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们要反对的乃是一切将圣殿当做贼窝的行为,而非谴责某一正当的职业有位从事保险行业的姊妹很苦恼,她说自己的职业遭到了教会里弟兄姊妹的排斥,认为她从事不正当行业。可这位姊妹认为,保险业是国家法律许可的,其所在公司也是全国著名的保险企业,自己在弟兄姊妹眼中怎么就成了不务正业的人呢?保险业是当前教会中争议较大的职业之一。虽然有不少弟兄姊妹都参与其中,但他们在教会里却常常饱受诟病。反对从事保  相似文献   

2.
辽宁抚顺市新华聚会点的一次见证会上,笔者听一位中等个、年龄不到60岁的姊妹作见证,她痛悔地说:“我是一个作恶的人,谁也没有改变了我,唯有耶稣能改变我。”她就是王桂兰姊妹。  相似文献   

3.
破镜又重圆     
《天风》1995,(1):26-27
我们教会在一个星期日的见证会上,一位中年妇女如泣如诉述说主的大爱,感动在场的许多人泪流满面,整个会场鸦雀无声。这位用自己的切身经历诉说主大爱的人,是辽宁黑山县四间乡孙家村44岁的常永珍姊妹。 常姊妹饱尝了父母包办婚姻的辛酸苦辣。由于生活所迫,13岁这花一般的年龄,她就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学校,走向田间务农。  相似文献   

4.
张远来 《天风》2013,(12):40-41
不久前,有一位牧师感慨这样一件事:他去一间教会证道,结束后很多信徒纷纷表示自己听了道很有帮助,并向牧师表示感谢。其中一位姊妹上来与牧师交谈,当她了解到讲道牧师是某会中人,便扭头离开,并自言自语说:“想不到某会的牧师也能讲出这样好的道?”  相似文献   

5.
怡人 《天风》2002,(7):52-53
当前,在一些地方,有一些信徒热衷于说方言,甚至神学院的有些在校学生也追求说方言,不但自己说,而且也鼓励他人追求说方言,仿佛能说方言是一种属灵能力的标准。对于说方言的现象,我在多年的主内团契生活中也遇到过几次。第一次是在1980年代的一次庆祝主圣诞的聚会后,我和一些弟兄姊妹在诚实和平地交通时,其中一位姊妹突然说起了方言,这是一种我们所听不懂的话语,她低头闭眼,神态安详地说着,没有丝毫的张扬和激昂。立刻,我们都安静下来默祷,约有5分钟,她停了下来。这位平日为人处事谦卑言语不多的姊妹告诉我们,她不知道为什么就不由自主说起来,并问我们懂不懂说的是什么。从她一张口说方言时,我就默默祷  相似文献   

6.
故乡的教堂     
李昭君 《天风》2004,(11):41-41
礼拜五是我们教会打扫卫生的日子。这一天我们会把每一张凳子,每一个角落打扫得一尘不染,准备礼拜六、礼拜天的崇拜聚会。我们也称这一活动为清洁事奉。 有一位老姊妹,都七十多岁了,不管刮风下雨,寒冷酷暑,都是第一个来到教会,一次都不落。其实,她住的地方离教会并不近,需  相似文献   

7.
一件小事     
孙铭 《天风》2009,(10):40-40
一位老姊妹将历年的台历,一张一张地取下来,将每页背后印着的圣经经文小心翼翼地剪下,她对我说,她把这些剪下的经文做成卡片,在弟兄姊妹们需要的时候,可以拿出来送给他们,用神的话语来帮助、安慰他们……而且,她已经制作了几百张这样的经文卡片了。  相似文献   

8.
巴图 《天风》1998,(12)
每次的大小聚会,当弟兄姊妹走到教会,进入圣殿时,总会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姊妹不是安排弟兄姊妹就坐,就是在帮助别人代祷代求,有时还安慰遭遇患难的和启发引导软弱的弟兄姊妹,她就是义务看管我们教会的李文菊老姊妹。 李姊妹今年63岁,起初她是个不幸的人。早年她爱人因病去世,自己带着五个孩子,孤儿寡母,上有老下有小,尊老爱幼,艰难度日。后来,儿女们都长大成家立业了,她信靠耶稣归向主。信  相似文献   

9.
吴志福 《天风》2018,(7):34-35
在礼拜时鼓掌是合宜的,但掌声只能献给主,而非献给人前段时间在一个基督徒的微信群里,有位姊妹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圣诞晚会期间,她为唱诗班优美的献唱所陶醉,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可坐在她旁边的一位老姊妹却叫她住手,并说:"基督徒参加聚会不能鼓掌,这是高举人,是不属灵的行为。"这位姊妹因此感到疑惑.  相似文献   

10.
田素良 《天风》2010,(3):40-41
<正>"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这是单县教会弟兄姊妹竖起拇指称赞张秀英姊妹的佳话。张秀英姊妹是山东省单县基督教堂负责同工,今年83岁。她信仰虔诚,热心爱主,平易近人,同龄人乐称她"张姐",青年同工皆尊称她"张姨"。张秀英姊妹虽然年事已高,却眼不花,耳不聋,思路清晰,口齿清楚,用耳聪目明来形容她一点也不夸张,她为基督作出了美好的见证。  相似文献   

11.
金微 《天风》2007,(12):22
尊敬的编辑同工:你们好!我们礼拜时,一位姊妹讲,神不住我们人手所造的殿,并且在圣经中找到了根据,我们信了。但我们心里好久不好受,因为我们这里刚建了一所感恩堂,我们都献了爱心。过不久,又一位姊妹讲,神就住在我们中间,住在我们礼拜堂中,且垂听我们的祷告。我们心里得到了平静。可一散会,很多弟兄姊妹就为此争吵不休,请问:我们应该接受哪一位姊妹所传的信息?山东朱小羊  相似文献   

12.
金燕 《天风》2003,(8):30-31
有一位姊妹,常常挨丈夫的打骂,她向教会求助,教会说你要有爱心,要忍耐,这是你的功课。一天,这位姊妹的丈夫竟在疯狂之中掐她的喉咙,不是女儿及时相救,这位姊妹就丧命了……  相似文献   

13.
起来,走!     
晃昶 《天风》1996,(7):20-20
福州市铺前基督教堂的程珍玉姐妹偏瘫卧床三十八年。是主发出命令叫她起来行走,为主作了荣耀的见证…… 一九五四年十一月的一天,时年才二十八岁的程珍玉姊妹突然晕倒中风,患上偏瘫症。当时她已育有三子一女,最大的五岁,最小的才周岁。她爱人张士敏弟兄是中学教师。  相似文献   

14.
怀念圣诞节     
雪绒花与欢乐颂飞雪流光,银蝶溢彩。圣诞晚会上,我稚嫩的女儿依着圣诞树,一把小提琴擎在臂弯。音流汩汩,丝弦袅袅,一位姊妹用英语演唱,另一位姊妹则翻成中文:“雪绒花,雪绒花,小而白,洁而亮;雪绒花,雪绒花,愿你芬芳,永远祝祷在我家乡……”当我沉浸在柔美的洁境,有两个女孩跑上了舞台,她们献上了两大束纯白的“满天星”,将歌声中的意象显现在眼前……铃儿闪亮,随风叮当,一段圣剧别开生面:  相似文献   

15.
李世峥 《天风》2009,(5):56-57
前不久,我接到一位姊妹的电话,告诉我,她和另一位姊妹在信仰上遇到了极大的困惑,希望我腾出半天时间,与她们进行一次推心置腹的长谈.几天后的一个礼拜六,我和妻子在约定的地方见到了这两位姊妹.一见面,她们就打开话匣,向我们倾诉.我们之间非常熟悉,所以她们没有任何顾忌,把想说的话都说了出来.  相似文献   

16.
凡事感谢     
陈宇 《天风》2006,(9):19
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上帝在基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帖前5:16-19)。初次来到教堂.处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之中.难免会有些许的孤单与不安。站在那里茫然四顾.渴望能遇见相识的人。正踌躇间, 从对面急步走过来一位约20岁左右的小姊妹.好像有什么事急着上楼.但却在与我擦肩而过的那一瞬.似乎体察了我的不安.便一边上楼一边在回眸中送给了我一个甜甜的微笑……  相似文献   

17.
礼拜天崇拜结束时,牧师告诉弟兄姊妹一个消息:有一位弟兄年仅8岁的儿子身患重病,需要及时治疗。但他需要的医药费是一个普通收入的家庭绝对无法承受的。牧师盼望弟兄姊妹们爱心奉献,并且决定将这一个星期的奉献款作为捐助这位小男孩的第一次捐款。我看到当牧师讲这件事时,弟兄姊妹都在很认真地听。并且可以看出他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10,(12)
初见田晚霞姊妹时,就被她爽朗的笑声和率性所吸引,她的身上毫无老板的派头,一位40多岁的女性身上流淌着的是阳光与活力.然而,随着采访一步步地深入,记者发现,她的人生充满了传奇,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充满了奇迹.  相似文献   

19.
渊声 《天风》2011,(5):64-64
问:我是个初信者,近来遇到的一件事让我很为难,不知该做不做?于是询问年长的姊妹,姊妹说:"圣经没说不可以,可行!"可恰巧又遇上另一位弟兄持反对意见,他说:"圣经哪里说可行?不行!"……对同一件事,却有两种明显相反的意见,叫我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20.
马红小姊妹18岁瘫痪,这是1990年7月邀请她给兰州教会青年聚会的第一篇证道,该录音带曾寄给当时金陵协和神学院的同学们,许多同学受感写来慰问信件。照片是1993年一位从13岁起因血小板减少,导致双目失明的牛小琴姊妹因听了马红姊妹的录音后,坚持想见马红姐姐时拍的,最右面是牛小琴的妈妈,推轮椅者为写这前言的弟兄。马红小姊妹于1995年10月11日晚安睡主怀,10月15日火化,骨灰与花瓣从黄河第一桥上撒入黄河流水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