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丰盛 《天风》2012,(6):15
在温州教会,有这样一个现象,那怕是一个已从神学院毕业多年并在教会牧会多年的同工,只要他未被按圣职,那么,他常常仍会被人称为"神学生"。称呼本来也不必较真,但我要反思的是,隐藏在这并不确切的称呼后面的那种对牧者"轻视"的现实。第一个值得反思的是:在温州教会,基督徒对"牧者"的概念较为淡薄。联合派工现象普遍存在。所谓联合派工,是由于传道同工的缺乏,本  相似文献   

2.
《天风》2020,(5)
正有一段时间,笔者在某地教会培训时讲授《哥林多前书》,其间对保罗就哥林多教会分门结党一事作详细分析。保罗被高举成为哥林多教会四大门派之一的领袖,但他并没有因此骄傲、自豪,反而为基督被"分开"而心里担忧。他以自己作为例子提出严厉的挑战:"基督是分开的吗?保罗为你们钉了十字架吗?你们是奉保罗的名受了洗吗?"(林前1:13)接着,他罗列自己除了给少数几位信徒施洗之外,没有给其  相似文献   

3.
韩愈 《天风》2019,(10)
<正>管理不是辖制,而是因为有端庄的榜样,使人跟随而顺服在中国教会的语境中,"教牧人员"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宽泛的群体。在经过按立礼仪进入圣职的主教、牧师和长老职分之外,许多参与服侍和讲道的同工也被视为教牧人员。圣职神学将前一类描述为是为了"教会生活"而存在的"公务职"。在新约时代中,"圣职"一词指的就是围绕教会公共事务而生活的人群,  相似文献   

4.
王从联 《天风》2022,(4):46-47
<正>“从来没有人恨恶自己的身子,总是保养顾惜,正像基督待教会一样。”(弗5∶29)圣经把关顾身体健康提到如此高的地位,着实令人惊讶。基督以圣爱待教会,洁净教会,使教会“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参弗5∶27),人们也应当以正确的方式保养顾惜自己的身体。作为教会牧者,如果拥有健康的身体,不仅在牧养中能有更饱满的精力和体力,也能为信徒树立榜样。  相似文献   

5.
吴志福 《天风》2016,(10):18-19
正教会所提供的信息绝对不可能比网络上的更丰富,这就要求教会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提供纯正有用的属灵信息。在当前教会里,有这么一群信徒,他们越来越少参加团契、查经班,有的甚至连主日崇拜也很少去了。问其原因,常会听到"教会的讲道太贫乏"、"这种‘大锅饭'的牧养吃不饱"、"现在网上信息那么丰富,在网上听  相似文献   

6.
牧者需自牧     
读了近两年的神学,有幸接触了一些地方的牧者、同工,了解了他们的处境以及侍奉的状态,再加上自己这一年多的经历,我有一个非常大的感受——牧者真的很需要注重自牧。在家庭里,牧者面对着与信徒一样的生活。他们是丈夫,是妻子,是儿女,是父母,每一个角色都代表着一种责任,无论哪一种责任都无可推诿。正如《提摩太前书》3章里教导做监督的:"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会呢?"所以牧者要忠于自己的另外一半,一起经营家庭.  相似文献   

7.
陈丰盛 《天风》2012,(4):58
悔改之初,我读了一批属灵书籍,其中一本是《司布真传》。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司布真牧师年仅17岁就已受聘为一间教会的牧师。仅25岁,其讲道震动整个英国,给英国教会带来属灵的复兴。后来,我进入神学院深造,经常祷告说:"主啊,让我被你重用,可以像司布真一样。"有意思的是,由于我以司布真为自己的榜样,所以也梦想着25岁被神重用。当然,到25岁时,神迹并没有出现,因为那时我刚从神学院毕业。现在想起来,发现在中国教会中,像我这样有"名牧大用"心态的传道者不在少数,追捧、看中"名牧重  相似文献   

8.
合而为一     
孙长征 《天风》2006,(19):6-7
信徒合一,教会就会合一,教会合一才能与主合一,只有与主合一才会得上帝的喜悦。经文:约17:11,20—23;弗4:13耶稣在钉十字架之前,有一个很长的祷告在《约翰福音》17章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祷告,表达了他在父上帝面前对自己使命的认可,对门徒的交托,还有最终的愿望,在这个祷告中提到较多的一件事,就是合而为一的事情,这是他对门徒最关切的  相似文献   

9.
《天风》2020,(11)
正牧者在神的救恩之中,扮演什么角色呢?当弟兄姊妹说:"牧师,我是你的粉丝!"或说:"牧师,是你牧养了我。"我们是否会因此沾沾自喜?是否会忘乎所以?或者,我们每天尽心服侍,却仍然有弟兄姊妹批评、指责时,我们是否因此而失去服侍的动力,从而怀疑自己的蒙召?保罗一方面被哥林多教会尊为四派之一,另一方面却被哥林多教会其他派别质疑与否定,然而他并不因此改变自己服侍的初衷,  相似文献   

10.
新陈代谢是一个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圣灵的工作不仅更新人的心灵,他也更要更新教会的一切。现各地教会的教牧人员年龄有“断层”现象,隐现着“后继无人”的可悲局面,真是这种情况吗? 其实神早已有预备。近十余年来我们高兴地看见各地教会复堂,及神学院复校、建校,培养了很多  相似文献   

11.
自牧(一)     
汪维藩 《天风》2008,(14):44-45
(一)自牧 号称“基督将军”的冯玉祥是位书法家,他的字带有一种军人气质,刚健而道劲。南京教会莫愁路堂原名“汉中堂”,当年奠基时的一块基石上,至今仍留着冯玉祥写的“中华基督教会南京汉中堂”几个大字,落款于1936年。冯玉祥的书房里挂着一幅他自己写的座右铭:“卑以自牧”。这是引自《周易&#183;谦》的一句话:“谦谦君子,  相似文献   

12.
高英 《天风》1996,(1):2-3
读经:林前12:27 教会一词在福音书中只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主耶稣说,他将把他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太16:18)。第二次是当他向门徒们确定有关处理信徒之间问题的原则时提到,若有犯罪且不肯悔改的信徒,就应当告诉教会。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19,(12)
<正>编者按:这三期的众议苑,我们讨论了有关教牧人员行为规范的问题,旨在引起广大教牧人员注意。教会是否健康,关键之一是教牧人员是否健康。无数事实证明,一个健康发展、有好见证的教会一定有一批同心合意、充满热情、积极阳光的牧者。中国教会要在自己的处境中得以成长,必须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牧人员队伍。希望这些讨论能继续走向深入,激发广大教牧人员在爱中建立自己,凡事规规矩矩按着次序行!  相似文献   

14.
王俊 《天风》2013,7(7)
今年,我国教会虽然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促进了各项事工的发展,但"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参太9∶37)的形势依然严峻.现有教牧同工,特别是人才亏缺教会的教牧同工以一当十,日理万机,事工繁忙,很难抽出固定时间进修、充电,久而久之不免会有"酒用尽了"的感觉.教会在急速发展过程中既碰上了新机遇,也出现了新挑战,遇到了新问题.教会如何进一步"得众民的喜爱",荣神益人,对今日教牧同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认为,教牧同工要提高自己,成为合格的仆人,可以从六个方面加强操练.  相似文献   

15.
教牧的品格     
顾牧 《天风》2014,(11):22-24
<正>经文:《哥林多后书》4章1节至2节我们既然蒙怜悯,受了这职分,就不丧胆,乃将那些暗昧可耻的事弃绝了,不行诡诈,不谬讲神的道理,只将真理表明出来,好在神面前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今天,教会发展大多关注的是健全的组织、完善的计划、足够的资金和全备的人才,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教会所期盼的似乎是有组织能力和属灵恩赐的传道人,然而依笔者之见,今天教会圣职人员的教牧品德直接约束了教会的发展,教会发展的瓶颈也正是因为圣职人员教牧品德的局限。很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20,(10)
正牧者之于其所服侍的教会,就是旧约神所立的以色列的守望者。圣经中神对此有一段比较详细的描述,提出他对守望者的要求:"人子啊,你要告诉本国的子民说:我使刀剑临到哪一国,那一国的民从他们中间选立一人为守望的。他见刀剑临到那地,若吹角警戒众民,凡听见角声不受警戒的,刀剑若来除灭了他,他的罪就必归到自己的头上(‘罪’原文是‘血’)。他听见角声,不受警戒,他的罪必归到自己的身上;他若受警戒,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15,(5)
<正>近日,微信圈内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有的信徒不再是主的小羊了,乃是名牧的粉丝了;牧师不再是神的仆人了,乃是众人的偶像了;讲道不再是服侍了,乃是闪亮登场了;敬拜不再是赞美了,乃是星光大道了;祷告不再是向主诚恳了,乃是人前作秀了……"这则网络微信内容虽有以偏赅全、夸大其词之嫌,但出于防微杜渐的考虑,对其背后所折射出的教会在某些方面出现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关注。在今天的教会中,有些牧者以突出的恩赐(声称能医病、  相似文献   

18.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7,(10):30-32
"独一、圣洁、大公、使徒的教会" 我们在上两期探讨了《尼西亚信经》有关圣灵的位格和工作的教导.然而《尼西亚信经》在宣认了圣父、圣子、圣灵后,还继续紧接着宣认"我们信独一、圣洁、大公、使徒的教会."有些读者可能会疑问:基督徒崇拜、信靠、委身的对像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上帝;教会不是上帝,只是一群有特定信仰的人(基督徒)组成的团体,为何会在信经中出现?为何谈过父、子、灵之后,仍要提到教会?难道教会是基督徒的信仰对象?  相似文献   

19.
小羊 《天风》1995,(4):24-24
立牧工作是当今教会组织建设中的一项急需要做的圣工。然而,有些地方教会借教会“庄稼多。  相似文献   

20.
立牧工作是当今教会组织建设中的一项急需要做的圣工。然而,有些地方教会借教会“庄稼多,工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