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牧师们也有自己的秘密。牧师职位特殊,会担心当人们知道有关他们家庭的事情时,可能会对自己形象造成毁坏、家人受到某种伤害或教会的事工受损,使他们难堪。因此,一些属灵的领袖拒绝分享他们的想法、忧愁或伤害,而选择隐匿自己的伤痛。1、"我的婚姻处于挣扎中。"牧师们一天24小时、一周7天都处于开机状态。他们经常在和家人一起吃饭时被一个电话打断:本来计划好的和妻子的约会,由于教会成员的紧急事件而被搁置。牧师  相似文献   

2.
《天风》2009,(11):F0002-F0002
2009年10月26日下午,以美国中美多宗教交流会执行干事傅柏柢为团长的美国宗教联合代表团一行14人访问基督教全围两会,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高峰牧师和负责同工们与客人们进行了友好的会谈。高峰牧师致欢迎辞,徐晓鸿牧师、阚保平牧师、包佳源牧师等先后向客人们介绍了中国教会的神学教育、社会服务等情况并回答提问,客人们也介绍了美国教会的教牧培训、社会关怀等.  相似文献   

3.
“牧师”考     
本文作者是一位定居美国年已85岁的美籍华人。我们发表此文,不是要提倡取消“牧师”的称呼,乃是让我们做牧师的得到一点劝勉。  相似文献   

4.
教堂幽默     
单信 《天风》2019,(10)
正让座主日结束了两场讲道后,青年牧师疲惫不堪地准备回家。上了公交车后,他发现正巧有一人下车,空出了一个座位,于是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到了座位。公交车刚行驶了一站路,一个老人颤颤巍巍地上了车。牧师犹豫再三,迟疑好久,才很不情愿地起身让了座。谁知老人坐稳后说:"牧师,谢谢你!我知道你一定会让我。"  相似文献   

5.
《天风》2020,(7)
正近几年兴起一个节日,称为"牧师节"。从"牧师节"前一天开始,微信朋友圈里就开始上演庆祝"牧师节"的大潮。不过,很明显,这个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节日,只是因为少数牧者在朋友圈里转发,才引起一些弟兄姊妹的响应。看势头,大有牧者们"玩得不亦乐乎"之感,甚至有人有"自怜"的倾向。这个现象,令我想起施洗约翰的自我定位"他必兴旺,我必衰微"(约3:30)。  相似文献   

6.
高友洪 《天风》2016,(2):40-41
正2016年1月7日,我像往常一样早早去教会,刚进办公室,手机铃声急促地响起来,"快过来吧,范牧师走了……"电话另一端传来谢宝华牧师哽咽的声音。手拿电话,我脑中一片空白,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尽管一年前范牧师被查出患有恶性肿瘤之后,就意识到这一刻迟早要来,但心中总是希望奇迹发生。圣诞节前与几位同工去范牧师家中探望时,他还对康复充满期待,没想到这个时间来得如此之快,突然得让人一时难以接受。节前一见,竟成长久离别。范承祖牧师的一生是辛劳勤勉的一生。1938年12月13日,他出生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桃林镇(今  相似文献   

7.
谭桂云 《天风》2013,(4):18-19
作为师母和牧师的我,对“如何关顾传道人的妻子”这个话题深感兴趣。到底“师母”是一个怎样的角色?成为师母需要什么条件?有什么职责?遍查圣经都找不到答案。有时真想知道百基拉或彼得的妻子是怎样的人,她们是如何帮助丈夫成为主所重用的仆人的?  相似文献   

8.
<正>回族人在民间习惯上被称为回民。民间有句俗语:回民礼儿多。讲礼数、重规矩是回族民风的一大特色。没有礼儿、没有规矩、没有面子对于回民来说是非常的一件事,会被乡里乡亲笑话。过去,回民家庭非常重视"老礼儿"的传承,老礼儿的培养,从娃娃抓起。从刚懂事时开始,大人们便开始向孩子们传授回民的规矩。孩子们人生的第一课就是孝敬父母。从说话开始:称呼大人,不能说"你",必须说  相似文献   

9.
陈巧凤 《天风》2004,(7):48-49
"崇高的上帝创造了亚当,见他孤独一人,赤裸着身子,上帝发了慈悲,道,'让我为这个人再造一个同他相似的人,做他的配偶'。他于是为亚当造出了夏娃。"因此,可以证明了,一个妻子就是男人的助手,男人的寄托,是他在世间的乐园……美丽的妻子们,您做到了吗?  相似文献   

10.
史美莹 《天风》2008,(21):4-5
应韩国"爱的教会"的邀请,以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高峰牧师为团长的中国基督教两会代表团,于2008年10月4日至6日访问韩国,参加韩国"爱的教会"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代表团成员包括中国基督教协会总干事阚保平牧师、辽宁省沈阳市基督教两会吴明峰牧师、中国基督教两会海外联络部干事史美莺同工等6人。  相似文献   

11.
教堂幽默     
《天风》2020,(3)
正我有耶稣一位信徒与牧师见面,信徒说:"哇,牧师,好久不见,你怎么头发全白了啊!"牧师说:"是是,但我见你一点没变,尤其是头发,仍然黑而亮!看上去真年轻。"信徒不假思索地回答说:"那我不一样,我有耶稣!"于是,牧师站在风中凌乱……[提示]每个真信徒都有耶稣,只是上帝对每个人的带领安排有别。  相似文献   

12.
戴丽贞  景健美 《天风》2016,(4):32-33
正一、立志奉献戴丽贞牧师今年98岁,1918年出生于浙江嘉兴的一个基督徒家庭,父亲戴仰钦牧师是基督教卫理公会牧师。她四岁入松江慕卫女塾附属幼儿园,后来就在慕卫女塾念小学和初中。卫理公会女布道会成立10周年举行庆祝会时,学校组织同学们参加,最后一天有"立志奉献",戴牧师姐妹三人都到讲台前跪下,奉献自己。戴牧师说:"那个时候小,  相似文献   

13.
瑶族内部有不同的族系。茶山瑶自称“拉珈”,是瑶族内部的三大族系之一。主要居住于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人口一万余。她有不同于其他族系的文化特点,道教信仰就是其中之一。 1951年,中央访问团经过实地调查,编印了《关于金秀瑶区的初步调查报告》。在其《瑶民的宗教信仰》一节中写道:“长毛瑶信道教”、“长毛瑶中道士、师公是很多的,一般名字中间夹一道字的都是道士,夹胜字的都是师公。”据195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领导的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在金秀的调查统计,仅金秀、白沙、六拉、昔地四村的茶山瑶道士、师公共计97人,其中师公45人,道士52人,占四村茶山瑶总人  相似文献   

14.
福音老县年轻团队 在福建东部沿海,坐落着一个海滨小城罗源.这里是福音最早进入中国的地区之一,也是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有效排除异端侵扰、保持纯正福音的地区之一.之所以能出现今天这样的良好局面,我相信与罗源教会良好的教牧队伍建设以及同心合意的侍奉分不开.二十世纪80年代,"文革"后的罗源教会信徒人数从3322人(1979年)增至6347人(1991年),而全职牧者仅三位.1991年,余宝珍牧师息劳归主,将教会的担子——分布于5镇6乡的六千多信徒,交予刚从金陵协和神学院毕业一年,年仅29岁的郑孝贵传道.时光荏苒,二十年过去,这个人口仅25万、信徒约1.5万的小县城,在上帝的带领下,在同工们的共同努力下,拥有了今天共51位专职侍奉的教牧同工团队:其中牧师10位(副牧3位)、传道31位、社工2位、行政同工2位、后勤同工3位、神学生3位,男女比例为1.55∶1;其中70后同工17位,80后同工及实习传道20位,最年长者为94岁高龄的林敬先牧师,堪称数代同堂;国民教育本科学历者5位,神学本科学历者4位.  相似文献   

15.
教堂幽默     
<正>它名字叫"群"一青年信徒找到牧师,要求牧师为他"赶鬼"。牧师问他有何症状?他说:"我每天花在微信朋友圈上的时间太多,无法自拔。而最近读经时突然发现,原来魔鬼的名字就叫'群'(参可5:9)!"[提醒]此"群"是人,那"群"是鬼。此群非那群呀!看房价再定有一个信徒向一些生意人传福音,说完之后问他们:"你们死后愿去天堂还是地狱呢?"很多人都表示愿意去天堂。但最后一个生意人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他慢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一天五万一千人出生一万七千人死亡二万三千对夫妇结婚 (《文摘周报》)87年10月25日) 夫妇就是夫妻。夫妻就是丈夫和妻子。丈夫和妻子就是男女二人结婚后互相对对方的称呼。因此,“夫妇结婚”,就等于说“已经结婚的男女结婚”,同时也就等于说中国每天有二万三千对夫妇犯重婚罪,这是多么荒唐!  相似文献   

17.
教堂幽默     
正我跟不住牧师为新人证婚,按照程序,一般新郎与新娘的回答很简单,只要说"是的"或"我愿意",但居然也有例外的。请看这个证婚案例:牧师问新娘:"你愿一生都爱他吗?"新娘答:"是的,我愿意。"牧师又问:"今后无论他去哪,你都愿意跟他到底吗?"新娘迟迟不答,牧师再问,新娘只好摇头苦笑。牧师惊奇地问:"这是为什么?"新娘答:"牧师,他是一个邮差,我跟不住啊!"  相似文献   

18.
刘玉霞 《天风》2002,(1):24-25
去年9月份《天风》转载了香港苏颖睿牧师撰写的“牧师也是人”一文,文中说牧师也是人,也有人性的软弱,希望得到信徒的理解和谅解。而刘玉霞姊妹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苏牧师的文章,可看为未雨绸缪,善意而有益的补充吧。  相似文献   

19.
何绵山 《中国道教》2002,17(5):20-22
道教是传入台湾最早的宗教。据有关文献记载 ,早在唐代中叶就有道士进入台湾。传入台湾的道教以正一道为多。由于正一道主要以符科仪为主 ,所以台湾道士重醮仪 ,以持戒清修的全真道士罕见。台湾正一道士又分红头师公和乌头师公两种。红头师公着红道冠用红布包头 ,以掌加持祈祷为主 ,主要度生 ,下有三奶派、金天派等。乌头师公着黑道袍用黑布包头 ,以掌握葬祭为主 ,度生也度死 ,下有瑜珈派、灵宝派、老君派、天师派等。乌头师公与红头师公相比较 ,“乌头师公较重视整套的仪式 ,不论科仪、唱腔、动作、服饰、音乐等极为注重与讲究 ,而红头师…  相似文献   

20.
何欣 《天风》2007,(17):40-41
德国正在发生着变化。而这种变化不仅来自社会、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同时,也来自更多的德国教会牧者们的探索。2007年5月19日,在德国EKD的会所,欧保罗牧师与中国教会牧师访问团一行及德国教会的牧者共同探讨、分享在那堵"无形的观念之墙"的背后诸多的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