的存在状态天主教在法国有着坚实的基础,现代法国仍然是一个以天主教为主体的国家,直到20世纪仍有部分作家坚持他们的天主教信仰。本文所选的四位作家都信仰天主教,他们用宗教热忱来看待20世纪发生的纷繁复杂的变化,希望从回归宗教的角度为现代人提供一剂治愈精神空虚的良药。本文选取的四位作家在天主教文学领域均有较高造诣,如查理·贝玑(CHARLES PEGUY,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代学者、作家之林中,林语堂是个不可忽略的名字。他那渊深广博的学识、独具风格的文学创作、矛盾复杂的精神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化、文学增添了多彩的一笔。不少研究者对此进行探析。本文则想对林语堂宗教思想的形成历程及内涵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人们理解其复杂深阔的文化思想及独特多姿的作品提供一个小小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唐代青年诗人李贺,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位颇有影响的作家。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构思新颖,想象丰富,意境奇丽,色彩浓郁,并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和形象思维,塑造各种动人的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由于政治上的失意和受时代风气的影响,在李贺的诗歌中可以看出明显的受道教思想影响的痕迹。  相似文献   

5.
<正>现代文学作家们通过内外转换,把佛教文化中的要义提炼为对当下时代具有积极效用的观念,以文学阐释的手段将佛教具体化、外在化和现实化,以回应时代的精神呼唤与现实关切,成就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幽静与深邃并存的作品。佛教为中国现代文学变革赋予了新的文学形式与宗教内涵。现代文学史上,有许多作家在创作上深刻地受到佛教文化的陶染,如鲁迅、许地山、周作人、废名、老舍等作家通过文学创作与佛教文化产生了呼应。  相似文献   

6.
孔子言语观与现代公关言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言语观与现代公关言语研究张冠湘在古代,无论中国或西方,都是重视书面语,忽视口头语的。孔子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同时又是一位难得的杰出的言语大师。他在盛大的私学教育中,“言语”科目与“德行”、“政事”、“文学”并重,在言语时机的掌握、对象的区分...  相似文献   

7.
一.《浮生六记》与林语堂 《浮生六记》出自清代文学家沈复之手,是其描写自己生活的自传体随笔,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浮生六记》在当代中国得以广泛为人知晓,这功劳多半要归功于林语堂,而其对《浮生六记》的翻译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林语堂作为一位外语创作的中国作家,他的系列作品向西方读者阐述了东方思想。林语堂在译本前言中称芸为中国文学作品中最可爱的女性之一,“对于沈复来说,她虽不是最美丽的,但这不能否认她是最可爱的一位。”林语堂甚是喜欢《浮生六记》,十易其稿,于1936年发表了《浮生六记》的最早英译本。  相似文献   

8.
说完就走 抗战期间,中国现代作家林语堂在美国任教。一次,纽约举行书展,他被邀请去向读者演讲。  相似文献   

9.
李文华 《美与时代》2006,11(11):91-93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作家们往往一身二任,在致力于文学创作的同时兼及学术研究。他们的学术研究又和当时的大学文学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中国现代作家参与大学文学教育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双重身份、深厚的中西学养、突出的人性化教育。  相似文献   

10.
路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位才华横溢、气质出众的天才型作家。在中篇小说《饥饿的郭素娥》中,路翎凭借对于艺术的敏锐感知力,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的色彩融入笔下的人、景、物中,提升了整部作品的美学格调,为我们展示了一场异彩纷呈、鲜活亮丽的文学画展。  相似文献   

11.
<正>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督教与其他思潮一起,是当时中国文化精英在现实处境中寻求民族救赎、在传统文化中建构新身份的诸多途径之一,也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对中国现代文学风貌的塑型。当时的中国现代作家中有很多人关注过基督教思想并创作了与基督教相关的作品。这些作家被基督教的救世精神与人本主义品格所吸引,特别关注其镌刻在平民精神中的博爱特质。比如,在老舍的《大悲寺外》中,黄学监就是一位具有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佛缘     
鲁迅(公元1881-1936年)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作家,一生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文史哲、天文、地理、医学等各个领域。对于佛教,鲁迅也有很深的研究,他不仅购买和阅读了大量的佛教经典,而且他的思想和创作都受到了佛教思想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作为小说家,毛姆有着不同于专业批评家的文学观念.他坚持文学的娱乐功能至上,反对将小说视为道德宣传和教化的工具,这种观点在他的文学批评集《巨匠与杰作》中得到了充分展现.此书专注于作家生平,一个作家能写出什么样的书,取决于他是什么样的人.因此,他认为对十位小说家的性爱隐私、心理冲突、神经官能症等进行了细致的剖析,让读者了解到经典作家不为人知的一面,对他们的作品(乃至小说这一文类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会诊是解决医疗疑难问题的常用方法,也是相互学习与交流经验的有效途径。现选择有典型意义的医案四则,供青年医生们参考。1老作家延年益寿孙犁是一位老革命,也是一位全国知名的大作家,读过他的作品的人们,都会被他的生动文笔和激情与理想所打动。他的代表作《白洋淀纪事》被选入《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是对孙犁先生在中国文坛地位的肯定,也是对他的作品的流传价值的肯定。孙犁虽然已于2003年故去,但我们可以通过他的著作,了解他所处的时代特点与所遗留下的精神财富,鼓舞后人继续前进。1993年春孙犁因患胃病住院。几个月的胃部不适及…  相似文献   

15.
博尔赫斯对于二十世纪的拉美文学具有深刻的影响,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位独特的作家,其作品中大量包含了他对时闻、自我以及写作阅读发展动态的细腻思考。埃德温·威廉森的《博尔赫斯大传》涵盖了博尔赫斯的生平和他的全部作品,时博尔赫斯生平描写可谓是最细致的。作者把博尔赫斯的生平与其作品紧密结合,进而发现博尔赫斯每部作品中包含的自传性,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异常迷人的博尔赫斯,也提供了理解博尔赫斯文学花园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前几天,几位朋友和一位科幻作家小聚,作家说,他正创作一部题为《时间按钮》的作品,如果你们是其中的人物,你们会怎么做?  相似文献   

17.
他是一位作家,文章飘逸、轻灵,遍地开花。很多读者给他写信,聊写信、论人生,也有谈爱情的。他在雪片般的来信中,砂里淘金一般,寻找自己的真爱。他从中找了一位姑娘做自己的妻子。她美丽大方、善解人意,是他文学知音,更是她家庭的贤内助。他很爱妻子,对妻子的不施粉黛而素面朝天,更是迷恋有加。他写稿非常辛苦,常常通宵达旦。她总会习惯性地从梦中起  相似文献   

18.
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具有浓厚的基督教意识,这已经被学界所公认。那么为什么一位人文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其作品中具有浓厚的基督教意识除了文化之间的继承性与连续性  相似文献   

19.
朱旻 《学海》2007,(6):212-214
对中国现代作家笔名的文化意蕴、个性色彩、和丰富意象进行挖掘和分析,有助于加深对作家及其创作的理解,也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加深对新文学运动以来的整个文学时代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贾平凹被称为是"中国乡土叙事写作实绩最为突出的作家"。在文学语言上,他对于方言土语尤其具有敏锐的感受能力和娴熟的运用能力。他擅长通过对方言词汇的"挖掘调度,刮垢磨光",将之提炼成为小说的文学语言,上升到审美层次。与此同时,他对方言土语的使用不仅融入了个体的审美情感与生命体验,更折射出时代漩涡中他的创作观念和乡土立场的变化,方言书写由此成为他乡土想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不仅对于现代汉语的"单一和同质化"倾向是一种有力的反拨,更显示出"全球化"语境中作家对文学本土化、民族化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