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内隐数学-性别刻板印象的SEB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马芳  梁宁建 《心理科学》2006,29(5):1116-1118,1115
本研究采用SEB实验设计,考察大学生的内隐数学-性别刻板印象。结果发现,SEB方法能显著地检测到大学生普遍存在“男性比女性更擅长数学”这样的内隐数学-性别刻板印象;SEB所测量到的内隐数学-性别刻板印象没有性别差异,所测得的内隐数学-性别刻板印象也没有专业差异。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内隐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胡志海 《心理科学》2005,28(5):1122-1125
本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和刻板解释偏差(SEB)两种方法对大学生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进行了内隐研究。发现被试整体在两次实验中均表现出极为显著的内隐刻板印象,女大学生头脑中的刻板印象对其行为归因已形成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EB是一种测量内隐刻板印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数学性别刻板印象的内隐联想测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芳  梁宁建 《心理科学》2008,31(1):35-39
本研究采用IAT实验设计,考察大学生的内隐数学-性别刻板印象.结果发现,IAT方法能检测到大学生存在"男性比女性更擅长数学"的内隐数学-性别刻板印象;IAT所测量到的内隐数学-性别刻板印象有性别差异,所测得的内隐数学-性别刻板印象没有专业差异; IAT与SEB所测得的结果不相同,IAT和SEB测得的是被试记忆中复杂网络联结的不同方面.  相似文献   

4.
基于IAT和SEB的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和刻板解释偏差(SEB)两种测量内隐社会认知的方法考察了120名大学生被试的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结果表明,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较强的内隐性别刻板印象,人们对于男性以及男性本身持有的刻板印象符合传统的认知习惯,而对于女性及女性持有的刻板印象则与传统的认知习惯有所不同。用IAT和SEB这两种方法测量大学生的内隐性别刻板印象,在被试的性别变量上得到的结果不一致。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内隐职业偏见和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于泳红 《心理科学》2003,26(4):672-675
本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和相应的外显报告考察了大学生被试在职业偏见和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中的态度。结果表明,被试的内隐和外显态度出现了分离,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内隐职业偏见和职业性别刻板印象。该研究再次证明了内隐联想测验是一种有效的测量内隐态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随机抽取120名大学生,采用刻板解释偏差(SEB)对艾滋病内隐污名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大学生对艾滋病有关的主语在积极行为情境下的归因数量显著少于在消极行为情境下的归因数量。对艾滋病有关的主语在与积极行为情景下的外归因数量显著少于消极行为情境下的外归因数量。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被试不存在内隐艾滋病污名。由于SEB方法的一些特点,内隐艾滋病污名还需进一步的验证,SEB作为测查高社会赞许性的内隐心理现象的有效性还需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7.
内隐联想测验(IAT)及其在性别刻板印象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是研究内隐社会认知的一种新方法,本研究根据内隐联想测验的基本原理,设计内隐联想测验对性别——学科刻板印象进行测量并设计相应的态度量表进行外显的态度测量,采用2(男\女)*2(文科\理科)的被试间实验设计,结果发现:(1)性别——学科刻板印象普遍存在于不同性别和不同学科的学生之中,并且刻板印象是一个无意识的自动化的加工过程。(2)性别——学科刻板印象的学科差异非常显著,但性别差异不显著,二者交互作用不显著。(3)对于与性别——学科刻板印象对应的外显态度,学科与性别差异均不显著,二者交互作用也不显著。(4)性别——学科刻板印象与其相对应的外显态度间相关不显著,二者存在着分离。  相似文献   

8.
应用内隐联想测验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隐联想测验是一种新的社会认知研究方法,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应用内隐联想测验在对内隐刻板印象、内隐态度、内隐自尊以及内隐攻击性的研究中取得了新的进展。对内隐联想测验本身存在问题的研究推动了它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领域内的进一步发展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张引  贺雯  罗俊龙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2):1882-1888
不同的情绪在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表现过程中塑造着不同的心理环境, 调节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一致性。正性情绪增加了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的联结, 然而负性情绪对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联结的调节作用表现并不一致。单一考虑情绪的正负效价不足以解释具体情绪影响的差异性, 情绪的确定性、情绪与直觉信任的交互作用均会对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的联结产生影响。理论方面, 联结性-推理性评价模型及情绪-信息模型对情绪调节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联结的内在机制进行了解释。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特定情绪对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联结的调节作用, 并考察情绪是否会对内隐刻板印象与外显刻板印象的联结产生调节作用, 以及采用认知神经科学技术揭示情绪调节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联结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中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内隐联想测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IAT实验设计,考察高中生的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结果发现,IAT方法能检测到高中生存在职业性别刻板印象;IAT所测量到的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不存在性别、学科性质差异;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较稳定,不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杨治良  邹庆宇 《心理科学》2007,30(6):1314-1320
本研究以上海行政区为划分标准,探讨了"上海人"和"非上海人"群体的地域刻板印象以及"内-外群体效应"。结果发现:(1)IAT结果表明,被试在不相容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高于相容条件(t(25)=3.282,p<0.01);(2)SEB结果表明,被试对于不符合刻板印象的句子做出解释的次数显著多于符合刻板印象的句子(t(73)=2.844,p<0.01),且不同地域来源的被试做出的内、外归因也有显著差异(t(72)=3.172,p<0.01)。研究采用两种测验方法证实了地域刻板印象的存在,并且通过实践验证了SEB作为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许静  梁宁建 《心理科学》2007,30(2):297-300,288
本研究尝试通过22名被试在阅读自我成败句子及他/她成败句子时的眼动数据来探讨内隐自尊,结果发现阅读主语人称为“我”的句子时.自我成功句子与自我失败句子的第二次注视时间及瞳孔大小存在差异,这提示内隐自尊存在,个体会无意识地对自我积极信息进行深度加工。  相似文献   

13.
国外有关内隐自尊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镇 《心理科学进展》2003,11(5):551-554
作为内隐社会认知领域的一部分,内隐自尊是指人们在对与自我相关或自我分离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一种态度表现,而这种态度无法通过内省的方式被识别。根据近几年的研究成果,Greenwald与 Banaji将内隐自尊概括为三种形式:实验控制条件下的内隐自尊,如角色扮演、单纯所有权现象及小群体效应;原生内隐自尊,例如社会交往中的相似-吸引现象、劝说中的认知反应、选择决策的扩散效应、姓名字母偏爱效应;二级内隐自尊,如自我积极性、内隐的合群与排斥及替代性自尊  相似文献   

14.
内隐自尊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内隐社会认知领域的一部分,内隐自尊是指人们在对与自我相关或自我分离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一种态度表现,而这种态度无法通过内省的方式被意识到。目前,内隐自尊的研究在方法采用间接测量的方式;在研究成果上主要集中于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对照性研究,内隐自尊的应用性研究两方面。本文拟就内隐自尊研究的缘起、研究方法、已有研究成果作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性别自我概念的结构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同时运用外显的自陈式量表和自行设计的内隐联想测验来研究大学生的性别自我概念 ,结果表明 :(1)运用内隐联想测验来测量内隐性别自我概念是可靠、有效、敏感的 ;(2 )在性别自我概念的内隐层面上 ,性别差异十分显著 ;在性别自我概念的外显层面上 ,除了女性正性量表外 ,其他量表上均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3)性别自我概念是一个双重的结构 :包括一个内隐的性别自我概念和一个外显的性别自我概念 ,前者是一个一维的未分化的结构 ,后者是一个两维的结构 ,并且二者相对独立  相似文献   

16.
内隐刻板印象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沛 《心理科学进展》2002,10(1):97-101
内隐刻板印象是存在的,并且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内隐种族刻板印象、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等方面.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判断潜伏期测量、投射测量等有效捕捉和研究内隐刻板印象的间接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