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物自体是康德先验哲学给我们留下的巨大谜题。本文将考察美国哲学家塞拉斯和法国哲学家梅亚苏这两位当代实在论者处理物自体的两种方式。塞拉斯的科学实在论和梅亚苏的思辨唯物论不仅为我们呈现了在后批判哲学视域下探讨物自体的不同路径("我们的"物自体和"非人的"物自体),还为我们把握他们各自的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的抓手。在充分考察这两个方案的基础上,本文还将初步探讨整合这两个方案的可能性,探讨一种能够同时容纳"科学之思"和"非人之思"的更宽泛的"思"。  相似文献   

2.
本文把关于语义学与本体论之间关系的某些现代观点,与中世纪晚期唯名论哲学家奥卡姆和布里丹的观点进行了比较。根据所谓的"本体论-语义学对应性的论题",可以把现代观点作如下表征:语义学中的初始(不可定义的)范畴概念界定了实在中的原初实体的范围。本文将证明,中世纪晚期唯名论的"本体论化简"方案,并非被试图从语义分析中"读出"本体论或者试图识别出绝对的语义初始词汇等因素所驱使,尽管流行的误解与此相反。中世纪作者提出了一种更为灵活的、动态的"亚里士多德式的自然主义"观点,它是对"概念部落主义"与"概念帝国主义"这两种并没有什么吸引力的现代观点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塞拉斯明确将认识置入规范性语境中,自然与规范的关系问题就表现为自然的逻辑空间与理由的逻辑空间的关系问题。观察报告因其介于两个空间之间的特殊位置而得到塞拉斯及其后学的关注,布兰顿和麦克道威尔在观察报告的权威性来源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本文以布兰顿和麦克道威尔对塞拉斯《经验主义与心灵哲学》的解读分歧为导引,分判双方的得失,最终借助库克拉的研究,揭示塞拉斯隐含的双重时间观,即自然的逻辑空间与理由的逻辑空间具有不同的时间性,两种时间性对观察报告的权威性来源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4.
麦克道尔认为他的经验主义观点既能够吸收康德先验哲学的精髓,同时又可以将其规范性的内核纳入自然主义的图景中。然而我们在分析他对一系列批判性观点的回应时发现,尽管麦克道尔努力以求的是保留康德思想的要义,但相较于塞拉斯对"直观"概念的理解,他对这一概念的改造实际上并没有获得更多的说服力。因为撇开谁的康德才是真正的康德不谈,塞拉斯对直观概念的构造性说明至少保住了先验哲学的彻底性。而麦克道尔则拒绝承认此类说明的必要性,然而却并没有为此提供充分的理由。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评价<语言·意义·指称>一书中的哲学观点,作者在该书中提出了一个与传统语义理论完全相反的语义理论,从区别语义学指称和形而上学指称开始,作者定义了语义学标记,对否定存在陈述、空名陈述、分析性等语言哲学的重要难题给予了全新的解释,但这一解释是否完全、一致、系统而且直观仍然是一个有待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Fine(2016)给出了几种使真者语义学来解释我们如何理解我们的语言,但是它们是有争议的,特别在我们如何理解全称句子方面存在争议。在Hale未发表的论文中,Hale修正了严格使真者的语义学,来解释我们如何理解规律性的全称陈述句。在这篇文章中,我认为如果Hale坚持规律性的全称句子和偶然性的全称句子在严格使真者语义上的区分,那么最好区分这两种全称句子的逻辑形式,尽管前一种全称句子蕴涵后一种全称句子。我还给出了另一种规律性全称句子的语义条件来区于Hale所给出的语义条件。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我在非严格的使真者语义学中比较了这两种规律性的全称句子的不同语义条件。  相似文献   

7.
组合原则     
组合原则是逻辑语义学的基本原则,表现为函项的思想和句法与语义的对应。就构造逻辑系统而言,组合原则是一种方法论。作为延伸到自然语言形式语义学的产物,组合原则起到一种核心灵魂的作用。组合原则在理论层面和应用领域皆获得一些有价值的结果。自然语言违反组合原则的实例主要表现为歧义现象、语用因素和句法与语义不对应的情况,这正是调整组合原则的适用条件从而促进形式语义学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8.
实验语义学家对东西方人的指称直觉进行测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克里普克的指称理论并非一个普遍的理论,而是相对西方文化圈而真.西方人拥有因果直觉,东方人拥有描述直觉.针对该调查,本文提出了一个为实验语义学共同体所忽视的问题:指称测试所要分析的不仅仅是数据,而是受试者选择答案背后的理由.基于该思路进行的分析和调查得出了与实验语义学家的测试不同的结果,这是对实验语义学进路的一个可能修正.  相似文献   

9.
人们把一般形式语义学的起源追溯到弗雷格、塔尔斯基、蒙塔古和戴维森等哲学家。但是人们忽略了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维特根斯坦在这本著作中提出了一种特定的关于语言、意义和世界的看法,它牵涉到普遍论、内涵指称论和组合原则等重要的哲学假定,而这样的哲学假定也是形式语义学先驱的著作中所假定的。因此,维特根斯坦的意义理论对于形式语义学的基本原则和哲学假定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斯托克霍夫教授的研究不是历史性的,而是系统地比较了维特根斯坦的意义理论和形式语义学的先驱的著作。  相似文献   

10.
哈贝马斯在本文中系统评价了布兰顿在《清晰阐释》中所阐发的语言哲学,称之为理论哲学中的里程碑.哈贝马斯认为布兰顿在形式语用学与推理语义学之间实现了富有创新性的关联,清晰地阐明了自我理解.这里选录的两节首先在总体上描述布兰顿方法的特征,讨论了他将形式语用学和推理语义学的富有创新性的结合,其次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会对我们言说的内容要求客观有效性--此问题被布兰顿视为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伦理学的研究中,一种道德理论要想获 得独立的地位,就应该具有特别的语义学承诺、形而上承诺和认识论承诺。通过比较考察流 行的实在论和表达主义观点,建构主义表明它应该具有一个独立理论该有的地位。这表现在 三个方面:从语义学的角度而言,建构主义主张一种原初性的道德判断和规范性术语具有 直接来自自然的可理解性; 从形而上的角度而言,建构主义主张基于人的推理能力和自主能动性以及某些经验起 点的实践性程序建构;从认识论的角度而言,建构主义主张以行动者的自主能动性和实践境 况为基础的实践慎思。  相似文献   

12.
语力逻辑系统既包括本体层面,与真及成真条件有关,也包括认知层面,与以言行事的语力和行为有关。语力逻辑系统可以通过往标准的逻辑系统中添加施事性算子而得到。通过提供一个联系着以言行事的行为的理性承诺的解释,并且通过形成以旅事性行为为前提和结论的自然演绎的推理系统,这类算子标示了以言行事的语力。本文利用一个简单的处理了断言、否定、假设的语力逻辑系统,证明经过恰当的考虑,对以言行事的语力和理性承诺的研究属于语义学,而不属于语用学。这一论证依赖于这样的事实,即表达式的赋值函项可被同时用于处理语力逻辑系统的本体和认知层面,在这两种情况下,这些函项都为建立恰当性和完全性的结果提供了基础。句法学研究的是表达式的结构,而语义学关心的则是语言使用者的意义,无论这些意义是不是习规上的意义。剩下的第三项研究,即所谓语用学,考察的是语言行为的意义是如何被说话者传达给听者的。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数学实践中,数学知识(如果有这样的知识的话)是通过在定义和公理的基础上证明定理来获得的。问题在于该怎样理解证明中所得到的东西是如何构成知识的,具体而言,即是要给出一个关于数学真理和数学知识的统一的解释,该解释能够揭示两者的内在联系。此处的困难是,根据贝纳塞拉夫的为人熟知的论证,由于塔斯基语义学认为真与对象的联系(通过单称词项或通过量词)是不可消去的,因此在数学中无法将塔斯基语义学与完整的认识论相结合:数学知识要么是通过证明得到的,这种情况下数学知识与数学对象是无关的,因此我们就无法解释数学真理;要么数学对象是数学真理的构件,从而数学知识不是通过证明得到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无从理解数学知识。接着,本文通过一系列阶段,将这些困难一直追溯到最基本的逻辑观念,即将之看作形式的和纯粹解释性的:如果数学是从概念出发仅仅使用逻辑的推理实践,依照康德,那么数学应该是分析的,也即,仅仅是解释性的,根本就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知识。我认为,这对数学真理是真正困难的问题。本文概括了四种回应,其中仅有一个有希望解决我们的困难,也即皮尔斯和弗雷格的回应。根据他们的方案,逻辑是科学,因此是实验性的和可错的;符号语言是有内容的,尽管并不涉及与任何对象的关联;证明是构成性的,因此是富于产出的过程。通过充分发展这些观点,我们将有可能最终解决数学真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哲学家塞尔曾指出,任何一台处理汉语输入的计算机都不能够像真人那样理解汉语,因为计算机无法获取汉语表达式的语义内容。他的这个论证,既预设了语义学和句法学之间的二分,而且也预设了一种外在论式的语义学观点。上述两个预设在本文中都会受到挑战。首先,本文将采纳一种内在论的(并且是准整体论)的语义学进路:根据此进路,意义完全可以在不直接牵涉到和外部对象的关系的情况下而被带入语义网。此外,本文所试图构建的语义学模型也不是句法驱动的——换言之,在该模型中,并没有任何语义中立的原则可以告知系统,复合语义是如何从"原子"语义中生成的。毋宁说,"原子"语义之间的亲和性,便已然在复合语义的构成中扮演了枢纽性角色。需要指出的是,关于语义融合的语义学难题,绝非当代语言学家和语言哲学家的专利。实际上,它早在东汉学者许慎的"六书"论中就已得到触及。根据许论,只要一个汉字的构件的语义得到了其它汉语表达式的恰当注解,该汉字本身的语义也便可得到确认。在本文中,许慎的"六书"论将以一种可计算的方式而得到系统化的重构,而该重构的技术基础则是王培先生发明的"纳思系统"(非公理化推理系统)。在这种重构基础上,现代汉语中语词的语义复合方式,也可以得到一种新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沙夫所著的《语义学引论》1979年在我国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为我们提供了一本可以了解语义学各个领域概况的参考书。 沙夫认为语义学这个术语本身就是歧义的。他把语义学区分为语言学的语义学、逻辑学的语义学、语义哲学和普通语义学四个  相似文献   

16.
教师伦理人格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圣人型人格和工匠型人格。这一划分不是对实际的教师人格的分类,而是代表着两组不同的精神特征。这两种人格类型各具积极和消极的社会意义。基于对人格类型的划分和各自社会意义的考察,可以深化我们对教师伦理和师德建设中某些问题,尤其是何谓好教师以及我们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教师等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削弱经典的Friedman-Sheard理论的逻辑基础,讨论了基于直觉主义逻辑的IFS理论。通过将直觉主义逻辑的语义学与修正语义学相结合,文章提出了直觉主义修正语义学,并证明了IFS可以将这种直觉主义修正语义学公理化至第一个极限序数。文章在最后证明了FS可以通过否定性转换嵌入IFS。  相似文献   

18.
正伦理学涉及人际关系及行为的规则,"人"是伦理学最核心的研究对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在价值观念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其中有关"人"的理念也出现了一个从敌我阵营中的人向作为国家公民的人乃至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人的重要转变。这就促使伦理学界反思,这种"人"的图景的巨大变化是否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时代现象、国际现象和历史现象。对人的图景的历史变迁及其内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由塔斯基的立体几何导出的球态语义学,并将其应用于自然语言中的动词体现象。球态语义学特别适合应用于英语的进行体。这种方法有以下优点(i)它扩展了区间式语义,并同时避免了其缺陷,(ii)它解决了未完成体难题,(iii)它的解决方法无需诉诸最终结果策略。逻辑方法一般被认为难于处理自然语言的动词体问题。基于点的时间结构以及建立在该结构之上的经典普莱尔时态逻辑([18])太弱了。而基于区间的时态语义则缺乏足够的表达力,并且难以解释进行体([4,8]).本文给出一种新的基于球上整体-部分关系概念的模型和时态语义。这种球态语义学建基于塔斯基1927年引入的立体几何之上。与基于点和基于区间的语义不同,在球态语义学中很多动词体区分都由统一的逻辑方法刻画。在一个由封闭球构成的论域中,可达关系由相切性概念给出。相应地,我们可定义外切、内切、外径、内径以及同心等基本概念。与区间式语义不同,球是论域的初始概念,球态语义学不是在时间段而是在球中对事件赋值。因此,仅将时间区间作为初始概念而不承认其端点初性性的问题不复存在。英语中的进行体由球上的连续行动来刻画。行动是非终止的,只要球没有由外切相离。相应地,外切相离刻车动作完成。我们区分在均匀球和非均匀球中发生事件的整体-部分关系。非持续动作视为直径为零的同心球。球态语义学根据动作或执行完成的时刻来定义时间概念,其中不需要时间端点的概念。在保持与基于区间的时间模型类似的基础上,球态语义学暗示了一种关于可能世界的定性概念,并且它有利于解决时间的循环概念问题。  相似文献   

20.
某些案例显示反事实条件句(counterfactual conditionals)是有"内在歧义的"(inherently ambiguous),即同一句反事实条件句既可以表达"前进式反事实条件句"(forward-tracking counterfactuals)也可以表达"回溯式反事实条件句"(backtracking counterfactuals)。在之前的文章中(Lee 2015,Lee 2016),我提出一个因果模型反事实条件句语义学(causal modeling semantics of counterfactuals),主张反事实条件句的内在歧义性是由不同的因果操弄(causal manipulation)所产生的。在一篇很重要的论文中(Hiddleston 2005),Eric Hiddleston提出一个截然不同的因果模型反事实条件句语义学,并宣称这个语义学可以解释反事实条件句的内在歧义性。本文将介绍上述两个因果模型反事实条件句语义学,并试图论证本人的语义学比Hiddleston的语义学能够更好地处理反事实条件句的内在歧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