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港台哲学论文选目中国文化价值观比较论:社会动因本质的存在与释放/张鸿雁∥哲学与文化,1995.9,22卷9期“忠”之精神探微/郑晓江∥孔孟学报,1995.9,70期殷周至春秋天人关系观念之演进初论/李景林∥孔孟学报,1995.9,70期从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索引     
凡需本索弓I原文者,请与编辑部咨询室联系. (北京1122信箱)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 有关论述与研究毛泽东认识论与中国传统哲学知行学说t兼论毛泽东哲学批判模式/詹建志∥九江师专学报:哲社版,1995·1.23~27 总论 J、王p P乙邓小平同志创办经济特区的决策思想体现和继承中国 传统管理哲学。天人合人”本体论的精华/于幼军∥沿 海新潮(汕头),1995.2.6~9中国哲学的失落与重建/杨春时∥求是学刊(哈尔滨), 1995。2.3~7。忠义之道”与传统文化/陈仲庚∥零陵好专学报:社科 版(永州),1994.3.39~44论中国封建社会对经的损益/金太军∥云南社会科学 (昆…  相似文献   

3.
总论现代社会与现代哲学沈洁松东方杂志 17卷8期.当代中国哲学张肇祺哲学与文化106 期哲学与生命罗光哲学与文化nl期生命与宇宙(上)罗光哲学与文化 122期哲学与知行赵雅博哲学与文化125期论物体武长德辅仁学志—文学院之部 12期一与多: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黎东方 华学月刊133期-整体与部分钱穆东方杂志17卷20期总体与部分续篇钱穆东方杂志18卷6 期思想与行动分歧的哲学基础赵雅博东方 杂志14卷10期 科学哲学科技对文化的影响与中国哲学的展望(__匕) 沈清松鹅湖96期科技对文化的影响与中国哲学的展望(下) 沈清松鹅湖97期科学哲学—逻辑科…  相似文献   

4.
索引     
《中国哲学史》1994,(6):2-3
凡需本索引原文者,请与编辑部咨询室联系。(北京1 1 22信箱)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 有关论述与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渊源初探/崔在莹∥呼兰师专学报,1994.1·1~7 总论 J、:p p乙中国近代历史哲学的终结/李勇∥历史教学问题(沪),1994.2.38~43念中西哲学的内在差异及其逻辑基础/曾志,孙福方∥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3·15~23西田几多郎与中国古代哲学/徐永生∥日本学刊(京)' 1994.3.98~108 中国哲学史专论论近代中国进化史观向唯物史观的演进/李坚∥北方论丛(哈尔滨),1994.2.34~39现代新儒家研究的深化与拓展:评‘现代新儒家…  相似文献   

5.
索引     
《中国哲学史》1994,(3):2-3
凡需本索引原文者,请与编辑部咨询室联系。(北京1 1 22信箱)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 有关论述与研究试论毛泽东对儒家思想的吸收/谭楚善,聂金桥∥湖北 大学学报:哲社版(武汉),1994.1.12~17 思论中国传统哲学的主题及其在现代和未来的气义/刘文英 ∥学术论丛(太原),1994.1.2~10中国的心灵哲学与超越同题/蒙培元∥学术论丛(太 原),1994.1.1 6~22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同题/崔宜明∥文艺理论研究 (沪),1994.1.51~57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彻底经验主义”思想/张再林∥祁连 学刊(金昌).1993.3.30~34安徽古代哲学发展慨说/王茂,余秉颐∥江淮论坛(合 肥).…  相似文献   

6.
索引     
总论 J、0 p乙冷?O世纪酉方哲学变革的主题与当代中国哲学的走向‘ 转向现实生活世界自§哲学变蕈/高清海。孙利天∥江 海学刊(南京),1 994。1.97~一l 04中圜悖统历吏哲学中的价值意识j赵馥洁∥人文杂志 (西安),1 994.!.1~7.1 7 中国哲‘学吏专论扶中毕民筷文化研究说到懦学研究j马识途∥郭沫昔学 刊(成都),1993.4。2~5中因:让会变革与儒学的演变j黄宣民∥中国社会科学 院研究生院学报(京),1994.!:^~30“郭沫若与儒家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晨雨∥郭沫若学 刊(成都),1993.4.38~40在“郭沫若与儒家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张明∥郭 沫…  相似文献   

7.
建构社会发展理论的哲学思路(1988~1994) 发展理论与不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严立贤∥中国社会科学.1988,5. 中国需要自己的社会发展理论/高清海,孟宪忠∥天津社会科学.1989,1. 从历史主客体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看中国跨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的历史必然性/苏伟∥天府新论.1990,1.  相似文献   

8.
为了弥补先秦儒家思想体系在哲学形上学方面的缺失,健全与完善儒家的哲学结构,《易传》立足于儒家学术立场,通过对诸子百家哲学理论成果的承继与开新,创辟了先秦时期最为博大精深的宇宙本体论哲学。这既完成了先秦儒家道德形上学的建构,同时为后世儒家哲学尤其是宋明理学本体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架构与思想源泉,对整个中国哲学及中国文化的演进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论文从本根论、元气论、易道论、道器论四个方面,阐述了《易传》的宇宙本体论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索引     
《中国哲学史》1994,(5):2-3
凡需本索引原文者,请与编辑部咨询室联系。(北京1 1 22信箱) 总论 ,心p LJ沦中国传统哲学的价值系统?朱宝信∥党校论坛(京), 1994.4.44~46.48中国传统的“和”概念与当代“多样化”概念的崛起/徐道 一∥长白论丛(长春),l 99 4.2.22~24 中国哲学史专论教化教学与愚民政治/孙晓春,/天津社会科学,1 994.2. 100~1 05 先秦哲学易学研究叉开奇葩∥光明日报(京)。】994.4.26.②《周易》卦爻辞的思维特征/王志功∥兰州大学学报:社 辩版.1994.2.53~58《需》卦新解/’朱维∥甘肃社会科学(兰州),1994.2.21~ 24《周易》的吉凶观/张正春∥殷都学刊(…  相似文献   

10.
索引     
《中国哲学史》1995,(6):1-3
总论凡需本索引原文者,请与编辑部咨询室联系。 (北京1122信箱)中印古代部分哲学思想的思考、比较和成因分析/萨支中国哲学史上的“三分法,,/坚毅∥广西社会科学(南 辉∥世界历史(京),1995·2·7l~77天人关系两题/李英华∥云南学术探索(昆明),1995.2.43~47 中国哲学史专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唯生主义思想/张再林//祁连学刊(兰州),1995.1.79~85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直觉思维/马涛//思维与智慧(石家 第六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略述/本刊记者∥历史哲学:研究历史进程的横断学科/于沛∥百科知识殷都学刊(安阳),1995.1.22~23先秦哲学先秦儒家…  相似文献   

11.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胡绳∥中国社会科学(jE京).1995。2.j~11 论马克思的历史分期理论/孟庆仁∥齐鲁学刊(曲阜).1995.2.4~8 青年马克思早期哲学视界中的主体辩证法/张一兵∥河北学刊(石家庄).1995.2.21~26 重新认识马克思的哲学和黑格尔哲学的关系/俞吾金∥哲学研究(北京).1995,3.17~27 论毛泽东对传统道德的批判继承思想/詹万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北京).1995,1.73~76 论毛泽东的实学思维及其意义/魏宗禹∥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太原).1995,1.29~34 。实践哲学”和“生产力哲学”一的比较研究/胡…  相似文献   

12.
龙中华易学10卷6期1989.8周易与怀特海之间(十一—十三)—场有哲学 的时代意义唐力权哲学与文化16卷8一10 期1989.8一10易经中的宇宙结构思想与第五代人工智慧电脑知识 系统(一—三)李霜青中华易学10卷 5一7期1989。7一9周易“易一象”符号系统与太极(一一一三)张 肇祺中华易学10卷7期—9期1989.9一 ll儒家哲学与中国文化李文妮孔孟月刊27卷n 期1989.7儒家精神哲学及其发展提要蒙培元鹅湖月刊 15卷7期2990.1儒家思想的演变(上、下)傅佩荣哲学与文化 16卷。一10期2959.9一10谈孺门淡薄的思想背景杨儒宾中国文化月刊 1 17期1989。7社会变迁中…  相似文献   

13.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自由理论的突破性进展: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的一大贡献/胡振平∥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上海).1992,2.29~33论马克思哲学与实践观/石路∥河北学刊(石家庄).1992,3.39~44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革命哲学/张奎良∥天津社会科学.1992,2.9~15也谈马克思晚年有关东方社会问题的思维成果:兼论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胡欣∥哲学研究(北京).1992,5.16~24论人类受动性活动的本质意义/雨田∥山东社会科学(济南).1992,2.72~76马克思《巴黎手稿》的“对象性活动”概念/吴晓明∥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上海).1992.2.37~41列宁对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形式的探索/何小平∥东欧中亚研究(北京).1992,2.30~37  相似文献   

14.
张天舒 《哲学动态》2023,(10):115-123
<正>张立文,1935年生,浙江温州人,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学研究院院长。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和合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国际退溪学会理事,日本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等。主要代表作有:《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传统学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维反思》《新人学导论》《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和合哲学论》《和合与东亚意识——21世纪东亚和合哲学的价值共享》《和合生生论》《和合学与人工智能——以中国传统和现代哲理思议网络》《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中国哲学思潮发展史》《中国哲学元理》《周易思想研究》《帛书周易注译》《宋明理学研究》《朱熹思想研究》《心学之路——陆九渊思想研究》《李退溪思想世界》《戴震哲学研究》《正学与开新——王船山哲学思想》《张立文文集(韩文版,共38辑)》等。  相似文献   

15.
索引     
《中国哲学史》1995,(4):2-3
息论凡餐本,It弓l原文者,请与绾辑都咨询室联爰.(北京1122信箱)寻找诸神——中西人文思想宗教化历史运动蕾I鲁比较分 析/邹定宾∥长白论丛(长春),1995.1。lO~13 中国哲学史专论放开眼量,展望来来:国际“儒家文化与当代世界文化走 向”学术讨论会综述/李生龙∥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 学学报:社科版(长沙),1995.1.84~87国际儒道学术譬伏羲女娲文化研讨会在中国举行∥人 民日报:海外j镘(京),1995.2.28.⑥ 先秦哲学简析先秦儒遭思想中的自然主义/刘进军∥华中师范大 学学报:哲社版(武汉),1995.1.50~52髓、道、佛理想人格的融合及其对国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索引     
凡需本索引原文者,请与编辑部咨询室联系。(北京11 22信箱)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 有关论述与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经世致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张 念丰,时中∥社会科学战线(长春).1993.6.105~108 总论 ●、:P p巳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易》理:读《周易之河说解》札,记/王生平∥社会科学辑刊(沈阳),1994.1.153~155。内圣外壬”——中国哲学的。圆圈一/顾士敏∥曲靖师专 学报t社科版,1993.1.1~6 中国哲学史专论论当代新儒家的“无我”思想/马东玉∥辽宁师范大学学 报;社科版(大连),1994.1.73~78先秦哲学老子。守中”思想的朴素辨证法/张…  相似文献   

17.
《易传》中的基本哲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前言本文所谓的“基本哲学问题”是针对中国哲学的形上学研究中的基本哲学问题,《易传》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故而在中国哲学的语言脉络中,形上思维的研究即是论于道者及道与器的关系者,作者则认为,中国哲学的形上思想研究,应从“宇宙本体功夫境界”四方架构共构而成,此即作者所提“以功夫理论与境界哲学为中心的基本哲学问题研究法”[1]。本文对《易传》的研究将从儒家形上思想发展的“义理形态”分析着手,探究《论》《孟》《庸》《易》四部著作中所展现的儒家早期形上思想建构的“义理形态”,藉由基…  相似文献   

18.
哲学净化:与绝对的合理对话/曹兴著.-民族出版社,2005.01.-325页.-(民族精神与哲学智慧文库)中世纪有关死亡的生活(13-16世纪)/(法)亚历山大-比东著;陈劼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02.-244页.-(日常生活译丛)中国观念史/张岱年等著;苑淑娅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01.-731页.-(中国哲学前沿丛书)中国哲学概论/胡伟希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01.-282页.文化一隅/庞朴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01.-496页.-(中国哲学前沿丛书)礼学思想体系探源/王启发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01.-380页.-(中国哲学前沿丛书)心学的形上学问题探本/任文利著.-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演进至晚明,出现了尊重人的感性生命和个性的哲学思潮。汤显祖当时对人做过深刻的哲学思考。他以宇宙论为这一思考的逻辑起点,认为宇宙是一个自然生化的过程,天地人同质同构在宇宙间产生恒动的生命效应。“生生不已”是宇宙的根本属性,寓于万物万象之间具有绝对普遍性。并以此为根据确立以生命力为本体的自然人性观。主张充分发挥人格化的生命力,创造合乎天性的人生,进入与天道合一的自然人生境界。这种人格理想使汤显祖最终关切人的个性自由这一现实问题。汤显祖的思想渊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但在基本精神上判然有别,而与本世纪初中国现代人文主义哲学思潮中思想家的一些思路大体一致。和西方柏格森生命哲学思想也有相通的迹象。  相似文献   

20.
"兼和"范畴是张岱年哲学的核心范畴,它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层次以及多样性、创造性、统一性三种基本要素(基本特征),融贯了形上学、方法论、价值论与人生论,是张岱年哲学的精髓.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张岱年哲学称为"兼和哲学"."兼和"反映了宇宙演化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契合当前我国和世界发展的客观要求,可以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理论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