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2017,(11)
<正>尽管基督教与中国文化本质上是很不同的,但却并不必然就是冲突的。中国文化中的大部分因素是中立的。中国文化中所包含的真善美部分,与基督教的真善美并不矛盾,它们之间是部分与全体、分有与拥有的关系。也就是说,中国文化中有上帝普遍的启示,是福音的种子可以生长的沃土。  相似文献   

2.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双向契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双向契合●卓新平在现代社会重新审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关系的思潮中,中国文化发展正面临着一次新的突破,而基督教在中国的适应亦面临着一次新的机遇。在经历了各种文化运动和艰难变革之后,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知识阶层在社会现代化的氛围中重新开始沉思...  相似文献   

3.
《中国宗教》2023,(10):34-35
<正>广州市基督教两会(以下简称市两会)结合广州实际,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做到政治上自觉认同,文化上自觉融合,社会上自觉适应,踏出一串基督教中国化广州实践的铿锵脚步。一、设置研究课题,打造基督教中国化精品项目  相似文献   

4.
陈永涛 《天风》2018,(9):30-30
无论在历史上,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如何纠结,二者的相遇为何无法完成,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其优秀的一面,可以作为基督教在中国生长的土壤,也有益于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但是,中国文化也有其不足甚至腐朽的因素,有其需要补足成全抑或更新的地方。中国文化可以成为基督教在中国生长的沃土,而基督教也正可以补中国文化的不足。尽管基督教与中国文化是异质的,但却并不必然是冲突的。中国文化中所包含的真善美部分,与基督教的真善美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5.
<正>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伴随着茶文化近年来的蓬勃发展,可以成为我们进行基督教中国化实践探索的一个切入点,一种新尝试。藉着茶事工的开展,使基督教的信仰表达更具有中国特色,更适应中国式思维,更易被国人理解和认同。一中国人喜爱喝茶,茶文化也在中国传承千年,博大精深。作为中国  相似文献   

6.
张志刚 《天风》2014,(11):52-53
<正>我们所致力的基督教中国化研究是要面向未来的,是富有建设性的,也就是要有助于克服中国基督教所面临的主要难题,推动基督教积极融入中国文化、中华民族,尤其是当代中国社会,以使其广大信众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1.基督教中国化可为构建文明对话神学奉献中国智慧要让基督教成为"中国的",首先必须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神学思想体系。那么,在当今中国社会致力于妥善处理宗教关系,呼唤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为社会和谐、文化繁荣做出贡献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7.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老一辈基督教领袖发起三自爱国运动,积极主动认同中国的政治与社会,自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会,基督教因此健康发展,成为中国的基督教。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充分尊重中华传统文化、自觉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基督教才能在中华大地上立根生长,不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不适应所处社会文化的发展,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8.
略论基督教与中国社会的冲突与适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论述新中国成立前基督教与中国社会相冲突的原因及相适应的几个方面。认为,尽管基督教与中国社会和传统文化有巨大的矛盾和冲突,但从理论和实践来看,基督教是能够不断调整自己,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的。回顾基督教与中国社会冲突与适应的历史,可以为探讨中国基督教如何更好地与中国当前社会相适应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毓璜顶剪纸作品的内容包罗万象,其中有很多以基督教为主题的作品。主要是围绕圣诞节,取材圣经故事,做成圣诞卡、明信片、圣诞树饰物、书签等形式,极具特色,是基督教与中国民间艺术的结合的实例。通过这种中国民间艺术的形式,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更容易了解基督教文化;对于当时的西方人来说,则是可以直观地了解当时的胶东的风土人情和中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肖安平 《天风》2016,(2):13-14
正正确处理基督教信仰与中国传统风俗习惯的关系,可以便基督福音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更紧密地融合,加快基督教中国化进程。中国传统节日和礼仪风俗习惯是中华文化的具体表现之一,具有文化、伦理道德、理想等价值内涵。正确处理基督教信仰与中国传统风俗习惯的关系,可以使基督福音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更紧密地融合,加快基督教中国化进程。对基督徒来讲,参与有意义、能联络情谊的中国传统风俗活动,与基督教信仰并不矛盾。因为中国基督徒能否正确对待传统风俗习  相似文献   

11.
汤士文 《天风》2023,(1):15-17
<正>吴雷川(1870—1944)是民国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中国基督教思想家和本色神学家之一。与赵紫宸、吴耀宗、诚静怡等具有西方留学背景的基督教领袖不同,吴雷川是进士出身,在晚清被点过翰林。作为经过科举道路、有进士出身的基督教领袖,吴雷川在民国时期是独一无二的1。他所写的《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和赵紫宸的《基督教哲学》、吴耀宗的《没有人看见过上帝》,被认为是最能够代表中国神学思想的三本书2。本文以吴雷川的《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第十章标题“基督教更新与中国民族复兴”为题,从吴雷川看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本文首先分析《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创作背景,然后说明吴雷川先生为何强调基督教更新,最后谈谈基督教对中华民族复兴有何贡献。  相似文献   

12.
基督教是由西方传入中国,因而被中国人视为洋教。自基督教传入中国后,中国教会就意识到要用中国人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基督教的信仰实乃是至关重要的。中国的基督教历史就展示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相互接触、交流、碰撞、融合的漫长过程和独特意义。自基督教传入中国后,就经历了本地化、本色化和处境化的过程,这是基督教传入中国历经文化、政治的冲击,依然能够存在、发展,并显示出旺盛生命力原因之所在。中国基督教会要努力建设一个忠于上帝托付和圣经教导的中国基督教,一个能够在当代社会中健康发展的中国基督教,一个坚持三自原则、爱国爱教的中国基督教,一个既扎根于中国文化、又适应现代社会的中国基督教,一个讲团结、讲道德、讲服务的中国基督教,一个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使人追求真理的中国基督教,一个神人喜爱、荣神益人的中国基督教。  相似文献   

13.
<正>各位尊敬的与会嘉宾和领导:大家上午好!我的发言题目是"改革开放对中国基督教的意义"。作为一位研究中国基督教的学者,对受邀参与包括此次会议在内的基督教两会的重大活动,深感荣幸。记得2014年8月5日我曾参加在上海召开的"纪念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60周年暨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会上王作安局长和己故傅先伟长老分别代表国家宗教事务局和基督教全国两会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天  相似文献   

14.
<正>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督教与其他思潮一起,是当时中国文化精英在现实处境中寻求民族救赎、在传统文化中建构新身份的诸多途径之一,也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对中国现代文学风貌的塑型。当时的中国现代作家中有很多人关注过基督教思想并创作了与基督教相关的作品。这些作家被基督教的救世精神与人本主义品格所吸引,特别关注其镌刻在平民精神中的博爱特质。比如,在老舍的《大悲寺外》中,黄学监就是一位具有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15,(6)
<正>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王作安基督教的中国化并不是要用中国文化同化基督教文化,当然也不是用基督教文化改造中国文化,而是通过阐释基督教文化中适应社会进步的内容,实现与中国文化的融会。基督教文化只有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才能得以生长和更新,同时又在中国文化的百花园里增添新的色彩。(王作安《我们愿意看到的基督教》,张志刚、唐晓峰主编《基督教中国化研究(第一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6月第1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周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基督教神学构建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国基督教神学的本色化过程。本文将中国基督教神学的构建分为四个阶段 ,即 2 0世纪初至 1 94 9年、5 0年代、80年代至 90年代初 ,90年代中后期。作者分析了在这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特别是 80年代至 90年代初 ,中国基督教在教义神学上所作的本色化的努力 ,以适应中国的社会和文化  相似文献   

17.
<正>自基督教传入中国以来,基督教音乐作为重要的教会礼仪,与中国音乐乃至中国文化之间,经历了从摩擦冲突到妥协融合的发展历程。在此过程中,基督教音乐以输出地的文化气质、音乐特色和时代风貌为主导,巧妙地吸纳了传入地的民间文化元素,经过漫长的融合、发展与演变,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形式多样、特色浓郁的中国基督教音乐文化。一传统基督宗教音乐以圣诗音乐为主体,具有旋律优美自然、曲调纯净高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16,(11)
正中国基督教两会代表团访问美国主流教会本刊讯(记者房赢报道)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高峰牧师率领中国基督教两会代表团一行8人,于2016年9月18日下午抵达美国,进行了为期6天的正式友好访问。通过交流两国教会最新的发展信息,促进了中美两国教会之间的友谊与合作(详见内文)。《天风》特约撰稿人、中国基督教网站通讯员写作培训班在沪举办  相似文献   

19.
尽管基督教与中国文化本质上是很不同的,但却并不必然就是冲突的.中国文化中的大部分因素是中立的.中国文化中所包含的真善美部分,与基督教的真善美并不矛盾,它们之间是部分与全体、分有与拥有的关系.也就是说,中国文化中有上帝普遍的启示,是福音的种子可以生长的沃土. 使徒保罗曾说:“自从造天地以来,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14,(7)
<正>基督教要在中国扎根,并且成为真正的中国基督教而不是在中国的基督教,就必须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扎根,与中国文化结合,而教堂建筑风格是文化的外在表现。中国自二十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主要指经济模式的改革,但深层次上是文化观念上的改变。在这一改革过程中发生了积极的文化改变,也发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