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是发病率较高的神经系统遗传病,其基因突变机制复杂,探索简便、准确的基因突变检测技术是DMD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DMD基因诊断技术不断发展,经历了DNA印迹杂交、聚合酶链反应、生物芯片、多重连接探针扩增等.其发展过程带给我们许多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2.
基因突变与肿瘤发生、发育畸形、遗传性疾病、衰老及进化等医学和生命科学问题密切相关,是当代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基因突变研究的深入开展依赖于突变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对基因突变机理的逐步了解,又推动了突变研究方法的不断进步,体现出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3.
代谢综合征是指一组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增加相关联的症候群。不同学术组织对于代谢综合征的定义有所不同,但其基本要素主要包括胰岛素抵抗、异常葡萄糖代谢、高血压、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脂代谢紊乱、肥胖等。家系研究以及双生子研究显示遗传因素在代谢综合征中各个组分中都扮演着不同程度的重要角色。在代谢综合征患者中有一部分是由于单基因突变所导致的特殊类型的代谢综合征,这些患者的共同特点包括脂质萎缩以及严重的胰岛素抵抗等。导致这些特殊类型代谢综合征发生的单基因突变包括AKT2R274H,PPARs家族的PPARγF388L基因突变、PPARγArg397Cys基因突变、PPARγP467L与PPARγV290M基因突变,核纤层蛋白A/C基因的lamin A G602S突变、LMNA R482W突变等。此外,由于对代谢综合征的定义和理解不同,在代谢综合征的遗传学研究中造成了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4.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是一类具有独特病理和临床特征的恶性肿瘤。目前由于针对EGFR基因突变阳性NSCLC治疗中TKIs的应用,患者的生存期已超过三年,所以此类患者从诊断到治疗应进行全程管理。首先要进行分子检测,发现EGFR基因突变NSCLC,以避免失去EGFR—TKIs的治疗机会。研究证明,EGFR基因突变NSCLC任何线接受第一代抑制剂治疗,患者疗效及生存获益且耐受性良好。一代EGFR—TKIs耐药后根据失败模式选择后续局部或全身治疗,或根据耐药失败分子机制给予新的分子靶向治疗。对EGFR基因突变NSCLC应实施科学、有序的全程管理。  相似文献   

5.
基因突变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全部原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基因突变能为进化产物有益影响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支持生物物质、意识双轨制进化观点的正确性。方法:通过总结并充实现代生物学有关基因突变及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特征及意义、指出原始意识的具体作用对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的进化事实进行剖析,从而提出基因突变不能为进化提供全部原料及其生物学依据。结论:基因突变不能为进化提供全部原料。  相似文献   

6.
恶性肿瘤的治疗已经进入驱动基因指导下的个体治疗时代,肺癌患者应该进行多基因检测,特别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EGFR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如果一线接受了化疗,二线应该选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一酪氨酸酶抑制剂(EGFR—TKIs)。EGFR基因突变的NSCLC患者一线EGFR—TKIs治疗失败后,二线治疗应该是个体化合理选择,包括局部放疗、化疗和继续EGFR—TKIs。目前一代和二代EGFR—TKIs药物之间未见到显著疗效差别。第三代EGFR—TKIs是目前的EGFR—TKIs耐药后的最有希望的选择,特别是针对T790M突变耐药。  相似文献   

7.
采用荧光PCR法对19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组织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基因突变检测,分析EGFR基因突变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显示56例(28.1%)存在EGFR基因突变,其中27例(13.6%)为外显子19突变,25例(12.6%)为外显子21突变,2例为外显子18突变,1例外显子20突变,1例外显子18和20的共突变。另外,除广东及安徽省铜陵市外,辽宁地区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及主要突变类型与其他地区相符,常见于外显子19、21突变,其中腺癌、不吸烟患者突变率更高,更适宜EGFR-TKI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心房颤动的病因、发病机制有了更新的认识。后者从起搏点兴奋性增高,折返机制,发展到对心肌袖、电重构的认识;以及肺静脉、迷走神经在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作用,遗传物质异质性及基因突变等。同样,心房颤动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不断提高。然而传统的检查手段在鉴别肿瘤良恶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使术前诊断中,最具诊断意义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也依然会有约25%的标本无法明确良恶性,导致无法精准地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并且可能会使患者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及痛苦。研究发现,多种基因参与了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帮助我们认识到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本质规律,进而与患者自身情况相结合,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实现精准的个体化诊疗,使患者受益。目前,Braf基因突变在甲状腺癌中最为常见,在临床诊疗方案制定中也应用最为广泛。本文就Braf基因突变在甲状腺癌个体化诊疗方案制定中的应用做一述评。  相似文献   

10.
解释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学说很多,归纳起来无外两类,一是基因突变学说,二是细胞外遗传决定学说.突变理论认为肿瘤是细胞遗传物质发生不可逆改变的结果.外遗传决定学说认为肿瘤细胞遗传基因本身没有改变,而只是基因表达异常的结果,在适宜的环境中癌细胞可以再分化.  相似文献   

11.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由甲状旁腺激素(PTH)抵抗所致。临床特点有低钙高磷血症、血清PTH升高,部分可表现为Albright遗传性骨营养不良症,并伴有多发激素抵抗。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本症与编码Gs蛋白α亚基(Gsα)的GNAS1基因缺陷相关。Gsα的失活性突变导致AHO畸形,而多发激素抵抗可能是由于组织特异性的GNAS1印记缺陷所致。补充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基因治疗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cognitive, metacognitive, and psychosocial aspects of neurobehavioral functioning in 22 boys with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 and 18 unaffected siblings, all between the ages of 6 and 16 years. Probands and siblings completed the Wechsler Abbreviated Scale of Intelligence, as well as selected subtests from the Children's Memory Scale and from the Delis-Kaplan Executive Function System, while parents completed the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and the Behavior Rating Inventory of Executive Function. Compared to siblings, probands demonstrated relative weaknesses on both verbal and nonverbal measures of delayed recall and response generation and were rated by parents as having more difficulties with social interaction, initiation, and adapt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DMD is associated with mild but potentially significant difficulties in a range of neurobehavioral areas, likely related to deficient dystrophin levels in an integrated brain circuit that includes the cerebellum, hippocampus, and association neocortex.  相似文献   

13.
The present work investigated cognitive, linguistic and narrative abilities in a group of children suffering from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an allelic X-linked recessive disorder caused by mutations in the gene encoding dystrophin. The patients showed mildly reduced IQ with lower Verbal than Performance Intelligence Quotient and were mildly affected in visual attention and short-term memory processing. At the linguistic assessment, neither receptive (word comprehension) nor expressive (naming tasks and fluency) lexical abilities were impaired. However, their narratives were qualitatively inferior with respect to those produced by a group of typically developing children. Their speech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fewer verbs and complete sentence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reduced production of complete sentences is due to a selective problem in verb argument structure generation. Since the lack of dystrophin is assumed to produce effects on the maturation of the cerebellum, whose involvement has been recently suggested in verb and syntactic processing, these findings may lend indirect support to the hypothesis of a cerebellar-cortical circuit specialized in verb and sentence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4.
研究解偶联蛋白-2基因启动子常见-866G/A基因多态性(UCP2—866G/A)与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性。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内切酶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了76例非糖尿病对照(NDM)和115例糖尿病患者(DM)的UCP2—866G/A基因型分布,并分析各基因型与胰岛功能、代谢参数的差异性。结果DM的AA基因型分布显著高于NDM(32.2%vs15.8%,χ^2=6.526,P〈0.038)。在NDM组GG型携带者空腹C肽(FCP)水平高于AA和GG组(两两比较分别为t=2.99,P=0.005和t=2.229,P=0.03);在DM各基因型之间FCP和餐后2小时C肽(2hCP)情况与NDM对照相似,各基因型混和餐刺激后2hCP差异更加明显。结论为UCP2—866G/A基因多态性与大连地区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该基因多态性主要影响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5.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发病机制复杂。本文对可能的发病机制:遗传因素(包括ApoE基因、早老素-1和早老素-2基因,APP基因、α2巨球蛋白基因、TOMM40基因、COL25A1基因);Aβ代谢(合成、分解、转运);神经递质学说;自由基与氧化应激学说;金属离子学说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综合征,以肢端皮肤间歇性皮温升高、发红、肿胀及烧灼样痛为特点,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末端,尤以下肢多见,多呈对称分布,较少见于面部和耳部.其症状常因运动和遇热而加重,休息和遇冷而减轻.临床上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多认为与编码Nav1.7亚单位的SCN9A基因突变有关.目前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上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临床易误诊误治.本文报道了红斑性肢痛症合并周围神经损害1例,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孙赫 《心理学探新》2009,29(6):16-22
"生命需要心理学理论与生命教育方法"是研究者开展了为期五年的生命发展研究后获得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研究成果。五年中,研究者以0~6岁正常学前儿童为对象,对其实行生命发展教育,获取了大量的生命发展事实,证明了:1)人类生命具有人人可遵循的生长发展规律——"需要"的生长发展规律;2)"需要"的生物性基础的早期建构是"需要"生长发展规律的核心内容;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中心理需要的低级阶段——"安全需要"之前还存在一个生命的原始需要——以"新奇、探索、操作"为对象的"需要",其贯穿在0~6岁的儿童早期生命阶段;4)0~6岁时期,"儿童需要"不是恒定的、稳定的、成熟的心理机能,而是处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强度的提升是0~6岁时期以"需要"为核心的心理整体建构的鲜为人知的生命法则;5)0~6岁时期"需要"的良好建构,使"需要"水平达到推动生命走向"需要"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需要"的强度;6)"需要层次"与生命质量存在着内在关联;7)儿童"原始需要"满足的方法为:在儿童"原始需要"机能强度与寓含"新奇、探索、操作"属性的"原始需要"对象即外部刺激之间建立起犹如昆虫与花类般默契的真正联系。  相似文献   

18.
脊柱侧弯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脊柱侧弯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的进步。针对其治疗方法的改变,提出以下思考和分析:(1)脊柱侧弯的治疗方法遵循着螺旋式上升,曲折式前进的发展过程;(2)运用适度原则和最优化原则,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3)运用运动发展的眼光即动态性原则来观察和解决脊柱侧弯手术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修复基因XRCC4启动子-1394多态性与胃癌关联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RCC4基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DNA损伤修复基因,在维持基因组的完整性与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效预防肿瘤的发生。本研究选取了210例胃癌患者及254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进行研究,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明确胃癌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基因型。XRCC4基因启动子-1394多态性两组间有显著差异。XRCC4基因启动子-1394多态性的G等位基因频率,胃癌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OR=2.35,95%CI=1.24~4.46,P=0.007);基因型频率胃癌组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08):携带基因型TG的个体比TT的个体罹患胃癌的风险提高了2.46倍(95%CI=1.27—4.76)。总之,XRCC4基因启动子-1394位点的G等位基因在胃癌的发生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