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承认非洲对美洲文化的贡献涉及到接受一份遗产 ,这份遗赠既是民族传承的组成部分 ,也是我们各自社会的认同与文化形象的组成部分。通过鼓励这一文化传承与我们历史的完全融合 ,这一承认还包括文化的研究和传播 ,而最终将使遍布大陆的数百万非裔美洲人参与到创建未来的过程中来。这一文化传承一旦被恰当地予以承认 ,便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混合(m啨tissage)形式 ,进而形成多元化。罗杰·巴斯泰德用美洲黑人一词来指由非洲人创造并由他们的后裔保留下来的文化。当我们以同样的含义使用非裔美洲人一词时 ,我们的意思涵盖了所有黑人所创造出…  相似文献   

2.
在复数的“我们”与被排斥的“他人”之间——美洲的土著与诸人种群体阿马里尔·钱纳迪美洲人种的混杂性在《我们与他人——法国人关于人类多样性的思考》一文中,茨维坦·托多罗夫提出了下述问题:“我们能够和应该怎样对待不属于我们同一群体的人?”[1]对于研究能促...  相似文献   

3.
1492年10月12日,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并不知道自己踏上了新大陆。他和他的船员们以为,已经跨越了横隔于西欧和东亚之间的大洋,或者至少已靠近马可·波罗描写的那充满财富的土地。对于马可·波罗的著作,哥伦布这个热那亚人早已拜读,而他的船员们虽然一知半解,却跃跃欲试,反应热烈。总之,哥伦布踏上了这片土地,但初登岸时对其认识,比之费尔瑙·杜尔莫(即为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效力的船长一亚速尔群岛的特塞拉岛受赠人弗拉芒·费迪南·万·奥尔门)曾在若昂二世面前提出过的想法更  相似文献   

4.
在英语世界的多数国家里,G.E.穆尔的《伦理学原理》(剑桥,1903年)公认是当代伦理学理论的开端。但是,重要的是认识到,这一开端在相当程度上是地方性的而且是分析伦理学传统所特有的。在大陆和拉丁美洲,马克斯·舍勒尔和弗郎茨·布伦坦诺的工作影响卓越。约翰·杜威或者拉尔夫·巴登·培里的工作为直到晚近的大部分美国人的思想提供了出发点。但是,尽管如此,从G·  相似文献   

5.
哈勒姆文艺复兴与“黑人性”(Negritude)运动在文学上的联系是众所周知的。大家知道,桑戈尔、达马斯和塞泽尔都是《危机》、《机会》和贾维主办的《黑人世界》等刊物上撰稿的美国黑人作家的热忱读者。他们曾被这些刊物上陆续出现的兰斯顿·休斯、克劳德·麦凯、康蒂·卡伦和琼·汤梅尔的诗歌所陶醉。这些非裔美国作家的某些诗篇很快在《大陆》、《非洲电讯》、  相似文献   

6.
在“哲学史”第二卷,作者們保存和巩固了这一版第一卷突出的一些优点。在实际克服对哲学史过程的欧洲中心主义观点方面,又做了一件有益的工作。就这一方面来說,关于东方各国、斯拉夫各国,以及美国和拉丁美洲的哲学思想的几章具有很大的原則性的意义。此外,从为人們所遺忘的人們中間又寻出了如約瑟夫·德·美斯德,孟·得·皮朋,罗哀哥拉等一些十九世紀上牛紀西欧資产阶級和貴族哲学代表人物的名字。对十九世紀最初几十年的法国和英国等国家的資产阶級哲学进行了分析,而这种分析对于了解1789年革命以后欧洲資产阶級世界观  相似文献   

7.
16至18世纪,耶稣会士对伊比利亚美洲殖民地进行了一系列科学探险,成为最早科学认识美洲的欧洲人。耶稣会士是“天主教启蒙运动”或“耶稣会人文主义”运动的重要发起者和参与者,是殖民地元老级科学家,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宗教和精神领袖。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伊比利亚美洲启蒙运动未经历欧洲式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体现出明显的宗教与科学二元融合特点。耶稣会伊比利亚美洲科学探险为欧洲殖民开拓了路线,奠定了殖民的知识基础和统治模式。在这一过程中,美洲原初的科学成就渐渐边缘化,欧洲科学文明借助美洲本土知识在美洲大陆形成具有美洲特色的科学文明。天主教亦借助科学在伊比利亚美洲发起了一场宗教复兴运动。  相似文献   

8.
人道主义题目属于永不会过时并且将永远新颖和非常重要的题目之列,因为对人来说有什么会比人本身、人的自由和幸福更有趣的呢?而在目前,这一题目则显得更加迫切和尖锐。这一题目之所以迫切,是由于它同新人的形成、共产主义建设过程中人们之间真正人道关系的确立以及反对一切种类压迫和在地球上防止原子战火的斗争有关联。这一题目之所以尖锐,是由于正是在这个问题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以下根本问题发生冲突:什么样的制度——资本主义或共产主义——真正符合人的利益和要求,保证自由,并为个性发展创造条件。М·И·彼得罗相公正地表示自己绝对不同意那种人的意见,这种人认为人道主义仅仅是资产阶级观点的体系。不但如此,他的著作贯穿着一个思想:现  相似文献   

9.
朱丽晓 《宗教学研究》2006,7(2):203-207
雷茵霍尔德·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1892-1971)是二十世纪美国最著名的神学家、思想家,是新正统派神学的代表,是基督教现实主义的奠基人。本文着眼于尼布尔思想中的三个重要概念———人的自由、罪与爱———的分析,并简略地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自由是人的本质属性,罪因自由而成为可能,确定了罪的不可避免性。同时,人的自由又展现出爱的可能性。在尼布尔思想中,人的自由、罪与爱三者彼此纠缠,处于巨大的张力之中。  相似文献   

10.
何章银 《学海》2003,(6):98-99
法有好坏、善恶的区分。换言之 ,法律有两种即公正的法律和非公正的法律。人们不仅有法律义务 ,也有道义责任 ,去服从公正的法律。同时 ,人们也有道义的责任不服从非公正的法律。因为 ,不公正的法律根本就算不上是法律。这是美国 2 0世纪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为驳斥当局和其他方面对其为争取黑人与白人的平等权利而发动的抗议运动的诽谤和攻击 ,特别是所谓示威者不守法的指责 ,而于 196 3年在伯明翰市监狱中写下的《伯明翰狱中书简》里所表达的一个重要思想。该书简被公认为是五六十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乃至整个美国历史上最…  相似文献   

11.
忘记背景     
埃里希·弗洛姆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一天,有5个学生向他请教:心态对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埃里希·弗洛姆微微一笑,什么也不说,就把他们带到一间黑暗的房子里。在他的引导下,5个学生  相似文献   

12.
概论西方哲学东渐百年之反思 ——在“西方哲学东渐百年”研讨会 上的讲话…………………………张世英/文中国百年西方哲学研究中的十大文化错位 …………·………………………邓晓芒/文西方哲学的文化背景问题…………··赵林/文西学东渐话自由………………………陈启伟/文近代中国哲学与西洋哲学的对话发展史观 ——中西哲学交会与中国学术各科之 方法论的重建…………………·欧崇敬/文专题研究百年来我国希腊哲学研究的回顾与现状 展望……………………………-·杨适/文斯宾诺莎在中国…·…………………··洪汉鼎/文卢梭思想在近代中…  相似文献   

13.
总论读李瑞环同志的《学哲学用哲学》(贺耀敏·1·3)哲学与当代社会———全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工作会议暨“哲学与当代社会”理论研讨会综述(张鑫·2·63)全球化:现代性的扩张及其界限(张曙光·4·12)和谐社会研究中要注意的两个问题(马俊峰·6·3)规范的类型和功能(徐梦秋张爱华·6·7)融贯中西、汇通古今———2006·北京政治哲学国际论坛综述(王洁敏·12·62)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知识经济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间关系的复杂性(叶险明·1·8)价值的定义及其特性(李醒民·1·1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的四种关系简论———兼评孙伯…  相似文献   

14.
张锡金 《学海》2002,3(5):70-74
托马斯·霍布斯是 17世纪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他在对科学理论探索的过程中 ,揭露、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压迫、摧残人民的罪恶 ,积极倡导关于人的自由权、财产权、平等权和安全权等思想 ,对英国、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答:兔肉是可以吃的。根据:艾奈斯·伊本·馬立克說:“我們在麦尔·宰海兰的时候,激起了一只兔子,大家就急起直追,他們跑乏了,我終于抓住了它,我把它拿列艾卜·太勒哈面前,他宰了它,他使人把两个腰部或者说两只后腿送給先知,他接受了这份礼物。”(布哈里圣訓实录) 这章圣訓可以証明,兔子是可以吃的,这是全体学者的主张,圣门弟子中只有阿卜杜拉·伊本·歐默尔,再传弟子中只有仪克里麦,教律学家中只有穆罕默德·伊本·艾此·萊以拉等三人认为兔子是可嫌的(麦克鲁海)。  相似文献   

16.
18世纪70年代,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出版了他的巨著《国富论》,提出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平衡经济发展的理论。他认为,一个自由的竞争的市场,由看不见的手支配,它可以使每个人的个体利益自然地相互影响,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看不见的手隐喻自由市场能够自发地调节和平衡竞争的个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时的要求。而在这个过程中,自我利益的行为可以自然地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利益。看不见的手,即自由市场经济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确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英国著名社会学家理查德·布隆克在《质疑自由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7.
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关于义利问题多有论述且影响深远。孔子说 :“礼以行义 ,义以生利 ,利以平民 ,政之大节也。” (《左传·成公二年》)因此 ,孔子主张见到利的时候 ,首先要想一想是否合乎义 ,要做到“见利思义” ,如果符合义 ,那就可以获取 ,“义然后取” (《论语·宪问》)。如果不合义 ,即使能使人富贵的大利 ,也不应要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当然 ,人不能不要利 ,但手段要合于义。他说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相似文献   

18.
·基本理论·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的研究(刘元春) 哲学动态 10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的出发点的形成及当代的 思考(周中之)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3苏联东欧近年来关于人的科学的研究(唐仲勋等) 国外社会科学 10人生价值的伦理(宋希仁)哲学研究11道德价值研究方法探索(高兆明)学术论坛 5价值的相对性([英]丁·查维特,牟斌)哲学译丛 4道德自由是道德价值实现的必要条件(刘云林)中 州学刊 5  相似文献   

19.
生活需要创造,更需要欣赏,没有欣赏就没有创造。欣赏重要。重心在心态、眼光与力行。欣赏的心态是阳光的。这种心态,有一种喜悦之心,欣然之情。有了这种心态,看天,天杰;看地,地灵;看人,人勤。有了  相似文献   

20.
《五台山研究》1992,(4):48-48
宗教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宗孜观的宣传教育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宗教信仰· 自由政策················,·,··…张伟达(1 .3)论‘五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 坚持和发展···············……俞朝卿(2 .3)宗孜与社会主义相协调问题 孔宪毅乔玉文(3.3)马克思论宗教掌握世界的方式 宋百成(4 .3) 佛学研究佛教中道思想之研究··,·····、···……崔曦春( 1 .1。)梁漱溟佛学思想简论:···,······……高振农(1.巧)禅宗语录两大集解读·······,····……陈士强〔2.9)略论佛骨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