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既是我国独特民族标志,也是展示中国古老文明的窗口,对绘画、建筑、艺术设计、服装、产品包装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在世界艺术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丰富艺术设计的表现语言与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服饰纹样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及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和智慧。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欢迎,设计师在当代服装的设计中,应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服饰纹样与当代服装相融合,取其精华,将传统服饰纹样中的精髓运用到当代服装设计中,在美化服饰的同时,以弘扬中国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诠释了影视服装的含义,分析了古装剧中唐朝服装的特点及唐朝文化走向T型展台的过程.通过大众媒体--影视,向世人宣扬中国的唐朝服装及其与现代服装特点结合,使我们的历史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让有中国特色的服装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4.
服装表演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中新兴的一门学科,也是我国独有的一门学科。如何在众多的考生中选拔优秀的考生,这是每一位服装表演专业的高校教师所必需深思熟虑的。服装表演专业招生面试,主要考察考生的基本条件和简单的服装表演技能,如考生的身高、体重、三围、比例等。服装表演技能主要有肢体语言、T台表现力、镜头感等,此外还考察考生的文化内涵和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5.
说僧装     
佛教的服装文化同佛教的教义一样,传入中国之后就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及风情民俗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由于流传的时间之久远,地域之广阔、民族之众多、及风俗民情的不同,地理气候的差异,使佛教服装在各个地区、民族形成各自不同的服装文化。因此,佛教僧人的服装无论从色彩、种类或形式差异等各个不同角度都体现出了佛教服装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资料。一、佛教僧装的历史渊源从佛教僧人服装的历史渊源来看,佛教僧侣的服装,根据佛教的制度,仅限于三衣。如果依照佛典,僧侣最初只穿一件“粪扫衣”,…  相似文献   

6.
邱艳 《美与时代》2013,(12):45-45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民族,5000年的文明孕育了独特的中国文化,由于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占有主要地位,因而,中国的服饰形制也被打上了深刻的儒家“烙印”。儒家重礼仪,讲求中庸之道,所以,中国的传统服饰始终以繁冗,宽博的主要特征出现。这一点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服装的深厚文化底蕴,当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汇时,中国传统的服装与西方服装体系相互交融,使得服装界更加注目于东方古老的文化精粹,使得服装舞台上的东方情结闪烁不灭。  相似文献   

7.
中式服装,即具有传统风格、民族风格特点的服装。它积淀了“中国文化精神”,具有典型的民族标识性。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中式服装现状,中西服装的差异,中式服装走向国际的可能性,探索中国服装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服装作为时尚,它与当下流行有关;作为文化,它与传统积淀有关.中国服装设计师内心的困惑是基于这样一种矛盾,既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又要符合现代审美时尚.研究东西方服装设计师在各自作品中理解运用中国元素的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两者关系.  相似文献   

9.
意象油画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一种语言形式的表达,中国传统艺术油画讲究的是意象,我国的艺术精神是意象油画形式表达的来源。意象油画的表现形式以及在语言方式上的表达,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气质。通过对意象油画的形式以及语言表现进行分析探究,使得我国对意象油画的文化价值与意义有了更为深层次的理解,有利于帮助我国绘画拓展新思路,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对意象油画的传播与传承。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间美术艺术是我国一项传统的造型艺术,并且多数流传至今,是我国民间美术的一块瑰宝。我国文化发展与传承已有多年,而其文化载体正是艺术,针对艺术的分类,可以分为民间音乐、美术、服装等多个方面。随着我国不断地发展,审美观也在不停地改变,出现了许多发展与传承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个时代可以通过服装色彩来表达当时的风格特性,是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汉民族服装文化中黑色受到青睐和崇尚,因为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是从黑色的寓意,汉民族服装文化中"黑"的功能,中国传统服装中"黑"的影响,现代社会对服装中"黑"的设计等四个方面来探讨汉民族服装文化中"黑"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与我国传统文化接触和碰撞的过程中,从阿拉伯传播而来的伊斯兰文化被染上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从穆斯林心目中最为神圣的清真寺,到宗教语言、宗教礼仪、宗教用品和穆斯林生活习俗、饮食习惯等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使在中世纪已经名扬世界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显得更加具有活力和引人注目。本文仅从中国阿拉伯书法的角度,谈谈我国传统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书法艺术之间的关系,借以印证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命题。  相似文献   

13.
宣臻 《美与时代》2014,(3):46-47
祥云图案承载着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现代服装设计在原有的图案基础上进行了继承和创新,既能体现中国服装的特色,同时也能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正>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与我国传统文化接触和碰撞的过程中,从阿拉伯传播而来的伊斯兰文化被染上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从穆斯林心目中最为神圣的清真寺,到宗教语言、宗教礼仪、宗教用品和穆斯林生活习俗、饮食习惯等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使在中世纪已经名扬世界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显得更加具有活力和引人注目。本文仅从中国阿拉伯书法的角度,谈谈我国传统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书法艺术之间的关系,借以印证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命题。  相似文献   

15.
服装是人类文明长期发展的产物,服装里蕴含着时尚语言,反映时代科学特点,直接或者间接的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审美倾向和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设计呈现出多彩多样的款式,同时赋予了服装美学时尚更宽广的解读空间。科技的革新,使服装设计手段更多样化,设计出来的服装时尚语言形式也越来越多。只有科技与时尚结合,服装才更加魅力动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相应的也提高了。而妇女消费水平的提高,最明显的表现在服装消费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经济条件许可下,有哪位女同志不愿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些呢?妇女服装消费是整个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化不可缺少的内容。研究妇女服装消费问题,不仅有助于妇女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而且对改善社会的精神风貌,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乃至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都具有一定的意义。为此仅就我国妇女在服装消费上的心理误区做些初步探索,以期引起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探究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与传统色彩观的内在关联,对中国传统色彩美学及其文化内涵进行系统了解。中国色彩文化有助于我国文创产品在世界文化格局中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弘扬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丰富产品色彩表现语言,提升国民的文化自信。探究传统色彩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由复旦大学申小龙博士撰写的语言学专著《中国语言的结构与人文精神》、《中国句型文化》分别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和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前书从作者近来有关语言与文化的百余篇学术论文中选收18篇,分为“文化反思篇”、“结构篇”、“方法论”三部分,这些论文集中探讨了中国现代语言学的文化断裂、中国语言的文化哲学、汉字改革的科学性与民族性、汉语的结构形态、语言类型、  相似文献   

19.
刘雷 《美与时代》2006,(10):68-69
如何在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将其应用于标志设计中去,是我国设计界不可忽视的问题。分析认为:在世界格局文化体系中,东方美学设计风格和文化内涵中全新的理念,可转化为传统的、现代的、中国独有的标志设计语言。  相似文献   

20.
服装作为人类文明特有的文化象征,它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不断地革新、演变之中.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素质、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着装日益注重文化内涵,讲究个性、时尚、高品位.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师紧跟时代潮流,创作出一批批用吉祥图案装饰的以及用吉祥纹样与新款式相结合的服装广为流行,为社会生活营造出吉祥的氛围.比如: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出国参赛的运动员,小品演员及社会上较高层次的消费群体.此类服装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及诱惑人的魅力呢?分析流行服装的形式特点及其文化内涵,可以看出,其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