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无论原始绘画还是表现主义,都是内心直觉的表达。它们没有所谓绘画法则的条框限制,都是发自人类天性的艺术,是生命本能的一种宣泄。但他们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原始艺术最率真直觉地反映生活,而西方表现主义绘画则是对压抑反抗情感的发泄。  相似文献   

2.
叶浅予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尤其以彩墨舞蹈人物画见长。他的舞蹈画线条简练、形象传神。舞蹈虽是极小的题材,但叶老坚持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并敏锐地捕捉到舞蹈演员极具美感的动作瞬间,加以艺术的提炼与夸张,突出表演者的神韵美。叶老的舞蹈人物画对中国画的变革,起到了推陈出新的巨大作用。他的艺术成功之路对今天的绘画创作极具启发意义。本文试从叶浅予舞蹈人物画的题材创新、笔墨特点、标榜自我的艺术个性和写实艺术主张等几个方面探讨叶老的舞蹈人物画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3.
舞蹈作品,一般都是由舞蹈的内容和舞蹈的形式亲密无间地交融在一起所组成的.所以,舞蹈创作的基本原则,就是遵循舞蹈艺术形式的规范,取得驾驭舞蹈艺术形式的能力.我们进行舞蹈审美创造活动时,要依据舞蹈创作的艺术规律,掌握比较科学的原则和方法,以更好地发挥个人的独特的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4.
田钰 《美与时代》2014,(10):101-101
众所周知,从舞蹈艺术诞生的那一刻起,音乐和舞蹈就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舞蹈需要音乐来表达情绪、体现个性、烘托气氛、塑造形象等,而音乐则需要通过舞蹈来表达自己内在的情感,关于两者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难以有一个统一的观点和看法。舞蹈艺术是创作者把不同的艺术手段(舞蹈形体动作和音乐音响)结合起来的产物,无需强分轩轾。在文中笔者着重进行了对舞蹈和音乐异同的探讨,试图阐述舞蹈艺术中音乐和舞蹈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画简称“国画”,原来是泛指中国绘画,是为了区别于明末传入中国的西画而出现的概念。中国画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从一支独秀的战国帛画算起,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如果从各地的原始岩画和甘肃秦安大地湾原始地画算起,它的历史已不下5000年。我们只要从中国画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就可以发现,这种非语言的艺术有着其独特的语言魅力。 中国画门类中国画通常以山水、花鸟、人物三大类划分。如果作进一步划分的话,中国画的门类就很多。历史上不同的时期都曾对中国画作过分类,但都难以确切地表达。以下是比较流行的几种分类:一.宋《宣和…  相似文献   

6.
邓斌 《美与时代》2014,(8):86-86
舞蹈是一种通过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舞蹈演员能够根据任何音乐节奏跳出相应的舞蹈。舞蹈作为八大艺术之一,是唯一一个通过身体语言传达情感的行为艺术,而这种“心智交流”表达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舞蹈演员对艺术感悟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因此,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时代进步的标志。舞蹈艺术教育作为人类最早的文化教育活动之一,对提升人类的精神境界、塑造完美的人格,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主要针对高校开设舞蹈艺术课程的意义作初步探讨,希望能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舞蹈艺术课程教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性依据。  相似文献   

8.
甘婷 《美与时代》2014,(10):102-102
舞蹈与杂技是人体艺术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两者是相似的,而又有不同的侧重点。就舞蹈与杂技表演的舞台融合性进行了探讨,主要围绕舞蹈与杂技表演的舞台融合是艺术发展的必要趋势,两者的融合包括相互借鉴和相互吸收,并为艺术带来了创新,提升了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西方艺术用科学的焦点透视自然,中国画家则以散漫的自由精神意识和主观散点透视,探求大自然神韵,追求物我境界.线条是东西方原始美术共用的造型手段.随着历史发展,西方艺术家不断地追求空间感、体积感,在色彩渲染方面寻求表现力,而中国画则进一步拓展线墨的艺术张力,逐步形成各不相同的绘画体系.  相似文献   

10.
艺术表现力是舞蹈表演的重要前提,也是舞蹈者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在舞蹈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可通过强化基本功训练和表演能力来培养学生的外部形象;通过加强学生的内在情感体验和对舞蹈音乐的把握来培养学生的内在情感。  相似文献   

11.
原始艺术的抽象性出于原始先民艺术思维的直觉性和原始性,是对物形的简化,是简朴的抽象。现代派艺术的抽象源于现代人类观念的异化,通过对现实的变异性表达来实现艺术家的自我表现。  相似文献   

12.
舞蹈是人体的艺术,它以动作性、表情性、节奏性、造型性形成艺术特色。舞蹈艺术经过长期发展已从最初生活现象的简单模仿,到现在异彩纷呈,给人以更多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3.
葫芦笙舞蹈是包含有一定民俗内核和丰富的民间诗歌、音乐、舞蹈文化的综合艺术,在一些多民族交错聚居地区,已成为各族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和群众性。特别在大理州巍山地区,葫芦笙舞蹈这门古老的艺术,不但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很高的现实舞台艺术观赏价值,而且正迈着坚实的步伐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4.
任何艺术的起源和发展都具有不同的历史轨迹和规律,中国戏曲作为中国艺术领域最为辉煌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最初的形态就具备“娱人”与“娱神”的双重功能,与中国戏曲不同的是,中中国舞蹈自先秦以来,历经几千年的变化。都是一个渐次演进、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舞蹈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他们成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型人才。普通高等学校有必要加强舞蹈教育,使舞蹈艺术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上得到认可,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舞蹈编导们拥有独特的艺术气质和文化心理,这种气质和心理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舞蹈编导的创作思维和情感表达,使其作品内容更为丰富多彩,表达的思想更为清晰准确,对编导自身的进步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艺术气质与文化心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促成,而是在漫长的学习与积累中慢慢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图腾艺术是图腾观念在艺术中的表现。它是随着图腾信仰的产生而萌发的,是人类最早、最为奇特的艺术之一。图腾艺术不仅发生得很早,而且自成体系。根据形式,图腾艺术可分为图腾人体装饰、图腾雕刻、图腾图画、图腾舞蹈和图腾音乐五种类型。  相似文献   

18.
毛古斯舞是湘西土家族古老的民间祭祀性舞蹈,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毛古斯舞是一种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表演程式的原始戏剧舞蹈.它以近似戏曲的写意、虚拟、假定等艺术手法,表演土家先民渔、猎、农耕等生产内容,其表演粗犷豪放,能让人领略到上古"五荒"时代的原始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9.
工具和史前建筑是人类最早的创造物,诸如石刀、石斧一类的原始先民制造的工具,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品。石器、骨器及大多数陶器等,虽然具有一目了然的实用意义,但同时也体现着易被忽视的诸如对称、均衡、变化、节律等作为造型艺术千古不变的形式法则,以及质地、色泽、平整度、光洁度等方面的种种形式特征。原始先民的视觉审美化,使他们在创造和使用视觉艺术语言时有了内在的尺度,并使之符合形式美的规律。作为视觉艺术语言的基本要素——色彩、线条、形状等,在原始艺术中便都有了符合艺术规律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思垚 《美与时代》2023,(1):105-107
自古文人士大夫以家国为怀。自宋以降,文人画开始盛行,强调诗、书、画、印融为一体,令中国画审美价值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北宋苏轼、米芾等文人画家开始在画上题写诗文,增加画面情趣,南宋赵孟頫更是提倡“以书入画”,使得诗、书、画、印四美相得益彰。及至明代“题款美”更成了普遍风气。宋元是中国画题款艺术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明代绘画题款艺术在宋元影响下更是发展到极致。以宋元绘画题款艺术通过文人画发展而兴盛这一现象为研究背景,解读在其影响下的明代绘画题款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