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本<周易>简35-36为<讦>卦,其"讦"字凡八见,传本<周易>作"蹇",阜阳汉简本、帛书本均作" ",汉石经则作" 寋 ";又王逸注<楚辞·离骚>、李善注<文选·辨亡论>等,则引<蹇>六二"王臣蹇蹇"作"王臣謇謇",是"蹇"似又可通"謇",异文甚多.<易传>释"蹇"为"难",后世注家多从之.惟考时贤所论,颇有以竹书本之"讦"为正,释<蹇>为专言直谏之卦者.今不揣谫陋,拟为"蹇"之异文作一平议,并就文献征例、卦爻辞义、卦序结构、卦象诸端,考辨<周易>"蹇"之确义.  相似文献   

2.
白指白字,别字。所谓飞白,就是明知其错,故意将错就错地加以援用。根据错误产生原因的不同,可把飞白分为语音飞白、字形飞白两类。1.语音飞白即因语音相同、相近而将错就错地加以援用的飞白。如:北宋薛简肃公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欧阳修,二女儿嫁给了王拱辰。后来欧阳修丧偶,又娶了他的小女儿,所以王拱辰曾用“旧女婿作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来取笑他。刘原父晚年又一次娶妻。欧阳修为此写了一首诗戏弄他:“仙家千载一何长,浮世空惊日月忙,洞里桃花莫相笑,刘郎今是老年郎。”刘原父见了这首诗,有些不高兴,决心要报复他…  相似文献   

3.
本文取帛书《易经》乾至蹇卦的卦爻辞与今本对应的卦爻辞异文进行对比,阐释了二者今、古文的使用情况,并对二者诸多异文的含义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出人意料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生活中,很多这样的例子。一对夫妻,穷困蹇厄之时,却能相敬如宾,相濡以沫,而一旦发达富裕了,反倒是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甚或反目成仇,离异分手。两位友人,命运坎坷时,多能同舟共济,肝胆相照,而二人一朝或仕途坦荡,或财运亨通,却多是你我猜忌,互挖墙脚,终至决绝断交。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关于科学与技术的哲学思索都有点命途多蹇。逻辑实证主义曾喧嚣一时 ,经蒯因对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的批判而走向衰弱。由它衍生出来的科学哲学也受到库恩和戴维森的猛烈冲击 :库恩的历史主义弥合了主观与客观的二元论 ,留下了范式更替这种设想 ;而戴维森把范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又打得粉碎。技术哲学诞生于科学主义走下坡路的 2 0世纪 50年代 ,它始终没有达到其峰巅 ,究其原因主要是陷入了宗教末世论与技术末世论的二元对立。埃吉尔学派、海德格尔学派、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都是以宗教末世论代替技术末世论 ,除了向人类展示了悲天悯人的…  相似文献   

6.
《文化与人生》是贺麟值中华民族深处艰苦蹇难之际所撰论文集。贺麟以其融通东西哲学的思辨力与审美认知将彼时中国社会的若干现实问题置诸台上,并给出以儒家文化自省图新为核心要义的革旧徙新方案。贯穿文集始终的"自治"之道不仅是贺麟依据时势开出的事关民族前途的药方,更是今时国人面对传统文化虚热的非健康世态而应重新审视并借鉴的理性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7.
邵祥路 《法音》2019,(8):23-27
正破山海明(1597-1666),俗姓蹇,四川大竹县人,是西南佛教禅宗祖庭"双桂堂"的开创者,西南地区禅宗祖师。根据他的自述,在十八九岁时,"见壁间有志公禅师《劝世歌》,予读至‘身心皆空’处,不觉堕泪如雨,将从前恩爱等事,一时冰解"~([1])。之后在佛恩寺出家,闻法师讲《楞严经》,始终不明其义,便效仿古人住山,立志明此大事。后依据  相似文献   

8.
躬逢盛世,日月同辉。改革开放,佛法重光。慈悲济世,诸佛本怀。故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乃四众弟子宏愿。吾问世于楚之湖湘,经历文革,命运多蹇,虽涉足诸子百家, 然最终出家九华。云水游历于山林之间,挂褡托钵于丛林寺院, 朝看旭日升天柱峰顶,暮听钟声响彻林梢溪涧。青灯之下诵读三藏祖语,参究开悟公案,大殿中叩拜诸佛菩萨,不知不觉中已数十年矣。致使光阴虚度,业无所成,愧对三宝。浙江四明,人杰地灵,佛教  相似文献   

9.
论仙学大师陈撄宁之人生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焜 《中国道教》2002,(2):32-36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可是流传至清末即已衰落,进入民国,又是时运多蹇,道教一直不振②。直至1949年后,才激发起一些热心于道教文化的有识之士,说及改革和创新 道教的工作,其中影响深远的要算是提倡仙学的陈撄宁先生。在道教界内,一提起近代道教人物,无人不知陈撄宁先生。近日他的著作《道教与养生》③又再版行世,这也是促成笔者写此文的原因。这几年来,研究陈先生“仙学”著作的学者逐渐多起来,早年有其学生徐伯英、袁介■于台湾编辑陈先生的著作《中华仙学》,由台北真善美出版;后有李养正教授、胡海牙老中医师及上海的…  相似文献   

10.
“纳甲”是两汉易学象数学的基础,特别是虞翻说《易》,更以“纳甲”为重要依据,贯串于《周易》六十四卦。尽管历代易学家对“纳甲”毁誉不一,但“纳甲”在汉代易学中,又确实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因此要了解汉代易学,就不能不对两汉的“纳甲”说作必要的研究和探讨。为此笔者谈谈个人的浅见,就教于方家。“纳甲”说始于何时,众说不一,或论始于西汉京房,似不尽然。考之《周易》的卦爻辞:言“干支”的如《蛊》卦“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巽》卦“先庚三日,后庚三日”。《革》卦“已日乃孚”;言“方位”的如《坤》卦“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蹇》卦“利西南,不利东北”;言“时候”的如《小畜》卦《归妹》卦的“月几望”,《复》卦的“先王以至日闭关”等等。这说明以“干支”记时和东西方位之说,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据史书记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夏、商时期,我国先民已经注意到对天象的观测,并以太阳主阳属天,极以“天干”(甲、乙、丙、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