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二、某些新兴学科的影响五十年代之后,一些新兴学科的兴起,为心理学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些新兴学科是通讯工程、信息论、以及计算机科学。 (一)通讯工程和信息论对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人类科学史上,出现过三个最重要的基本概念:物质、能量、信息。前两个概念,尤其是第一个概念出现较早;信息的概念是在四十年代末由于通讯技术和控制理论的发展,才正式出现的。通常认为信息论的奠基人是数学家Clande E·Shannon,他在1948年发表了著名的论文《通讯的数学理论》(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Shannon的目的在于回答当时通讯科学家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即象电  相似文献   

2.
1976年10月,苏联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哲学家和科学家在柏林举行座谈会,讨论“实验、模型和理论”问题。会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布尔院士致开幕词,接着,听取了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M.阿美里扬诺夫斯基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科学院通讯院士G·格尔茨所作的两个主要报告,以及苏联《哲学问题》主编弗罗洛夫等人所作的十六个补充报告。阿美里扬诺夫斯基通讯院士在其报告中  相似文献   

3.
信息科学发端于40年代中期,麦考尔(L·A·McColl)、威纳(N·Weiner)和萨诺(C·E·Shannon)的著作相继问世。虽然这些著作以数学、通讯技术和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但也联系了人和动物的信息交换、社会交际、语言学和心理学等领域中的广泛性问题。40多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快发展及其向各个领域中的渗透,信息科学与生理心理学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从三个方面概括地介绍两者的相互关系,即模拟研究与神经网络理论、神经信息的提取和处理以及人工智能领域中的生理心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这是你的船     
我在江苏老家工作的时候,对面住家有个小伙子叫敏强。他们家刚从农村搬过来不过两年。他初中毕业后上了职校,学的是信息通讯。毕业后,应聘到县电视台当临工。  相似文献   

5.
证券内幕交易行为主体界定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宗璋 《学海》2003,(1):27-36
内幕交易的行为主体是内幕交易的重要构成要素 ,美国和欧洲各国对内幕交易的行为主体都已建立了一个完备的理论体系 ,而我国学界对其研究尚有待深入。美国法上关于内幕交易行为主体的界定理论 ,包括获取或不公平理论、信托义务理论和信息泄露理论 ,欧洲法在此问题上的法理基础与美国法基本相同或相近。结合我国法律制度的要求 ,针对公司内部人、推定的内部人以及泄密链条中不是公司内部人或推定内部人的泄密人和受密人 ,我国进行法律规制的法理基础应是信托义务理论 ;针对与公司及其相关人员没有信托关系或者传递关系的知悉内幕信息的人 ,我国进行法律规制的法理基础应是内幕信息属于公司 (包括信息源泉人 )财产的理论。同时 ,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也要作相应的修改  相似文献   

6.
第五居国际社会学会议于1962年9月初在华盛顿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57个国家的一千多名代表。美国派出了由550人组成代表团,苏联派出了以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哲学研究所所长Ф·В·康斯坦丁诺夫为首的代表团,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均派有代表团参加。会上讨论了三个主要问题:一、社会学、政治活动家和社会团体;二、发展的社会学;三、社会学理论的实质和问题。苏联《哲学问题》1962年第11期上发表了关于此次会议的详细报导,并以头条位置发表了康斯坦丁诺夫在会上所作的题为“社会学与政治”的报告。现将这个报告全文译出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符号世界与符号异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作为现代的最新、最重要的技术创造之一,它的出现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同时,通过对计算机和通讯技术这一符号加工工具的创造及其与人的生活的相互关系的思考,我们也可以对人的本性和人的存在这一古老的哲学主题有一些新的认识。一、人作为符号动物人的本性是什么?历代的哲学家从不同的观点和角度出发,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多种回答。一种回答说:人是理性的动物。另一种回答则日:人是制造工具的动物。本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提出了一种新的回答:人是符号动物。卡西尔说:“对于理解人类文化生活形式…  相似文献   

8.
1985年12月4日至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在中央党校联合召开了全国第四届科学哲学讨论会。会议讨论的主题是科学理论的评价。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和译文近50篇。在我国,从事科学哲学教学和研究的是一支年青的队伍。出席这次会议的人平均年龄37.9岁。代表们思想活跃,讨论时争论激烈,会场气氛热烈。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探讨了荣格的析梦理论与方法,论述了荣格的析梦旨在探寻无意识对人的情结会有何影响,旨在探明无意识究竟传达了什么信息,以指导人的日常生活。同时指出在荣氏不能给与建议的死亡梦兆出现时,佛教却在此显出了可以予以补充的独具特色的一面。其次,举例尝试将荣氏的理论与佛教相结合以析梦。  相似文献   

10.
"测验效应"指提取比同等时间的重复学习,在随后的记忆测验中有更好的成绩。多数理论从提取角度解释该现象。近些年,精细提取理论得到诸多研究支持,但2014年,Karpicke等人提出的情景背景理论,对测验激活语义关联信息的解释提出质疑,认为被试在提取模式中对先前时间背景信息的复原是测验效应形成的关键。本文比较了测验效应研究的最新理论,结合提取加工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从提取模式、提取方向的角度解释了测验效应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前正在广泛地讨论信息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讨论的问题涉及原始信息、通讯技术、工业的机器人化、管理工作的计算机化和科学的数学化。哲学上有依据的各种原理的研究论题提出了许多需要专门加以探讨的、令人注意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和认识论的问题,例如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及其文字表达,衡量与评价、结构与功能、原始资料与信息的关系等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是本文探讨的对象。本文仅从世界观方面,阐述随着信息工艺的迅速发展,信息对人们的意义。但是只有在原则性的争论中才触及世界观。此外,经验也表明,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和苏联科学院哲学所共同举办的中苏双边哲学讨论会,于1990年111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题是“社会规律与人的活动”。中苏代表围绕着这一主题,针对本国当前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双方探讨了新的条件下社会规律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处理人及其活动等一系列问题。 会议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汝信,苏联代表团团长、苏联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米特洛欣各致了开幕词。苏联方面首先发言的是Л·米特洛欣博土,他探讨了马克思有关人的问题的理论。他强调必须以马克思提出的原则为基础,才能对人的问题提出全面的解释。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土、原哲学所所长Н·拉宾以组成人类历史的三个  相似文献   

13.
姜涛   《心理科学进展》1993,11(1):17-22
在时间认知的研究中,时间表征是人们研究较多的一个问题。在人的记忆系统中,人们是如何表征并储存时间信息的呢?对此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归结起来大约有四种理论观点:记忆组织理论;记忆强度理论、顺序编码理论和重建理论。J.F.William,把心理时间分为三种,即逻辑时间,经验时间和习俗时间。而习俗时间(诸如年、月、日等)与人们的关系最密切,他认为,人们主要有两种习俗时间的表征方式,即词表目录表征和意象表征,前者是言语编码,后者是表象编码,并且儿童习俗时间表征的发展也是从词表目录表征过渡到意象表征。  相似文献   

14.
1980年8月,本刊编辑部利用在大连参加全国教育心理学暑期讲习班的机会,召开了一次《心理科学通讯》外地部分编委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各省市部分编委及部分师范院校的代表共三十余人。会议由本刊副主编李伯黍主持,编辑部办公室负责人万云英出席了会议。会上,李伯黍向代表们报告了《心理科学通讯》复刊筹备工作简况,然后与会者就办刊方针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控制论和哲学的关系非常密切。自从控制论创立以来,围绕着控制论的哲学斗争从未止息,特别是随着控制论的发展,引起有关认识论的一系列争论。控制论是一门综合性的新学科,是数学、数理逻辑、神经生理学与无线电通讯、自动控制、电子计算机等学科相互渗透的产物,是这些学科的边缘科学,属于横断科学。人们给控制论下过十几种定义,其中被认为是经典性的,还是控制论奠基者N·维纳对控制论所下的定义:控制论是“关于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控制和通讯共同的特点,就是信息变换和反馈调节。实际上,信息和反馈不仅技术系统有,而且生物界、社会直至思维都有,因而从原则上说,控制论可以应用于所有这四个领域(技术系统、生物界、社会和思维),并且相应地形成了工程控制论、生物控制论、社会控制论和智能控制论,出现了现代科学的控制论化,使自然科学愈益向社会科学渗透,促进哲学的现代化,可能引起哲学变革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信息论是关于消息加工传递的一种理论。它研究各种“信息传输系统”信息传递与加工的共同方面,而不涉及系统的具体性质和消息的具体內容嗽凇叭?机”系统中特定操作活动上所起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可以认为是一种信息传递和加工。因此,人在特定操作活动中的作用可以在一定意义上与一个信息通道作某种类比。了解人的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使得信息(包括文本、图像、声音等)均可转化成数字形式从而被计算机储存、处理。与此同时,通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形成了强大的信息网络系统。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络在全球范围的蓬勃发展,使得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有了质的飞跃,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科技时代。迅猛发展的计算机网络给人类社会带来多方面的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也涉及到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其中著作权的保护成为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信息内容和载体的可分性使著作权的专有性不再明显,信息交换的迅速快捷使著作权的时间性…  相似文献   

18.
乐国安   《心理科学进展》1984,2(4):10-14
现代认知心理学一般倾向于把注意理解为人加工信息的有限容量,这种有限性来源于人的心理智源(mental resource)的有限性。所谓智源涉及到心理的努力、记忆的能力、通讯的通道,它们被指派去执行一定的任务。因为有限,所以一旦它们被全部指派去执行  相似文献   

19.
《思维科学通讯》从1984年初创:刊到今年已经是第22年,从创刊号到本期(2006年第2期)已经是总第100期了,——22年共出版正刊92期、增刊8期,累计发表论文875篇,有关思维术活动的报道、成果介绍等70篇合计945篇,共约800万字。22年来,我国思维科学界的重要人士,差不多都在《通讯》上发表过文章。有更多的思维科学普通研究者把他们的研究成果刊登在《通讯》上。22年来作者们发表在《通讯》上的论文,既有许多基础研究成果,又有更多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20.
朝着科技文化方向发展的伦理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一些卓越的伦理学家在最近发表的文章里指出:“现在有系统地结合伦理学理论来谈社会和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棘手问题的哲学家实在是为数太少了。”一位名叫 M.诺维克的学者说:“科技时代现已成为一个伦理时代了。”的确,在最近的二十五年里,随着高级技术进入了工业、通讯和教育等领域,人们对待事务的选择有了提高和扩大。未来主义者,A.托夫勒列举了大量事实,证明十年前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