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教的政治哲学,直接继承了战国、秦汉黄老道家的精神传统,既固守黄老自然无为的核心理念,又充分吸收了法家的合理思想成分,对"法"、"术"、"势"的为治功能予以充分的肯定,形成了以道德为主,法术势为辅的政治哲学理念。  相似文献   

2.
中国武术与道教的哲学-心理学原理有着密切而深刻的联系,与道家心理操练和心理自我调节的整个实践密切相关。武术目的在于使信奉者"与道合一",是一种道德的、心理的和生理的自我完善过程。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在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裳)的一封信中曾说:“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鲁迅先生的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血肉关系。中医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与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道德的关系十分密切。仙道贵生,道门中人普遍肯定现世人生之生命价值,高扬“生为第一”的“道理”。  相似文献   

4.
李艳 《宗教学研究》2004,(1):125-127
道教劝善书是宋明以来道教文化的重要载体.与戏曲相同,道教劝善书作为一种重要的方式维系着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社会结构和道德秩序.道教劝善书劝善惩恶、阴骘观念和因果报应等思想对戏曲创作产生重要影响.从另一个方面看,戏曲也成为道教劝善书传播的重要媒介.这种关联源于二者受众主体在民间以及"有功于辅教"的共同特质.  相似文献   

5.
道教节日     
三清圣会道教信仰的最高尊神为“三清”。道教相信“三清尊神”是从混洞太无元化生出天宝君;从赤混太无元化生出灵宝君;从冥寂玄通元化生出神宝君。三清都是元始天王所化法身。《列仙传》说: “元始天王在天地末分时之一元精气,在大罗天上,化身于三清。一化无形天尊(今称元始天尊),常住清微天之玉清境;二化无始天尊(今称灵宝天尊),常住禹馀天之上清境;三化梵形天尊(今称道德天尊),常住大赤天之太清境。亦即元始天尊常住的境界,是三十五天之上的玉清境;灵宝天尊常住的境界,是三十四天之上的上清境;道德天尊常住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此论文主要研究了中国古代小说中以凡男遇女仙为特征的类型故事的神话学起源、特征以及道教"仙境"说、"修仙"观念和"地仙"说对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受到最为猛烈、彻底的批判.传统艺术(如国画)、传统文学(如唐诗)、传统戏曲……虽受到一些批判,但还有人为之说好话,说它们有各种优点、好处,只有传统道德,如父慈子孝、忠君爱国,等等,几乎成了"万恶之源",少有人说它有什么好处.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大多数宗教,就其观念形态来说,都起了道德规范的作用。由于宗教与道德都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它们都反映了人类对更高尚、更美好的生活实质的梦想与追求。那么,在道教的教理教义中,“道”和“德”是什么关系呢?道家是如何解释“道德”两个字的? 早期道教主要经典《太平经》卷十八说:“夫道者何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也。”  相似文献   

9.
<正>引子:人心深处惊雷动我曾经不无自信地用"顶天立地"的隐喻式修辞来定位道德伦理,意即:道德伦理上接宗教信仰(我所谓"天"者)、下接政治法律(我所谓"地"者)而立于政治—法律与宗教—信仰(信念)之间。更确切一些说,在现实的或经验的生活世界里,政治法律的管治效力无法企及之地,当是道德伦理的游刃之域,比如,个人心性美德、家庭伦理甚或诸如乡村社区和各种形式的俱乐部、社团之类的社群契约礼仪,等等;而在理想的精神生活世界里,当道德伦理  相似文献   

10.
值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为庆祝广州纯阳观复观二十周年,宣传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展示广州市道教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果和独具岭南文化特色的道教风貌,开展道教文化交流,促进社会和谐,广州市道教协会于9月26-27日在纯阳观举办以"道德人生、和谐社会"为主题的"第一届广州道教文化节暨纯阳观复观二十周年庆典"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