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多默宗徒,圣经上虽记载的不多,但他留给我们的印象却极为鲜明、深刻。一提到他,脑海里就会出现多默宗徒的那种倔强、固执的神态。若望福音记载了一些他与耶稣的对话,从他的言语中,我们可以认识这位耶稣特选的门徒。耶稣前往伯达尼,复活拉匝禄的时...  相似文献   

2.
论到耶稣基督的生平,以居住在纳匝时间为最长,而圣经所记载有关耶稣的史实,却又以这一段为最简略。不过,耶稣基督把自己人世生命的大部分岁月寄居在纳匝肋,这并不是他人生历程中的偶然巧逢。他的双亲抱着他从埃及逃难归来,虽然是  相似文献   

3.
耶稣生在白冷城,却长在纳匝肋.在《圣经》中,耶稣被称做`纳匝肋'人耶稣.纳匝肋是耶稣的故乡,同耶路撒冷、白冷城一起,被视为圣地最重要的三个城市之一.在这里,圣母玛利因`圣神怀孕'怀了耶稣,耶稣降临人间后,在纳匝肋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小城的历史和传说纳匝肋位于以色列加利肋亚山麓南部,是一座不大的山城,人口只有大约6万.驱车进入城里,要经过相当陡急的七拐八弯.大概很少有人会把纳匝肋描绘成一个美丽的城市,因为这里的确没有值得炫耀的宽敞街道和秀美如画的风景,而交通堵塞却是屡见不鲜的事情.街道两边,多是仓促建成的平房,一幢挨…  相似文献   

4.
《中国天主教》2001,(2):1-1
耶稣自己背着十字架出来,到了一个名叫“髑髅”的地方,希伯来话叫“哥耳哥达”,他们就在那里把他钉在十字架上,同他一起另有两个人:一个在这边,一个在那边,耶稣在中间。比拉多写了个牌子,放在十字架上端,写的是:“纳匝肋人耶稣,犹太人的君王。”这牌子有许多犹太人念了,因为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地方离城很近,字是用希伯来、罗马和希腊文写的。于是,犹太的司祭长就对比拉多说“不要写犹太人的君王,该写他自己说:我是犹太人的君王。”比拉多答复说:“我写了,就写了。”兵士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后,拿了他的衣服,分成四份,…  相似文献   

5.
我信他升了天,坐在圣父的右边,他还要 光荣地降来,审判生者死者。在这个信念下使 我们的一生与耶稣的关系更加密切仰慕。 我们的元首耶稣基督怎样光荣地升天,作为基督徒的我们也要跟着元首归宿天乡。 正如圣经所载:“我去为给你们预备地方,为 的是我在那里你们也在那里。”耶稣又加上一 句说:“你们知道往那里去的路。”这条路就是耶稣一生走过的路,不要忘记他生在马槽里,贫困地生活在纳匝肋,残酷地死在骷髅山上:即为了救赎我们罪人,甘愿自作牺牲倾流 宝血、涤除世人的罪污,使我们洗心革面脱去 旧人、穿上新人俨然肖似耶稣重生…  相似文献   

6.
潘智力 《天风》2005,(7):8-9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用自己的宝血来成就了神人和好的关系,他用自己的宝血来洗净了我们的罪,我们借着耶稣的宝血、靠着他赦罪的恩典,罪得以洗净,得以赦免。我们借着他赦罪恩典,与天父得以和好。  相似文献   

7.
耶稣复活     
“耶稣基督从死者中复活了,我们也应在新生活中度生。”(罗马书六,4) 一、耶稣基督埋葬坟墓,并不是为长久留下去的。吾主耶稣所以甘心情愿忍受死亡,是为以后克胜死亡,使死亡服从他的命令。今天我们欢度耶稣复活大瞻礼,在这个奥迹上我们应当特别提及的,就是吾主耶稣是因他天主圣子全能的力量自己复活的。吾主耶稣原是不受死亡约束的;他愿意死,就死;他愿意怎样死,就怎样死;他死后,也完全有能力在他预定的时间摆脱死亡的羁绊。他复活自己同复活他人有  相似文献   

8.
在这春光明媚,花香鸟语的时节,我们怀着十分喜悦欢庆的心情,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光辉节日一耶稣复活瞻礼。耶稣基督的苦难、圣死及光荣复活距今虽然将近两千年,却仍然一幕幕地活跃在我们心中,并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希望、喜乐、自由和幸福。今天我们欢庆耶稣复活,不仅是为了单纯地纪念二千年前纳匝肋的耶稣死而复活的胜利,更重要的是使我们通过庆祝和默想耶稣复活奥迹的深刻意义,由衷地感发热爱、崇敬、感  相似文献   

9.
吴建寅 《天风》2006,(8):2-3
正如人子来,不是要爱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太20:28) 对于耶稣来世上的目的,当时大多数的人也都不能理解,甚至包括耶稣自己的门徒,他们也常用当时人们的眼光来看待耶稣, 因此常误解耶稣来世的目的。三年多的传道时间,多数时间是耶稣在那里纠正人们对他来世目的的误解。今天我们所读的三处经文,就是耶稣自己对他来世目的的宣告。  相似文献   

10.
修道感悟     
新学期的避静中,我惊奇地发现自己修道已经八年了。没有想到八年过得那么快,快得来不及想它是怎么过来的。人的一生没有几个八年,何况是八年的青春。但它还是走了,过去了,你留它不住,它已经消失了。 无可置疑,八年让我成长了许多。耶稣十二龄讲道后,回到纳匝肋,在智能和身量上日渐能增长,且为天主和人喜爱。(路2:52)八年,自己在身量上肯定增长了,智能上也可以说有了进步,但若说我在天主前、人前倍受喜爱则不敢保证。耶稣多年的隐居生活圣史只用一句话带过:他就同他们下去,来到纳匝助,属他们管辖。(路2:51)个中的细节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想见耶稣甘为人子的谦逊、孝顺与努  相似文献   

11.
谢劲松 《天风》2002,(6):16-17
基督徒是耶稣的门徒。耶稣的门徒是跟从耶稣,信他道的人。基督徒相信耶稣的道,并在自己的行为、言语与内在品质上力争体现出这个道。在耶稣的门徒里,那些特别令人仰慕的门徒被称为圣徒。基督徒虽然未必都是圣徒,但是他如果是按照耶稣的教导去行事做人,他就会改变自己的内在品质,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天主教》2002,(1):7-7
在这第四福音中,有位自称耶稣爱徒的(若十三23十九26二十2二一720),他虽总未提及自己的名字,但大多数的经学者主张他就是若望宗徒。 他就是受到耶稣特别疼爱,是最后晚餐斜依在耶稣怀中的门徒。他不仅蒙受了耶稣特别的疼爱,而且对耶稣也以爱还爱。当门徒们在耶稣被捕后都逃散了,他却同伯多禄尾随被捕的耶稣(十八15)。以后又伴同着圣母玛利亚上了加尔瓦略山,接受了师傅的嘱托,以耶稣的母亲为自己的母亲,亲自体验了师傅所受的凄惨的痛苦和死亡(十九25—27)。 他日后把自己所有的感受和体验,又经过多年的观察和反…  相似文献   

13.
耶稣曾经行过五饼二鱼的神迹,在这里又一次行了件类似的神迹——使四千人吃饱,这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真理,耶稣是做事直到如今的主,他的能力没有改变,怜悯之心没有改变,当我们有需要的时候,他不断地帮助我们,随时地怜悯我们.每一个在礼拜的弟兄姊妹都希望自己得到耶稣的怜悯,我们更相信耶稣一定赐下怜悯."耶和华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  相似文献   

14.
陈跃鑫 《天风》2007,(8):38-39
英国作者卡莱称耶稣为“我们最神圣的象征,超越人类最高的理想,具有永存、无限的个性。他的重要性一再值得我们深思与探索”。在人的一生中需要群居,但同时也需要独处,去思考个体生命的价值取向,去探索生命更深层的意义。丹麦哲学家及神学家克尔凯郭尔曾在他的日志中这么写着:“要认识我自己,就是要知道神要我做什么,去发掘对我来说具真实性的真理,并去寻得让我可以为此而活或为此而死  相似文献   

15.
肯为主付出     
黄有治 《天风》2005,(9):2-3
经文:路14:25—32门徒从狭义上来讲:是特指耶稣的十二个使徒,是与耶稣朝夕相处、有着亲密交往的门徒,他们放下自己的工作跟从耶稣到各处传道。从广义上来讲:是指凡相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信从耶稣的信徒都可称为门徒。经上告诉我们:“有极多的人和耶稣同行。他转过身来对他们说:‘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凡不背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一个真正热心的爱主救灵者来说,他的整个生命过程都应该把追随耶稣,效法耶稣且力争日益相似耶稣放在首要位置,随时随地忠实践行.也就是说,应该自始至终不遗余力地使自己活出耶稣的真精神,使世界透过自己看到耶稣.`因你们的善行,光荣在天大父'(玛五:16).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耶稣圣名的原意就是拯救或救世,而追随、效法、相似耶稣就是跟随他的拯救,学习他救人,参与他的救赎工程,像他那样以牺牲自己来拯救世界人类.这确实是一个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凡愿意真心跟随仿效他的灵魂都必须彻底认清并义不容辞地担负这神圣而悲壮的使命.这也就是一…  相似文献   

17.
七月一日耶稣宝血耶稣基督是大司祭,他用的祭品不是牛羊的血,而是自己身上的鲜血。耶稣用自己的鲜血来平息天父的义怒,从罪恶中救赎普世万民,使我们成为天主义子,分享他的天主性,有升天享福的名分。耶稣热爱我们,热血沸腾,胜过世上任何一位烈士,盟友,兄长,慈母……,他爱整个人类,施爱每一个人。他生后八天,割损流血。山园中他为何忧闷至死,出流汗血?不是为了爱我、救我么?蒙难时,他受鞭笞五千四百有奇,血流不止,他头戴刺冠,负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天主教》2003,(4):6-6
若望非常着眼圣母是“母亲”。在他的全部的二十一章的福音里(897节),有十六节有关圣母的短短记载居然有“十次”称圣母为母亲。无疑的,这是指圣母是人而天主的耶稣的母亲,所以母亲的身份参与了耶稣的整个生活;同时也愿意我们领悟人而天主的耶稣的心对自己的“母亲”所拥有的种种情怀。若望曾靠近耶稣的胸膛去探索他的心灵秘密(十三25),相信他比任何一位宗徒更了解耶稣对圣母的心态。  相似文献   

19.
圣经故事     
〔三十块银币〕耶稣传扬福音,引起犹太教当局的忌恨,司祭长和民间长老,聚集在名叫盖法(拉Gaiphas,英Gaiaphas,‘该亚法’)的大司祭的庭院内,共同议决要用诡计捉拿耶稣,加以杀害。但是他们说:“不可在庆节期内,免得民间发生暴动。”耶稣十二宗徒中有一个掌管财务的,叫犹达斯·依斯加略。此人是个贼,常从他掌管的钱囊中偷取公款。当耶稣在伯达尼村坐席时,拉匝禄和玛尔达的妹妹玛丽娅用珍贵香液膏抹耶稣的时候,这个犹达斯就不满意。他装出一付关心穷人的样子,假惺惺地说:“为啥这样糜费?这香液可以卖许多铜钿,施舍给穷人嘛!”  相似文献   

20.
无声胜有声     
陈丰盛 《天风》2006,(11):12-13
我们当感谢耶稣,在危难的时刻,他不是想着自己的安危,而是勇敢地宣认,表明自己的身份。使凡追随他的人可以坚定确信;令不信者自惭形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