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汉学家包弼德一直致力于中国宋元明时期浙江婺州/金华的研究。他的研究结合思想史与地方史的考察视角,既包含有对其前作《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学术理念所作的反思、继承与推进工作,又呼应着美国宋史学界地方史、理学史的研究潮流,具有相当的学术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淄博地区先秦文物考古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我们为配合文物保护和地方史的研究,重点对淄博境内先秦文物进行了系统调查和重要遗址的考古发掘,获得了一批重要的考古发掘资料,并对淄博地区先秦历史的某些专题进行了研究,亦获得一批科研成果。兹予介绍:一自1981年始,我们配合文物普查工作,基本上摸清了淄博地区先秦文物的分布状况,为淄博地区先秦历史文化和文物的专题研究打下了基础。考古调查资料表明:淄博境内的先秦文化遗址分布不仅灿若群星,而且  相似文献   

3.
胡建军 《管子学刊》2014,(1):123-126
汉代淄川国是两汉时期中央政府在齐地(今山东地区)分封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汉代的历史与政治,特别是对研究汉代诸侯王国的历史地位及中央政府与地方的博弈有重要作用。且汉代淄川国也是当时齐地乃至整个汉帝国文化极为发达的区域之一:传《易》之田生、杨何,《韩诗》“长孙氏之学”创始人长孙顺、《公羊春秋》任氏学创始人任公,及因通《公羊春秋》而荣登相位的公孙弘都是淄川国人。因此,对汉代淄川国的研究不仅对研究汉代的政治历史意义重大,对研究山东地方史及汉代齐地文化亦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2002年5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与美国神学与自然科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科学与 宗教”国际论坛在北京希尔顿酒店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 单位及中国香港和美国的自然科学及宗教学方面的专家、学者120人参加了会议。美国总统科学与技术顾问委员  相似文献   

5.
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回顾美国宗教心理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并从中揭示出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存在的问题。美国的宗教心理学经历了兴起、衰落、复兴的曲折发展过程。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系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维度,宗教同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在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中处于突出地位。两支研究队伍(心理学背景的宗教心理学研究者和宗教学背景的宗教心理学研究者)的分歧及心理学取向的研究者在研究方法方面的分歧,是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史研究的兴起被视为中国当代历史学研究的一种新趋势.美国历史学家柯文在总结西方国家在研究中国史中出现的"中国中心观"时,指出其中之一就是"把中国按‘横向'分解为区域、省、州、县与城市,以展开区域性与地方历史的研究".柯文特别强调"区分"(differentiation)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区分才能对中国历史现实取得一幅纹路细密、轮廓分明的画面.我国地方史专家隗瀛涛教授也曾指出:"由于中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不平衡,区域特征各异,史学界日益感到划分若干易于把握的区域空间,进行深入研究,是推动全国通史、断代史、专门史向深度和广度进展的一个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进入80年代后,中国基督教区域史研究得到较大的发展.其成就之一就是各省区到市县的基督教史料整理或通史或断代史的相继问世.中国基督教区域(地方)史研究始见于沿海沿江地区教案个案研究,逐渐发展到内陆、西部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督教研究.近年来,分区域研究中国基督教史的问题日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在国内外众多热心人的努力下,促成了第一次关于此题的国际性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7.
宗教是美国大众媒体新闻报道的内容之一.宗教与新闻媒体的互动,构成美国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本文讨论当代美国社会中的媒体与宗教,着重考察美国大众媒体关于宗教事件的报道.通过案例介绍,我们对美国大众媒体中的各类宗教报道做出个案性的描画;通过引用已有研究的相关数据,我们对美国社会中宗教的媒体覆盖做出整体性的描述统计分析;结合美国的宗教状况、政教关系等社会因素,本文就美国社会中宗教与媒体的互动关系予以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美国驻华领事官员与地方基督教是学术界较少涉及的研究领域,以往论著集中讨论传教士对美国、对华外交的影响及美外交当局利用教案扩大在华利益等问题。上述内容难以完全呈现美国驻华外交官与中国基督教发展的复杂关系。本文尝试梳理晚清美国驻闽领事馆档案,分析地方基督教与外交体制相互渗透、传教利益与外交、商务利益相互角力以及领事对待华人教徒的矛盾心态,初步探讨晚清美国驻华外交官与基督教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当代如来藏学的开展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当代如来藏学的开展与问题为论点,从E.Obermiller,H.W.Bailey及E.H.Johnston等人对《宝性论》各版本的整理开始,探讨当代如来藏学的起源及其引发的问题,并就日本、欧洲、美国等地区分别说明其对近代如来藏学研究的影响。首先,就日本学者月轮贤隆、小川一乘对Obermiller编译藏文本《宝性论》的批判,与宇井伯寿、中村瑞隆等学者对Johnston校编梵文本《宝性论》的回响,简述高崎直道集当时如来藏学之大成,作为日本佛学界对近代如来藏学的研究。其次,就欧洲学者E.Frauwallner的第三学派说,D.Seyfort Ruegg的藏传如来藏研究,以及S.K.Hookham对近代《宝性论》研究的评论,以了解当代欧洲学界对《宝性论》后续研究的情形。第三,为美国如来藏学研究近况的探讨,分别从近代美国如来藏学研究概述、近代美国如来藏学的影响、留美中国学者有关如来藏学研究的英文资料中,说明其影响与有关问题的发展。最后,以近年来的新论题“批判佛教”(Critical Buddhism)讨论近代如来藏学研究的倾向与问题,除了解“批判佛教” 的起源与论点之外,并就“如来藏思想非佛教”的论点,与如来藏学学  相似文献   

10.
死刑与宗教的互动从未停歇。作为大多数美国人信仰的基督教虽然面临着包括价值日趋多元、教义与当代科技日趋脱节、信众流失等诸多挑战,但其仍然在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作为西方所谓民主国家当中唯一没有废除死刑的国家,美国国内目前围绕死刑存废以及死刑的具体执行过程中产生相关问题的争论需要在宗教,特别是在基督教的视野中加以解读。而这种基督教语境中的死刑问题研究将会从文化层面剥离与解析美国死刑的发展脉络、主要问题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从研究灵学史的角度审视美国和苏联,会给出两幅完全不同的图景。美国是“大张旗鼓”、“轰轰烈烈”;而苏联是“非常隐秘”、“小心谨慎”。美国灵学研究虽然也经历了衰败和波折,但从莱因时代,灵学研究中心转移到美国之后,美国一直处于灵学研究的领先地位。在美国有国际级的超心理学协会组织,有国际级的研究所关注这项工作,有知名科学家,甚至诺贝尔奖获得者介入这项研究,也有面向世界的超心理学杂志。所以美国的灵学研究,对全世界这个领域都发生着影响。而对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美国宗教心理学发展历程的梳理,从中揭示出美国宗教心理学当前的发展态势及存在的问题。美国的宗教心理学经历了兴起、衰落、复兴的曲折发展过程。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构成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维度,宗教与人格的关系、宗教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在美国宗教心理学的研究中处于突出地位。两支研究队伍的分歧及心理学取向的研究者在研究方法方面的分歧,系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0月21-22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美国过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过程哲学与心灵生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地的30余位学者参加了讨论。会议还宣布成立了中国过程学会。  相似文献   

14.
杨豹 《哲学动态》2012,(7):110-112
2012年6月2-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和美国价值与哲学研究会(RVP)共同举办的"全球化时代的传统价值、德性与当代社会"国际学术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罗马尼亚、南非、尼日尼亚、拉脱维亚、吉尔吉斯斯坦、新  相似文献   

15.
顾临是中国近代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他原是美国驻华外交官出身,后受洛克菲勒基金会邀请,长期担任洛克菲勒基金会创办的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驻华代表,从事医学教育活动二十余年,曾经担任北京协和医学院代理校长多年。他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立与鼎盛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对顾临在华教育活动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可以窥见以洛克菲勒基金会为代表的美国在华势力对于中国近代医学教育发展的影响,从而为中国近代医学发展基本脉络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史料。  相似文献   

16.
正为搭建了一个共同审视人类文化发展与正义追求的学术交流平台,2017年7月14—16日,"文化发展、正义与责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长沙召开。研讨会由美国价值与哲学研究协会(Council for Research in Values and Philosophy)、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院、湖南师范大学共享思想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举办。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荷兰、罗马尼亚、  相似文献   

17.
2012年6月13-14日,"建设性后现代思想与生态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济南举行。本次会议由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山东大学生态美学与生态文学研究中心、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及  相似文献   

18.
美国家庭基金会 (AmericanFamilyFounda tion)成立于1979年 ,是一个非盈利的研究、教育机构 (www.csj.org) ,任务是研究心理控制 ,特别是与邪教有关的心理行为 ,通过科学的研究支持对公众的教育 ,帮助专业工作者和受邪教影响的家庭和个人。它在美国有150名义务的专业人士对各个异端教派进行研究 ,也与欧洲的民间研究和反邪教团体有密切的联系。2000年4月28 -29日家庭基金会在西雅图南部的杜马斯海湾会议中心举行了题为《邪教与新千年》研讨会。会议对韩国的统一教会、美国和欧洲的“科…  相似文献   

19.
"价值哲学与过程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和美国过程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价值哲学与过程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6月 17日至 2 0日在京举行。大会中方主席为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袁贵仁教授和常务副主任韩震教授 ,大会外方主席为美国过程研究中心创会主任小  相似文献   

20.
高惠珠 《哲学动态》2007,(11):73-74
2007年6月2~7日,在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举行了以在全球化视野下研究科学和信仰关系著称的美国Metanexus研究所第八届学术年会。本次会议之所以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不仅是该研究所调整了行政首脑(原首脑已任职十年),而且是其研究思路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局限各自学科立场的宗教与科学的对话转变为超越科学与宗教对话的跨学科研究,企图在跨学科研究中追求知识的整体性与统一性。由于本次年会的参加者来自全球43个国家,因此它可以比较清晰地反映出国外有关研究的新动向,笔者与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等几位国内同行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