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结合美学、人机工程学、产品功能学、心理学、产品结构学等学科,运用符号学理论,通过整合手机产品的造型符号、色彩符号、材质符号等视觉形态来反映企业文化、经营战略与设计理念、制造水平等潜在内涵,是很有积极意义的。结合中国手机市场,探索怎样构建出比较完善的企业产品形象,从符号学中发现新元素,并用以指导生产,设计出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手机,才能将企业推向国际。  相似文献   

2.
东巴文字是一种极具造型特征的视觉语言符号.它既是一种特殊的文字符号,同时又是一种具有情感和美学特征的艺术符号.  相似文献   

3.
数码照相机设计是科技与艺术、工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照相机在走完机械构造之后从复杂的界面中解放出来而获得新的形式。数码相机造型情感化产生的诱因既有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也有技术和审美因素。数码照相造型设计的情感化表现,就是指在产品具有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赋予其情感内涵,能触动人们的情感世界,促使人们喜欢它。  相似文献   

4.
就环境艺术现状进行分析,传统文化符号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文化符号在大众交流过程中起到信息传达载体的功能,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中起到积极作用。符号作为一种重要的设计语言,也存在于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中。文章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形式进行阐述,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环境设计中的运用展开分析,探究文化符号在环境设计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公共艺术的形式语言入手,分析其造型色彩语言的特性,以新疆公共艺术视觉造型语言的现状为脉络,通过分析案例,解读不同地域文化语境下的公共艺术视觉造型语言的精神内涵,分析具象、抽象和意象的造型语言所传达的文化精神和公共意识,为相关专业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打开信仰者心灵的钥匙——论宗教语言的象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宗教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宗教语言,不仅包括在宗教的典籍和各种宗教性质的活动中,信仰者之间彼此交流所使用的语言,而且还包括实物符号和动作、行为符号,这些都可以视为"宗教语言符号"。也  相似文献   

7.
邓晓霞 《美与时代》2015,(1):113-114
所有产品都是通过它的形、色、质向人们传达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这种信息包括产品的功能属性、结构属性以及审美属性等。设计师就是通过运用这些形态、色彩、材质符号将自己的设计思想传达给消费者。  相似文献   

8.
安静 《美与时代》2015,(3):12-14
"民族性"是北京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首要定位,地铁公共艺术当然也不例外。民族性最终体现为民族文化符号。公共艺术恰当地运用民族文化符号,对城市建设意义深远,可以有效避免千城一面的建设困局。未来北京市地铁公共艺术在发掘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优势方面一定会呈现出更多的精彩!  相似文献   

9.
现代平面设计中的民间美术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贴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平面设计艺术源于原始艺术,与民间美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现代平面设计在造型、表意、寓意诸方面,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征,也都与民间美术息息相通。民间美术的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有直接运用、间接运用和元素重构等不同方式,均以丰富的内涵和存在空间为当代平面设计的艺术语言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0.
汉字的原始雏形是图画,汉字不只是交流信息的语言符号,更是被作为颇具独特品味的艺术品而大放异彩。从符号学分析,汉字是一种符号,是一种特殊的平面图形设计。在现代图形设计中我们要懂得怎样利用汉字,怎样充分运用汉字的造型原理去设计现代图形。在设计作品中,汉字不仅仅是符号、是装饰,而且具有图形设计的表现性思维,这样汉字才能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11.
纹饰是各民族人民集体创作的艺术形态,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宝贵素材。云冈纹饰作为北朝石刻艺术的典范,其造型体系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土后各民族纹饰交流、交融的发展轨迹,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见证。本文在分析云冈纹饰风格流变及造型特征的基础之上,探讨了云冈纹饰的宗教意义与历史价值,构建了云冈纹饰编绘谱系框架,对云冈纹饰造型和符号体系做了系统梳理,补充了云冈学研究图像的缺失。  相似文献   

12.
符号来源于生活,它是架构画面语言的主要内容。符号赋予作品个性化的语言,由它转化成画面中的造型、色彩、构图、线条等表现语言。文章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运用符号学分析方法,剖析浮世绘艺术对欧洲艺术的影响,以凡·高作品为例,将浮世绘与凡·高画面中的美学形式和符号内涵一一对比,从而更为清晰地揭示凡·高作品中的"浮世绘形式美。"  相似文献   

13.
蜻蜓眼是仅出现于战国时期的镶嵌琉璃珠。由于其做工精美、工艺复杂,一直以来只被少数贵族所拥有。有学者认为,这种稀有琉璃珠除作为精美的装饰品外,在中西贸易开始沟通的早期,也作为货币珠执行货币的职能。蜻蜓眼琉璃珠的眼球造型是对人类早期图腾崇拜的延续,这种关于眼球造型的概括性符号,是当时人类对宗教信仰的能指和所指的高度结合。蜻蜓眼在造型、色彩、工艺等方面都反映出战国时期人们的审美倾向。蜻蜓眼是战国时期琉璃工艺、造型艺术、历史见证、社会功能、符号象征以及时代审美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4.
语言符号与身体符号相互联系而又区分。中国的象形文字大都具有"象形、指事、形声、会意"的特点。汉语中,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就是由人的器官——手的动作引申而来并获得命名的。身  相似文献   

15.
用户体验设计非常强调使用者的主观感受,"以用户为中心"是其最为核心的思想,站在用户的角度审视一切使用细节是其重要的设计思路。因此,重视目标用户的感知因素,避免孤立地谈产品功能或运转机制,通过合理的设计将用户潜在的、具体的感知诉求融入到产品和服务中,才能使用户体验达到令人耳目一新,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马头墙自产生以来,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在全国各地普及,但各地的马头墙造型略有差异。从安徽到浙江区域马头墙发展脉络、造型变迁的分析研究中,推导出马头墙造型式样会因其使用性质、经济状况、地理环境和文化寓意等因素有所变化。在变迁的过程中,马头墙的功能逐渐由实用性演变为审美性。安徽马头墙大多具备防火实用性功能,到浙江区域逐渐发展为审美性功能,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建筑符号。  相似文献   

17.
现代设计的观赏与阅读,已不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解读层面上。它需要设计者更多地关注在阅读进程中观者躯体的参与。作为以互动为特性与前瞻的网络艺术,更需考虑在创作之中艺术符号带给我们的身体触动,从而完成更为人性的网络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8.
在产品逐渐丰富和技术日渐趋同的今天,产品仅仅依靠价格与技术已经不足以在市场上取胜。在保证物质需求的前提下,消费者正在提出越来越多的非物质需求(情感需求),而这种情感需求人们可以通过品牌来获得。一个品牌不仅是产品的标志,更是产品质量、性能、服务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它凝聚着企业的管理模式、市场信誉、企业精神等诸多文化内涵。产品设计通过形态符号向消费者传递品牌基本信息;通过时代符号、时尚元素在产品中的融入,符合消费者的审美取向,使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时候有一种对自身的认同与满足;通过文化符号的传达,体现品牌的历史性和厚重感。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推广和普及,民俗艺术在多个领域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平面设计中运用民俗艺术不但可以使作品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得到提升,设计人员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民俗艺术、更加全面地掌握民俗艺术、更加深入地研究民俗艺术。在平面设计中应用民俗艺术符号可以促进抽象造型的发展,可以在平面设计中构建民俗艺术符号模型,还可以把民俗艺术符号与平面设计结构充分地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通过行为与脑电实验技术,比较外语词汇学习过程中,语言符号与知觉符号表征对词汇记忆编码与再认的影响过程,从而考察语义表征对词汇习得的影响机制。行为结果表明,语言符号与知觉符号表征条件下被试对词汇学习效果的主观判断无显著差异,但后者比前者有更高的词汇再认正确率。脑电结果表明,对于词汇编码阶段,相较语言符号表征,知觉符号表征在编码晚期诱发更正的LPC成分;对于词汇再认阶段,知觉符号表征条件诱发更大N400成分,且脑电时频分析表明该条件下出现更为明显的μ波抑制及θ波功率增强现象。研究结果综合表明,与语言符号表征便捷但非模态化的语义加工相比,知觉符号表征加深了词汇晚期编码的深度,并通过知觉模拟,利用多模态信息提高了词汇的形象化再认,从而推动了再认阶段的语义检索,最终内隐性地提高了词汇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