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启蒙运动以降,基督教有神论一直面临证据主义的规范性驳难。这一驳难认为,由于有神论信念无法获得命题证据和论证的足够支撑,因此无法被信仰者合理地持有。晚近的改革宗知识论者针对这一驳难提出了颇具影响的辩护方案。本文以阿尔斯顿的实践合理性方案为代表,从正反两方面评价阿尔斯顿基于宗教经验而来的有神论合理性证明,并考察这一整套合理性辩护方案背后的知识论意涵。本文认为,该方案的知识论意涵包含了一破一立两方面:从"立"上讲,方案开创了从宗教经验证成宗教信念合理性的研究进路;从"破"上讲,该方案实际上是改革宗知识论者对启蒙以来的证据主义和强理性主义思潮进行批判性反思的成果。最后,我们将看到阿尔斯顿方案与整个改革宗知识论阵营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2.
在关涉实践的规范性信念中,蕴含理由的规范性信念具有根本的实践重要性。人们普遍相信客观为真的这类信念,表达了理性行动者应予以回应的客观规范性属性。围绕如何理解这一属性,帕菲特提出了一种认知主义立场,尝试在不承诺任何具有本体论分量的实体的前提下,阐明客观的规范性信念何以可能。但这种理论立场的很强的独断性,呈现出一种“独断的认知主义”的状态,导致在根本上削弱了它的合理性。相对来说,一种“推论的认知主义”则能够更好地阐明规范性属性的存在和含义。  相似文献   

3.
阿奎纳的信念理性化建构与普兰丁格的知识合理性扩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宗教信念的知识地位及其认知合理性方面,基督教与哲学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张力关系。为消解哲学挑战所带来的"合理性难题",阿奎纳和普兰丁格从自身的立场及其所面对的问题出发,或者按照哲学的标准以理性方式重构基督教信念体系,或者反思证据主义原则而对合理性概念做出新的界定,提出了各具历史意义的应对策略,从而深化了我们对理性与信仰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叶闯 《世界哲学》2009,(2):26-32
大卫·查尔默斯对指称主义一直采取怀疑的态度,他在<概率与命题>这篇文章中,通过揭示指称主义和穆勒关于专名的论点与贝叶斯确证理论之间的冲突,提出了一种否定指称主义的新论证.查尔默斯论证的核心,在于表明贝叶斯确证需要一种指称主义不能满足的条件,即它需要非指称的信念对象.非指称的信念对象需要恰当的描述,可是,查尔默斯在他的语义学中所提出的"中心世界"等概念工具,在给出这些描述时,可能会遇到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洛克开创性地提出了考察信念合理性问题的新思路,提出理性指导信念,提倡基础主义、证据主义和道义主义的认识论原则,并将其运用到有神论命题之上,在认识论的意义上对神学命题合理性问题进行理性规范。在他看来,神学命题不具备知识的确定性,它属于信念,而不属于知识。对此,他将神学命题分为三类,即合乎理性、超乎理性以及反乎理性,并分析了每一类命题的合理性意义。他的认识论思想,尤其是宗教认识论思想,对18世纪及以后的西方宗教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马雷  田艳平 《哲学动态》2023,(8):102-110
构元论从实用主义和可错主义出发,将科学研究语境化和情境化,指出科学中存在一些仅在功能上被视为相对稳定的“构元”,它们是后续探究的必要起点和工具。这些构元也不是不可改变的,针对这些构元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可触发基础概念的合法变化。在科学史上,概念的变化是由针对构元提出的问题所触发的,由此存在一个理解科学概念变化的逻辑。但是,构元不能解释自身变化的合理性,因为构元也是科学理论的一部分,从理论内部寻找的合理性依据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科学合理性问题。协调论基于问题的功能性提出概念变化的协调力模型,尝试解决构元本身变化的合理性问题,为科学概念的变化寻找更深层的合理性理由。  相似文献   

7.
本栏译载了下列四篇关于实用主义的文章:杜威的“美国实用主义的发展”叙述了实用主义创始人皮耳士的思想及詹姆士对实用主义的发展,最后则叙述了杜威自己所建立的工具主义,并谈到他自己和与他共同提出工具主义的人是从作为新康德派开始的。胡适的“杜威在中国”,竭力掩盖在中国传播实用主义的时代背景,为杜威捧场,为自己表“功”并对我国知识界批判实用主义进行恶毒的反扑,为其反动哲学思想狡辩,向其主子——美国帝国主义继续献媚。胡克的“什么是唯物主义”,歪曲唯物主义的基本命题,混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哲学路线的根本对立,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冲突就是自然主义和超自然主义之间的冲突”。胡克的“《精神分析、科学方法与哲学》引言”说“核能的释放”和马克思主义“对自由世界的社会提出了最可怕的挑战”,“使人生和社会的存在成为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则由弗洛伊德学说提供了“最重要的线索”;“一旦我们找到了在世界之内和平地在一起生活的方法,人类的其他选择和其他决定终将确定全人类的社会将是自由的还是集权的。”  相似文献   

8.
叶浩生 《心理科学》2020,(3):762-767
认知心理学实用性转向的根本涵义在于强调认知对于行动的效用与价值。传统认知心理学视认知系统的主要工作是怎样精确地 “表征” 世界,以便在大脑中建立一个外部世界的心理模型。实用性转向则强调认知系统的主要工作不是 “表征” 或 “反映”,而是指导有机体更有效地行动,认知是有 “效用” 的,它的效用就在于指导有机体适应和改造环境的活动。认知产生于行动、服务于行动,与行动水乳交融。这些理论观点来源于实用主义哲学。詹姆斯、杜威等人的经典实用主义对行动和效果的强调深刻影响了部分认知心理学家,促使他们放弃表征为中心的认知观而转向行动导向的认知观。在作者看来,由于这种转向强调了认知的 “效用”,因而对于认知心理学的健康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高校中层管理干部胜任力模型的初步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日团  莫雷  王瑞明  李锦萍 《心理科学》2007,30(6):1471-1473,1481
通过对57名高校中层管理干部的关键事件访谈,初步建立了高校中层管理干部胜任力模型,结果发现:(1)高校中层管理干部的胜任力模型包括授权激励、组织协调、创新开拓、目标监控、决策判断、沟通表达、成就驱动、团结协作、教育视野、教育信念、民主责任、尊重理解、学术(业务)素养等13项胜任特征。(2)高校中层管理干部的胜任力模型跟中小学教师胜任力模型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跟企业家的胜任力模型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概率与命题     
本文的主题是揭示信念对象。关于信念对象最流行的观点是指称主义的观点,指称主义者或把个体与性质组成的命题视为信念对象,或把可能世界集视为信念对象,但若从贝叶斯的确证理论出发来考察信念对象的话,就会发现指称主义与贝叶斯主义间的冲突,由于贝叶斯主义是一种相当成功的理论,因而指称主义是错误的。贝叶斯主义需要的是一种非指称的信念对象,对贝叶斯理论而言,首内涵可以扮演置信对象这一角色。不过首内涵缺乏结构,缺乏指称信息,前者可以用借助于结构化首内涵来解决,后者可以在前者的基础上借助于丰富化内涵进而借助于丰富化的命题来解决。  相似文献   

11.
对胜任力的研究有助于提升个体工作能力和组织管理水平。为构建“12345”市民热线承办人员胜任力模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诉求承办人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对北京市朝阳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平台中案件办理录音资料及优秀承办人员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和理论构建。研究结果为:(1)提炼工作动机,诉求处理行为和政民互动行为三大核心范畴。(2)以工作动机、问题解决能力、情绪智力、沟通能力及表达能力五个维度构建胜任力模型。研究比较分析了各胜任力维度与以往理论,阐明其在诉求处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我国胜任力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力量,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模型更是一个动态的综合体。本文借鉴国内外胜任力研究的理论成果结合学生干部现状进行分析,构建出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模型,为未来的实证研究和现实的实践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F.P.拉姆齐  刘新文 《世界哲学》2023,(2):146-157+161
本文遵循信念指导我们的行动这一皮尔士观点,将基本信念描述为地图,而具有普遍内容的普遍信念则根本就不是命题,而是形成“说话者迎接未来的系统”的变形假言陈述。因果律是一种变形假言陈述,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客观性。对于量化语句所表达的普遍信念,本文认为它们表达的是认知态度而非命题,从而明确支持了实用主义意义理论的核心论题。  相似文献   

14.
论实用主义的“真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用主义哲学对“真”的关注超过了其他任何哲学派别:“实用主义这个词已有了更广义的应用,也就是某一种关于真理的理论”(詹姆士,第31页);“实用主义的范围是这样的———首先是一种方法,其次是关于真理是什么的发生论”(同上,第36-37页)。实用主义的真理论是相当生动而有趣的,并且赞同者和批评者都络绎不绝。概括地说,实用主义的“真理”一方面强调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使我们产生一种亲切感;另一方面又过分地偏向于主观,从而易于遭致批评。一、论真是效用效用论是实用主义哲学的首要的观点:“‘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  相似文献   

15.
信念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可靠的认识论根据,是洛克宗教哲学所致力探究的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洛克在阐释人类知识的起源和范围的基础上,对信念形成的心理机制及其认知特性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与拥有可靠证据的知识不同,信念,特别是宗教信念,表现出的是一种赞同,但这种赞同不是建基于其内容的证据可靠,而是源自于对信念提出者的信任。在洛克看来,这种因信任而表达的赞同,不可能是知识,充其量是一种具有可能性的"猜测或想象"。因此,信念必须受到理性的管控和引导,在证据基础上进行检验和评估。这是作为理性动物的人类不可舍弃的道义责任。洛克通过证据原则和评价原则等对信念的规范以及由此提出的伦理责任之要求,在现代思想史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虽然既有赞成也有对其证据主义原则提出批评和修正,但洛克的看法无疑是现当代学者们探究信念认知合理性问题的最富有启发意义的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从规范性问题出发,延续赖特、林奇等学者对极小主义的批评。在本文看来,“真”这一谓词具有规范性的含义,我们的信念常常以“真”作为自身的目标。然而以“真”作为信念的目标需要我们能够区分出“相信”与“相信为真”两种信念状态,但极小主义目前却还无法为这种区分提供一个可靠的说明。在这一意义上,极小主义并未提供一个优于传统符合论的真理论方案,其核心的理论主张也需要进一步的澄清。  相似文献   

17.
自然主义认识论的实用主义承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主义认识论与实用主义有着天然的联系。作为美国思想大舞台上最著名和最具影响的哲学流派,实用主义奠定了自然主义认识论的理论基调或理论背景。通过分析三种不同的实用主义为自然主义认识论提供的理论承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的自然主义认识论,厘清当前关于自然主义认识论的争论,从而更好地把握自然主义认识论的发展脉络和趋势。一、自然主义认识论的三种纲领对于自然主义认识论,我们很难给出一个简单明了的定义,这主要是因为“自然主义与其说是一个体系或一种学说,不如说是一种态度和方式:它本质上是一种哲学方法和方案”(Ra…  相似文献   

18.
拉姆齐信念度概念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卫 《现代哲学》2004,1(3):123-127
本文揭示了拉姆齐信念度概念的性质,从而明确了信念度是如何被演绎的;同时指出,如果把“给定q条件下p的信念度”理解为“q蕴涵p”的信念度,那么任意命题p和q都是独立的,从而表明这样理解条件信念度概念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9.
1973年,哈佛大学Dayid—Mcclellalld(戴维·麦克利兰)博士发表《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第一次提出“胜任力”概念。他发现传统智力测验判断个人能力不合理性,提出用胜任力测量来替代传统智力测验的观点,并将胜任力表述为“与工作或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似或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在本文中,笔者认为,教学胜任力是指教师个体所具备的、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价值观和个性特质。  相似文献   

20.
王善波 《学海》2023,(2):192-197
信任的本性是伦理学与认识论的共同论题之一。信任是一种由信任者、被信任者及其行动构成的三元关系:某人A信任另一个人B从事行动Ф。而对这种信任关系本质的理解分为三种:信任是信念;信任是情感态度;信任是认识态度。第一种信念信任构成传统信任本性理论的主题,并把信任与依赖等同起来。第二种情感信任通过批评信念信任观得以形成,而第三种认知信任既是对情感信任的延承和反对,又是对信念信任观的某种程度的回归。后两种信任的共同性在于把真正的信任与纯粹的依赖区分开来。对信任本性的不同理解对应着不同的说明:信念信任通过证据主义、信任与依赖的等同加以说明;情感信任主要来自乐观主义的善意或承诺的说明;而认知信任则诉诸知识论的论证。这些不同说明可分别归属于内在主义的与合理性的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