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军 《中国道教》2011,(3):61-61
4月15日至22日,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副秘书长王炳旸等一行6人赴台参加了净明道传度仪典和《中华道藏》线装本捐赠仪式。  相似文献   

2.
金秋十月,英雄城市南昌瓜果飘香,一派祥和喜庆景象。海峡两岸净明道归宗传度祈福大法会,于2005年10月18日至20日在西山万寿宫、南昌万寿宫隆重举行。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张金涛、林舟,江西省道协副会长叶至明;国家宗教局一司司长徐远杰,江西省民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有关材料进行考察和分析,认为明代高道赵宜真与刘渊然虽然兼传全真、正一、清微、净明道法,但其信仰归宿却多属净明道。与以往的认识不同,本文发现赵宜真所传净明学说并非来自清微派宗师曾贵宽,而是来自李玄一与冯外史;同时,刘渊然及其弟子邵以正也曾依赖高超的道法和渊博的学识,通过济民利物、结交权贵而为净明道的发展做过很多贡献。由于赵宜真、刘渊然等人过于偏重融摄诸家道法而较为缺少自身的显著特征,以致其法裔逐渐融入其他道派,终令这一系统在清代以后渐趋湮没无闻。  相似文献   

4.
净明道派出现于南宋时期 ,它以盛传东晋许逊升仙为起因 ,以江西南昌西山为活动中心 ,尊奉许逊为教祖 ,仅次于正一道教主张道陵。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 ) ,敕封许逊为“神功妙济真君。”净明道主张修道为人应以“忠孝为本” ,并尊祟许逊所授“忠孝廉慎”。《太上灵宝净明清序》对净明道旨要说 :净明者 ,无幽不浊 ,纤尘不染。认为孝悌为修炼行道行持之秘要。净明道融合儒学 ,倡导将“忠孝”的伦理实践作为步入道门的主要修行法则。净明道在道教史上为重要的一派 ,它有自成一体的教义体系、道书道经、修炼方式以及符法术 ,本文试就净明道忠…  相似文献   

5.
20 0 0年 1 1月 8日至 1 1日 ,道教正一派祖庭———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再度隆重举行了为期四天的对海外正一派道士传度授仪典 ,来自台湾、香港地区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 1 1 8名正一派道士在这里接受了传度。为举办好这次传度仪典 ,天师府在中国道教协会指导下 ,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力求规范生申请和考核及升授等制度 ,得到了海外生的理解和好评。这次天师府对海外授活动是在“中国龙虎山第七届道教文化旅游节”期间举行的 ,天师府还举行了玄坛殿落成开光典礼 ,四方信众和海内外嘉宾 2 0 0 0多人到天师府参拜和参访。中…  相似文献   

6.
净明道忠孝建功的实践主张同时适应了个人和社会两个层次的需求,这一主张体现出净明道示范社会、回馈社会的目标,也体现出这种以社会服务为契机的道教宗派与公共社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郭武 《中国道教》2006,5(2):21-23
白玉蟾是金丹派南宗第五祖,乃道教史上的著名人物,有关其生平事迹、思想学说,学术界已多有讨论,笔者亦尝细论之①。然而,包括笔者在内的学界诸家以往在谈论白玉蟾时,皆未曾关注他在净明道兴起地———江西西山的活动,并忽视了其对净明道的影响。下面,试就白玉蟾在西山的活动及其对净明道的影响作一介绍,以补人们认识之罅漏。白玉蟾一生云游天下,据其《云游歌》言,他的足迹曾广达“江之东西湖南北,浙之左右接西蜀,广闽淮海数万里”,到过的地方有武夷山、龙虎山、阁皂山、天台山、罗浮山、青城山、霍童山、北邙山等等。其中,亦包括净明道的兴…  相似文献   

8.
道教与中国传统医学关系素为密切,“古之修道者莫不兼修医术”“医道通仙道”“十道九医”“道有四分医”等等流行说法,无不反映出道教“尚医”“重医”的历史传统。净明道作为道教的一大派别,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于沿袭传统道、医关系的同时,融入自己的“净明忠孝”理念及道法道术,构建了特色比较鲜明的道医文化。探讨净明道的道医文化,可以从一个新的层面认识、把握净明道的宗教性格与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20 0 1年 4月 1 7日至 4月 2 6日 ,湖北省暨武汉市道教协会在武汉长春观联合举办全省道协、宫观负责人培训班 ,全省 2 4个市县 ,34个道观的 43名负责人参加了培训学习。此期培训班是湖北省道教界在新世纪举办的首期培训班。培训班主要学习了党的宗教政策、法规、法令及 2 0 0 1年 4月 1日施行的《湖北省宗教事务管理条例》和道教史、道教神仙、教理教义、道教仪范等。通过学习 ,各宫观负责人普遍感到政策水平、法制观念、道教知识有了提高 ,并纷纷表示一定将在此次培训班学到的知识带回各自的道协、宫观 ,在新的世纪进一步发扬道教的优良传…  相似文献   

10.
净明道源于对东晋道士许逊的信仰。其由思想信仰衍变为宗教——净明道,经历了较长时期的酝酿发展过程。但到底至何时方完成其宗教的蜕变,形成为净明道,目前学术界尚存在不同的看法,或谓创始(或形成)于南宋初的何守证,或谓创始于元初的刘玉。笔者赞同后一种看法。因非本文主旨,兹不具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考察有关净明道"祖师"谌母传授经法予许逊的各种传说,并观察她与另外一位传说人物兰公的关系,从一个侧面探讨了净明道的女性观。笔者认为:基于传统道教"阴"、"阳"并重的思想,女性在早期净明道中的地位并不低于男性;但在元代净明道大量吸收理学思想以后,或许是因为受儒家"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女性在明清时期净明道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2.
教务活动     
正龙虎山翤汉天师府在台举办第五届传度大典5月11至16日,应台湾中华大道南方聚贤会邀请,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江西省道教协会会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住持张金涛道长率团赴台,参加天师府在台湾举办的第五届传度大典。传度活动坛场设在台中无极三清总道院,近200多名受度弟子参加传度仪式。安徽省蚌埠市涂山禹王宫举行纪念禹王庙会5月4日(农历丙申年三月二十八),为了纪念  相似文献   

13.
郭武 《宗教学研究》2005,19(2):9-14
本文就元代净明道所受朱熹、陆九渊学说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以为:朱、陆学说之所以能对元代净明道产生巨大影响,乃与其多活动于江西有着密切的关系;元代净明道的宇宙观实多吸取了朱熹之学,而其修行论则多受到了陆九渊之学的影响.但是,净明道并未能很好地消化朱、陆之学说,由此而导致了其思想体系中的一些矛盾.  相似文献   

14.
西山万寿宫是江南著名的千年古宫,是道教净明道的祖庭,在海内外影响很大。净明道作为宋元时期兴起的“儒道互补”的新道派,倡导“忠孝神仙”,倡行“忠孝立本,忠孝建功”,提出“欲修仙道,先修人道”,其教理教义继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精粹。本文不揣浅陋,试以中国传统文  相似文献   

15.
净明道简论     
净明道全称净明忠孝道,始创立于两晋,是道教中分衍出的一个支派,比上清派和灵宝派产生略早。净明道历史攸久、独具特点、自成系统,本文简论净明道,侧重许逊、刘玉及其所代表的净明道两个重要时期的历史。一、许逊与净明道净明道祖师许逊,字敬之,东吴赤乌二年(239年)生于豫章(今江西南昌)。西晋太康年间,曾任旌阳(今湖北枝江)县令,故人称许旌阳。关于净明道的初创,《道藏》和史籍记载颇多歧异,主要有三种说法:1.许逊得道于吴猛。《云笈七签》卷一百六《许逊真人  相似文献   

16.
20 0 2年 9月 2 5日至 2 6日 ,由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所、江西省道教协会、江西南昌西山万寿宫共同举办、江西师大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协办的“中国道教净明道文化研讨会暨道教文化笔会”在江西南昌滨江宾馆隆重召开。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所、南昌西…  相似文献   

17.
10月23日至25日,由中国道教协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湖南组委会承办的国际道教论坛在湖南南岳衡山成功举行。这是2007年4月在西安、香港举办国际道德经论坛之后的又一次大型国际道教文化盛会,是对国际道德经论坛的延续和深化。论坛以尊  相似文献   

18.
论净明道三教融合的思想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行于宋元时期的净明道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宣扬“由真忠至孝,复归本净元明之境”。一般认为,净明道是儒道思想结合的产物。笔者通过细究《净明忠孝全书》等道书,认为净明道不但热切地奉行儒家的忠孝观,而且还吸取了佛教的修行解脱论,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儒佛道相融会的新道派。本文将通过对净明道如何以“忠孝”为修道之基、“净明”的内涵以及达到净明之境的途径与方法等问题的分析,来说明净明道通过融合儒佛道三教思想而促进了传统道教的更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4月15日至16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为青年会、女青年会在新形势下发挥积极作用确立了指导思想,明确了发展方向,是一次增进团结、凝聚力量的大会,更是一次振奋精神、继往开来的大会。  相似文献   

20.
智渊 《法音》2010,(9):55-56
<正>本刊讯9月8日至9月13日,应香港中华佛教文化院及香港观宗寺觉光长老的邀请,中国佛教协会传印会长、湛如副会长、王健秘书长、张琳副秘书长、演觉副秘书长、教务部主任宏度法师、综合研究室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