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好的意外     
人生中许多美好的东西,都是意外。那天晚上,朋友约你去吃饭,你本来推掉了,但临时改变主意参加他们的聚会,在聚会上,你邂逅了一个你喜欢的人,然后和她相恋。这不是意外又是什么?你曾经以为你不会再爱别人  相似文献   

2.
夜莺     
正生命真的是一个奇妙的力量,当人将一颗并不起眼的种子种到地里时,伴随着水分、气候、光照和时间等的因素慢慢地它就会破土而出,绽放新的光彩。我有时会想这样一个问题:人类的原祖亚当和厄娃当初为什么不先吃那棵生命树的果子呢?如果那样的话或许会像《创世纪》上所记载的一样,"看,人已相似我们中的一个,知道了善恶;如今不要让他伸手再摘取生命树上的果子,吃了活到永远。"(创3:22)"活到永远"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啊!不过  相似文献   

3.
一粒一香     
正一次去吃日本料理,看到吃生鱼片很有讲究,先吃什么鱼,后吃什么鱼,口感是不一样的。而且我很好奇,生鱼片旁边会放一些姜片,这是干什么的呢?原来吃一块儿生鱼片后,再吃一片姜,目的是为了洗净口腔里的味道,这样再去吃下一块儿生鱼片,才能吃出味道来,否则很容易串味。后来上饭了,主人说:"我这饭特别好吃,是日本电饭煲蒸的。""这有什么特别的吗?"主人说:"这饭特别香。"当我端起饭来一看,就觉得那每一粒饭都那么  相似文献   

4.
人生四味     
张玮 《天风》2008,(18):22-23
甜 由于人心顽梗,因此需要主爱“甜头”的感化。若没有主爱的吸引,想必很多人都不愿意来到主的面前。甜吃得多,当然觉得好得无比。然而,从医学的角度讲,吃太多甜有损人体健康,会导致蛀牙、肥胖、糖尿病……上帝知道此害处不利于儿女生长,所以要让我们饱尝人生另外三味,因神未曾应许人生的道路一直是天色常蓝、花香满径。目的是:使被压榨过的生命流露出基督的香气!所以,人生情节是跌宕起伏,也就是在波动中,我们成长了。  相似文献   

5.
<正>或许大家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一类人:他们凡事喜欢靠自己,抗拒依赖他人,“专心搞钱,拒绝恋爱”成了他们的口号。在众人看来,他们是独立的强者,进步的楷模,符合我们一直以来接受的“自立自强”教育的要求。但在这背后,过于独立的他们果真如此耀眼吗?一、人生也需要依赖诚然,独立是一种美好的品质,但我们同样知道,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在群体中生活难免会有相互依靠的时候。  相似文献   

6.
粥煮人生     
正生活中我喜欢吃粥,更喜欢煮粥。在煮粥的过程中,我深刻领悟到,粥与人生竟有那么多契合处。其实,煮粥,就是在煮人生。粥可简可繁。简则一米一水足矣;繁则无穷无尽,光是煮粥的器皿,就讲究得让人瞠目,更何况所用的材料,又是山珍海味,各种滋补品,何止几十种?这像极了我们不同的人生。其实,人生的简与繁,全在自己,就看我们选择怎样的活法了!  相似文献   

7.
苹果上市,品种不一,价格悬殊。妻子买了二斤“红星”,买了二斤“富士”。为的是对比着吃,以便下次量体裁衣选择价廉物美的品种。“红星”酸些,“富士”甜些,妻子已把滋味尝出来了,她还说,“世上的事也真怪,都叫苹果,同是地中生长,空中结果,同晒一个太阳,共度一个月亮,可各是各的味。”我说,“说怪并不怪,那是因为种子不同,酸种出酸果,甜种结甜果,丝毫不差。缘相同,种子不相同,果味自然就不同。俗话说,入上~百,形形色色,差别还是在种子,恶业生恶种,善业生善种,佛学所说真实不假。”妻子默默嚼着苹果,许久未说话…  相似文献   

8.
一 一个人的一生中,细想起来,都足南酸、辣、苦、甜、痛这几种滋味或感觉所充盈、组成的。谁都避免不了,也离不开它们。  相似文献   

9.
幽默是人的一种悟性,是人们面对大千世界,宇宙万物,从人对生活的享受心理以及对自身所处环境的局限所做出的超越活动。幽默是高品位的、脱俗的,而不是浅薄的、低级趣味的胡侃乱扯,更不是讽刺和嘲弄;幽默是智慧、文明、宽仁的表现,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人生的态度、境界和涵养。当然,幽默还是一种甜、酸、  相似文献   

10.
与人为友     
吟子 《思维与智慧》2003,(11):36-36
我喜欢与书为友,它使人心境淡泊;喜欢与大自然交友,令人心胸开阔;我还喜欢与人为友,因朋友是人生中最美的风景,如果说亲情是深度、爱情是纯度,那么友情则是一种广度,犹如大树上茂盛的绿叶,丰盈生命的每一个日子。  相似文献   

11.
正一天中午,我和三位同事吃面,店家端上来两碟泡菜,意为两人一份。因为泡菜是免费送的,同事王岩便故意大声说:"老板真小气,碟子这么小,一人一份不就得了。"还没等老板搭话,另一位同事刘磊却开口道:"咱们先吃,不够再要,多了吃不完也是浪费。"热腾腾的面条很快就被端上了桌,或许刚才老板听到了  相似文献   

12.
人生是苦。知苦才能离苦,知苦才能得乐。“八苦”的内容大家知道,不再重复。我只想说一点日常现象,谈一点体会。一般来说,人们都很重视吃喝,把吃喝当作快乐的标准,友谊的象征。这里有朴实的感情,希望亲及能在口腹上得到满足,交往中热热闹闹;这里也有庸俗无聊的攀比追求,甚至以此为交易的手段。不少人打出“饮食文化”的招牌为“吃”涂脂抹粉,但这也很难掩盖其实质。因为饮食虽然也是一种文化表现,但在记喝的品种与吃法的讲究上表现出来的,绝非值得宣扬的文化。这且不说,为了记喝而产主的烦恼是不需细想的。多少人家为咆喝发愁…  相似文献   

13.
正法国哲学家布里丹讲过一个关于驴子的著名故事:有一头驴,与众不同,喜欢思考。有一次,主人在它面前放了两堆体积、色泽都一样的干草,给它做午餐。这下可把它给难住了,因为这两堆干草没有任何差别,它没法选择先吃哪一堆,后吃哪一堆。最后,这头驴子面对两堆草料,饿死了。这头驴子虽然饿死了,但从此在哲学史上"名垂千古",被  相似文献   

14.
品味遗憾     
月圆则缺,水满则溢。世上没有绝对圆满的事情。古人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尘世间有美好就有遗憾。遗憾是一种蕴含着无奈和惋惜的情绪,只有在无奈或惋惜的时候才有这种无语的状态。遗憾是种掺杂着企盼与失落的心境,企盼与失落构成了人生不息的新陈代谢。  相似文献   

15.
世局与棋局     
人生一局棋.酸咸苦辣甜,俱昧其中.懂得棋理的人易晓世理,通晓世理的人宜于下棋.棋局本来源于世局,世局也不妨作棋局看.世理与棋理相通.棋可分为文棋和武棋.人也可分为文人和武人.武棋以“吃”字当头,剑拔驽张.象棋、军棋属于武棋,围棋属于文棋.我喜欢下棋,常常以不吃对方一子而胜为下棋的最高理想.大有兵书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的境界.我年轻的喜欢下象棋,现在更喜欢围棋.围棋不象象棋,取胜离不开吃子.当然,文棋、武棋之分也只能是相对的.文棋可以武下,武棋也可以文下.君不见很多俗手一下起围棋就想置对方于死地,为了一子常杀得天昏地暗,一条龙从一角到另一角.逃者只恨棋盘太小,追者誓不罢休.我不喜欢这样的棋手.因为他们还欠晓棋理.如果他们也这样做人,那就不通世理.  相似文献   

16.
正植树鸟从一棵甜叶柳树上折下一段树枝,然后把它插进土里,便吃起叶子来。树上的金丝猴见了,笑道:"我说植树鸟,你在树上直接吃叶子就行了,干吗还要费那么大的劲,把甜柳枝插进土里?""虽然把甜柳枝插进土里费些劲,但我吃完叶子,甜柳枝遇到雨水就会成活,这样树林里就会又多了一棵甜柳树啊!""你可真逗,难道这偌大的树林里还愁没有你吃的吗?"金丝猴笑道。"我想,树林里的树多了,对我对大家都有好处,你说是吗?""是,是吧——"几年以后,树林里又多了一  相似文献   

17.
等待的滋味     
正等待时,仿佛吃一颗杨梅,初入口有令人失望的酸味,又夹杂着丝丝甜意。直到果肉炸碎开,甘甜弥漫了整个口腔,才意识到最初的酸是多么值得。最后轻轻吐出果核,静静回味抑或企盼着下一次的品尝。等待无疑是一种孤独的幸福。默默伫立在原地,眺望着,思索过去,想象未来。此时的你,  相似文献   

18.
人生三味     
人生的滋味有无数种,但主要有三种:甜、苦、淡。  相似文献   

19.
做好自己     
有一个人早餐喜欢去喝豆浆。在台湾,豆浆有加蛋和不加蛋两种,他喝豆浆的程序是这样的,先叫老板说:“老板,来一碗豆浆,不加蛋的。”老板就会给他端来满满的一碗豆浆,然后他猛喝一口,再对老板说:“加个蛋。”这样一来,加一个蛋后的豆浆,又涨满了一个碗,如此花了同样的钱,却多喝到一口豆浆。  相似文献   

20.
对于幸福的理解,我们总是喜欢站在强势一方,那些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人,总是把自己归为事业成功者。其实不然,幸福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感受和判断。你不能说,那些人生坎坷、地位低下的人就没有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